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冬日的公园里,景色凋零,游客稀少。
      一身长袍的林绥之坐在长椅上翻着报纸。冷风刮得报纸发出清脆的响动,随着这声响,他抬了抬头,将远近的景色再次看了个遍。见没有异常,林绥之低头将报纸翻了页。
      没多久,远处走来一个戴墨镜的中年男子。
      男子看了看四周,坐下来点燃了一根香烟。
      “日本人确实在礼华饭店的配电室里提取到了小半枚脚印。”
      “消息可靠吗?”林绥之翻着报纸,头也不抬地问。
      男子边吐着烟圈边扫视四周:“可靠。提取到的脚印面积过小,日本人技术不行,从捕房借了个洋人探长,洋人探长懒得管,推脱几天才答应明天去看。”
      林绥之问:“有办法动手脚吗?”
      男子说:“不能。证物保管在宪兵队,只能在结论上下功夫。”
      晚上十点,傅蔓薇给林绥之打电话,得到了最新的指示。

      第二天的清晨,天蒙蒙亮,尖锐的鸟叫声在空荡的枝桠间响了一波又一波,急赤白脸地将还沉浸在睡梦中的人们唤醒。
      在微弱的天光中,人们已经开始为一天的生计奔波了。
      一个黑脸的小商贩挑着一担蔬菜走街串巷地来到傅蔓薇家门口。
      听到叫卖声,等候许久的傅蔓薇打开门,问:“有土豆吗?”
      小商贩热情地招呼她:“有的,新鲜着呢。开张的生意,我送您一把葱。”
      “进来吧,我好好挑挑。”傅蔓薇说。
      他随着傅蔓薇把菜篓担进院子里,接过傅蔓薇递给他的一个旧毛巾包的盒子,弯腰塞到蔬菜堆里。
      傅蔓薇低声嘱咐:“别弄脏。”
      “放心吧,蔓薇姐。” 扮成商贩的李秋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拨拉着盖在盒子上面的土豆青菜。
      他有丰富的传递情报和物资的经验,这点事难不倒他。
      傅蔓薇走回堂屋里,从桌上拿了两个煮鸡蛋给他塞进布口袋里。
      李秋眼睛一亮,咧嘴笑了笑:“谢谢姐。”
      两个小时后,这个包裹被送到林绥之手里。
      他严谨地对包裹里傅蔓薇穿过的皮鞋进行了痕迹清理,检查后将鞋子交还给李秋。

      当日傍晚,一辆轿车悄然停在人迹罕至的江边。
      李秋四周环顾后,把后备箱打开,扛出一个抖动的大麻袋。
      解开麻袋,一个头发凌乱、满头是汗的男子露出脑袋。
      李秋掏出堵住他嘴的破布,只听男子弯着身子苦苦哀求:“我都按你们说的做了,求求你放过我吧。”
      从腰间拔出驳壳Qiang,李秋对准他脑门说:“要是别人没准还行,你不行。汉奸都得死!”
      他最后一句说得咬牙切齿,接着,眼中凶光迸射……
      “砰!”一颗子弹射进男子的额头。

      同一时刻,一名穿西装的小个子男人大摇大摆地从礼华饭店的门口走进去。
      自从发生QIANG击案,饭店虽然已经解封,但客人纷纷退了房,所以此时大厅里除了前台有两个没什么精神的工作人员外,几乎看不到人影。
      奇怪的是,这个小个子男人只在一楼走廊里晃了晃便出去了
      这是行动队的一名成员。
      他接到的命令是穿着一双皮鞋和一双新袜子,在指定地点上车,在指定地点下车,最后把皮鞋原封不动地交还给行动队长。
      这是林绥之为傅蔓薇精心制定的脱身之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翌日清晨,傅蔓薇在信箱里收到了广告单,用碘酒擦拭后上面浮出一个暗语—顺利。
      接到林绥之的信息,傅蔓薇绷紧的神经终于开始趋于平静。

      宪兵队里。
      法国人安德烈拿着一个放大镜盯着采集到的鞋印,片刻,摇摇头:“太小了,就是苏格兰场的人也很难确定。”他转过头问身边的李探长,“李,你怎么看?”
      李探长挠挠头:“这玩意儿,我真拿捏不好。”
      石田立刻说:“两位,请不要推辞。不管结论准不准确,我们宪兵队都非常感谢二位的帮助。”
      宪兵队抓人是擅长的,可搞刑侦还不如巡捕房的资深探长。因此,尽管安德烈再三拖延,石田还是忍着怒气,维持着表面的客气。
      而作为自由的法兰西人,安德烈是讨厌日本人的。他在中国的土地上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也结识了几个中国朋友。因此,没有什么好处,又是日本人的差事,他才懒得管呢。
      本就敷衍的安德烈和一点门道不懂的李探长稍作合计,由安德烈说出了结论。

      佐藤办公室里,石田站在桌子前进行汇报:“因为鞋印留存面积过小,只能推断出嫌疑人身高在1米六六到一米七一之间,体重在九十几斤左右。这样接近条件的是张翔和傅蔓薇。安德烈也说,会有一定误差。”
      “少佐,要不要请坂本少佐给与协助。”石田看着佐藤的脸色,说。
      佐藤弘夫摇摇头:“最近刺杀事件这么多,他们自顾不暇……说说张翔的情况。”
      石田垂下头:“我们到达张翔住处时,他已经失踪。在他家里发现了一双皮鞋,经比对符合我们提取的鞋底纹路。同时,发现一封留给他父亲的信。”
      他从口袋里掏出信封双手递给佐藤。
      看完信,佐藤皱起了眉:“你觉得张翔会蠢到因为一个工厂就对一个亲日商人进行袭击,还是在受宪兵保护下的公开场所里进行?”
      毫无头绪的石田只得说:“他也说自己受了蒙骗,只是要教训张林生,没想到找的人把事情搞大,现在中间人找不到,他害怕就逃跑了。这样看,他是上了抵抗组织的当。应该是他们用张林生的刺杀来扰乱我们的视线,再安放炸药到李茂安的车上。李茂安才是他们的真正目标。”
      佐藤眉头皱成了八字,用力将信拍到了桌上:“我们所有的情况都是通过这封信得知,信是可以作假的。张翔人找到了吗?”
      石田将脑袋垂得更低,说:“有目击者在昨日凌晨看到张翔拎着皮箱坐上黄包车。他家中保险柜全空了,估计是跑了。”
      “傅蔓薇的情况调查清楚了?”佐藤叹了口气,问。
      “据走廊处宪兵的证词,从她进入走廊到事件发生,大概有十几分钟。”石田说。
      十几分钟足够一个特工,不,哪怕一个普通人也有可能完成拉闸、撤离等一系列动作。
      见佐藤沉思不语,石田问:“少佐,要不要把傅蔓薇抓起来。”
      佐藤看看这个头脑简单的副官,忍不住教训他:“傅蔓薇与盛家相识,她父亲是复旦大学的教授,没有证据抓了她,租界的报纸又有话题写了。我们现在上海,这里有英国人、美国人和德国人,还有中国最富裕的商人,你不能拿满洲国那套在这里。”
      上海,将成为大日本帝国收割中国财富的重要枢纽。
      石田话锋立刻一转:“能做这种事的人不但需要训练有素,还要心理素质好,傅蔓薇看起来不太像。” 他扭着肥硕的脖子又说:“杀手这边也没有什么线索,从子弹上来看,更像是力行社。”
      “不要小瞧中国人的智慧。我对这个女人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我们大日本帝国有川岛芳子和南造云子,中国就没有吗?”
      除了一个失踪的嫌疑人,和一个毫无破绽的年青女子,佐藤找不到其它线索。从证据上来看,张翔的可能性最大,可是指向他的证据太顺理成章了。
      但是,从刺杀的手法上来看,确实是力行社常用的方法。可是,他们如果想杀李茂安,完全可以不通过张林生也能办到。为什么那么大费周章地杀了名不见经传的张林生再杀李茂安?难道是图张翔许下的巨额酬劳、同时一石二鸟?
      佐藤沉默地看向桌子上的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