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五十三章 些许过往 ...

  •   姜义有些勉强地笑道:“这次合作能不能成,还得看我们能否深挖出陈年过往。”

      乔牧也道:“你指的是何家兄弟出世前,红姑娘的那些个经历?”

      抬眼望去,是大好天光,然而眼前局势,更像一团乱麻。

      姜义道:“你瞧见她的神色没有?襄姨说出那些话以后,她就开始变得神情恍惚,我们商议之时,她脸色忽而欣喜难掩,忽而悲痛万分,应该是想起了什么。我只怕她哪一天真想起来点什么,受太大打击,又有百红楼这么一份重担在身,要真出了事可就难办了。”

      这话说来不无道理,长孙襄在百红楼的声望远不如当年,回想她与红姑娘携手暂管百红楼,距今已是数年,那一批人或许离散,或许遇难。迭代后的百红楼,早不似从前人人平等的自由风气,而是多了森严秩序,等级分明,是探子是暗卫,个个独立,除了红姑娘,谁的话也不听。

      乔牧也道:“惭愧,我只顾着时刻防备,还好有你,否则真就要错过好些细节了。”

      姜义一怔,道:“怎么说我也是个开客栈的,不是什么遇着事就轻易慌乱自卑的人,你不必用这种方式鼓励我。再有,你现在能在沙沙竹林中察觉元老的踪迹,还能瞧不清红姑娘的神情?这话说出去谁信呢?”

      说着,瘦削的躯体破风突袭,乔牧也勾起嘴角,抓了手边的藤条,摸上更高的一段,假意一拽,元老立即现形,心痛不已,紧紧卡住他的那只手。

      姜义惊呼:“别……”

      乔牧也手腕使力,藤条应势扭动回收,松松地捆了元老一圈,圈的松紧还掌控在他手里。他一旦有意收紧,元老便惊慌不已:“别!”

      姜义登时读懂他的心思,于是伸手触上藤边黄花,眉眼一弯,说道:“要我们放过您这片宝贝花草也可以,还请您为我们讲一讲当年的故事。”

      元老连连惊呼:“你你你……你可别再用力了,这花娇嫩,摘下来立马就得死了。”

      乔牧也趁他说话的空隙,无声地将藤条又收紧一分。

      “别动!你别动!我费了好大的工夫才把它移植过来的!”

      好一阵闹腾后,元老心疼地抚摸他的宝贝黄花,念叨着:“我也是这几年没了生计,才到张家去给人照料植物的,你们想问的那些我是真不知道……”

      姜义肯定道:“您知道,您不仅知道百红楼的过往,还知道昏晓堂那些入不得您眼里的做法,所以才选择与百红楼交好,毅然离开昏晓堂。”

      闻言,元老奇道:“你为何如此笃定我曾是昏晓堂中人?”

      姜义道:“我在山上同人交手时,沙土滑坡,借此发现了山上可以种田,同时也露出了地下的骸骨。”

      元老问道:“他们是怎么处置的?”

      姜义道:“拾起后装坛入土了。”

      又继续道:“栽树种田的人,大多有自己的习惯,我家中一位伯伯喜欢在插秧时排列得整整齐齐,只因他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您习惯把尸骨埋在树下,虽然不知道这些尸骨是谁人的遗体,但这个独特的习惯让我们轻易辨别出了您的身份。”

      元老半低着头,道:“种下尸骨,让他们滋养树木长大,就好像这一辈子也被延长了。不论尸骨是友军或是来敌,归根到底,大多是上头那人为了一己私欲,起了贪念,才害他们白白送命,这样珍贵的一条性命,不应该深埋在地底下不见天日,应该长成高耸入天的树冠,俯瞰人间万象。”

      静默片刻,他忽然抬头望向乔牧也,问道:“你又是从何得知?”

      乔牧也抱歉地一拱手,换来元老无所谓地摆头,道:“您身上的伤势,想必是寒铁所致。”

      元老略微讶异,瞧着姜义也是不知情的模样,哈哈大笑道:“不错,这又有何异常?”

      乔牧也道:“异常倒也算不上,只是您看似衣着单薄,伤患处却包得严严实实,酷热难耐,也不见您换下,便猜测这可能是寒凉所致。后来见到昏晓堂有那一条寒铁鞭,估摸着这条鞭子握在深厚功力的人手里,发挥出来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效果。只是我并不确定这个猜测的真假,但我相信姜义能有办法说服你,所以方才只是试探罢了。”

      元老呵呵笑几声,说道:“那就让小老头我也来猜一猜,你们来的意图并不是关心小老头我的伤势,而是要借昏晓堂的人脉,探访过往。”

      他说得轻巧开朗,姜义却听出来那一点神伤,便道:“从您的招式功夫上来看,从前定然也是一名自在孤傲的仗义侠客,身受这等重伤,又选择隐世而居,我们若是贸然再问,岂不是往人伤口上撒盐。”

      元老道:“多谢姑娘体谅老朽,不过看在长孙姑娘的面子上,你既寻来,我就干脆为你们讲个清楚。”

      姜义只暗自庆幸,多亏此行与襄姨会面,让他们能够沾光,省了不少周折。

      元老将多年前的旧事娓娓道来,不曾想,这时日跨度如此之大,直引向一切的根源。

      “我曾是江湖散侠,只因听了昏晓堂‘民生为根’这一句话,就跟随他们创派守山。我并非连州人士,仗着面生,常常伪装成商贩下山采购,这些地方的消息从各地来,自然也不乏我这种打听本地小道消息的人。”

      听见“创派”一词,姜义心头一颤,仿若轰泄的堤坝终于找到缺口,全局的关键近在眼前,满怀希冀问道:“与您携手创派的人是何方英侠?”

      元老侧过脸,孤傲的身姿此时略微佝偻,只剩孤寂落寞,他避开这一疑问,只道:“街市总有传闻,说大路最里头的那条小巷,是一整块地全被买下了,建成一个大庭院,专门养些姑娘来卖给高管贵人玩乐,再借机养成人脉,生意就能越做越大,殊不知,那个地方可怕过阴曹地府。”

      他敛了神色,说道:“我曾在夜班避开守卫,趴着高墙听见两个姑娘起了争执,似乎是一个姑娘对另一人的容貌心生嫉妒,才引发怒火,我听着无趣,便兀自走了。直到后来与红姑娘交谈几回,我才想起来当初那另一位遭人嫉妒的姑娘,便是她。”

      正说着,一缕艳阳向亭子里探头,光亮触及的地方有轻尘弥散,落入元老的手掌,他试着合上手掌,又有阵阵凉风不近人情,一股脑将眼前风光悉数吹散,厚厚的云层让一切掩上昏暗。

      元老噙着泪,叹道:“我那兄弟也曾是骄阳般开朗的少侠,与我一同创派,抛却红尘,誓死守护民生。昏晓堂的分支分派多到数不过来,所谓创派,其实只是找上某一个管事人,报上名号和目的,就可以打出昏晓堂的招牌,但不学他们看家的本事。像我们这样的门派各地都有,可唯有学堂那样的分堂才见过昏晓堂真正的掌门人。”

      乔牧也道:“听闻连州一战那段期间,不少门派出了变故,就连百红楼也险些覆灭,昏晓堂是否也因此受到影响?”

      元老点点头,道:“上头那人似乎急需人手,要收取各处分堂为己所用,我那兄弟比我更善于处理事务,也比我更快得到消息,没来得及查清事因,就在我回去前遭人暗算,对方人多势众,他只好拼死护送我离开。门派中人大多是他们安插进来的人手,在那之后,就与我断了联系,得益于百红楼相助,我才能苟活至今。”

      说罢,他释然地摆摆手,道:“罢了罢了,昏晓堂虽无耻,可驻守在山里,终归是护住了一方安宁,我拖着这副残躯,又能怎样呢,不如少些事端,安宁度日。”

      言尽,挪到一处有阳光的地方,就地躺下,眯着眼睛发呆。

      姜义失神地拨弄眼前几根青绿藤条,听了这一段往事,恍然从大梦中惊醒,两眼滴溜一转,衔着笑问道:“想报仇吗?”

      江湖人快意恩仇是个不成文的惯例,先前顾及百姓安宁,只好委屈自己一阵子,现如今连州的安危掌控在他们手里,昏晓堂兵力微小,不但帮不上忙,反而是个祸患。

      元老疑惑道:“你和昏晓堂来往密切,怎么会生出这样的想法?”

      乔牧也道:“军营之外,大家都是江湖儿女,有恩报恩,有仇便赎罪,昏晓堂是对百姓有恩,可也该赎罪。既然他们喜欢隐去身份躲在背后,倒不如……”

      两人对视一眼,姜义道:“不如让他们彻底没了身份,这样才好立起威严,让山里的人更加隐秘安全。”

      乔牧也道:“再把掌权者替换成自己人,如此,才能有机会向上探查,看一看这位掌门人究竟是何方高人,布下这么大一个局,究竟意欲何为。”

      姜乔二人皆身处局中,其实心中早有猜测,乔牧也心想,千万不要是他,可眼前证据种种,无不警醒众人莫要受情感的桎梏。

      是日橙红笔墨大力挥洒,映照四方,城门染上艳彩。

      董恒昂首,叹道:“多亏了乔将军,带领众人护卫百姓,若是敌军攻来,以连州的兵力,城门上泼洒怕就不是晚霞光辉,而是百姓的鲜血了。”

      城门口拥堵排队的百姓众多,听了他这话,不免引发轻微的躁动,有人与他深有同感,自然也有人嘲弄他念多了酸诗,成日伤春悲秋。

      元老胸腔震动,哈哈大笑道:“你这小子,见识浅薄,你可知,连州主城正处风水局里的一门中,既是生门,也是死门。城门一旦沾上血,生局变死局,进出的便只能是死者,若是活人误打误撞从这门走过,生魂自此被拘禁于此地,就只能等下一次死局大开,才能变成一个活死人,在门口游荡。”

      众人当他年老糊涂,说些奇闻异录吓唬小孩,笑笑便过了。

      忽然,人群边缘一阵喧嚷,这动静像是往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话语随涟漪涌动,扩散,疯传,不多时,全城百姓便已知晓,那名失踪多日的小兵浑身是血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