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烧烤 ...

  •   事后总结,从来没有过像这个清明小长假这样繁忙的假期。
      第一天,山地马拉松长跑十公里。
      第二天,在小塔溪爬山跟迷路。
      今天最后一天,作业没有做完,中午要去多乐街聚餐。在这之前,还得悄悄去一趟新世界,赔表弟一件外套。
      昨天发现外套不见,表弟反复地说,那都是穿了好多年的旧衣服,丢了一点不可惜。
      苏江自然不信。
      不过呢,也没打算原样赔偿,想按照自己的审美买一件。
      这也是很久以来的一个想法,好好一个十七岁青葱少年,干嘛穿得那么商务休闲。
      新世界苏江现在也逛熟了,除掉各种山寨,除掉运动服和某纯某美某尼这些初中生才穿的衣服(并没有觉得初中生好打发的意思),整个五楼值得一看的也就是L家和U家。
      相比L家的牛仔,设计简洁、日系风格的U家更适合表弟。
      苏江直奔U家,进门就给导购小姐姐盯住,热情推荐,又动员试穿,不试试怎么知道效果,试衣服又不麻烦,为什么不试呢。
      苏江不得不解释,他是买给同学。
      导购小姐姐就指着店里的两个导购小哥,“他们谁和你同学身材接近,我让他们穿给你看。”
      苏江连说不用,大致转了转,选定一件浅灰色小格子的连帽外套。
      回到天台,正赶上姨婆和表弟的斗嘴进行到高潮。
      姨婆得知他们中午要去多乐街吃饭,就有不同意见,提议自己在家烧烤。
      表弟坚决不答应。
      姨婆看见苏江,马上把她的道理重复一遍。
      多乐街那些小馆子怎么敢吃,都是用的地沟油!
      家里现成的烧烤机,为什么不用?
      家里现成的玉米茄子土豆韭菜,样样都适合烧烤。
      还有昨晚那个叔叔送的猪牛鸡肉,天气热起来了,赶紧吃掉,省得她还要收拾。
      苏江见识过姨婆收拾乡下亲戚送的猪肉,要洗净,切好,沥干,再装进密封袋,塞进手写的标签注明日期,最后用机器压缩抽空才放冰柜,确实辛苦。
      所以,当姨婆要自己评理,苏江点头说是。
      表弟马上嚷嚷,“才不是!”
      人家姨婆确实句句在理嘛。
      同时呢,也很清楚表弟的顾虑,无非是觉得说好的请客,临时改家里吃有偷工减料的嫌疑。
      苏江给他分析,“其实自己烧烤更好玩。”
      表弟就说,“你会烧烤?我反正是不会,到时候烤不熟,大家都得饿肚子。”
      “有张勇呢。再说了,在家吃也省得学霸跟着我们跑来跑去,浪费人家的时间。”
      表弟总算松口,“那你帮我问问封彦宇从武县回来没有。”
      苏江就十分尽责地通知到封彦宇、张勇、肖廷杰。又跟着姨婆去地下室搬烧烤架。
      烧烤架连包装都没拆。
      姨婆解释,这还是好几年前舅妈在单位团拜会抽中的二等奖,没人用,一直放着落灰。
      东西搬到天台,苏江忙着对照手册组装。拆开其中一个纸盒,烧烤要用的锡箔纸、刷子、签子都有。
      表弟凑过来打下手,递东递西。
      张勇最先到,来天台看一眼,拿了签子、刷子去七楼厨房给姨婆帮忙。
      肖廷杰紧随其后,站在一边抱着手抱怨“非常简单”就要回来了,强调不光是他的好日子,整个九班的好日子都要到头了。
      封彦宇掐着点才来,但是十分客气地拎来一大袋水果和可乐。
      苏江本来还想着装好烧烤架下楼买饮料,这下不用了。
      姨婆和张勇搬上来两大盆串好的烧烤。
      烧烤架配送的不锈钢签子不够用,大部分用姨婆另买的竹签串起来。
      肉串的肉粒一颗顶烧烤店的三颗大,玉米、茄子一串就是半根,看得人食欲大增。
      姨婆还炒了一大钵“烧烤酱”,说是只用了蒜末和调料,闻着香飘万里,馋得肖廷杰马上挖了一勺子吃下。
      姨婆嘱咐,“你们努把力,把东西给我全部消灭光!”
      苏江和张勇都说,“姨婆跟我们一起呀。”
      姨婆推说她还有约,又要苏江把关,监督大家安全用火,就转身走了,把天台留给小崽崽们随便折腾。
      大家跃跃欲试,点火的点火,刷酱的刷酱。
      烧烤的香味很快滋滋冒出来,叫人恨不得马上吃进嘴巴。
      肖廷杰等不及地拿一串肉,自拍一张就要开吃。
      张勇提醒,还没熟!
      肖廷杰已经呸呸吐起来,“里面还有血丝!”
      放回火上继续烤,不到一分钟,又拿起来咬一口,还是生的!
      经过漫长等待,第一批烧烤终于烤好。
      肖廷杰连自拍都顾不上就开吃。
      苏江倒是想拍照留念,拿来相机,烧烤已经所剩无几。
      大家在张勇的指导下再烤再吃,闻到焦糊味,才想起还在烧烤架上的半条鲈鱼,这会已经冒起滚滚黑烟。
      封彦宇强调,“烤糊的不能吃,对身体不好!”
      其他人纷纷表示不怕,瓜分一净。
      封彦宇先还坚持原则,烤糊的不吃。
      无奈除了张勇,其余人的烧烤技术都欠佳,烤出来的烧烤十串有五串都黑糊糊,终于也冒着生命危险吃起来。
      吃着吃着一抬头,纷纷笑不可仰——每个人都吃得满脸一道道竹签留下的黑杠。
      张勇用涪县话评价,花野猫!
      原本嫌多的两大盆东西吃了个精光不算,还把封彦宇买的可乐喝掉,又洗来水果吃。
      肖廷杰的手机响起来——向老师“视频查岗”!肖廷杰自然不敢接,叫苦不迭地赶紧回家。
      封彦宇也连说糟糕,怎么已经三点!原来他计划两点就回去学习的。
      张勇要帮忙打扫,被苏江劝退,让她只管回米粉店去“接班”。
      苏江和表弟一起收拾完天台,把烧烤架擦洗干净,原样装箱送回地下室。
      又擦了地板,丢掉垃圾,这才回房间赶写作业。
      苏江几次走神为难,怎么开口把外套送给表弟呢。
      晚饭前,姨婆回来了,一进天台就惊呼,“收拾得这么干净。”
      又哼唱着天路,在水槽边哗哗洗东西。
      苏江出来看见姨婆洗的是一条鲜红长裙。
      原来姨婆今天是真的有约,和广场舞的婆婆们一起去买夏天跳舞要穿的服装。
      苏江趁机把外套拿出来给姨婆看,解释昨天出去玩弄丢了弟弟的外套,刚好自己有一件码数买小了穿不了……
      姨婆看破就说破,“恐怕没得那么凑巧吧,是你专门去买的吧!”
      说着把衣服抖开来,“嗯,这件外套质量一般,但是款式、颜色还可以,比弋娃他妈妈买那些衣服好看多了!就当是我买给弋娃的,花了好多钱我转给你。”
      苏江说,“那先把您每晚给我做宵夜的钱算一下。”
      姨婆就捏起拳头,无限疼爱地轻轻敲了苏江一拳,“背时崽崽!”
      说着就去叫表弟出来试穿。
      表弟嘟着嘴,作出不耐烦的样子,脱掉拉夫劳伦商务夹克。
      刚露出里面的羊绒衫——原本已经忘记,昨晚发生在农家乐罪恶的一幕闪过眼前。
      再看着新外套上身,原本已经忘得干干净净,在发艺工作室得出的结论也闪回眼前——表弟果然、真的、完全踩中你的审美。
      苏江简直后悔不该去买这件外套。
      姨婆已经夸起来,“果然大小、样式都合适!弋娃这么一穿帅了好几倍!今晚就穿到学校去!”
      表弟马上说,“不行,我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
      姨婆也想起来,“是还不行,衣服必须先过一次水,不然不卫生。”
      表弟马上穿回拉夫劳伦。
      苏江提到嗓子眼的一颗心呀,好一会才落回原地。
      清明小长假结束后的第一个晚自习,打铃前的时间都在写写写中度过,紧赶慢赶赶在最后一分钟交上全部作业。
      大家松一口气,紧跟着就小纸条满教室乱飞,离得近的直接交流起假期见闻。
      当中最耸人听闻的,是隔壁八班谁谁谁一家人清明节没有下乡祭拜,还自驾去了外地旅游。
      结果夜里三点,酒店房间灯光全亮,电动窗帘也自己打开——老祖宗生气发威,吓得他们连夜滚回涪县。
      最郑重其事的,廖雯宣布即日起改名“廖文”。
      因为她清明节找“仙姑”算了一卦,说她别的都好,就是名字不好,叫廖雯的话是桃花命,改为廖文方能化解。
      肖廷杰就给苏江递纸条,“哪有这么大的桃花?反正我只见过这么大的冬瓜!”
      苏江还没来得及回复,在耳边嗡嗡响了半节课的声音忽然消失。
      沈嬷嬷领着林老师,昂首阔步走上讲台,郑重提醒月考就在本周末,再不收心进入备考状态,倒数前十就等着请家长吧!
      欢乐的节日氛围瞬间消失。
      话说回来,虽然做了一辈子学生,苏江还从来没有因为考试紧张过。
      老爸对苏江学习的要求就是没要求。
      倒是苏江自己从严要求,定位中游,面子上总还是要过得去嘛。
      记得上学期在十六中的期中考试,成绩小幅滑坡,给班主任叫去办公室,让打电话通知老爸来校面谈。
      老爸不知道办公室座机开着免提,不等苏江把话说完就抱怨,“你们班主任是不是有毛病,成绩好点差点多正常的事,有什么可谈的呢。你就跟她说我在外地出差回不来。”
      班主任当场石化。
      苏江原地开裂。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对于这次月考,苏江稍微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在意。
      虽然是在十八线小城,涪中的教学难度明显高于十六中。
      更加恐怖的,是涪中孩子们对考试的态度近乎变态。
      给苏江的感觉,学不学到知识还在其次,能不能多考几分最要紧。
      比如,他们可以把《诗经》的文学常识倒背如流,却不愿去读几篇《诗经》原文。
      问肖廷杰为什么。
      答曰,《诗经》考试只可能考文学常识,不会原文默写,为什么要读呢?
      然而在十六中,一篇《采薇》是要仔细品读两节语文课的。
      此情此景,苏江对自己能不能保持中游也没有了把握。
      再加上眼下身兼副班长,万一考砸了实在无颜见同学,更愧对林老师。
      苏江暗下决心,临阵磨刀,抓紧复习。
      平常晚自习回来都是玩,今晚起决定向表弟学习,追加一小时自习时间。
      姨婆哼着歌上来敲门,叫小崽崽出来吃宵夜。看见苏江也在学习,大吃一惊,“你为啥子在学习呢。”
      苏江气得笑起来,“只许您的弋娃用功,我就不能偶尔学习学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烧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