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村里日常 ...

  •   从竹哥儿后娘家出来,先将竹哥儿送到陆文家借住。安顿好了竹哥儿,天色将黑,陆明远不放心林乔一个人回家,干脆带着林乔一起去了祠堂。

      左右家里没有小孩老人,也不急着吃晚饭,等与族里人说完悦来酒楼收刺龙苞枝条的事,两人再回家一起做饭。

      陆文已经安排人,挨家挨户说了刺龙苞的事。冬日里农活少,一听有能赚钱的营生,整个陆家竟是来了七、八成的人,乌泱泱地挤在祠堂里。

      林乔不喜欢进去凑热闹,看见几位相识的婶子嫂子,便和这些人挤到祠堂后院一处偏房唠家常。

      陆明远挤进前院找陆文。

      “明远,听说是县里大酒楼来收?这事是真的吗?”一位陆家叔伯急切地跟陆明远打听。

      “确实是县里的酒楼。”陆明远答。

      “那钱保准吗?不会咱们前头上山砍了刺龙苞,后头人又不要了?”又一个叔伯问道。

      “是啊,这寒冬腊月的,他们收这光秃秃的树枝干什么?烧火都扎手。别是诓人的。”

      “安静!安静!你一嘴我一嘴的,乱糟糟的,都急什么!先听明远给你们说说。不信的,可以不弄,没人把刀架脖子上逼你们干。”陆文高声喝道,“愿意干的,赚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中间若是出了什么事,伤了碰了,也不准找别人麻烦。”

      陆文说完,给陆明远递了个眼神儿,示意他站过去,给大家讲刺龙苞的事。

      陆明远隐去自己去酒楼卖水生刺龙苞的法子,也没解释酒楼收刺龙苞要干什么,只说收什么样的刺龙苞枝干,要多粗多长,价格如何。

      心思灵活的庄稼人,听了要生机旺盛的枝条,芽苞还得饱满,大致也能猜出酒楼是要干什么,只是想不透,这木头还能像花儿朵儿似的,用水就能生开花,生发芽?

      再听陆明远说这是个长久的买卖,做得好了,来年春天的时候可以上山挖些刺龙苞小苗栽到自家田间地头或者是山上,族里人更动心了。

      不管这刺龙苞枝干的买卖能不能做成,把山上的刺龙苞小苗移到家里都是个好主意。即使春天野菜漫山的时候,镇上、县里的刺龙苞也是供不应求的,卖价还高。若是自家后山就有一大片,像进菜园子似的,一茬接一茬的产出,那可比栽板栗、山楂挣得多了。

      板栗一文钱一斤,山楂两三文一斤,刺龙苞嫩芽最便宜也能卖到五、六文一斤。以前大家只想着碰上荒年的时候板栗可以做粮食,一代代传着,就一直这么种着,却忽略了其它树的价值。

      祠堂里的集会很快散了,只剩下几个对刺龙苞种子种植感兴趣的叔伯兄弟依旧围着陆明远询问。

      这严重超出陆明远知识范畴了。他学的土木工程,做了十几年工程,对怎么用种子种刺龙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真说道起来,还不如这些叔伯兄弟懂得多。

      当年去刺龙苞温室大棚参观的时候,只听管理人提了一句,种子种植虽然见效慢,但可以一次性大量培植,野生资源毕竟有限,还是人工繁殖的快。

      陆明远将自己以前看到的、听说的都说了,几个叔伯兄弟你一言我一语,结合以前种植其它树木的经验,倒真商量出几个对策,一个个摩拳擦掌,只等着明年秋天打了种子试上一试。

      “行了,行了,这事不急,以后再唠。天黑了,快放明远回家。人刚从县里回来,连口热乎的饭还没吃呢。”陆文开口撵人。

      陆明新站起来,开口笑道,“大家伙聊兴头上就忘了,爷爷你怎么不早说。”

      “嗐,你个臭小子,翅膀硬了,埋怨起你爷爷了。”陆文故作严肃,举起拐杖就要抽陆明新。

      陆明新两步跳开,“走,走,走,大家伙先散了。”

      陆明远去后院叫了林乔,一行人从祠堂出来,各回各家,陆文在后面锁门。

      空气清凛,皓月当空,寒鸦啼鸣。

      陆文回头望了眼笼在夜色里的祠堂,厚重严肃,顿时湿润了眼角,沉寂这么多年,他们陆家,或许还能恢复以前的荣耀。

      “爷爷?”陆明新见陆文没跟上来,回头叫道。

      “你啊。”陆文叹了口气,却没了下文。陆明新长房长孙,按理说,这族长的位置该是陆明新的。但他看,自己这孙子还是差了陆明远一些。可陆明远读书科举,以后是要入仕途的,这小小的河口村可留不住他。

      “明远明年要院试,没太多的心思分在杂事上,收刺龙苞的事,你多帮着他跑跑。”陆文停顿片刻,又道,“明远给搭上了酒楼的线儿,但以后,这买卖能不能做长远,还得看咱们自己。”

      -

      且说陆明远和林乔,两人几日未回家,屋里没人烧火,又阴又冷,门口墙上甚至结了一层白霜。

      换了衣服,陆明远去后院喂骡子,林乔抱了两捆柴,先把锅灶火点上。陆明远提了两桶水回来,直接倒进锅里,又继续往水缸里提水。
      冬日冷,家里不烧火,怕水缸结冰,把缸冻裂了,去县里之前,两人把水缸里的水都舀了出去。

      陆明远提水,林乔去里屋书桌下翻了两个萝卜出来。
      上冻后,萝卜白菜都下到了杂物间的地窖里,只留一少部分放在厨房随吃随用。去县里之前,把厨房里的白菜萝卜拿到里屋,和南瓜一起,用棉被捂着,防止冻坏。

      锅里的水已经有温度了,林乔洗了萝卜,切了几片肉,准备做萝卜丝汤。早上买的酱香饼还剩一半,热了,再熬个小米粥,忙活儿了一天,晚饭就凑合吃了。

      翠绿的萝卜丝,肥瘦相间的肉片,热气腾腾,屋里也终于有了热乎气。

      林乔看着碗里的萝卜丝汤,微微勾了唇角。

      他和陆明远在一起,搬到这个家,陆明远第一次给他做的饭就是萝卜丝汤。他出去给陆明远找郎中拿药,回来一进门,屋里就热气腾腾的。那汤的味道,他能记一辈子。

      “菜里掉脏东西了?”陆明远看林乔盯着汤碗,迟迟不动筷,不禁问道。

      林乔笑着摇头,看着陆明远说,“想起刚搬来时,你第一顿饭做的就是萝卜丝汤。”

      陆明远愣了下,反应过来林乔在说什么,一口气差点儿没提上来。看着林乔有些怀念的表情,不像在调侃,陆明远更觉得不好了。

      人家夫妻夫夫想起初次约会都是烛光晚餐,玫瑰花海,罗曼蒂克,到了他这儿,就一碗翠绿萝卜丝汤?
      要不要这么接地气!
      怎么才能让他家夫郎把萝卜丝汤的事忘了!

      吃了饭,陆明远刷碗,烧洗澡水,林乔回屋扫灰收拾卫生。

      冬日里洗澡水凉得快,洗到一半需要添热水,只能两个人轮着洗,没法洗鸳鸯浴。

      林乔先洗,陆明远拿了小板凳,坐在灶台前,看芙蓉戏水,“哗哗”的水声,搅得他心烦意乱。林乔被陆明远盯得手脚不知往哪里放,瞪了陆明远一眼,转身背对着陆明远坐在浴桶里。

      刚出了浴桶,还没来得及擦身上的水,就被陆明远一张毯子卷了,打横抱起。

      林乔吓了一跳,本能地圈住陆明远脖颈,“风风火火的,干什么。”

      陆明远挑挑眉,也不答言,两步将人抱回里屋,压进被子里。唇齿交缠,抵死缠绵。

      占够了便宜,还记得自己没洗澡,恋恋不舍地放开林乔的唇,脸埋在小夫郎颈侧,柑橘味儿的香胰子把小夫郎染得香甜可口。

      林乔嫌弃地推了推身上的人,“臭烘烘的,快去洗澡。”

      “嫌我?”陆明远站在地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被子里的小夫郎,“你嫌我,那我偏不洗了,把你也染臭。”

      林乔轻笑,眼波流转,明眸朱唇,玉白的脚勾了勾陆明远的腿,“乖,去洗,我等你。”

      夫郎这样说,哪个男人能拒绝得了!

      外屋响起“哗哗”的水声,林乔笑着摇摇头,起身穿了里衣,披了兔毛的棉衣,去外屋给陆明远添热水了。

      “怎么起来了?”陆明远幽怨道,说好了等他的。

      林乔食指点了点陆明远额头,“毛头小子似的,洗澡前都没加热水,我不来,你想冻死?你身强体壮,皮糙肉厚,得了风寒,我才不管,但万一过了病气给我,怎么办?”

      知道林乔关心他,陆明远愈发得意,抓了林乔的手,一寸寸,从纤细的指尖摸到皓白如玉的手腕。

      “别闹,洗你的澡。”林乔抽出手腕,拿了锅灶上的水瓢给陆明远加热水,“老实点儿,小心热水烫着。”

      “地上凉,添完水就回屋呆着。”陆明远催促。

      添了热水,林乔收了水瓢,杏仁眼瞪了陆明远一眼,也不知道这人是怕自己着凉多一些,还是急着让自己回去“等着”。

      翌日,村里屠户杀猪。两人早早起了,林乔在家做早饭,陆明远赶着骡车去村里屠户家买猪肉。

      过年猪肉紧俏,得赶早去抢。陆明远一买就是一扇,又去得早,屠户便先紧着他的来,剩下的才分给其它散户。

      吃过早饭,陆明远滚了一个大缸到院里墙角下,把劈好的猪肉放缸里,用盖帘盖着,盖帘上再压两块石头,防止被风吹走。临安郡冬天寒冷,但也有好处,天然的大冰箱,什么东西往外边一冻,都不怕坏。

      半上午,家里的活儿忙完了,两人拿了一只羊腿,一条猪腿,并二两银子去族长陆文家。

      竹哥儿户籍挂到他们家,就是他们家的孩子,借住在陆文家,他们家自然得表示表示。陆文虽是族长,但家里儿子儿媳、孙子孙媳一大堆,人多口杂,难免有人挑竹哥儿和他们家的毛病。

      陆文家。

      “阿叔,小叔。”见林乔和陆明远来了,竹哥儿瞬间笑开了脸,跑到林乔身边。他今儿一早就想去林乔和陆明远那边了,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活儿能帮上忙,但被太奶奶拽住了,不让过去那么早。一等,这两人就来了。

      “今个儿有时间,和你小叔过来看看你。”林乔笑着摸了摸竹哥儿的头。

      他昨天看到竹哥儿收拾回来的衣服了,竹哥儿后娘该是几年没给这孩子做衣服了,棉衣薄得透亮,露着棉花,袖口、裤脚也都短了一大截。竹哥儿现在穿的这身衣服,估摸着是王荷花把自家小辈的衣服翻出来,拿给竹哥儿换的。半新不旧,但胜在保暖。

      村里生活拮据,家里孩子多,同一件衣服,一般都是大孩子穿完了小孩子穿,直到没法缝补了,再拆了做鞋或者其它的。所以,这旧衣服也不是能随随便便就送人的,更何况王荷花给竹哥儿找的这件还是半新的。

      林乔一眼瞧出来了,知道王荷花和陆文对竹哥儿还不错,心底对这两人越发高看一眼。

      寒暄之后,陆文和王荷花自然不收他们银子,好说歹说,当着家里儿媳妇、孙媳妇的面儿,象征性地要了一两,算是竹哥儿这段时间的住宿和伙食费。

      另外一两,临走时,林乔偷偷塞给了竹哥儿,让他自己留着,什么时候,若是和陆文家的姐妹兄弟出去玩,看到喜欢的东西就自己买,或是请同行的兄弟姐妹吃个糖,买块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2章 村里日常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