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 24 章 ...
-
芙蓉子讲到这里,发现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想要歇息了,可是黛玉却一点困意也没有,满心期待的想听听宝玉等人的酒令,只听她说:
“若是讲到一半歇了,只怕这一晚都睡不好。”
芙蓉子因说:“既如此我们秉烛夜读,说完这一节再睡好了。”
芙蓉子说完,一伸手,手心中就出现了一颗鹅卵大的夜明珠,她随手一扬,夜明珠就飞起来,挂在了半空,照的室内亮如白昼。
芙蓉子道:“如此我就接着讲了。云儿唱完曲儿,宝玉便提议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的酒令,还要唱曲,外加说一个酒底。
先说宝玉唱的曲,云儿在一旁弹琵琶伴奏,宝玉唱的第一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词曲立意已出。
典出王维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所以这首曲子为相思之曲。那么到底相思谁呢?书是一歌两喉,曲儿自然也有表里两层意思。
王维是天宝年间,唐玄宗宫里的御用诗人,他写的诗常在宫廷里由乐师编曲后弹唱。
安史之乱时,王维被安禄山俘虏,曾被逼迫在安禄山创立的大燕朝任伪职。
安禄山在凝碧池旁开宴会,王维作过一首《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
“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
后来安史之乱被平定,王维因曾在大燕任伪职被关进监狱,本来应该问斩,因曾做此诗免于一死。
据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记载,安史之乱时,李龟年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曲》:“红豆生南国……”,又歌《伊州歌》:“清风明月苦相思……”,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
后来洪昇在《长生殿》根据此事编撰了《长生殿》重头戏《弹词》一折。
写唐玄宗时的宫廷乐师李龟年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靠弹琵琶唱曲为生。
戏中唱词:
“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大古里凄凉满眼对江山! 我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地把天宝当年遗事弹。”
书中第十一回,在贾敬的寿宴上,王熙凤点的戏里就有这一出《弹词》。
后来沈绍姬写了一首《寒石诗钞》赠给洪昇之子,诗曰:
“万叠风波经九死,
一编词赋足千秋。
青葙不堕魂堪慰,
红豆重歌泪未收。”
书中以汉唐纪事,以安史之乱影射清人入关,这里宝玉在薛蟠寿宴上重唱《红豆曲》,便如弹词中李龟年一样,在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这首红豆曲,以宝黛爱情为表,以思念故国为里,用男女爱情表达思念故国之情。
黛玉不仅代表忠臣良将,也是作者母亲田秀英的影射,所以这首曲子既是宝玉唱给黛玉的相思曲,也是怀念旧朝,怀念父母。
田秀英是崇祯的贵妃,扬州人,祖籍长安,後举家迁往扬州。
这也是书中作者写林如海本在长安为官,后去扬州任巡盐御史的原因。
田贵妃人长得纤细娇妍,心灵手巧,多才多艺,但她性格内向,不苟言笑。
据《明史》记载其“生而纤妍,性寡言,多才艺。”
田贵妃于1642年七月薨逝,也就是李自成攻入北京的前一年多。
吴伟业在《永和宫词》中说:“贵妃明惠独承恩”,甲申李贼入燕,妃先一年薨。
所以书中写黛玉也是在贾府被抄家前先去世的。
在书中第六十四回,曾有一段宝玉与雪雁奇怪的对话,雪雁告诉宝玉,黛玉哭了一回,传瓜果摆供,宝玉猜不出黛玉在祭奠什么人,最后书中也没交代,却明确必是七月,瓜果之节。
其实黛玉祭奠的就是作者的母亲田贵妃,田贵妃正是七月薨逝的。
“雪雁方说道:“我们姑娘这两日方觉身上好些了。今日饭后,三姑娘来会着要瞧二奶奶去,姑娘也没去,又不知想起什么来了,自己哭了一回,提笔写了好些不知是诗是词。
叫我传瓜果去时,又听叫紫鹃将屋内摆着的小琴桌上的陈设搬下来,将桌子挪在外间当地,又叫将那龙文鼒(此处有脂批:子之切,小也放在桌上),等瓜果鼒时听用。
鼒是口小腹大的鼎,脂批已指出“为子之心切,这鼒小也要摆出来放在桌子上”。
口小腹大,指藏在心中的话太多,能宣之于口的太少。
鼒上有龙文,指明是皇家祭祀之用。
田贵妃善琴,所以这里特意指出是将贡品摆在琴桌上。
雪雁接下来的话,已经明示黛玉在秘密祭奠什么人,要说书中,黛玉并无可瞒众人之事,想瞒人偷祭的人是作者尔。
雪雁说:“要说是请人呢,不犯先忙着把个炉摆出来;要说点香呢,我们姑娘素日屋内除摆新鲜花果木瓜之类,又不大喜熏衣服。就是点香,也当点在常坐卧的地方儿,难道是老婆子们把屋子熏臭了,要拿香熏熏不成?究竟连我也不知为什么。二爷白瞧瞧去。”
宝玉的猜测更否决了黛玉在祭奠林如海和贾敏,只强调了黛玉是祭奠,并且是在七月。
“据雪雁说,必有原故。要是同那一位姐妹们闲坐,亦不必如此先设馔具。
或者是姑爷姑妈的忌辰?但我记得每年到此日期,老太太都吩咐另外整理肴馔送去林妹妹私祭,此时已过。
大约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季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奠祭,取《礼记》‘春秋荐其时食’之意,也未可定。
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竟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
宝玉因雪雁所说之事百般纠结,后来宝玉见到林妹妹,两个人“此时亦不免无言对泣。”
这一段话,是全书关键之处,读者可细品作者为子之心,不敢宣之于口之苦。
田秀英自幼就聪明绝伦,爱好广泛,于是其父田弘遇请了宿儒,教她读书画画。
影射进书里,林如海请贾雨村教黛玉读书。
扬州民间为了纪念田秀英,将其出生的小巷称为“田家巷”
黛玉的判词图画,画是四棵枯木,一围玉带。
如按照“林”字,双木为林,图中应该有两棵枯木,所以有的版本将此处改为两棵枯木。
实际上作者这幅画打一个“田”字。
康熙字典中有一个字,田中有四木。
这个字是大篆里的“囿”字,是田字里面四个木字的象形字。
书中第十七回,脂批指大观园为“园囿”。
田妃十二三岁时,已能吟诗作赋,每成一篇,总是秀艳典雅,传诵一时。
书中黛玉诗才可在大观园称冠。
同在黛玉瓜果祭奠的六十四回,黛玉做《五美吟》,宝玉要看时,黛玉对宝钗说:
“其实给他看也倒没有什么,但只我嫌他是不是的写给人看去。”
宝玉忙道:“我多早晚给人看来呢。昨日那把扇子,原是我爱那几首白海棠的诗,所以我自己用小楷写了,不过为的是拿在手中看着便易。我岂不知闺阁中诗词字迹是轻易往外传诵不得的。自从你说了,我总没拿出园子去。”
田贵妃善花卉,她画在扇子上的兰花明思宗也当成宝贝时刻戴在身上放于袖子里。
田贵妃尝作群芳图呈御,凡二十四种,合为一本。思宗命特付装潢,特加赏览,每页钤“承乾宫印”,“南薰秘玩”。上端有思宗题诗。明亡,散落人间,有蒋氏得其二页,一为海棠,一为芙蓉,幽逸冷艳,皎然独绝。
田贵妃尤善抚琴,《旧京遗事》中说田贵妃:“善大书,能鼓琴,圣心钟爱。”,说田贵妃擅长书法,能鼓琴。
田贵妃的字宗法锺繇、王羲之,已臻能品之境。“凡书画卷轴,上每谕田妃题鉴之”。
《崇祯宫词注》中记载,田贵妃幼习锺王楷法,继得禁本,临摹遂臻能品。凡书画卷轴,帝每谕妃题签。
《旧京遗事》中还记载:毅庙东宫袁娘娘骑马射箭,西宫田娘娘能书鼓琴,中宫周娘娘质厚少文,以恭俭起关雎之化,宫中翕然从风。
其实宝玉写黛玉、宝钗、史湘云,分别从其父崇祯这三个娘娘身上得到的灵感。
史湘云影射能骑马射箭的东宫袁娘娘。
黛玉影射能书善琴的西宫田贵妃。
宝钗则影射质厚少文,以以恭俭起关雎之化的中宫周皇后。
田贵妃是崇祯皇帝的宠妃,大家闺秀。据《崇祯宫词》载:“田贵妃每当风月清美,笛奏一曲,上极赏之,尝曰‘裂石穿云’,当非虚语。”
唐代称笛声为“龙吟”,称箫为“凤箫”。以龙凤称笛箫。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诗云:“笛奏龙吟水,箫呜凤下空。”
另据《玉海》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而作笛,吹之作凤鸣。
所以书中黛玉住潇湘馆,馆内有“千百竽翠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牌匾写“有凤来仪”。
作者专门以“竽”字写翠竹,“竽”字是管乐器。
史上以吹笛而著称的美人,便有黛玉写的《五美吟》中的绿珠,史有记载:“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
书中更多处通过贾母赞笛声优雅。
在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中,贾母在元宵家宴上,“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用箫和笙笛,馀者一概不用。”
书中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中写:
“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
因命人将十番上女孩子传来。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
史书记载一天田贵妃鼓琴,明思宗问在场的周皇后为何不谙此道。周皇后不慌不忙地答道:“妾本儒家,惟知蚕织耳,妃从何人授指法?”
崇祯因此诘问田贵妃,田贵妃说是从继母处学来,崇祯因命田母进宫奏乐,方解开疑惑。
周皇后颇有宝钗之风,黛玉做《五美吟》不给宝玉看时,宝钗道:
“林妹妹这虑的也是.你既写在扇子上,偶然忘记了,拿在书房里去被相公们看见了,岂有不问是谁做的呢。倘或传扬开了,反为不美。
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
因又笑向黛玉道:“拿出来给我看看无妨,只不叫宝兄弟拿出去就是了。”
黛玉笑道:“既如此说,连你也可以不必看了."
田妃生有异香,虽酷暑热食,或行烈日中,肌无纤汗,枕席间皆有香气。
在书中影射“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回中黛玉自带之体香,谓曰暖香。
《明宫词》中写田贵妃:
玉骨冰肌迥出群,
蘅芜香气不须熏。
御前炫服羹频进,
粉汗何曲裛露纹。
讲的是“贵妃体洁,自带蘅芜香。虽盛暑无汗。尝被礼服,上令吸羹以试之,终如常。”
书中黛玉身体自带香气,宝钗却需蘅芜苑里种植的香草,吃冷香丸,始得香气,作者用的对比的写法。
田贵妃善下棋,据《宣帝记》记载:“日本国圆玉棋子,冬则暖,夏则冷。田贵妃每与帝弈,辄负二子,未尽其技也。”
所以书中宝玉为潇湘馆题联:
“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田贵妃善刺绣,曾绣有田衣绚彩,又称田妃袈裟,以黄缎缝合,上共绣佛像248尊,妃亲手所绣者,另以宁绸衬托,合于前襟之间,馀则出自宫女之手。
书中第五十三回,以大段文字描写贾母钟爱的姑苏女子慧娘所绣的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
书中写这慧娘亦是书香宦门之家,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
“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
一段文字,影射出田贵妃不仅善刺绣,而且善绘花卉,书法卓绝。
“他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称为“慧绣”。”
影射田贵妃身份高贵,非为获利,盛赞其作品。
“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
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
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
句句都在赞田贵妃之才,贾母之钟爱,即作者之钟爱。
田秀英不但心灵手巧,才华非凡,在崇祯沉迷于苏州女乐时,上书直谏云:........当今中外多事。非皇上燕乐之秋。”
崇祯批答云:“久不见卿。学问大进。但先朝有之,既非朕始。卿何虑焉。”
影射书中黛玉劝谏宝玉有方。
当年崇祯登基选后,虽然他心中倾向于自己的最爱田秀英,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张嫣也不看好周氏,但是当时掌管着皇太后印玺的刘太妃钟意周氏,朱由检不便反对,遂立周氏为后。
周皇后在后宫之中,常常不穿锦缎,她吃素食,穿布衣,经常纺线织布,就连崇祯帝的贴身衣物,她都要亲手缝制。不仅如此,周皇后还抽空亲自下厨烧饭,俨然把自己当做农妇。
文学家张岱曾评价周后:“自古贤后居多,但能够缝衣做饭,纺纱织布,而且经常如此的皇后,的确罕见。”
影射书中不爱花儿粉儿,房间如雪洞一般,以做女红为女子本分,常做女红到半夜,替宝玉做鞋的宝钗。
周皇后天生丽质,美艳动人,而且玉颜天成,不事修饰,后宫其她嫔妃美女望尘莫及。
因此又有这样一首诗来赞美周皇后不爱涂脂抹粉,玉莹珠辉的天然之美:
“玉莹珠辉骨并清,
果然肤彩自天成;
世间涂泽休嫌少,
尽与蜂须蝶翅争。”
相比较于周后,田贵妃人长的纤细,其美貌被定义为“纤妍”。
北京城破之日,崇祯与周后自尽前,周后对崇祯说 “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
书中宝钗劝谏宝玉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