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章 ...

  •   *

      雍和九年元月廿三,新帝登基,改年号永康,大赦天下。

      昭元门外,我更换好朝服静静地等待。

      玄色直襟长袍上是暗色龙纹金丝描边,极尽古朴沉郁,腰间是镶嵌玉石的缎带,旁边系着那日谢筠相赠的玉佩。长发束起,头戴冠冕,细细的流苏珠链垂落眼前。

      君王十二旒,遮掩了我部分的视线。

      把眼睛遮住,是为蔽明。传闻是因为君主不能将臣下看得太清楚,所以才会有此存在。毕竟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

      端正肃穆站了太久,我整个人都僵硬了太多,身后是乌泱泱近万人聚于此,我不能出任何差错。紧张了许久,忽然用余光瞥见谢筠卓然而立的清隽身影,心下安定许多。

      按照惯例,新皇登基,应该先去祭拜先皇,然后灵前继位。但赵颍人还活着,所以同司礼监商议后决定稍作变更。

      圜丘坛始建于前朝,岿然而立数百年,巍峨庄重。我仰首立在坛角,只觉得被压得难以喘息。定了定神,我慢慢拾级而上,踏过一级又一级的汉白玉长阶,待到最后一阶后,我缓缓转身。

      千里江山如画。万顷清空,天地浩渺,山青云白,荡去我心中残存的最后一分浊意。

      百官分列两侧,谢筠站在首位,容色端肃。待内官宣读诏书完毕,钟鼎长鸣,谢筠作为百官之首,拂袖而跪,紧接着,群臣叩拜。

      长风吹拂,天地同静,我立于上首,垂眸俯瞰,受万民景仰,四方臣服,群臣叩首,皇权天授。

      仿佛神祇悲悯人间,在接受信徒的朝拜。我的心情微妙难言。

      原来是这种感觉。

      但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我的目光从密密麻麻的臣子中穿过,最终在首位那人身上顿住。

      是了,他应该站在我的身旁,而不是和其他人一样伏跪于底下。我居高临下地看了他一会,接着在司仪内官惊恐的目光中,顺着那白玉石阶,慢慢向下走。

      直至他身前定住。

      众臣叩首,即便礼官半天都没有任何动静,也无人敢抬头起身。我静静地俯视着谢筠,这人连伏跪的姿态都显得比旁人从容出众。

      我猜想他应该看见了我的皂靴,但他并没有抬头,依旧规矩地行礼。

      “谢相。”我道。

      他身体轻颤了一下,我笑着将他扶起来,以示对世家的尊重。

      “陛下…?”

      我语含笑意,环视四周,放平语速:“如今四海皆安,朕与谢相君臣相得,实乃朕之福,想必你我定能携手共创盛世。”

      谢筠顿了顿,轻声道:“会的。”

      我随意扫视了一眼旁边跪得依旧安稳的大臣,听见传来几声衣袍细碎的摩擦声,笑了笑,我这话就是为了说给他们听,这给他们吃的定心丸。

      我微微眯眼,做完了戏,接着回身淡淡扫了一眼内官,略略颔首,看他如梦初醒一般回过神来。

      “众卿平身——”耳畔是内官尖细的声音。

      我又回头看了一眼谢筠,同他对视一瞬,紧接着又重新走回了高台。

      *

      我当时形容我同谢筠的关系,是君臣相得,虽然是说给旁人听的,其中有做戏的成分,但也确实是发自内心。

      我同他的关系很融洽和谐。

      所以我很恳切地对谢筠说,我们会是一世君臣。这是我对他的期许和肯定。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谢筠温柔的面色分明地冷了下来,搞得我有些不知所措。

      而且先前我还可以对他过于亲密的举动和专注的神情视而不见,毕竟身份摆在这里,他就算不满于此也奈何不了我。

      而且我觉得他自己能想通,纠结于无妄情爱只是庸人自扰。

      只是现在我愈发觉得他在变本加厉,这让我有些不悦。

      譬如,他开始干涉一些他不该干涉的事情,让我很困扰。

      虽然我一直以来因为身体原因,不想耽误其他女子,所以没有娶过妻,我也并不重祍席之欲。但皇权更迭至今,就没有哪一位帝王空置后宫的。

      而且,没有皇后也没有后妃,内宫事务我要交给谁处理?

      所以他的为难简直让我感觉莫名其妙,我被他气得心口一阵疼。

      我不知道他想从我身上索取些什么,是同等的爱意吗?我觉得他在强人所难。

      在又一次的不欢而散中,我几乎是口不择言道:“谢筠,你是想造反吗?如果朕违背你的意思,你是不是想软禁朕架空朕?”

      谢筠垂眸不语。但我几乎是在说完的瞬间就后悔了,我素来八面玲珑惯会掩饰情绪,这种说话不过脑子的情况以前从未发生过。但是这些天和谢筠相处时我的情绪却屡屡失控。

      “抱歉…”我心中萌升起几分愧意,下意识开口补救。其实这些天他的操劳和辛苦我看在眼里,我知道什么事都是有代价的,他为我筹谋,肯定有所图,而我不该为这点小事伤了臣子的心。

      谢筠素来喜怒不形于色,我辨不清他的神情,但见他向我走近了几步,心里有些发怵,可我已经站在墙根处,避无可避,便直起身硬着头皮看向他。

      “陛下。”我听他轻声道。

      我一阵不安。

      “臣很敬慕您,所以,不要再说这种话了,好吗?”他闭了闭眼,轻声恳求道。

      我心绪未平。

      他这是在示弱吗?我睁大眼怔怔地看着他。但他的这个距离近得已经有些失礼了,我只能仓皇地挪开视线。

      我没有开口,也没有承诺他什么。在无边的沉默蔓延开来后,谢筠低声告退了。

      目送着他的身影远去,强撑着的我不由自主地向前倾倒,紧接着如同一片枯叶,脱力地向下滑,只勉力用手撑了一下才显得不那么狼狈。

      我觉得我实在是拿谢筠没什么办法,他是我的软肋,但凡是换一个人这么威胁我,就算不让他尸骨无存也得和他鱼死网破。我倚在墙面,有些茫然地凝视虚空,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在意他的想法。

      而对此我无可奈何。

      *

      一个月后,我从宗室过继了一个年幼的孩童,赐名赵瑄,亲自放在身边养着,也算是堵住了天下悠悠众口。

      而我和谢筠都默契地没有提及那日双方的失态和不愉快,一如既往的君臣和乐,只是是否如表面那般平和,而我们各自心里到底想着什么,恐怕没人会知道。

      那个孩子确实是很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他虽然年纪尚幼,但已经是记事的年纪了,所以刚进宫的时候能看出来,他很紧张。但他很聪明,知道怎么讨好我。

      虽然我一开始对他态度冷淡甚至称得上冷漠,对他的存在不置可否,他依然怯生生地依偎在我的腿边,想要同我亲近,然后又在回到自己宫殿里后,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偷偷躲起来哭。

      听到宫侍向我禀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心下复杂。因而后来我每每见到他都有种看到当年的我自己的感觉,所以我有几分心软。

      我开始学着去当一个慈父,抽出空余时间去陪他,亲自教他读书,时不时也会将一些好东西往他的宫里送去。

      他的性子慢慢变得活泼了很多,和我很是亲近,我每日在批阅奏折时,他就在旁边同我絮絮说着宫中的一些趣事。

      因为我不愿拘着他,所以他也能出宫了。这些天经常和我说宫外的见闻。

      我身边冷清惯了,这样的陪伴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虽然有很多大臣上疏让我多过继几个作为皇嗣,但都被我驳回去了。因为我是很认真地将赵瑄作为储君培养的。

      我对他多少存了些弥补和伤怀过去的自己的意思,因而我有时会担心我对他是否过于溺爱,但好在他很争气,表现得格外勤学好问,从来没让我操过心,就连那些苛刻古板的老学究对他也很是认可。

      到了寻常孩子开蒙的年纪,他已经熟背诗经了,这也让我有些骄傲。所以在为他寻找授业的师长时,我颇费了一番心思。

      太年轻的不行,学问不够;太年老的也不行,死板固执。思来想去一圈,我脑海里有了一个人选——

      谢筠。

      他的学识毋庸置疑,也足够灵活变通、因材施教,而且我见过他教导谢恪等谢氏子孙,所以他应该也算是经验丰富。

      我对他寄予厚望。

      听到这个任命的时候,谢筠有些错愕,不过还是接受了。

      说起来,从那天的尴尬情形之后,我同谢筠的接触就少了很多,我也有些想他了。授业第一天,我批注奏疏时屡屡走神,在第三次用墨汁弄脏奏折后,我放下了笔。

      我扔笔的动静有点大,内官有些发懵地上前。我组织了一下措辞:

      “今日是阿瑄第一天上课,朕有些放心不下他。”

      内官了然,于是我摆驾东宫。

      *

      殿外,宫人面色惶恐地向我行礼,我屏退了他们,示意不要通传也不要上前打扰。

      东风翩然而过,吹落几片桃花,清香弥漫。春意深深,我踏过青绿的庭院,在窗前停了下来。

      谢筠的声音温柔清冽,如山涧清泉流淌,讲的内容也很有趣,循循善诱地启发式教学,听得我都有几分入迷。

      我观察起他。谢筠今日穿了一身烟青色常服,不再那么高不可攀,显得平易近人了许多,看着芝兰玉树一般。我不由得想,他这般姿容,站在桃花林中,也当是十分般配的吧。

      在窗前愣神半天,看他有转身的动向,我忽然害怕自己被他看见,索性又赶紧走了。

      过了几个时辰,赵瑄终于放课了,迟疑片刻,我着人将他叫到我面前,想要关怀一下他的课业。

      沉吟片刻,我问道:“和谢相学得如何?今日朕去你那看了一眼,看你们相处得很融洽,朕就放心了。”

      他看起来忽然有些委屈,抿抿唇道:“父皇,您骗我,您今日来的时候根本不是来看我的。您明明一直在看着谢先生。”

      闻言我有些惊讶:“你知道朕来了?”

      闻言他更受伤了:“您看,您连我看到您了都不知道,还骗我说是来看我的。”

      我一时之间无言以对,只能沉默。

      好在赵瑄没有太纠结于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转而说起了他在课上的见闻,我总算是松了口气。

      他的眼里闪着光,不停地称赞着谢筠,看来他很满意这位先生。

      那样就好,我松了口气。尽管甚至我自己都不清楚我为什么会如此。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十三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