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泪水终于滑落,滴落在嬴稷的手背上,也滴落在了他的心里。他看向站在一旁的次子嬴柱,只见嬴柱的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悲痛和坚定。
“柱儿,”嬴稷低声呼唤道,“你要记住你哥哥的话,秦国的未来就交给你了。你要像他一样,坚定不屈,为秦国的繁荣而奋斗。”
嬴柱点了点头,泪水在他的眼眶里打转。他紧紧地咬住下唇,仿佛要抑制住呼之欲出的喘息声。他知道,父亲的话是对的。他必须坚强起来,为秦国的未来而奋斗,也为哥哥的死讨回公道。
嬴柱站在哥哥嬴珏的遗容前,心中涌动着无尽的哀伤与感慨。他凝视着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庞,思绪飘回了前世。
在前世,他的哥哥如同一片飘零的落叶,悄无声息地死在了魏国,连姓名都未能留下。他的人生仿佛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无人知晓,无人铭记。每当想起这一点,嬴柱的心中都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悲伤。
然而,在这一世,一切都变得不同了。他的哥哥有了名字,叫做嬴珏,这个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的心灵。嬴珏不仅是他嫡长的哥哥,更是他视如己出的亲人。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共同经历了成长的磨难。
嬴柱回想起与嬴珏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温馨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他记得哥哥总是温柔地教导他,鼓励他,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他也记得哥哥在军旅中磨砺时的坚韧和毅力,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他。
现在,看着哥哥的遗容,嬴柱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痛。他仿佛能够感受到哥哥在离世前的痛苦和挣扎,也能够感受到哥哥对秦国和父亲的深深眷恋。他知道,哥哥是为了秦国的利益和父亲的期望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嬴柱紧紧地握住哥哥的手,仿佛想要传递自己的力量和温暖。他低声呢喃着:“哥哥,你放心吧,我会继续努力,为秦国和父亲争光。你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我,指引我前进的道路。”
“哥哥……”嬴柱的嗓音嘶哑,仿佛被砂石磨砺过,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无尽的沉痛,“你前世默默无闻,连姓名都未能在史书上留下,就那样悄无声息地消逝在魏国。而今,你名为嬴珏,是我嫡亲的长兄,是我心中那盏不灭的明灯。你如此温和、如此优秀,是我一直追逐的光芒啊!”
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从嬴柱的脸颊上滚落,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溅起一朵朵细小的水花。他伸出手,想要触摸那熟悉又陌生的面庞,却只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寒意和死寂。
“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这样离开我?”嬴柱的声音中充满了不甘和悲愤,“你明明答应过我,要一起看着秦国走向繁荣,要一起守护我们的家园啊!”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沉默和死寂。嬴珏已经离去了,他的光芒在魏国的矛戈下骤然陨落,留下的是无尽的黑暗和寒冷。
嬴柱紧紧咬住下唇,仿佛要抑制住呼之欲出的喘息声。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与嬴珏共度的点点滴滴。那些温馨的画面、那些欢声笑语,如今都成了他心中最痛的刺。
“哥哥,我不会让你就这样白白牺牲的。”嬴柱在心中默默发誓,“我会继承你的遗志,我会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我会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嬴珏,是秦国最耀眼的太子,是我嬴柱心中永远的光芒!”
他猛地睁开眼睛,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转身走向父王嬴稷,声音坚定而有力地说道:“父王,我要为哥哥报仇!我要让魏国知道,伤害我们秦国的太子,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嬴稷看着眼前的嬴柱,心中涌起一股欣慰和骄傲。他知道,嬴柱已经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勇气的王子了。他点点头,声音沉稳地说道:“柱儿,你去吧。我会支持你的,秦国也会支持你的。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秦国的太子,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在这一刻,嬴柱仿佛与哥哥的心灵相通,他感受到了哥哥对他的期望和嘱托。他知道,自己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为秦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嬴珏的离世对嬴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更加珍惜与亲人的相处时光,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秦国奋斗的决心。他明白,只有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让哥哥的精神得以延续,才能让秦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嬴稷看着嬴柱,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他知道,嬴柱是个有能力的孩子,他能够承担起秦国的未来。同时,他也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嬴珏的名字和事迹永载史册,让后人知道他曾有过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
嬴稷站在长子嬴珏的遗体前,目光凝重,脸色苍白。他的双手紧握成拳,仿佛要抑制住呼之欲出的喘息声。他看着嬴珏那年轻而英俊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悲痛和愤怒。
“珏儿……”嬴稷低声呼唤,声音颤抖,“你为何如此决绝?你可知,你的性命,比那区区土地要重要得多啊!”
嬴稷的眼眶湿润了,他回忆起嬴珏生前的点点滴滴。那个温文尔雅、内心刚直的孩子,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嬴稷曾早早地让他接触军旅,希望他能磨砺出坚强的意志。在白起、蒙骜、王郃等人的亲自教导下,嬴珏逐渐成长为一位外表温文、内心坚定的人。
然而,命运却如此残酷,让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在年仅二十六岁时就惨遭杀害。
此时,嬴稷的次子嬴柱也走了过来,他的脸上同样写满了悲痛。他看着兄长的遗体,声音哽咽:“父王,兄长他……他真的太伟大了。我一定要继承他的遗志,为秦国效力!”
嬴稷看着嬴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知道,嬴柱虽然不如嬴珏那般文采飞扬、温文尔雅,但他却有着坚定的意志和过人的勇气。他相信,嬴柱一定能够继承嬴珏的遗志,为秦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柱儿,你要记住你兄长的教诲和遗志。”嬴稷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是我们秦国的骄傲。你要以他为榜样,为秦国的未来而奋斗!”
说完,嬴稷转身离去。他的背影显得孤独而坚定,仿佛是在告诉世人:无论遭遇多少困难和挫折,他都将坚定不移地带领秦国走向繁荣和强大。
而嬴珏的遗体,则被安葬在芷阳。他的墓碑上,刻着简单的几个字:“秦悼太子嬴珏之墓”。然而,这简单的几个字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悲壮而感人的历史。嬴稷知道,这段历史将永远铭刻在秦国人民的心中,激励着他们为国家的未来而奋斗。
“史官,”嬴稷再次看向史官,“你要将嬴珏的一生详细记录下来,包括他的性格、他的经历、他的死因。孤王要让后人知道,秦国曾有过这样一个英勇无畏、坚定不屈的太子。”
史官连忙点头应允,手中的笔杆开始飞快地移动起来。他知道,自己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要让嬴珏的名字和事迹永远流传下去。
史官以沉重而庄严的笔触,开始在简牍上缓缓记录下嬴珏一生的悲壮遭遇。他的文字,既是对历史的忠实记录,也是对这位早逝太子的深深缅怀。
“秦悼太子嬴珏,生于秦昭襄王四年,四月初十辰时,乃秦王嬴稷与燕女姬纭之长子。自幼温文尔雅,性情刚直,深受秦王及燕后宠爱。及长,入稷下学宫求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后归秦,入军旅磨砺,得白起、蒙骜、王郃等名将亲自教导,逐渐成长为外表温文、内心坚定之人。”
史官写到这里,不禁停下笔来,叹了口气。他仿佛能看到那个在军旅中英勇磨砺、在学识上不断追求的年轻太子,心中充满了惋惜。
“太子嬴珏,十七岁被立为储君,自此开始逐渐学习处理政务,展现出成熟稳重之态。然其性情温文,易被误认为软弱,实则骨子里倔强不屈。二十岁时,加冠成人,更显其才德兼备、忠诚正直之本色。”
史官的笔触开始变得沉重,他知道接下来要记录的是嬴珏生命中最为悲壮的一章。
“秦昭襄王三十年,太子嬴珏奉命出使魏国。然魏国见其温文尔雅,误以为其可欺,遂在太子回国途中将其软禁,试图以其性命要挟秦王。
太子嬴珏深知秦国与父亲之重要,毫不动摇,拒绝魏国之无理要求。魏国见状,竟残忍地将矛戈指向太子,当场将其刺死。时年二十六岁,十月二十日。”
史官写到这里,眼眶已经湿润。他仿佛能看到那个在函谷关下,面对魏国长矛,毫不畏惧、英勇就义的年轻太子。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嬴珏的敬佩与惋惜。
“太子嬴珏之死,震惊秦国上下。秦王嬴稷痛失爱子,悲愤交加。他命令史官详细记录太子之生平事迹与悲壮遭遇,以让后世铭记这位忠诚正直、英勇无畏的太子。太子嬴珏被葬于芷阳之地,其英勇事迹与悲壮遭遇被永远镌刻在秦国的历史长卷之中。”
史官终于写完了嬴珏一生的悲壮遭遇。他放下笔来,凝视着眼前的简牍,仿佛能看到那个年轻太子的身影在眼前浮现。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嬴珏的深深缅怀。
在嬴稷的指示下,史官详细记录了嬴珏的一生。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了秦国人民永远铭记的英雄。而嬴稷也在失去长子后,更加珍惜与家人的时光。他用心培养嬴柱和其他子女,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兄长的遗志,继续为秦国的未来而奋斗。
岁月流转,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嬴珏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他虽未能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痕迹,但他的事迹和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了秦国人民的心中。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的含义,成为了秦国历史上一个不朽的传奇。嬴稷毅然转身,大步走出灵堂。外面的阳光依旧明媚,但嬴稷的心中却充满了阴霾。
然而,他知道,只有走过这片阴霾,才能迎接未来的光明。他必须为嬴珏报仇,为秦国的未来而奋斗。
他带领着秦国的将士们,踏上了为嬴珏报仇的征程。而嬴珏的遗体,则被安葬在芷阳,永远地长眠在了这片土地上。他的故事,也将成为秦国历史上一段悲壮而感人的篇章,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面对自己孩子嬴珏的死,母亲姬纭与祖母宣太后的反应,各自展现了她们独特的情感与坚韧。
姬纭,这位温柔而坚韧的母亲,当得知嬴珏的死讯时,她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她瘫坐在地,泪水如泉涌般落下,打湿了衣襟。她紧咬着下唇,试图不让哭声溢出,但那无声的哭泣,却更加让人心碎。她回忆起与嬴珏共度的每一个瞬间,他的笑容、他的声音、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如同刻印在心头一般,无法抹去。
“我的珏儿……”姬纭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与不舍,“你为何如此狠心,抛下为娘独自离去?”
然而,在悲痛之余,姬纭也展现出了她坚韧的一面。她深知,作为秦国的太子之母,她不能沉溺于悲痛之中。她站起身来,擦干眼泪,望向远方。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说:“珏儿,为娘定会为你报仇,让那些伤害你的人付出代价!”
而宣太后,这位历经风雨、见多识广的老祖母,当得知孙儿嬴珏的死讯时,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的双手微微颤抖,仿佛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然而,宣太后毕竟是秦国的女强人,她很快就稳住了自己的情绪。
“珏儿……”宣太后低声呼唤着孙儿的名字,声音中充满了哀伤与无奈,“你为何如此命薄?”
然而,宣太后并没有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自拔。她深知,作为秦国的太后,她必须保持冷静与理智。她立刻召集了秦国的重臣,商讨如何为嬴珏报仇,以及如何稳定秦国的局势。
“珏儿虽然去了,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秦国人民的心中。”宣太后坚定地说道,“我们要为他报仇,让那些胆敢伤害我秦国太子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宣太后的话语中充满了力量与决心,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坚韧与不屈。她相信,在秦国的努力下,嬴珏的死不会白费,秦国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
嬴珏的死,如同一枚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对秦国、燕国与魏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面对太子嬴珏的死,秦国百姓的反应异常强烈,与历史上他死在魏国的无声无息截然不同。这一次,他是在秦魏边境的函谷关下遭难的,那个他们熟悉而敬爱的太子,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离他们如此之近,却又如此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