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三十七章 ...

  •   肃予君把怀里的令牌扔给青容,让他立即去宣胡太医进宫,他自己抱起忘忧,迅速向宫内走去。两个内侍立即跟了上去。

      “不喜欢?那有什么可恭喜的。”
      隔着茫茫大雪,李洛儿望着肃予君离去的身影,脑海中轰鸣着这句话。
      自始至终,他看都没看她一眼。自始至终,他眼中只有叶忘忧。
      她看着他们,直到人影消失在拐角处,天地间只剩风雪。最后,是刘氏在一旁催促:“洛儿,天气冷,回去吧。”李洛儿这才回过神,勉强笑了一下,跟母亲一起走出皇宫。

      李洛儿她们一离开,方才花团锦簇的气氛便消散于深宫经久不变的空寂。
      身边的侍女将手里的杯盏放到桌上,绕到德妃身后,给她揉捏着肩膀。
      德妃遣走了其他人,只留身旁的侍女:“若凭,当年叶家那个二女儿,那位叫叶丝珑的姑娘,你还记得么?”
      “记得,”这位叫若凭的侍女点点头,“那是位极出众的小姐,相貌秉性还有才学,都是一顶一的。我记得她和王爷……”
      德妃半阖着眼点点头:“是啊,她当年已和君儿定下婚约。但宫里那件事之后,叶相病逝,她和她的双生弟弟,竟然不知所踪。时至今日,人也不知道在也不在了。”
      若凭叹息一声:“唉,当真是红颜薄命。”
      “但那之后,君儿就再未娶妻,这哪里像一位皇子该做的事情。”
      “也是再难遇那样的女子,王爷是长情之人。”若凭说。
      “生于帝王家,长情不是好事。”德妃说,“你今天见到这一位叶家姑娘了么?”
      若凭回忆起刚才见到忘忧时的震惊:“奴婢简直以为……也看了好些眼。”
      “是啊,她长得和叶丝珑简直一模一样。”
      主仆二人陷入沉默,许久德妃说:“君儿不知道要做什么啊。”

      一时没有人再说话,西暖阁的仿佛陷入了旧时光,突然门外一阵嘈杂打断了这沉而缓的气氛。若凭刚要开口斥责来人,就见肃予君裹着一袭风雪,抱着个人自外面闯了进来。他招呼都未与德妃打一声,就把人抱进西暖阁厢房,放到床上除去外衣,吩咐侍女去外面接胡太医。
      德妃赶过去一看,床上的女孩已失去意识,面色比雪还要苍白,胸前洇着大片的血迹。
      “若凭姑姑,帮我去娶一下参片。”肃予君吩咐道。
      若凭转头看看德妃,见德妃微不可查地点点头,这才转身离去。

      有侍女端来水和帕子,肃予君接了过来,侍女慌忙说“这些奴婢来就好”,肃予君没有理会,拿过帕子擦去了忘忧唇边的血污。
      德妃在一旁看了一阵缓缓说:“这不是你一个王爷该做的。”
      许久,肃予君说:“她还只是个孩子,您也不应该如此羞辱她。”
      德妃冷哼一声:“如果只是一个孩子,那你为何费尽心思地将她藏得这样好?这些年我竟全然不知。”
      “母亲说笑了,儿臣这些年都在南境,人又不比物件,如何能够藏得住。”
      “是啊,让她无忧无虑地在皇城长大,又不为人所知,这比金屋藏娇难上许多,要花上不知多少心思呢。”

      又是一阵沉默,最终肃予君问:“那您现在又是如何知晓了呢?”
      “宣明来求我赐婚。他说他因为救人,可能不小心辱没了一个小姐的清白,为了那姑娘清誉,他求我赐婚。”
      “这是宣明不对,王孙公子只是看中谁家姑娘,娶来就好,何须劳烦母亲亲自相看。”
      “确实,只一个身家低微的姑娘,且不说为了她的清白,单是被皇家相中娶来做个侍妾,都要欢喜雀跃,何须如此郑重其事。只是听起来喜欢那姑娘的似乎不是宣明,而是另有其人。”德妃看着肃予君说。

      见肃予君没有回应,德妃又说道:“没有哪个姑娘,值得堂堂大靖明王这样照顾。”
      肃予君反问:“我身为亲王,有几个宠爱的女人又能如何?”
      德妃厉声说道:“是啊,皇亲贵胄有几个宠爱的后妃姬妾,都没有什么问题,但不应该这样放在心上捧在手里!君儿,儿女情长从来不属于帝王家!”
      肃予君哂笑一声:“那母亲在做什么?母亲一生不就是因着父亲的宠爱,才有今天么?若是连想做的事情都遮遮掩掩,那做个君王还有什么意思?”

      德妃正要说话,外面有人宣太医道,接着有侍女引着胡太医进来。
      胡太医匆匆拜见了德妃与肃予君,便坐到床边给忘忧把脉,接着他又把沾着血渍的丝帕放到鼻子下闻了闻,最后他面色凝重地说:“叶姑娘这是……中毒?”
      肃予君便将之前忘忧中毒之事告诉胡太医。胡太医说:“那绑匪说好生照顾能活上十年?可是,微臣看姑娘这脉象心脉衰微,亏耗巨大……”
      “如何?”肃予君问。
      胡太医说:“宽微臣直言,如果没有解药……恐怕只有两三年的时间……”
      许久,肃予君问:“可有什么法子延续寿命?”
      胡太医说:“微臣会开些方子,但关键还是解毒。不过也要注意将养,即便不是中毒,如此下去身体也难以承受。”

      送走胡太医,若凭姑姑跟着去取药,肃予君望着床上无声无息的忘忧,又陷入沉思。
      德妃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肃予君头也未回地说:“母亲也听到了,她可能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了,所以希望母亲……不要为难她了。”
      德妃顿了一下,说:“君儿,我不是无情之人。可是,叶家女儿的事情,并不是宠爱不宠爱、娶不娶入家门……”

      肃予君粗暴地打断了她:“母亲,我会娶李家那个姑娘了,余下的事情,我自有分寸。”
      德妃严厉地说:“你若有分寸,她今日就不会在这里。我想你明白,当年叶相病逝叶氏姐弟离京,与皇后与太子与你我都有关系,叶氏姐弟一直这样没有踪迹不是坏事。但如今这张脸如果现世,如果被肃予霄知晓,进而得到当年叶氏的任何消息,恐怕并不是好事。这点,你也是明白的。”
      肃予君低声说:“是的,儿子明白。”
      “君儿,母亲是想你幸福的。但那之前,要把手中的东西攥稳,才有资格谈何是幸福。”德妃说,“如论如何,你我母子总归是一体的,你要明白自己在做些什么。”
      肃予君无声地点点头。

      相府两个女儿嫁入皇家的消息在京城传开之时,上门恭喜祝贺的人络绎不绝。李家一时风头无两,街头巷尾都在感慨李家一门两个王妃,甚至强过当年叶相,自大靖开过以来,没有这样能把两个女儿嫁入皇家。
      刘氏几个月来心情更如登山般起起伏伏。李家原本与肃予霄的王妃有亲,两家儿女自小就来往频繁,李洛儿自小才貌双全,得肃予霄王妃母子喜欢,刘氏母女一直笃定李洛儿是要嫁给肃宣瑞的。
      谁料半年前出了绑架事件,虽百般争辩,李相仍为了家族利益将二房女儿李萱儿与肃宣瑞定下婚约。刘氏也是生于大家贵族,并非不懂这些家族利益至上的安排,但被牺牲的是自家女儿,带来的只有无力和屈辱。
      然而事情却峰回路转,宫里的德妃邀她入宫商议儿女婚事。德妃是明王长子肃宣明亲祖母,肃宣明母亲并非王妃,出身原本比不上肃宣瑞,但如今李洛儿清誉已毁,不上不下甚是尴尬,原本看不上的肃宣明也成了良配。但未曾想到,德妃是给明王肃予君商议亲事。按德妃的说法是“君儿大洛儿一些,委屈洛儿了”。刘氏明白这只是客套,皇室嫁娶从无年龄之碍,且肃予君长肃宣瑞一辈,更何况传言太子只会出自肃予君、肃予霄二位亲王,这便压了李家二房一头。刘氏一扫半年多的阴郁,在家里便又意气风发起来。

      但所有明眼人都能看出李相的失落。
      肃予君肃予霄太子之争,可以追溯到近二十年前,还在朝廷的老臣都知道,叶家与肃予君关系非常,但随着叶家陨落李相执掌大权,相府的势力便转向了肃予霄,如今更是直接通过联姻加强与肃予霄的联系。
      李萱儿与肃宣瑞定下婚约后,人们便等待明王府会通过联姻将何方势力收入囊中。
      谁料,德妃竟然让明王屈尊娶了据说清誉已毁的李家另一位女儿。这位以温柔贤淑名声在外的德妃,便这样将李家势力化解无形,又未曾留下任何拉拢朝中势力的把柄。
      然后,将富可敌国的商贾之女指给孙辈。

      李洛儿又变成人们口中京城第一才女,明王肃予君未过门的妻子,京城少女艳羡的对象。李洛儿又恢复了李家的尊贵地位。
      但李洛儿却毫无待嫁的欢欣,脾气还要暴躁几分,下人只当大小姐要嫁入王府难免骄纵起来,只有那日在皇宫一同目睹肃予君带走忘忧的刘氏,知道女儿内心的苦楚。
      “洛儿,你说得对,这皇城内的婚姻没有哪一桩是凭着喜欢。”刘氏劝慰道,“便是宣瑞家里已是姬妾成群,而明王府倒是简单些。”
      李洛儿只是摇头。她倒是见惯了深宅内院女人间的争执吵闹,她从小自其中长大,从不会畏惧。
      但叶忘忧,她与叶忘忧的争执从未占过上风,因为她不曾见过那样被宠大的孩子。
      那是她未见过的战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