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三问 ...

  •   将近期的工作进度整理了一下,沈怀安揣着奏折上了进宫的马车。

      入了宫便直奔宫阙中央。

      正巧顾闻璟在和朝臣议事,沈怀安本欲在乾极殿御书房外的侧殿坐着等会儿,脚还没抬呢,小福子就揣着拂尘掐着嗓子喊道:“陛下,沈侍郎求见!”

      下一秒,御书房的门就被王德海打开了:“嚷嚷什么?”

      转眼看到沈怀安,这太监又挂上一副谄媚的笑脸:“小沈大人,陛下请您进去。”

      沈怀安迟疑了一下:“不是说国子祭酒徐大人在里面同陛下议事吗?”

      “诶呦,这哪位的事情能有您的事情重要?快请进吧,陛下这些日子没见到您,一直记挂着呢。”

      这话说得沈怀安心里暖暖的,想要推辞的那点犹豫也被冲散了。
      不过倒也推不掉,君要臣入,臣不得不入。

      试想一下,顶头上司英明俊美,对你的工作鼎力支持,他的秘书还时不时发挥高超的语言艺术描绘上司对你的关怀备至。

      总而言之,踏进御书房的时候,沈怀安的心情是轻松的。

      徐大人正站在书案前向顾闻璟汇报今年各地官学的要务,心中还在琢磨陛下方才提出的几点要求,就听到身后屏风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拧着眉没在意,以为是哪个宫人走路没注意。

      下一秒,带着一股清冽冷香的身影就在他侧面站定。

      “臣参见陛下。”

      因是平日里的会面,沈怀安只是行了简礼,顺带点头同徐大人问好。

      “怀安来了啊。”顾闻璟显然很愉悦,把手中的折子一丢,就站起身来像是要上前与沈怀安亲近一番。

      “咳。”

      徐大人略显尴尬的咳嗽声响起,方才他来的时候可没见陛下这般……跳脱。
      果然是近臣才有的待遇吗?
      这小老头在学府中一板一眼几十年,还真有点不适应。

      沈怀安摸了摸袖中的折子,有点拿不准该不该现在掏出来。

      估计是看出他的犹疑,顾闻璟满不在乎地挥挥手:“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沈怀安微微勾唇,矜贵与清冷的脸上有种奇异的容光:“陛下,天工局那边有进展了。”

      他摊开长长的奏折,图文并茂,将水车的基本情况介绍了一遍。

      然后收起折子放在桌子上,说:“臣先前勘察过,目前稍微便利些的工具大多都是富户们在用,普通百姓习惯了人背马驮,对这种新工具的接受度不一定高。臣觉得可以选一贫弱农户作为示范,昭告京畿各村主事的村老前去观摩,想必推广起来会事半功倍些。至于人选,臣前些日……”

      顾闻璟的手指在奏折石青色的绸面上点了点,像是在思索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徐安民在一旁听了个全,心中有些不以为然,但陛下没有开口,他也不好出言,毕竟这不是他管辖的范畴。

      “朕觉得……”看了看两人,顾闻璟往后在椅背上一靠,常服的袖袍松松搭着,动作间有些懒散:“就按怀安说的做吧。”

      他的面容大气又俊美,最近似乎又抽了条,亲政之后威势日重。但一双瞳色浓黑的眼睛望着沈怀安的时候却亮亮的,仿佛秋夜里映在池中的明月,周身带着一股介于少年与男子之间的气质。

      到这个世界的两个多月里,沈怀安见到的顾闻璟一向如此。
      信任、依赖,视他亦师亦友。

      让他这颗饱经社会磋磨的酱油社畜心都化了不少。
      哪怕杀了十年的鱼,对着金光闪闪的锦鲤,谁能下得去手。

      所以沈怀安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徐安民却是心中愁绪万千,他本就是个古板守旧的性子,方才刚被陛下要求做出些改制的举措,如今见了君主对臣子言听计从的样子,更是欲言又止。

      如此不妥。
      他心里这么想着。

      沈家本就是军中出身,虽说这些年把兵权都交得七七八八,一门心思往清流世家里扎。但毕竟余威犹在,出了个简在帝心的沈南庭已是监理朝政多年,如今再来一个巧言令色的沈怀安,这大乾朝的天就要变了。

      他资历老,当年也是三元及第出身,在文人之间不比沈宰辅少多少名号。文人相轻,平日里与沈南庭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守着学政踏实办事。

      今日却是心生愁绪,越想越觉得学政平稳运作这么些年,陛下方才亲政就急着要做改制,显然是被这“天工局”的沈侍郎给教唆蛊惑的。

      顾闻璟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一眼,很是关心:“徐祭酒怎么了?面色有些不好,可是哪里不适?”

      徐安民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先是做了个揖,然后侧着身子看向沈怀安:“沈侍郎,此虽非我徐安民职权之内的事,却是我大乾朝的事,有些事情还是想问一问。”

      沈怀安见状,收了笑意:“徐祭酒请讲。”

      “我所问之事有三。”
      “一为规制。据我所知,工部往常的新型器械均是由各级官署衙门层层向下分发宣传,再向民间开放使用。如今要直接在民间搞什么示范,是否符合规制?”

      “二为人选。即便是要挑选民户进行示范,也该选择家世清白,声名良好的大户百姓。而不是那什么劳什子寡……寡妇,简直是荒诞!”

      寡妇两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来格外艰难,仿佛在这御书房提起都是一种过错。
      徐安民越说神色越激动。

      “三为声誉。沈侍郎可有万全把握?若是大张旗鼓劳师动众从京畿各地催了人去,那水车出了点什么差错,岂不要是把朝廷的面子丢尽?天工局是陛下御笔亲批设立的,首次造物就失败,置陛下的声誉于何地?”

      三段质疑落地,御书房内落针可闻。

      王德海觑着陛下与沈怀安的表情,默默将腰又佝偻了些。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早知道就让小沈大人在偏殿先等会儿再进来了。
      不过……陛下的御令,他也不敢违逆。

      “呵呵。”
      沈怀安突然冷冷笑了。

      该来的还是来了。

      之前天工局的事情,若不是祖父他老人家余威犹在,估计也是这么一种场面。

      他也看清楚了系统给出任务最艰难的地方。

      不在于技术,不在于制度。而是观念,是这异世王朝百年来默守陈规的僵化人心。

      他突然想明白为何两个世界的整体环境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

      史书记载。
      在大乾太祖皇帝一统天下之前,这个世界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分裂混战。大乾建立之后,维持稳定变成了天下所有人的最高追求。

      但沈怀安觉得不对,所熟知的五千多年的历史告诉他,想要统一稳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至关重要。

      若只固守陈规,将文明局限于一隅之地,桎梏于层层枷锁下。那等来的不会是长治久安,只会是从内部而来的腐烂崩塌。

      朝代的延续,统治的稳定,势必要求文明的扩张。大乾有限的国土中,资源是有限的,当社会的流通越发微弱时,占据有利地位的阶层只会将无法被满足的欲望强加于弱势阶层之上,逼无可逼,动乱就会从底层开始燃烧、蔓延。

      所以他沈怀安来这里,就是要打破这种僵化,就是要将大乾这些守旧阶层向内困守的心态扭转成对外开眼的觉悟。

      沈怀安冷笑之后,向徐安民的方向走近一步。

      “徐大人,下官也有三问想请教。”

      “第一问:何为规制?所谓的规制,不过是由陛下,由我们这些官吏为了方便治理大乾方方面面的国事而制定的行事方法。下官行事符合规制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更好地为这天下百姓做事,若是下官这‘示范’的方法不符合之前的规制,下官就是新建一条规制,又有何妨?”

      “第二问:何为子民?下官做事,只为陛下,为大乾百姓,可没什么三六九等的区分。你我是天子的子民,士农工商哪个不是天子的子民?寡妇怎么了?寡妇不是人?她是烧杀掳掠犯了哪条,能被徐大人您从天子恩泽的万民中剔出去?”

      说到这里,沈怀安学着方才徐安民的停顿也停了一下,啧啧两声:“又不是你徐家的寡妇,怎地这般介怀。”

      “你,你!”徐安民猛地抬手指向沈怀安,一张脸涨红起来,看着目眩耳鸣呼吸不畅,就要晕在这御书房柔软地毯上的样子。

      沈怀安高声叫着屋内的太监内侍:“都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扶着徐大人,下官话还没说完呢,徐大人省着点力气听。”

      王德海苦着脸,看向顾闻璟,天子只是淡淡扫视过来,他马上明白了意思,亲自上去搀住徐祭酒。

      “第三问:何为声誉?百年后史书上,到底是记载你我朝臣多年来一事无成,一错未犯,从来没一件让百姓能笑谈的糗事更光荣?还是坦坦荡荡就事论事,有错就改不停进步,供天下人心评判更加有用?”

      “若是说陛下的声誉。”沈怀安对着顾闻璟笑了笑,“臣倒是觉得陛下明君在上,自然分得清楚何为真正的民心所向。”

      这一笑,带着金风玉露般十足的坦荡期许。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三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