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真伪 ...

  •   月台光,火车长。
      我站在抛光砖铺就的月台,望着纵横交错的铁轨,思考它们从哪儿铺来,又到哪儿结束……身旁是十多个提着行李或牵着小手的旅客;他们悠闲地站着,像轻柔的风,没有一丝焦躁。
      低沉却豪迈的汽笛将我全神贯注的目光引开。我看见,一节崭新的湛蓝色车头正拖拽着二十几节绿皮车厢,慢慢驶入站台,停下。列车员打开车门,走下来,将一根“请勿靠近,当心坠落”的警示带挂在了链接两节车厢的空荡处;到达目的地的乘客有序走出,去往目的地的旅客井然走进,不需只言片语的劝诫。
      我按车票上的座位号坐定,望着停在隔壁铁轨、将要去往反方向的火车——擦肩而过的人啊,什么时候再见?还会再见吗?
      月台的边缘,身穿制服、笔直站立、手执红、绿两旗的工作人员吹起了响亮的口哨,火车缓缓而动了。车头似乎嫌绿皮车厢太长太重,挣扎了一下,又止步,几十节绿皮车厢猝不及防,你推我搡着撞在了一起。在绿皮车厢的抱怨声中,目空一切的车头不忍游子渴望前行的目光,振奋精神,重新起步;随着车轮滚打铁轨的“咣咣”声响起的,是“香烟泡面矿泉水,瓜子啤酒火腿肠”的叫卖声。
      这声音,许久未见!
      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被横七竖八的沟堑分割,一块块,一垄垄,大小不一。一根根粗大的水泥柱,像是天神的大锤夯进土地的,岿然不动!它们是建造中的高速铁路的轨道桩,等这些水泥桩及其他一些设施全部完善,高铁或将取代现今的绿皮火车旅客运输。将一个多世纪的记忆抹去,难以割舍,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势不可挡的趋势。
      我希望在沧桑的绿皮火车退出历史舞台前,多乘它几次,去看山、看海,看花、看草,看日出日落;走到哪儿,就在哪儿住上几日,再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
      合肥站下车,转乘出租车,到了网上订的宾馆,办理了入住,我没有找到洗澡用的香皂。
      我在宾馆门口的街道搜寻着大的超市,却只找到几家很小的日用品商店;我忐忑不安的在它们中间做着选择,最终在其中的一家矛盾地购买了一块我迫切需要的香皂——洗净尘垢,明天才好投入那青山碧水的农庄。
      和以往一样,我捏变形香皂的纸盒凑近闻了闻,那怪怪的味道跟我之前买的同品牌香皂的味道不一样。我希望是我嗅觉的问题不是它质量的问题。用了两次,我愈发不能容忍它苦闷的味道和洗后肌肤痒的不适。回到杭州,我去了一家大型超市,在洗护专柜找到了在合肥买的同品牌香皂,那熟悉的味道让我更加坚定地判定之前在合肥买的那块香皂就是假冒伪劣产品——一个闻起来有股化学味,一个闻起来香;一个摸起来涩涩的,一个摸起来滑滑的。我果断丢弃了那个假冒伪劣产品——虽然我给不了自己的身体多么好的待遇,却也不能明知故犯的去伤害。
      有人将毛巾分为洗脸毛巾、洗脚毛巾和洗屁股毛巾,我比较省心,洗澡时一条毛巾既擦了脸也擦了脚还顺势擦了屁股。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我虽然不能全部苟同,但我还是认为,不管是脸蛋还是屁股,又或是嘴巴或□□,都是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自己不必给自己的器官高低贵贱之分,自己不可区别对待自己缺一不可的器官;毕竟它们,陪我走过了我蓬户瓮牖的童年、云游四海的壮年和孤独终老的余生。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从蹒跚学步,到蹒跚而行,它们随我走过黑夜,伴我迎接晨曦;教我密迩文明,命我哙宁堪伍;叫我看淡凤已就笯、桐犹遭爨,令我懂得诗酒且图今日乐、功名休问几时成。它们还将跟我一起衰老,一起化作缕缕青烟,一起去我们从未去过的地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降龙伏虎,手到擒来。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伶牙俐齿。眉飞色舞。
      面如傅粉,唇如涂朱。
      胸怀壮志,志存高远……
      地球不仅孕育了人类,还给了人类美和气概,以及创造其他事物的本领。四肢、眼睛和牙齿等不立即危及生命的人体组织可以用精湛仿制的“四肢”“眼睛”和“牙齿”替代,甚至胃和肝脏也可以适当的切除,而唯独不能用假的器具替代的心脏和大脑,却想象、创造了世间数不清的以假乱真、贻害无穷的假冒伪劣产品。
      假冒伪劣产品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分辨不清,二是其诱人的低廉的价格蒙蔽了消费者分辨得清的心。
      山巅的庄园空气清新,但高处不胜寒,夜里我将空调制热32摄氏度依然感觉冷。清晨我站在民宿二楼宽阔的平台,一边哼唱曲调优美的歌曲,一边心潮澎湃地环顾岚翠鲜明的四周。假如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我会像那些凿坏而遁的古人,在这样的大山之中,挖一汪池塘(从此不吃激素鱼),养一窝草鸡(从此不吃激素鸡),酿一坛野生猕猴桃酒(从此不喝酒精勾兑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身心每时每刻萦绕着我日思夜想的睍睆;当我想换个环境的时候,我会去到别处翠绿的山,或蔚蓝的海,以及其他不含杂质的自然风景区,体会另一番美妙。
      游山玩水,古人和现代人相比,无疑幸运得多。古时候的名山大川、湖光水色没有被圈养,人们不需要购票随时去攀爬、极目远眺,去深潜、嬉戏玩闹。古时候的山没有铁杵刺股,没有铁链锁身,没有潜孔钻打洞,没有凿岩机刮骨,没有分裂机肢解,没有劈裂机凌迟;古时候的水没有先污染后治理,没有挖机挖船造堤,没有绝户网杀鸡取卵,没有鱼藤精熏蒸,没有大坝断流,没有填湖造田……
      自然之美,浑然天成,精致,又大气磅礴。城墙、古镇、石桥、原始村落,越古老,越有韵味,越能勾起我联翩的浮想。周庄、同里、南浔、西塘、乌镇、西递和宏村等古镇古村落,若没有添加浓郁的商业运营,一直保留它们与生俱来的韵味,一定是另一番美丽的景象。各地新建的以“古”为噱头的镇、实则效颦的怪胎,无一不代表和诠释着现代人的肤浅和急功近利。
      大多数的仿古建筑是在原有的古建筑损毁之后原址重新建造的,而有些则是按完全照搬某建筑的翻版,为了经济利益,全然不顾生态。我这个愚蠢的脑壳想不明白,为什么兴建一座仿造的建筑要以牺牲自然风光为代价。
      一座座幸存于世的古建筑群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商品,一片片本可以长出农作物的良田盖起了一座座不知所以然的仿古建筑;更有甚者将屹立千百年的古建筑推倒,又在原址重建新的所谓的“古建筑”,没有十年脑血栓,干不出这样张狂、变态的事。
      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真正的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那是民族的瑰宝和魂魄,是民族的文化和信仰,花钱买不到,失去了不再有。
      多年前在老家,雨后的我站在洪泽湖的堤坝上,看着湖中若影若现的海市蜃楼,侧耳倾听长者关于古泗州城每隔六十年一见的传说……
      古泗州城六十年一见的几率估计很小,那可能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幻想。现在的我常常会想,如果有生之年我成了名人,我将不遗余力地利用老家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发展旅游业,提升老家的知名度,振兴老家的经济,改善老家人民的生活。一个烟波浩渺的洪泽湖,一个沉睡于湖底的神秘古泗州城,足以勾起喜欢旅游和探险的人们的热情。
      因为古泗州城被水淹了一次,所以在它重见天日后,我会首先为它建一套类似于古寿县城的由月坝、木塞和涵道等构成的自动化排水系统,再用糯米汁和石灰加固墙砖、榫卯工艺打造艺术感爆棚的城门和城楼,并建造瓮城减缓水流和做为阻挡洪水的第二道屏障。五更的锣声和嘹亮的鸡鸣是古城一天生活的揭幕。游览的男人身穿直裰、头顶瓦楞帽,悠哉悠哉地挥动折扇,或凭栏闲聊,或箕踞啜茗;新妆袨服的女子可参与到古城的一些活动中,先用人民币兑换银元宝和铜板,之后购买芝麻、绿豆和大米等农作物,变卖,最后买回针头线脑、糖人儿和芝麻糊等小商品;古城的工作人员是通过类似科举考试的选拔,绝不存在托关系、走后门的方式上岗。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能在浮躁、喧嚣的尘世觅得一方与众不同的天地,短暂的逃避和忘却各种各样的烦恼,是多少人的期待和梦想!旅游,不止是眼睛和身体的探索新鲜,更应该是心灵的探索新鲜,只是这样的“新鲜”,包含了几许的原汁原味,又包含了多少的东施效颦?
      风景的真伪不难鉴别。当了解了风景的真伪,每个人即可依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是去欣赏还是不去欣赏;可是面对指鹿为不为马的抉择时,那就不能仅凭自己的认知了,那是一个人的立场,也是一个人面对是非观以及良心和正义的抉择。指鹿为马的可怕之处在于,即使你知道那是只鹿,却不得不说那是匹马;如果你不说那鹿是马,轻则丢官免职,重则性命不保。这时候的你可能会想着沉默是金、明哲保身,但现实已经不允许你这样做了,此刻的你已经没有了不言或怎样言的自由。不言就是和大环境没保持一致,甚至背道而驰;言则必须言和大环境一致的言,否则就是指鹿为鹿。
      言论自由有两层意思,一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除了敏感的、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二是你认为不该言的就不言。但如果你认为有些言是错的或是你不知道对错的言却不得不言它是对的、并且一定要大声地言给大众听,这不仅不是言论自由,而是你已经到了言必言顺言、不言也要言顺言的尴尬境地了。如果一个地方只允许存在一种所谓的真言,那么即使这真言听起来委婉动听或铿锵激昂,这浮华的背后一定深藏着令大多数人嗤之以鼻和深恶痛绝的虚伪和丑恶。
      真真伪伪,伪伪真真。肉眼凡胎的我,怎样从真中辨别出伪,从伪中辨别出真呢?愿这世间,真是纯粹的真,伪是纯粹的伪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