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天选之女 ...

  •   楔子
      彻骨的寒风从吱呀作响的窗缝刮进屋内,扫雪宫人们的手上生着巨大的冻疮,小太监原本娇嫩的脸蛋被冻地冒起红疹子。

      一群人围着屋内滋滋冒火星的碳火,攀比似地摇着扇子,以便热气能源源不断地朝床上的老妪涌去。

      棉被里浸满了汗,湿湿黏黏像面团一样糊在沈昭身上,她感觉身上很重,明明是寒冬,却感觉整个夏天压在身上。

      沈昭已经没有力气叫她们歇歇了,嗓子眼里好像卡着一块石头,欲言无声。

      她们说着的话好像埋在土里,闷闷地听不清,只有自己的呼吸声显得那么沉重。

      床榻一侧站着两位史官,一位两鬓苍白,面上爬满了斑,另一位嫩的像初春刚探出头的小草。

      老史官叮嘱着未满十七的小史官,要把沈昭的一举一动都记下来,说这是要千古流传的。

      小史官以为千古一帝会回光返照,说出一段感人肺腑的话给围坐火炉旁的皇女们听,或者宣布出多年来一直没有提过的储君人选。

      但她愣愣地站了一个时辰,女帝都没有一点儿动静,屋里很热,小史官从脸颊红到耳根,她心想:“难道女帝不怕热么?”

      她被碳火熏地眼睛发酸,止不住地掉下泪来,却还是舍不得少看女帝一眼。

      她哪像个坐拥山河皇帝啊,分明和家中老太弥留时一样,连床都下不了。

      “凉。”

      在她快要走神时,一个字又将她拉了回来。

      听到母皇说凉,所有皇女都加了把劲扇热风,只有太医们察觉出了端倪,上去探了探鼻息,才知方才那是沈昭的最后一个字。

      小史官埋头去记:坤焚凰帝沈曌,原名沈昭,生于坤慈王十六年八月襄城,在位六十七年,享年一百余五,时年腊月驾崩于养心殿。

      她的笔尖顿了顿,从册上扯下一张纸来,像是在记些别的什么:年过百岁的沈昭只剩床榻那一隅三分地,忽觉,万里江山终究是带不进轮回的。

      沈昭虽然姓沈,但并非坤朝开国国君原先的贵族沈氏,与先王沈离更是非亲非故。

      传奇的开始,只是江南水乡的农家次女沈昭。

      襄城的清晨有啼叫的山雀和沁人心脾的草根露水味,临江的城市四季分明,春有百花香,夏有水库凉,秋有百果盛,冬有红梅旺。

      沈昭不爱闷在屋檐下,她偏爱呼吸新鲜的空气,也总能挑到最舒服的地方读书。

      母亲对她要求严格,再穷苦,书也必须读,抠搜下的钱用来买文房四宝,再去秀才家里求书抄。

      沈昭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后来还添了个幼弟,但母亲只要求沈昭刻苦研学,姐姐失落,妹妹庆幸,只有读过书的沈昭知道,母亲是因材施教。

      沈昭偏爱读史书,其次是兵书,没学会舞文弄墨,倒是攒得了一身谈资。

      战争和官场核心都远在北方,小城的女孩根本没机会见证大人物的波澜壮阔,所有人都觉得沈母是在无用功。

      直到沈昭十六岁那年。

      曳鼎歌

      武则天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

      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小城的阿昭出生在襄城唯一的沈家,获幸与天子同姓,可沈姓碌碌无为的百姓远比京城的皇亲贵胄多。

      这里的生活恬静惬意,地方却太小,容不下沈昭的野心,母亲命她读了太多本书,她的志向早已飘过川江海域,落在了京都冰凉的王城内。

      襄城地主李家很看重城中的才女,目的是为独子李易选一位能够担当大梁的妻子,李易一手琴弹地极好,身材与长相更为上乘,城中秀才都爱为他吟诗作对,他却唯独属意于沈昭,这个没空为他作诗的木鱼。

      “阿昭志在四方,不必拘泥于小情小调。”李易将贴身玉佩作为定情信物,赠予沈昭。

      沈昭回以她的木簪:“待我功成名就,必许你荣华富贵。”

      沈昭在心中暗暗发誓:李易便是沈昭唯一的夫。

      平静如水的生活被国师王谷子的到来打破,老军师杵着一把雕刻着满身经文的拐杖,满脸爬满皱纹,身形佝偻,仿佛一颗枯槁的老树。

      她站在市口的中央,由手下高喊着:“国师受命于天,前来找寻降生在此的天选之女,以为辅佐沈天子治国安邦!”

      他们在城门口外架起一个平台,王谷子坐在平台中央的檀木椅上,静候每位上前自证的才女。

      陈毓首当其冲,她最爱拉帮结派,从小便是孩子王,但是她自私自利,留不住追随者,难成大器。

      “王国师,来考验我吧。”陈毓大步踏上平台,没有行礼,高昂着下巴,对着王谷子拍了拍胸脯。

      王谷子树皮般的皮肤像被丝线拉扯着抽搐了一番:“你行事莽撞,若触怒圣颜,几颗脑袋够你掉的?”

      陈毓哑口无言,愤懑地走下了台。

      第二位上台的,是陈毓最忠实的跟班刘婉,出了名的狗腿子,她迈开步子的第一下,差点被陈毓抓住,但她一下跳开,嘿嘿奸笑了两声,蹦跶着上了台。

      她上台后先是四处张望了一番,然后便熟稔地蹲到了王谷子的身侧,开始为她捏起腿来,沈昭生怕她太使劲给国师的老腿给捏断了。

      王谷子从鼻子里发出一声闷哼:“哼哼,宫中可从不缺太监。”

      刘婉的脸唰地红了,灰溜溜地下了台。

      看着一个又一个不自量力的人上去又下来,沈昭算是摸清了王谷子的路数,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她都能给你挑出破绽来,怼地你哑口无言。

      所以,与其是被王谷子鸡蛋里挑骨头,倒不如主动发问。

      沈昭步履稳当地走上台,只见王谷子的神色微变,这给了她信心。

      “王国师近来定是清闲,安都的天许是阴晴不定,令您心烦。”沈昭学着文人的样子作辑行礼。

      “云雨更迭,世事流转,老天之事凡人怎可计较?”他敛眸,手指摩挲起拐杖上密密麻麻的经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天人呢?天是哪片天?选的又是何许人?”沈昭起身,双手背在身后,期待着他的回答,对此已是十拿九稳。

      沈昭好像听见了落叶被踩地稀碎的声音,闻到了市集里的果香。

      王谷子那张薄如纸张的嘴唇一张一合,缓慢吐出:“天是九重天,选的就是眼前人。”

      王谷子挥挥手,手下人便遣散了围观的群众,待人群散去,王谷子扶着拐杖站了起来,伸手轻轻拍了拍沈昭的肩膀,那两下,力道十足,丝毫不像垂暮老人。

      王谷子迈着蹒跚的步伐走下平台,接着问道:“瞧我这身老骨头,你叫什么名字?”

      “沈昭,昭然若揭的昭!”沈昭这声回复急促高亢,不同方才的稳重从容,她有些担心国师反悔,谁知王谷子她只是缓慢地转过了身子,朝城内走去,并挥挥手示意沈昭跟上。

      沈昭感觉胸膛里的心脏猛烈地跳动着,一幅幅京都的美好愿景止不住地涌入脑海,她幻想着自己已经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站在沈天女身侧,俯瞰坤元王打下的江山。

      她跟随着王谷子走进旅社,与其对坐在茶桌前,侃侃而谈道:“我自小便饱读诗书,先生也都很看中我,我盼望考取功名,衣锦还乡。”

      “好,好啊。”王谷子将拐杖放在一旁,轻轻鼓了鼓掌,“那你觉着可还有什么学问是你没有学透的?”

      沈昭微微怔愣,斟字酌句地说到:“我才十六岁,件件事,都是学而不精,希望能拜在国师门下,好好学习治国理政,早日辅佐陛下。”

      “嗯,好。”王谷子点点头,“时候不早了,早些回去收拾收拾行李,我们明日辰时启程,快马加鞭赶回京都。”

      沈昭回去的路上,心里五味杂陈,她有一个姐姐,两个小妹和一个小弟,父母亲都只是寻常的牧民,若不能功成名就,绝无脸面再回襄城。

      回家时,兄弟姐妹围坐在桌前,餐桌上摆了两道大荤,看来父母已经知晓了她城门外的风光事。

      “来吃饭吧,昭儿。”母亲率先开口。

      沈昭坐在大姐和三妹中间,沉默了一会儿,对大家说到:“我明天辰时便要赶路,这一去少则几年,多则十数年。”

      母亲打趣道:“那就多带些特产,送给京城的达官贵人,据说北方人没吃过咱南方的伙食,稀罕地狠哩。”

      沈昭点点头,眼睛里闪着光,母亲知道,女儿有着一腔孤勇抱负,绝不愿意拘泥于小小的襄城,她为女儿骄傲,但也同时为此感到担心,她害怕女儿会因自己毫不掩饰的锋芒落得尸骨无存的结局。

      京都皇城危机四伏,规矩森严,宫门恍如野兽,以权欲诱人,吃人不吐骨头,多少英雄豪杰有去无回,何况只是自己刚刚成人的女儿。

      夜,沈昭辗转难眠,来不及见李易最后一面了,但她安慰自己,只要取得一点成就,就派人回来提亲。

      她闭上眼睛,畅想着自己的未来,她希望能指挥历史上的文臣武将,成就盛世,定国安邦。

      当然,还需佳人在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