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宴会后 ...


  •   宴席中,太多人沉默了。

      有些人是不屑与朱淮安争辩,就连皇子们,也只冷眼旁观。

      皇帝正当壮年,至今未立太子。

      大宁朝的皇储,从来不以长幼或是嫡庶而论,只看皇帝更看重谁。

      这些皇子们,每一个都有可能成为皇太子,是以众皇子行事都很小心。毕竟他们日常的言行举止都是有人在记录在册,与南域相关的人或事,是皇帝的一块心病,没有哪个皇子会在这时候做枪头鸟。

      一场好好的荣恩宴,到最后颇有些不欢而散的意味。

      不过李仲微和朱淮安这一场辩论,已经让在场的百官,不敢小觑了这位南域世子。

      时近三更,月色撩人,宫墙外随处都是等候的马车和轿子。

      一众官员或结伴同行上了马车,或乘了轿子。

      朱淮安走出宫门,一眼就看到自己的马车,正要上车时,正好看到旁边一辆马车旁站着一个身着蓝袍的年轻官员。

      他仅仅是站在那儿,月光正巧照在他脸上,留在地上一道剪影,挺拔的身姿,俊逸的脸庞,在这朦胧月色下,竟让朱淮安不由多看了一眼。随后,就看到席间给自己解围的左相温洛韩走到那年轻人的马车前,那年轻官员还上前搀扶了一下。

      朱淮安顿住脚步,转而走到那辆马车前。

      “温大人留步。”

      温洛□□要上车,转头看向朱淮安,不动声色的问道:“世子殿下,可还有事儿。“

      朱淮安作揖道:“小子初来,晨间见过大人了,还未同左相拜会过。方才席间多谢大人解围,这里先谢过温大人了。”

      “世子殿下客气了,夜深了,若无他事,改日再叙。”

      朱淮安点头称是,末了,瞟了一眼一直站在一旁的年轻官员。

      温靖尧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做声,见朱淮安看过来,便冲他微微点了点头,等他父亲上了车后,就跟着上了车。

      朱淮安待人上了车后,面无表情的收回视线,上了自家马车。

      月上中天,官员们陆陆续续的车马才在宫门口散尽。

      朱淮安回到王府之后,喝了一大碗女使送来的解酒汤,就开始在房中翻找起来。

      他的近侍朱元安见他在屋子中翻东西,忙上前道:“殿下,在找什么。”

      “不用了,找到了。”朱淮安挑了挑眉,手上多了一个册子。书册封页上写着“宁京名人录”,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写着:温靖尧,温相之子,学识才华原是状元之才,因其相貌卓绝,三年前被皇帝点为探花郎。坊间戏说,因其容貌而盖才华,这才没能成为榜首。

      因温家除了温相,温靖尧也留京当官,为了方便区分,大家都叫他小温大人。

      朱淮安脑中想着方才看过的人,确实挺好看。

      这册子是上京前朱淮安特意着人准备的小册子,今日到了宴席上原本也是要认认脸。只可惜,册子终归是册子,这宴席当中,除了今日的三甲,便只记得这温靖尧。

      朱淮安在宴席上,也尽量不动声色的去观察在席中的人,愣是没看到这个小温大人。

      朱淮安心想,这样出尘的样貌,自己在席间竟然能漏看,也是不容易。不过,当时他确是更加关注皇子和新科进士。

      朱淮安边想着今日所见的人,边照着册子一一对应,但这画册着实劣质,终究没几个能对得上的。

      “殿下,今日宴会可吃得尽兴。”朱元安上前轻声问道。

      朱淮安揉了揉眉头,挑了挑眉头:“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父亲交代的,都统统说了。没在我皇叔父跟前说的,想必明天他也会知道,也就不必说了。”

      朱元安眉头跳了跳,道:“殿下,究竟怎么说的?”

      “想知道?”朱淮安莞尔一笑,“我改天带你去听书那儿听听,说不定能更精彩。”

      “殿下!”朱元安有些不安,正要问到底。

      朱淮安连忙起身跳上床,蒙着头:“骗你的,我什么也没说。时候不早了,十一,你也早些回去睡,明日你自己去练功,不要喊我。”

      次日,朱淮安没有睡到自然醒就被朱元安叫醒了。

      说是宫里来人传话,太后让他进宫用午膳。

      朱淮安入宫之后,还先去给皇帝请了个安。

      朱晋棠没有提荣恩宴上的事儿,倒是问起了朱淮安课业。
      朱淮安眼皮一跳,只得说道:“陛下,那些经史、书法、诗赋臣都有学,只是舞文弄墨臣确实不在行。您也知道。不过臣弓马骑射善还可以,刀枪剑戟也都会舞的。”
      朱晋棠笑道:“你父王昨日让你给朕信函中说,你读书不勤,此次进京虽有先生跟随,但到底怕你懈怠,让朕好好管教你。不过,我看你父王言过其实,比我想得好许多。这样,你明日起,就跟着你那几个皇兄在上书院一道学习吧。太傅教导,自然比你带来的先生好许多。”

      朱淮安的脸色大变,肉眼可见的露出一副苦相。

      皇帝见他这模样笑说:“你住在宫外,若是嫌远,可在宫中住下。”

      朱淮安摇摇头,谢过皇帝好意,道:“陛下,臣起得来的。只是,这往后莫非日日都要进宫?”

      皇帝看他这副模样,还真的像是端王信中说的懒怠学业,不过看他少年模样,想了想道:“上午你自是要进宫学的,午后的课业多是弓马骑射,你这一方面还算不错,那你每月课满十日便可。逢休沐日,行程你便自行安排。还有一点,往后没旁人的时候,对着朕不必那样生疏。”

      朱淮安迟疑了下,高声道:“是,皇叔父。”

      朱晋棠笑笑说:“行了,下去吧。”

      朱淮安闻言,如蒙大赦,自然赶紧走人了。

      朱淮安不想自己进宫一趟,皇帝一句话,自己自由少一半。

      原本以为离了南域他爹的控制,可以逍遥些,结果现在每日要早起进宫点卯上学。

      朱淮安去太后的慈宁殿一路上都不住的为自己失去那样多的自由时间一直叹息。惹得一旁领路的随侍太监,频频看他。

      这王太后是皇帝和端王亲母,端王离开宁京多年,是以这王太后看着朱淮安不免多了几分怜爱。

      到底是嫡亲祖孙,朱淮安虽然不是在王太后身边长大,一开始会有些生疏,但朱淮安长的有几分像他父亲,眉眼有几分端王年轻时候的样子,王太后看着他,严重满是溺爱。

      朱淮安则尽可能地多说话,讲的尽是南域的风土人情和趣闻。最后,朱淮安说到皇帝要让他日后跟着诸皇子一起授业的事儿,脸色和语气都有些丧气起来。

      王太后怎么会看不出他那副不情愿的样子,却也不惯着他,连连点头说:“皇帝想得好,你如今不在父母膝下,陛下便是你的亲人,自当要好好的学习。南域到底不比大宁,都是野蛮粗人,你啊就早该回来,多学些,将来去南域才好为你父王分忧。”

      朱淮安虽然不大苟同王太后的话,却都是顺着她的话连连点头。

      王太后今年便是七十大寿,虽然两鬓白发斑斑,可身子骨却很好。

      朱淮安是陪着老人家吃过饭,聊着聊着见太后疲累,便让她去歇息,等人睡了之后,这才出了宫。

      次日一大早,朱淮安在朱元安的催促之下,不情不愿地进了宫,到了太学院。

      这太学院落地大空旷,是为了皇子们读书而设,所以也比较偏僻安静。

      朱淮安以为自己来得早,没想他进到了院落后,院中的堂前已经有人在了。

      那人应该是也听到脚步声,转过头来。

      朱淮安看这人面容还算清秀,只是看衣着不是宫里的人。两人对视之下,那人眉头一蹙,随后朱淮安就听到有个声音自身后传来。

      “瑾信,你竟来得这样早?”

      朱淮安忙转过头,看到来人。两人都有些微讶,不过很快,那人就冲着朱淮安恭敬的行了个礼:“见过世子殿下。”

      是温靖尧,那刚刚被他叫瑾信的,应该就是忠义侯府的小公子贺瑾信。听说,这两人自小便是至交好友。

      朱淮安认得温靖尧,莞尔一笑道:“小温大人,早。”

      “见过世子殿下。”一旁的贺瑾信总算知道这年轻人是谁了,感情他就是南域世子。他眉头一抬,待朱淮安走近之后,行完礼后,道:“不知世子殿下来太学院是有何事?”

      “哦,你们不知道吗?”朱淮安挑了挑道:“陛下让我即日起和皇兄他们一道学习。”

      朱淮安不动声色的看着二人反应,这温靖尧没有记错应该是在翰林院就职,倒是没想到会这儿碰上,而贺瑾信侯应当是皇子们的伴读。

      皇帝一共有五位皇子,朱家到他们这一辈都是“淮”字辈,五个皇子的名字便依据“仁义礼智信”取的。
      基本上一年一个,除了年纪最小的朱淮信年纪比朱淮安小,其他的年纪都比朱淮安大。

      可巧的是,这五个兄弟,却都不是一个娘胎里的,不过其中皇后生的二皇子,身份会比其他人贵重些。其他皇子的生母,无论出身如何,凡是生了皇子的个个都封了妃。

      昨荣恩宴朱淮安也只远远的见过几人,这些皇子一个个都是身材颀长,姿容仪态不凡。

      只有五皇子朱淮信和在场诸人有些格格不入。

      朱淮安都怀疑这朱淮信是不是老朱家的人。

      这些皇子中,老大、老二、老三都已经成了婚。大皇子朱淮仁的儿子都能满地跑背三字经了。

      皇帝应该是有和几个皇子说过朱淮安会和他们一道读书,都不见怪。诸人一一见过之后,也算是正式认识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