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回:雅院鲤池朱亭驳,玉简金篆且论境。 ...

  •   冉冉曦光,踏过古老的瓦檐,温柔抚摸着被晨露滋润的院落。

      元廿跟随着幽惜霜,迈进这处风雅别致的庭院,顺着一条被青苔挤满缝隙的碧石小径,往着更深处走去。

      一丛郁郁葱葱的竹林,在门后充当着影壁的作用,绕过这处欲滴的青翠,便会发现碧石小径两侧,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草药和花卉,它们散发出馥郁的香气,虽是分布得疏疏落落的,却依旧不安分地斗艳争奇。

      大片大片的紫藤萝,似是梦中轻纱,是将素雅与瑰美杂糅在一起的矛盾体,它铺挂在灰瓦白面的拱檐矮墙上,偶有几串未开花的细蔓,缠在院角的一颗石榴树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在阳光下投映出斑驳的影子。

      院子的另一角,有座小巧玲珑的假山,其下流水潺潺,细流经过精心雕琢的龙口,滴落在一方清澈见底的池塘之中。

      池塘水面上,漂浮着几朵睡莲,时不时地有一些锦鲤探出水面,露着圆润的小脑袋偷看客人,鳞片在阳光下,折射出夺目的光芒,映衬着近旁的六角木亭。

      红漆剥落的栏杆,昭示着这座六角木亭,其所历经的岁月已然很久、很长,幽惜霜引着元廿在亭中石凳上坐下,于虚空中挥袖起术,操控紫砂小壶,为他沏好了一壶香茗。

      元廿思索片刻,将自己之前经历过的一切,详细诉说了一遍,对座的幽惜霜阖目静听,不时地点头,但并不打断少年的言语,直到故事彻底讲完,他才轻轻叹了口气。

      “此番经历,着实险恶,小友却能保全己之性命,可算是洪福齐天了。”幽惜霜的声音悠扬,如同风过林梢,不禁令人心神凝定,“只是不知小友,现今要作何种打算?”

      元廿垂头斟酌许久,心头虽是千头万绪,却也一时做不出什么决断。

      随着时间的流逝,元廿的目光,由最初的迷茫,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对上幽惜霜的视线,缓缓开口:“老丈,我想要归返故乡。”

      元廿抬起头,他的双眸,仿佛覆盖着一层迷雾,胸间的思乡之情与迷茫相互交织,但他还是缓缓吐露出自己的想法:

      “我家似乎在海边,那里应该是一个宁静无忧的村落,有温暖的日出……有舒适的海风……但是,如今的我……”

      他声音低沉,眉头紧蹙,脸上写满了挣扎,“我……记不起它的名字了……老丈,我的记忆如此混乱,一片模糊……”

      幽惜霜的目光如炬,仔细端详着元廿脸上的表情,缓声问道,“小友,你可还记得别的什么?”

      元廿使劲挤压着脑海中的混沌,可是无论如何也回想不起那片海洋的名字。

      不仅如此,连渔村的轮廓,也像被迷雾重重包围一般,使得记忆里的一切,全都模糊到了极点。

      “老丈,我……我真的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海浪的味道,以及……夜渔行船时,乌篷下所悬灯盏,在风涛浪潮之中,不断发出的……灯花灼燃的声音……”

      他有些绝望地低下头,望着自己的双手,仿佛这样,就能从掌纹中,寻回过往的痕迹。

      幽惜霜点了点头,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庭院的围墙,向着远方不断眺望,直到看见了元廿口中的那片海岸。

      沉默了片刻,幽惜霜最终叹息一声,说出了元廿记忆丧失的缘由,“小友,恐是你体内的‘却尘丝’未曾彻底拔除,所留余毒侵蚀魂魄,扰乱了部分记忆,使得你不能回想起,那些与自己家乡有关的事情。”

      元廿抬起头,眼中难掩惊疑:“老丈所言的‘却尘丝’,究竟是何物?”

      幽惜霜语重心长地解释道:

      “却尘,却尘,了却尘缘,聚信称神。

      所谓‘却尘丝’,乃是抛却七情六欲的修行人,以外道手段获取民众信仰念力,以此成就香火神主,再借由某些执念深重的实物,所施展出来的一种奇术。

      此术可幻化为无形丝线,贯穿信众的头躯四肢,于血肉经络中布局织网,使人心神不宁,记忆模糊。

      精通此道者,更可操控信众肉身,使之化为刀枪不入的神仆,供其驱策、杀敌。”

      元廿心头一紧,怀着一腔希冀,郑重地看向对面那位给予他指点的长者,随后沉声问道:“那依老丈所见,我该如何拔除这‘却尘丝’,继而恢复记忆,返回故乡呢?”

      幽惜霜缓缓地点了点头,目光投向一旁盈漾的池塘,仿佛在从水中寻找答案,最终他思量片刻,方才缓慢开口:“于小友而言,惟有入道修行,方是拔除‘却尘丝’的唯一方法。”

      元廿听后,心头一紧。

      修行?这是他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然而,当他想起家乡那熟悉的海风,渔村中那些亲人的面容,一颗心便不由自主地,被某种焦急的渴望所填满。

      豁然起身,元廿于地上叩首一拜,言道:“请老丈教我。”

      “小友不必行此大礼。”幽惜霜见状,连忙将元廿扶起,从自己袖中取出一块刻录嵌金小篆的玉简,将之递给身前的少年。

      元廿接过玉简,目光在上面的云篆小字间穿梭,幽惜霜则在一旁,为他细致解说其上所记载的修行道理,以及与之有关的十二境界。

      “修行,修行,修身养性,行路炼心。

      所谓‘修行之道’,不外乎是‘性命双修、感悟天地’,寻一条能走的道路,凭此追逐自己的执念,又或是心愿、欲望。

      怀胎六甲,母诞其子,此乃天地孕生之法——以天授命,赐身躯之血肉骨;穹上降神,点性灵之魂魄精。

      故而,‘天命在身’,也不过是上天借生息繁衍之理,以父母精血成就了后嗣肉身,此为形体之根本,由此可知——命,为形体、躯身。

      再说说,那‘天降神灵,本性难改’,古人有言,‘生灵魂魄,皆为上天降灵临尘,或神明,或星宿,入凡尘历经磨难’,依此所见——性,乃上苍注定。

      只是尘世烦扰,多灾祸磋磨,纵是天降之神,仍有受挫之祸,由此可见——性虽天定,仍受地上尘事所扰。

      故而,性,为神念,作魂魄。”

      元廿凝神聆听,看着玉简所记,心中隐约有所明悟。

      只听幽惜霜,又继续道:

      “再说,这所谓‘境界’,不外乎是‘强身健体、磨砺己心’,以求活些更长时日,有功夫完成此生所执罢了。

      九,为阳数之极;衢,乃通达大道;尘,是烦扰之埃。

      三字合一,便是大道之尘,亦可借指,此间尘世。

      故而,此间修行第一处,曰‘九衢尘’。

      此处境界,乃是凡心俗躯,于道择路之修行。

      或独行一道,求精求纯、见本见真;或多头并进,得繁得杂、持法持术。

      但最终说白了,就是寻个‘炁感’,以此沟通先天性灵,得悟天地之理,借之成就己身。”

      幽惜霜的解说声,如同穿梭在山谷中的清泉,悠扬而富有节奏感。

      元廿倾听着,只觉得自己的心灵被一层层薄雾渲染,每一句话,都似是在拉近他与修行之道的距离,令他焦急的心渐渐沉静下来。

      “第二境界,曰‘霁野冥’,俗语云:‘雨后山色霁,四野不复冥’。

      此处,修者须内观省察、自我开悟。

      心如静默之山,纵感天地之变,雨后仍显万物之晴,不使四野之路,永堕幽冥。

      修至此境界,便是心境豁然,对天地修炼之理,有所明悟。”

      幽惜霜的手指轻轻一扫,隔空划过水面,令平静的池塘泛起了层层波纹。

      元廿微微点头,似有所觉,他开始想象自己心中,有一片雨后的霁野,外来的光亮,刺破环绕的云雾,揭开一片明媚的晴空。

      “到了‘绛绫渡’,即是第三重境界。”幽惜霜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所谓‘红丝难断无头绪,绛绫怎续红尘缘’。

      ‘绛绫’二字,正如这世间尘缘,剪不断、理还乱,纵使兀自放下,也会留下那一刀两断的剪痕,惹得心中哀戚难愈。

      于此处,修行之人当在红尘磨炼己心,历经无数名利诱惑、温柔陷阱,学会如何割舍、如何不移本心,方能在深红如血的绛绫中穿行不染,渡过尘缘磋磨之险川,以此炼就强韧的意志力,见证己之心念的坚韧,从而真正地成为‘向道之人’。”

      元廿想到了自己遗忘的记忆,那些记不清面容的亲人,是否就是自己难以割舍的绛红绫缎?

      幽惜霜又道,“再说下面的境界——‘缑云步’,位列第四。此时,修行者如同步履在云端,也能真正步虚蹈空,从此凡尘纷扰,与己无关,由此内心得以超然,不屑俗世之争,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己的道路。”

      元廿深吸一口气,将这一境界的名字默念数遍,想象着自己行走于云端,有清风拂面,内心泛起一丝向往,仿佛他已能轻轻一跃,便踏云而行。

      “第五境界,‘离钧启’。”随着幽惜霜的话语继续,“当修为积累到一定程度,便能启发体内深藏的力量,如同擘开万钧之闸,无物不可破,由此凌碎虚空、脱离尘世,也犹未可知。”

      元廿心中全是期许,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么或许,他可以有能力破碎虚空,回到自己眷恋的家乡。

      “还有‘逐离骛’,此乃第六境界。”幽惜霜的声音更显幽远,“此间修行,可谓发奋图强之路,修行者逐离天之孤骛,于天外之天,不断追求高深的奥义,探索自己所求的道理”

      元廿恍如听见了孤骛的啼叫,与追逐孤骛的修士,其衣袂凌空猎猎的响声,他想象着自己在鸿蒙虚空中孤身而行,不怕苦难,只为寻找那颗最璀璨的星辰——他所失去的那些记忆。

      “再说‘铄歌吟’,此间的第七境界。”没有稍作休息,幽惜霜继续言道,“在心如火焰炙烤的考验中,仍能保持从容,身临淬火却歌声不绝,修行者的坚定从中体现。”

      元廿闭上眼睛,如同置身冶炼之中,周遭熊熊烈火,却不惊不惶,心中仅有的是那坚韧的歌声。

      “至于‘玄圭绎’,是第八境界。”幽惜霜的声音,细细传来,“圭表,象征着至高尺度,修行之人在此境界中,将致力于探索自然法则之玄妙。此处,即是探求世间至玄机理,会对大道之秘有所触及,如同把玩圭表玉,窥瞧天机。”

      元廿目光如炬,仿佛通过幽惜霜的描述,能瞥见那不可思议的宇宙玄机,他握紧了手中的玉简,它仿佛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充满了生命和智慧的存在。

      他学习着去感知大道的共鸣,似乎那玄奥的秘密,已经逐渐向他展开。

      “而‘云韶涣’,则位于第九境界。”幽惜霜轻抚胡须,阖目言道,“真炁在身内涌动,仿若丝滑云霭,可显虹霓之美,乃是内在精气的广聚与涣释,净化身心,达到一种洁净和谐的状态。到达此处境界,己身修为如同诸般天象,清静隐无形,却又无处不在。”

      元廿听着,想到那种内外交融,精神充盈的场面,心中一阵澎湃,身体也开始轻微地起伏,宛若乘着和风,细雨般细腻的力量,开始在他的经脉之间缓缓流转。

      “到了‘琅嬛福’,便是第十境界。”幽惜霜举目望天,语气变得深远而恢弘,“修为兼得福泽,如同置身仙境,心身以至道之力而净化。身心达到了修仙福地之助持。修行至此,当为地上真仙,功德无量,只求奔赴瑶池,以得天仙至福。”

      听至此处,元廿的身躯不禁微微颤抖,想着如果自己能达到这个境界,那他是不是也能成为传说中的神仙,心动之余,又带着一份敬畏。

      “还有‘瑶池镜’,第十一境界。”幽惜霜的目光宛若明镜,澄澈透亮,“心湖清明如镜,万虑皆放,修为精进到能照见内外的一切混浊,以澄清了之。”

      元廿仿佛看到自己心灵的倒影,在清澈的水面上,他看见了过去与未来,以及此刻的清明和宁静。

      “以及‘希夷宴’,最后的第十二境界。”幽惜霜的声音仿佛从虚无中传来,“超脱世俗,安宁宁静。此时,万念俱灰,心志唯有宁静的享受,方为修行至高境界。”

      元廿如饮甘霖,心中的渴望变为了向往。他痴痴地望着幽惜霜,仿佛已看到自己站在那令人向往的终点。

      幽惜霜语毕之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看着元廿眼中洋溢着的渴望和坚定,轻言细语道:“理解这十二境界,仅是开始。真正的修行,却在平时体悟之中,日有所得、夜有所思,如此方才算得上是,真正进入了修行之道。”

      元廿睁开眼,目光坚毅,对着幽惜霜施了一礼,道:“多谢老丈指点迷津,晚辈将牢记在心,定不忘教诲。”

      幽惜霜满意地点头,微微一笑:“小友觉悟甚高,相信必能按此道理修行至高,早日回归家乡。”

      说罢,两人齐心俯瞰那片潺潺流水的小池塘,一时间,风清水韵,庭院的一切似乎都在沐浴着元廿未来修行路上的光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