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未穿鞋的脚丫,跟着马车节奏晃啊晃的,刘筝闲得吟起了诗。

      「娘子的诗好精致」正驾车的老游,见刘筝兴致正好,也被感染了似的,笑得开心。

      刘筝笑道「不是我做的,我能认得几个大字已是不错了。是个大文豪的诗。」在大魏没有苏大文豪,也没有大文豪的千古诗词能欣赏。

      三月阳春,刘筝带着老游,踏上北津县的路途。

      王芝芝案后,刘筝经常心神不宁,甚至噩梦不断。她觉得这是潜意识对未来的警示。

      近半年经历,刘筝对周边人和事有所警觉,似乎每个人都有疑点。把老游调到南坊县,方便她调用。

      老游,游广白。八阶,小宗师境界。早年,在燕城郊外“捡”回来的。

      老游当年跟人比武重伤,逃到燕城沦为乞丐。濒死之际,遇上出城的刘咫父女。

      老游命保住了。但他内劲尽失,经脉淤堵。养大半年内伤才好转。

      那几年,刘筝在研究医药及家传功法,老游成为她的研究对象。过程相当痛苦艰难,结果很让人欣喜。刘筝不仅把老游内伤治愈,武功更是突破进八阶,三十五岁小宗师,世间罕有。八年后,老游已是八阶五层。

      老游感佩刘筝,暗暗发誓定护她周全。

      这几年,刘筝隐藏身份待在南坊县。他替刘筝留在燕城,留舟行才能平稳运行。刘筝对他信任是头一份。

      刘咫虽和吴彤假扮夫妻,但并不信任她。刘筝亲母早前留下的产业,刘咫从未跟吴彤交代,也未让她染指。吴彤心知肚明,这也是为何有机会,她遁走原因之一。

      经过一日行路,到得第二日中午到达北津。北津多水,漕运发达。县城繁盛,商人遍布。

      入北津县城,刚过午时。随意找间食铺解决午食。继续赶往关林镇。

      关林镇,离北津四十里左右。从地名就能看出,镇里百姓大多姓关和林。作为北津县城外,最繁荣的城镇,百年以来也融入不少外姓。

      刘筝两人到达关林镇已是黄昏十分。两人入住镇上最大客栈。刘筝打算住些时日,干脆包了进院落,能住得清静点。

      休整一夜。刘筝特地去客栈大堂进早食。顺便跟小二打听牙行位置。在铜钱指使下,小二热情回应刘筝问题,还介绍关林镇景点和店铺。

      刘筝早在南坊县时,已查询过不少北津县和关林镇相关资料,连店铺等地图都有。延续前世,旅游做攻略的好习惯。

      吃完早食,刘筝遣老游去牙行买地。自己悠哉悠哉逛街。

      关林镇不大,主街十字交错,整个镇呈田字形。两条主街,大多是店铺和客栈。住家隐在商铺后,小巷伴着溪流遍布,进出十分方便。

      镇子建在归水旁,不远处是坝山,北依山南傍水。镇外码头,左通北津右往韩城。水路、陆路四通八达。商旅转运繁荣。

      主街前后一通走,大半个时辰去了。刘筝手上多了几个包裹。又吃又买,收获不少。

      老游在主街靠近码头附近,找到刘筝。刘筝坐在食铺二楼包间,桌上摆着茶水,正倚着窗沿,欣赏码头风光。等老游进门,刘筝便让跑堂上菜。

      刘筝借着送王芝芝骨灰回乡,离开南坊。心中甚是欢欣。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总会有情感牵绊。那些纠缠,刘筝始终不喜。跟人之间,最近的距离,如跟老游之间。如朋如友相处,不近不远。让她最是舒畅。

      这家食铺得吃食兼顾南坊和韩城的特点,颇有浓味。刘筝吃的津津生滋,快箸不停。

      食后,美美的喝盏热茶。老游把地契交给刘筝「牙行不远的王家有喜事,半月后王家公子成婚。」似是闲暇聊天,八卦镇上热闹。

      「姓王,你查过了呀」刘筝翻看完契证手续,地在坝山山脚。她盘算,在镇里找几个匠人,建房修墓,安置王芝芝骨灰。

      老游笑道「王家现在家主,有个跟他一般年纪的叔叔。三十年前,离开北津后再没回来。」

      「真巧」刘筝轻笑,有这么巧的事吗?

      刘筝曾听王芝芝说过,她是孤儿,有记忆就在乞丐堆里混,没有名姓。进育友院才跟院主姓。育友院是假的,应该是昊天的收容所。但经历没作假。

      既然连名姓都是后得的,王芝芝身世,刘筝心中存疑。

      老游说道「昊天在南坊县找什么,派王文殊这种人物,一住就是三四年,太不寻常了。据我所知,王文殊是信堂堂主的关门弟子。身为嫡传,有机会接手信堂。」

      「王芝芝,身份很贵重?」刘筝讶异。

      老游疑惑,吴彤没跟刘筝交代几人关系。说过是说过,却是一语带过。

      刘筝看出他犹豫,老游大多时候都知无不言,很少有吞吞吐吐色时候。

      「吴彤是蓝绫关门弟子,蓝绫是周庄庄主。」老游说道

      刘筝笑问「周庄也是江湖门派?」

      「周庄自诩名门正派。在我看来,跟昊天这种教派没啥区别。」老游混迹江湖多年,独来独往,过得刀头舔血的日子。见多了你死我活,江湖的明争暗斗。

      刘筝对江湖纷争,当故事听听。

      两人一个月忙忙碌碌,往返坝山和客栈之间。

      坝山山脚的庄子,已建好围墙,主体建筑已近完工。后院坟墓,修得尤其精致。刘筝想着偶尔过来能小住几天,从燕城调配两个下属过来守墓看宅。也算是个落脚地。

      「娘子,王家送来的请帖。」老游把请帖递给刘筝。

      「新娘是秦城人」王家新娘,姓吴名弄琴。弄琴,怎么像阁子取的艺名。

      「秦楼出来的,听说是秦楼的低等艺妓。王公子惊为天人,死缠烂打非要娶回家。」老游语气中很是不屑。

      刘筝笑着摇头道「王公子招惹你了?」老游最看不起纨绔公子做派。

      王家这位公子,没遗传到王家家主的经商头脑,稍显纨绔。

      刘筝又跟老游谈笑几句,便出门去码头附近。最近,她痴馋码头附近茶铺的好茶,午后都要过去品茗。一日不喝,浑身不自在。

      茶铺唤福安茶铺,老板姓汪,汪娘子。三十左右寡居妇人。

      「汪娘子,还如昨日般」刘筝进门直接点茶。

      汪珂应声,抬头看去,刘筝已消失在楼梯转角。她笑着开始准备热水和小食。

      「刘娘子,包间还续吗?」汪珂声音温雅,听着很是悦耳。她一面说,一面把烧红的木炭放入炉子。把提前温热的水放好。一盘盘小食摆到刘筝面前。看着精致的糕点,刘筝口水不自觉的分泌。

      「呜,好吃。」刘筝迫不及待塞了块红豆黏糕。

      汪珂轻笑「小娘子慢些吃,管够。」看刘筝得吃相,汪珂很有成就感。。

      撬好茶叶,掰碎、碾磨、放入沸水,一气呵成。

      待茶入盏,刘筝吹开热气,美滋滋抿了口。茶汤裹着沁甜,在口腔中翻滚,独有的香味,太让人上头。刘筝连喝好几口才罢休。

      她放下空盏,从怀中摸出荷包,挑拣出两张钱票。递给汪珂。

      两张钱票,一张十贯,一张五十贯,汪珂错愕道「刘娘子,这。。。。」

      「一张为包间续费和平常开销。另一张,麻烦汪娘子,帮我订批这种茶,送回南坊县的岚歆阁。再给我几饼现成的,我带回客栈喝。」刘筝说道。

      汪珂笑着答应,到时会把支出的账簿给她。

      刘筝又喝了盏,问道「汪娘子,我能入股吗?」

      「哈哈哈,刘娘子喜欢喝,来铺里就是了。」汪珂笑道

      刘筝知她不愿,也不多掰扯。

      「刘娘子去参加王家公子婚礼吗?」汪珂问道。她前几天跟刘筝闲聊间,说起王家婚礼,便知刘筝也受到邀请了。

      「自然去的,汪娘子去吗?我们可以结伴同行。」刘筝邀请汪珂。

      汪珂笑道「好啊,正好王家张娘子约我去踏青,要不要一起。她还会带上吴小娘子和何娘子。」吴小娘子就是新娘,何娘子是镇上肉铺老板的女儿。

      起个大早,刘筝独自一人登上汪珂马车。

      春暖花开的关林镇,归水旁八角亭中。几位娇俏少女,伴着两位三十左右妇人。大家笑语嫣嫣,举盏斗茶,气氛热烈。远处成片桃花树,灿烂绚丽。几人笑笑闹闹,闲谈逗趣。吃过午食,吴小娘子又邀请刘筝三人,请她们早去王家,已为她们准备好食宿。三人欣然应了。

      老游拍了刘筝好几下肩,她才回过神「看什么呢」老游随着她看的方向,瞄了又瞄,没什么奇怪的地方啊。

      回客栈路上,刘筝魂不守舍。「娘子,你傻了呀」老游笑问道。

      刘筝叹道「知道我在巷子转角看到什么了吗?」

      老游翻起白眼,很是不喜刘筝卖关子,催促她赶紧说。

      「王家的吴娘子和何娘子,她们,她们。。。」刘筝又想起当时画面,一时哽住了话。

      老游问道「她们怎么了」。

      「两人似乎在争吵。吴娘子突然抱住何娘子。两人很亲密。」刘筝磕磕绊绊道出。

      「嚯,怎么个亲密法」老游好奇心也上来了「大白天在巷子里,两个女子?胆子很大啊」。

      刘筝心中疑惑,新娘子跟何娘子关系?她突然想起韩桑榆。刘筝甩甩头,甩掉脑中某人模样。

      「老游,明早跟我一起去王家吧。我预感不是很好。」老游点头答应,他挺相信刘筝直觉。刘筝突如其来的心绪波动,躲过不少劫难。

      刘筝带着老游到王家时,汪珂已在厅中喝茶,何娘子正坐在旁边绣帕子。王家有心,把刘筝、汪珂和何娘子安排在一处院落,正好她们相聚。

      老游跟她们打过招呼,出门去坝山。三人在厅堂喝茶聊天。用完晚食才各自回房歇息。

      第二天早早,王公子已去别院接吴娘子。秦城路途遥远,吴娘子又无亲人。她以待嫁之身,住在王家别院。

      婚礼,昏礼。仪式在傍晚时分举行。

      三人算是吴娘子娘家人,坐在旁厅。刘筝正吃的欢快,送水丫鬟没拿稳茶壶,茶壶在她身旁碎成几瓣。刘筝没烫到,到是吓一跳。她回院子换外衫。

      刘筝重新坐下,何娘子悄悄靠过来「看正厅那女子?」刘筝顺着何娘子指点,正厅主桌,穿着男子袍服的纤细背影,是个女子。

      「她是王家主请来的,听说是个当官的,会不会是韩桑榆,那位传奇女司巡?」何娘子激动的抓住刘筝胳膊,不停摇晃。

      刘筝笑道「大魏女子当官的大多在京城,其他大多是吏,吏没有品级,属于协从或是副手。地方上在职的,两个手就能数清楚。除南坊县宪司司巡,其他几位的年龄基本都在三十以上。看这位背影,顶多双十年华,你说她是韩桑榆?」韩桑榆去韩城述职了,顺便成亲。

      大多数人分不清官和吏的区别。以为在府衙做事,都是官。

      「何娘子,你快把刘娘子晃倒了」旁边的汪珂笑得无奈,提醒何娘子。

      何娘子放开刘筝,兴奋的低喊韩桑榆,是韩桑榆。

      刘筝心中疑惑,吴娘子成婚,何娘子不难过?还能因看到偶像兴奋?

      刘筝感叹,可能她年龄大了。理解不了大魏少女们的想法。

      主桌那位女子转身,露出侧脸,任苒。任苒其实比韩桑榆还大两年。长着一张娃娃脸,跟十八九似的。

      「刘娘子认识她」汪珂察觉刘筝面上一闪而过的错愕,问道。

      在南坊县见过几次,是宪司女司卫,其他并不知。何娘子听刘筝所言,也没再多问。

      围观完昏礼,新人入洞房,嘉宾又吃吃喝喝一顿。散席已是酉时,三人都喝过酒,何娘子更是喝的直不起身。刘筝和汪珂费不少力气,才送她回房。刘筝在晚间开席前吃过解酒药,效果甚佳。她没什么醉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