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玉崇关 ...

  •   她想着肖楚竟然如此冷落李彦,还把他推给自己,那自己若是还不能拿下他,也太丢脸了,于是一番委屈,被她说得声泪俱下楚楚可怜,她还刻意急忙用帕子擦去眼泪,而后又柔声道:“更深露重,臣妾殿中备了驱寒的乌鸡汤,王爷可愿去用一盅再休息?”
      话说到如此份上,李彦竟还是犹豫了许久才点头,而且,喝完乌鸡汤还是并未留宿,安慰她两句,便径直去了政务殿。
      她早就看明白了李彦对肖楚的感情,所以于情感上,早已不抱希望。可不想有一日,李彦竟然喝得烂醉,浑身酒气地跑到她殿中,强行与她圆了房。他浑身怒气动作粗暴,毫无怜惜,让她意识到自己可能被他当成了发泄的工具。
      果然,自那以后,李彦的情绪突然变得很古怪,阴晴不定的,好像对谁都是一副敷衍之态,无甚生气。可唯独看向肖楚时,那双眼睛里爱恨交织的,无比鲜活。
      她不明白,也看不懂那二人的爱恨纠葛,毕竟他们俩,一个笑面虎,一个藏得深,直到有一日肖楚告诉了她真相,她才恍然大悟。她突然发现原来那二人也很可怜,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桩桩足以痛彻心扉,即便相爱又怎样?可惜命运弄人。那一刻,她突然就释怀了,王孙贵女如何,平民百姓又如何,面对命运,都如蝼蚁,一般无二。
      本来李彦还能维持住那份表面的虚情假意,后来因为她帮助肖楚逃出王府,李彦便彻底跟她撕破了脸。她堂堂一国公主,摄政王的侧妃,竟然被李彦罚跪,而且跪烂了膝盖,足足躺了半个月才起身。如今,她早就认命了。挣扎吗?有何意义?她父王也已不在了,无论是为国还是为己,她都没了抗争的理由。
      她进了东厢府,入了内院,冲着半躺在藤椅上的李彦行了个礼道:“王爷。”
      李彦缓缓睁开眼,嗤笑了一声,“来了。”
      “知道本王让你来做什么吗?”
      勤妃:“臣妾……不知。”
      李彦晃了晃身下的藤椅,磨蹭了片刻,方才起身,叹了口气凑近她,幽幽然道:“本王心善,见不得有情人分离,天各一方,所以……”他语气逐渐轻佻,“想送你们团聚~”
      勤妃闻言,骤然抬头,惊道:“王爷此言何意?”
      李彦轻笑一声,直起身来,高大的身躯极具压迫感,“行了,别装了,本王早就知道了,你喜欢炫赫的镇国将军肖琰,当年在你们炫赫的宫宴上便公然示爱,没想到你还挺长情啊灵硕公主,啧~不错,本王很欣赏;所以你才会帮着阿楚出府去寻他,所以自从知道阿楚是他的亲姐姐,你便再也没有明里暗里地针对过她,你爱屋及乌这点,本王也很欣赏。”
      “所以,本王就给你个机会,让你的心上人来救你,如何啊?”
      勤妃目露惊惧,不自觉地后腿了两步,声音也开始发抖,“王爷……原来王爷早就知道……”
      李彦眨了眨眼,笑得得意,“那是自然。”
      “王爷误会了,臣妾既嫁与王爷,心中便只有王爷一人。”
      “奥?是吗?”李彦不置可否,揶揄地笑着,“你难道就不想知道,他会不会来救你?”
      勤妃沉思了片刻,深吸了一口气,自知“我为鱼肉”,无力改变什么,说话也大胆起来,“王爷难道就不怕肖楚姐姐会恨你?”
      李彦闻言收起笑意,一脸的耐心告罄,转身再次躺回藤椅上,扬声叫来一个护卫吩咐道:“把勤妃带下去,好好照看。”他还刻意加重了照看二字,言罢,便又闭上了眼睛。
      李彦得知肖崇要来时,盯着九连城的地图,一夜未眠。次日一早便调集了陇山的全部藏兵,亲自去了边塞。至于国主,他还是了解的,他二人再怎么内斗,国主也不可能在两国交战之际对他做什么,若要动他,也定会是在他战后回朝时,所以他亲征在外的这段时间,国主反而是会消停的。至于战后……他心中也已有盘算。
      他从小便听父亲说起过,肖崇此人勇武果决又善用兵,是个不容轻视的对手。可人无完人,正因如此,他难免自负。而且听闻他最是体恤将士,又常年在军中与将士们同吃同住,所以肖家军向来铁板一块,对他极其忠心。
      玉崇关位于九连城的最中部,且因九城相连大抵呈个外弧形,所以玉崇关是离潼关最近的一关。虽然此关背靠陇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一个体恤将士又自负的主帅,是极有可能为了给将士们省五百里山路的脚程而就近攻城的。
      他猜对了,而且他用的就是兵贵神速,所以肖琰的提醒还是晚了一步,信报才刚到潼关,肖崇就被围了。李彦亲率二十万大军,分别从金兀城与逐鹿山而下,三面包围了玉崇关。
      可怜肖大帅刚刚占领玉崇关,凳子都还没捂热呢,就被包了饺子。两国止戈多年,许多将士都刚刚成年,比他的小儿子还要小,还是第一次上战场,尤其是那七万从雁门关带过来的将士,有许多因为不适应边塞的风沙,刚入潼关就得了红眼病。通往玉崇关的均是羊肠小道,虽然费时却不难走,而且他急需一场胜利的首战鼓舞士气,所以才选了玉崇关。赢得过于轻松,他也不是没有怀疑,尤其是发现关内的许多防御工事都像是被刻意损毁的时候,镇定如肖大帅,也不免心下一惊,可李彦并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屠格的败兵刚走,李彦的大军便杀了个回马枪。
      大军刚入关,肖崇哪里会来得及修建被屠格提前破坏了的防御工事?且城中粮草严重不足,所以只防守了两日,肖家军便不得不弃关迎敌。漫天风沙中,两军激战三日,均折损惨重,若非顾嶠带了五万精兵马不停蹄地前去增援,替肖崇杀出了一条血路,撕开了一道出口,肖崇恐怕真的要折在玉崇关。
      残兵撤回潼关后,战报也送到了炫赫圣都。肖武侯中计损兵,引得朝野沸议,数日前那些夸他用兵如神的,如今最是恶语相向。
      “这个肖崇,仗着从无败绩,还是太小看后辈了,当真自负!”
      “那可不,首战竟然选在玉崇关,不就是等着被人包饺子?!”
      “是啊是啊……死伤五万,损失也太过惨重了!”
      ……
      景琪听着满殿朝臣的愤慨唏嘘,心疼地看着面色铁青的肖琰,终于忍不住出声制止,“诸位爱卿!肖武侯身先士卒,也身负重伤,且已上书谢罪,说要戴罪立功,誓死守卫潼关。胜败乃兵家常事,爱卿们便不必如此苛责了罢?!”
      殿下出言相护后,大臣们的讥讽与恶语才逐渐平息,徒留声声哀叹。
      连肖贞与肖群听到消息后,都双双坐不住了,叫嚷着要去潼关探望父亲,与父亲一同御敌。而最为珍视肖家的肖琰,为何会在此时沉默不语呢?因为他昨日又收到了一封西蒙国主的密信……
      肖坚的书信,一封比一封诛心,第一封,言明他的身世,以情动之,想让他回到西蒙;第二封,以恨激之;第三封,想让他取而代之;这第四封,简直就是要挟了,说西蒙肖家与炫赫肖家有不共戴天之仇,让他“切不可相助肖崇,不然便是助敌国灭我国”,还说“若是如此,伯父与你母亲、姐姐即便全都自刎谢罪,亦不足以告慰先祖”。
      言语之间,看似情真意切地做出了妥协让步,还给了他选择,实则步步紧逼,令他如火焚心,寸步难行。
      可李彦运筹多年,来势汹汹,转头便重整大军十五万余,至玉崇关而下,大有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之势,而且还绑了自己的勤妃,炫赫的灵硕公主,于潼关外叫阵。
      “肖崇老儿!你们炫赫的灵硕公主在此,你们可还认得?!”
      “若不出关投降,我等便砍了你们的公主,祭我西蒙军的军旗!”
      “肖崇!你莫非要做那弃主于不顾的缩头王八?!简直大逆不道,枉为人臣!哈哈哈哈……”
      ……
      屠格与巴彦措依着李彦之令,绑了灵硕公主,轮番在关外叫骂挑衅,喊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言语间极尽侮辱,嚣张至极。
      关内的肖家军,自跟着肖大帅起,都是名头震天,风光无限的,哪里受到过此等羞辱,个个都气得憋红了脸。
      肖崇躺在榻上,肩膀与腹部都缠着绷带,虽一言未发,可刚喝进去的药又全都吐了出来。楚孝宽绑好的手臂,震怒拍案之下,伤口也再次裂开渗出了血。而顾嶠被门外一群将士围着,义愤填膺地让他去求大帅下令开关,要与西蒙军决一死战。顾嶠也是怒极,一跺脚便真的前去求见了肖崇。
      “大帅!末将愿领先锋军,前去营救公主!”
      楚孝宽闻言,看了看肖崇,满脸都写着他也愿一同前去。
      肖崇睁开眼,叹了口气,“此次是我考虑不周了,死伤五万……”
      只是那沙哑的嗓音,一开口便哽咽住了。
      听得楚孝宽与顾嶠感同身受,俱是不忍,齐齐地叫了声“大帅……”
      楚孝宽:“大帅,不可如此伤心,胜败乃兵家常事,还是您常说的。将士们为国捐躯也是死得其所。不过,李彦此人太过阴险恶毒,不如我们就正面迎敌……”
      “不可!”肖崇喉结滚动,隐忍道,“心浮气躁是兵家大忌,如今敌军士气正盛,时不利我。”
      “李彦此计,为的就是扰乱我军军心,届时将士们一时冲动,乱了阵脚,便会再次失利。”
      “我已经犯了一次大错,绝不能再犯第二次!”
      “吩咐下去,让将士们捂上耳朵,好生休养。随他们喊就是了,等他们喊累了,人疲马乏,便是我们的反击之时。”
      顾嶠纠结迟疑道:“可是大帅,若敌军真的杀了公主,朝廷会不会问罪大帅?!”
      “还有,百姓也有可能会诟病大帅!”
      肖崇按着胸口,咳了一声,冲他摆了摆手,“不会,李彦此人不过是善用计谋罢了,应当还不至于丧心病狂到阵前弑妾。”
      楚孝宽哼了一声,不屑道:“竟然扬言要拿女人祭旗,也不怕遗臭万年!”
      公主被绑于阵前的消息传到圣都时,不出意外地,又掀起了一波朝野震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