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山顶餐厅 ...

  •   山顶有家The Peak Outlook (太平山餐厅)是思雅很喜欢的一家餐厅,她喜欢有历史沉淀的城市、街道和建筑,因为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容易让人产生感情。于是她提议来这家餐厅为山顶之约画一个完满的句点,小志立马同意,没有预约,试试运气walk in,好在空位很多,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
      她还记得她最近一次来山顶餐厅是2022年11月27日的一次聚餐,那是餐厅重新装修后开业的第三天,思雅约了一位认识多年的老朋友和一位刚刚认识不久的新朋友,巧在都是在香港上法律课程认识的,那天天朗气清,三人一行往返西高山后下午茶,也约在了这家餐厅。那天碰巧遇到餐厅的大boss出现跟每位食客say hi,三人最后还跟大佬合了张影留念,大佬还不忘嘱咐大家要常回来坐坐。只是现在的三人行,一位刚升级为宝妈,一位以远行至英国。兜兜转转,思雅身边的人如跑马灯一般,岁月流转后,身边的人走走停停,来来去去,又剩下了她一个人。
      听大佬介绍,新装修的餐厅换了主厨,保留英式风格,又增添了些法式的情调,还挂上了“难得糊涂”几个字。思雅觉得餐厅更重视小物件的摆设,将老质感的存在修的更为精致,配上新的装饰,更优雅了,还修了露天的玻璃原顶,阳光洒落,空间开阔,体验感无论是装修和产品确实比之前好太多。作为红砖式的英式砖屋,之前已经很有老房子的氛围感,有年生日朋友带她来这儿过的,也是夜行至山顶,温馨的灯光闪烁,她们两个小姐妹坐到室内的窗边,点些小食,一杯Martini,她记得屋顶很高,石砖与木质的结合,既沧桑高峻又温馨沉稳。
      小志看上去很兴奋,拍了好几张后进去,决定在餐厅的户外落座享用晚膳,夜晚的餐厅装点了很多小灯,很是精致温馨有氛围,思雅说着“这里的户外雅座,比之前扩展了很多,以前只是零星的几处座位,大家更愿意留在室内,现在将大榕树,天空和远景纳入到户外空间,感觉来户外的人更多了。“”挺舒服的,那我们坐在室外,这里可以吗?”“可以呀。”于是二人在有火炉的座位落座,灯光昏暗,有金光闪闪的小彩灯和大榕树、天空、远山、背后的老砖屋的包围,二人开心放松的闲聊着。
      “跟上海的其他同学还有联系吗?”
      “有是有,不过大家平时也都忙,都好久没见了,我们熟悉的那几个同学,真的很久都没见了。”
      于是两个人像往常的老同学聚会一样,聊聊彼此熟悉的同学,小志感慨到,出入职场的同学因为行业不同的差异,他回忆起当年有位同学去做了金融,做发债,而他则去了生产原材料的公司,做实业。初初入职场的他工资一万起步,做金融的同学也不过是8000一个月,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做金融的同学发来消息说因为一个发债项目做成功了,有100万的分红,他说他当时是震惊的。思雅笑笑“确实是,那时资本市场好,确实可以做到,而且有次去深圳前海做基金调研,简直野蛮生长,赚钱相对快而容易。现时香港好多做项目的都要一口价,比如整体项目是300万、500万,比之前低很多不说,还不一定能做成功。”小志感慨着那位朋友至今还拿着月薪20万,是他知道的月薪最高的同学了。“现在经济不好,还能有高薪,确实不错。”
      “你们这行这几年怎么样?”思雅关心到。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艰难。疫情后的第二年突然销售猛增。22、23这两年就趋于平稳,今年可能会好些。”
      “怎么疫情后突然猛增呢?”
      “当时大家担心呀,未来不明朗,船运加价,原材料成本也会增加,万一又有个什么事打断运输或是交易,就趁现在赶快囤一批货以防万一。”
      “有道理,然后囤货囤到一定程度,大家就放缓了订货。反而再下一年的业绩会降。”
      “可以这么说,不过我们心里都清楚,这是非正常的情况。”
      就这样大家聊着彼此的工作变化,交换着对这几年信息的变化。
      “你怎么看香港之后的发展?还有,我在考虑要不要申请高才。”小志思忖着问。
      “高才如果可以申请,当然就去申请,我觉得这没什么可犹豫的,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思雅跟小志分享了最近听到的一个在普林斯顿的经济现在回来香港教书的学者的一个观点,因为也有人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不止是他,其实思雅也在思考香港的未来会怎样。还有就是刚来香港的时候读过一本学者的书,写战争时期香港对中国的贡献和香港起的角色,介绍当时香港作为很多人逃亡的出口,思雅隐约有印象书中结论是香港是特殊的和不可或缺的存在。她想再翻翻这本书确怎么也想不起是哪本书。
      “我听一位讲师说,中国目前是第一大经济体,香港是中国目前最开放的城市。我是认同的。我呢,也没有细究是什么道理,如果是我自己,如果有一天香港的美金联系汇制没有了,那也到了我要离开香港的时候了。”
      看下时间还早,二人商量着顺着卢吉道下山,思雅也想带着小志去近距离的看看香港的夜景。对于每一个走过卢吉道的人,印象都会深刻吧,经过里港岛密密麻麻的建筑物最近的观景点的时候思雅跟小志分享着,“以前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家学渊源,生活优渥,在欧洲生活了十多年,法语、英文、中文,如同法语,见过大世面,最后决定回港,我当时正在迷茫的时候,我就问她,我说老师您去过那么多地方,为什么选择留香港呢?老师说你看纽约的高楼大厦,再看香港的高楼大厦,你站在纽约看这些,你会感到疏离,他们实际和你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你站在中环看香港的高楼大厦,你会想,这些是我们自己的,你会有认同感和自豪感。老师的这个回复影响了很久,也正是这个回复,我留在了香港。”
      “小志你看,那片就是西九龙文化区,那个大大的闪光的屏幕就是M+,打横向左看来沿海的那个就是香港故宫。”
      “香港故宫?喔,我还真的是第一次知道,是北京台湾故宫的那个故宫吗?”
      “是的,是那个故宫的意思。”
      “这次行程太紧张,下次我一定要安排着去看看。”
      思雅就这样陪小志拍着夜景,一路攀谈,渐渐的淡出卢吉道的尽头,曾几何时,他们的远去的背影谁说也不是这个时代洪流的见证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