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峰回路转 ...

  •   过了两个星期,这年转业干部名单批下来了,张政委一看,排在最前面的邹正贵被删除了,打电话给总部政治部主任。主任说是李政委亲手删除的,你问问他把。犹豫了半天,这个老八路还是拨通了总部政委的电话:“李政委您亲手删掉了我们的一名军转干部?”“是的。”“为什么?”“这是你应该问的吗?”老八路怔了一下说:“知道了,对不起,再见。”
      不到半年,张政委离休了。这样,邹正贵身上的谜,除了他本人,基地再没人知道其谜底了,其实张政委也不知道谜底的全部,否则也不会在总部李政委那儿碰壁。
      邹正贵官复原职,真是劫后重生。官大了,管的盘子也大了,不时地到各个机房转转。到了计算机房,这么冷,大夏天的,女技师穿上了厚衣服。中队长赶紧报告:“需保持十八度以下,否则内存就会出错。磁芯存储器,十来岁了,严重老化,不稳定。每次任务,我们都捏了把汗。这个问题,是一枚重磅地雷,就等着哪一任领导来踩了。”
      “现在的新器件,半导体存储器,为何不换了它?”“不是没人想到,而是没人敢想。”大家都知道,专用大型计算机是明山的心脏,内存是计算机的心脏。这有多大的风险!要承担多大的责任!
      听完邹正贵的报告,王总师说:“这个问题已经扯了几次了,至今没有谁迈出一脚。这样吧,还是跟上次五区革新改造一样,先打报告。而且还要增加一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天起,邹正贵带着计算机硬件中队忙了几天。林军说:“邹队长,您这又是在豪赌。”经过了精心准备,邹正贵把各项报告和责任状摆到了总师桌上。总师说:“先拿回去,给你三天的冷静期。”
      “半导体存储器体积小、耗电少,稳定性高,常温下就可以运行。但半导体存储器是新产品,新和成熟不可兼备。而且怕静电,一烧一大片,价格还高得吓人。”
      “在明山,我们得保命,保饭碗,保乌沙帽。在此前提下,才谈得上求业绩,求成就。但这项改造,肯定三不保,你们可要掂量清楚了。不改,出了问题,那是先天不足。改了,出了问题,那可是人为的。”
      才过一天,邹正贵又来了。“不是叫你三天后再来吗?”邹正贵说:“我感觉已经过了半个月了。”他把改造申请又递了上来,还附上了一份调人申请。总师一下子明白了邹正贵的用心。
      昨天,出了总师办公室,邹正贵翻过了几个山头,回到了自己的老巢:五区,把郝永生从机房里揪了出来,他们转到了新兵连营区,出了营区小门不知不觉又转到了报到前落脚的工棚,都忘了午餐。郝永生勉强同意,调到计算机硬件中队,陪邹正贵去蹚那一坛浑水。
      一周后,郝永生的调动被批准了。这俩难兄难弟,臭气相投,又凑到了一起。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郝永生的这一调动,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总师办,邹正贵看到,总师的名字签在责任人栏目最前面,而不是签在审核人位置。“王总您?您知道三不保,这又何苦呢。”总师说:“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我老了,你们应该成长,要去阴山我去。”
      “虽然我们参与的是千万人的工程,但是我们哪一次不捏一把汗,哪一次不提心吊胆,哪一次不如履薄冰,谁知道我们时时处在焦虑和担心之中,只要有一点差错,就万劫不复,大难临头。”
      邹正贵想,禁闭室都呆过两回了,去了阴山又何妨。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死猪不怕开水烫。可是老头子俩儿子都还在读书,他要是倒了,可怎么办!
      回到一区,邹正贵说:“改造取消,不玩了!”郝永生一脸意外:“没批吗?”邹正贵说:“不是!”郝永生糊涂了:“那怎么说不玩就不玩了?”邹正贵解释道:“现在不好玩了,把总师玩到阴山去,他老婆下岗了,俩儿子谁给养?”永生跳了起来:“把我绑在定时炸弹上,给你当替死鬼,然后你自己逃了,这是什么买卖,我才不干,明天立马回五区。”
      可是人刚刚调来,怎么能退回去呢!在邹正贵打退堂鼓的节骨眼上,又是郝永生的纠缠,让他硬着头皮再出发了。
      比之前在五区大得多,难得多,更经历挑战和风险的改造开始了。为此,邹正贵和郝永生在大半年时间里,跑厂家,参与具体方案拟制,电路设计,排版制图,组装制造全过程。
      回到基地,日夜蜗居机柜下,邹正贵消瘦了十几斤,长出了几撮少白头,第二次测试就通过了,拿出了扎扎实实的成果,让总师躲过了去阴山之劫,让明山心脏的心脏获得了新的生机。随时被踩到的那枚重磅地雷被排除了。
      几个月后,一区队长果然荣升了。邹正贵副队长主持工作,这次不用代理了,因为他已经带上了“长”字。又过了一年,郝永生赶了上来,一区队副教导员。基地营级政工领导有副不配正。俩难兄难弟成了一区这个山坳实质上的军政主官,虽然都是副职。
      这一年,新的航天测控系统上马,B试训基地再次扩编。秋末分兵,新兵连连长根据名单一个个喊出列。当一个叫刘芳的女兵迈着正步出列的时候,前来领兵的邹正贵顿时两眼发直,心跳加快。
      这个刘芳,圆圆的、白嫩的脸,高高直直的鼻梁。对称的两个酒涡点缀两颊,一双清澈的明眸波光涟涟。两个小辫子顶着军帽左右翘,两条腿长长直直,量有一米七的身高,合身的军装,裹着挺拔的前胸,细细的腰肢,被武装带束缚着,英姿飒爽。邹正贵暗暗惊叹,原来天下还有这么漂亮的女孩。偏偏这个刘芳一开口说话,总带着淡淡的笑容,标准的国语,铃铛一样动人心弦。
      邹正贵不禁想到了电影《英雄儿女》里的王芳。小时候,三乡五里曾经那么轰动,村里的年轻人为了看银幕上的王芳,走了几十里路。可是这个刘芳比起那个黑白银幕上的王芳要动人百倍。
      第二天,邹正贵带着刘芳到各个机房转一圈。不管男女,看她的神色,都露出了十分的惊讶。她的美,令所有女生羡慕嫉妒。此时系统正在联调,邹正贵对官兵们正色道:眼睛看哪去了,看机台!不怕眼珠子掉了?
      刘芳的到来,在这个山坳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在主官邹正贵心里,更是震撼。这里女生极少,年轻漂亮的女干部更是珍稀。部队干部不许打女士兵主意,这是一条高压线,一碰准死。
      刘芳毕业于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也是西安长大的,古都的水土特别养人。根据所学专业,把她安排在时间统一基准设备机组,与一个中年大姐共事。把她分配到哪个男兵的机组,邹正贵都不放心,不开心。心想这样的女孩,只要是单身男人都想对她好些,再好些。但我是她的队长,天时地利,近水楼台,天助我也。
      在队里,刘芳的来信最多,邹正贵好想知道是不是男孩给她写的信,又不敢问。只好绕着弯,再次进行保密教育,不要在私人通信中涉及军事机密。
      随着时间的推移,邹正贵强烈地感到,在她身上,承载着人间的一切美好。越来越在乎她的一言一行,关注她的行踪。别人对刘芳好点他就很恼怒。刘芳对别人热情一点他就很不安。躺上床,总在脑中回放和解读刘芳的每个举止。闭上眼,就开始编造与刘芳互动的情节。见到刘芳就紧张。见不到刘芳就心慌。作为理工男,没看过言情小说,农村人早先没条件,后来没时间。现在邹正贵认定,这就是爱情,强烈的爱情。
      好机会来了,应答机及原子时钟基准,任务临近时需送到位于祖国西部的试验首区,去校验计量。总师说:“这差事很重要,不容丝毫差错,让郝永生带刘芳去。”“嘻嘻!王总,还是我去吧?”“你小子,想假公济私?”邹正贵扰扰头:“嘿嘿!”“好吧,可别误了正事。”王总填了一张批条。领两把手枪,十八发子弹,人在设备无恙。“是!保证完成任务!”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时的邹正贵浑身是劲,生机盎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