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暗淡了刀光剑影 ...


  •   题记
      “如果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人都会熟悉这句歌词,毛阿敏那独特的歌喉,始终留
      在我的记忆中。可我在这里要说的不是人间的刀光剑影,那是在昆虫界”。

      当杨天知道自己的脚下踩着的不是树枝,而是只竹节虫时,他并没有离开。
      他知道竹节虫只会吃植物,因此,他没有害怕,而是随着那是只竹节虫,跳在另一根树枝
      上,离开晶晶远了些,这却引得晶晶又嘤嘤嗡嗡的哭泣起来。
      当然,如果杨天不是已经成为萤火虫,是听不见晶晶的哭声的。看见晶晶哭的伤心,杨天想
      飞过去劝说她几句,还没等他开口,又一件根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次可真的使杨天
      命悬一线,如果再晚一点,就要葬身在刀下了。
      之所以没有丧命,还真多亏了脚下的那只竹节虫。
      在杨天要飞起来,去劝说晶晶的那一刻,一股非常难闻的气味,从脚下的竹节虫身上传了过
      来,这下可了不得,那气味竟然把杨天熏的晕了过去。
      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晕了的杨天在一瞬间,随着那只“死”了的竹节虫,一下子掉在树边
      的地上。
      杨天被摔的浑身疼痛难忍,刚要发火,却看见自己旁边,躺着那只竹节虫。
      见它紧闭着双眼,身体一动不动,就连呼吸也停止了。“啊”!“他,他已经被摔死了”,
      对一个死去的人还怎么发火呢。
      杨天心里还是忿忿的,他抬头想看看树上的晶晶,“咦”!晶晶也不见了。他刚想起身飞到树上去,却觉得有人在拉自己的手,怎么,晶晶竟然躺在了自己身边,拉着自己的正是她。
      两人挨得这样近,几乎躺在一块,晶晶的呼吸都听见了。杨天想说什么,旁边的晶晶却伸手
      挡住了他的嘴唇,然后伸出一只手,指了指树枝上。
      顺着晶晶的手指,杨天看清楚了,原来在那树枝上,正站着一只气宇轩昂的“螳螂”。

      那是一只雌性大螳螂,身体足有七厘米长。只见她举着自己特有的两只大刀,虎视眈眈的盯
      住那只已经掉在地上死去的竹节虫,那神情似乎是在为自己没有到口的美餐感到惋惜。
      看到这情景,杨天被吓出一身冷汗,他十分清楚,那螳螂就是昆虫世界的“猛虎”啊!他此
      时是小小的萤火虫,怎能不害怕呢。
      幸亏那只螳螂只顾想着那只又肥又大的竹节虫,对杨天他们没有注意。杨天被吓得连大气也
      不敢出了,晶晶也爬过来,躲进杨天怀里,紧紧地搂住了他。
      杨天为了表示自己男子汉的风度,也将晶晶抱在自己的怀中,她是一个温柔漂亮的姑娘,紧
      要时他会奋不顾身的掩护晶晶逃跑的。
      螳螂确实是昆虫界最凶猛的杀手了,它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它还有许多名称,
      通称螳螂,大刀螂、拒斧等,也是比较古老的昆虫。
      科学家研究,现在螳螂的形态结构,与四千万年前的化石螳螂几乎相似。
      螳螂也和竹节虫相似,常具拟态和保护色,有绿叶状、枯叶状、花状或竹节状等等,螳螂是
      淅变态昆虫。
      这些在杨天心里是十分清楚的,它还被列为昆虫界里中到大型的昆虫之一。

      从它的外貌看,它的头是倒三角形的,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它的颈可自由转动。
      在胸部生有翅膀两对、足三对;前胸细长,前足已经化为一对粗大呈镰刀状的捕捉足。除此
      外,它的腿节和胫节上,都生有钩状刺,那是用以捕捉食物的。在后足的基部,还生有听
      器。
      螳螂的翅膀,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休息时翅膀叠于背上,臀域发达,
      扇状,腹部肥大。
      螳螂除了极度严寒的地区外,足迹也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在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
      目前在世界上已知道的就有2200多种,在中国已记载的是8科19亚科47属112种。其中,南大
      刀螂、北大刀螂、 广斧螂、中华大刀螂、欧洲螳螂、绿斑小螳螂等是中国农、林、果树和
      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因此它们在人类的眼里,是益虫。那么大的竹节虫,的确是螳螂
      的一顿美餐呢。
      杨天此时虽然抱着晶晶,却始终在盯着那只螳螂,心里也在想着螳螂,他怕那螳螂突然对他
      们发难,这样是十分危险的,他们必须时刻警惕。
      螳螂为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性情残暴好斗。在它们缺少食物时,也常常有大吞小、雌吃
      雄的现象。
      想到这里,他又看了看怀里的晶晶。刚才他还以为晶晶也是雌吃雄的那类,现在晶晶在他的
      怀里显得那样安详、幸福,好象忘记了周围存在的危险,这使杨天又稍稍安下心来。
      大螳螂的凶猛是有名的,它们还敢于攻击那些比自己身形大的多的动物呢。

      在中国,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可真实的情况是,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
      还能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
      杨天想起了许多关于螳螂的趣闻,这不光是他,至今对于许多科学家,也没能解释清楚呢。
      雌性螳螂为什么要吃掉自己的“丈夫”?这是许多科学家研究的课题之一,但是结果却不尽
      相同。
      在1984年,科学家里斯克和戴维斯,为了研究这种雌吃雄的现象,在实验室里仔细观察大刀
      螂交尾的情况。
      他们事先让那即将□□的螳螂吃饱喝足,又把平日的灯光调暗,让那螳螂好像又回到大自然
      中,使它们能够自得其乐。
      为了不打扰它们,人也不在一边观看,而是安装了摄像机来纪录它们□□的情景。
      结果出来后,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完毕,就出现血腥的屠杀和吃“夫”。在三十
      场雌雄螳螂□□中,竟没有一场出现吃夫的现象。
      通过这次试验,他们首次在人类社会,纪录了螳螂们复杂的求偶仪式。
      那录像带中的纪录,如同人类或动物间的恋爱,在求偶过程中,开始是雌雄螳螂双双翩翩起
      舞,这可能是在向对方表示爱慕之情。而交尾的整个过程,短的要十几分钟,长的竟然达两
      个小时左右。

      这样的结果表明,里斯克和戴维斯认为,以前人们之所以频频在实验室观察到螳螂吃夫,原
      因之一可能是因为在直接观察的条件下,失去“隐私”的螳螂们,没有机会举行求偶仪式。
      而这样的仪式,能消除雌螳螂的恶意,是雄螳螂能成功地□□所必须的。
      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在实验室,人们喂养的螳螂经常处于饥饿状态,雌螳螂饥不择食,就把丈夫当做美味了。
      为了证明这个原因,里斯克和戴维斯在1987年,又做了一系列实验。结果他们发现,那些处
      于高度饥饿状态(已被饿了5到11天)的雌螳螂,一见雄螳螂来,就立即扑上去抓来吃,根
      本无心□□。
      处于中度饥饿状态(饿了3到5天)的雌螳螂,会进行□□,但在□□过程中或在□□之后,
      会试图吃掉配偶。而那些没有饿着肚子的雌螳螂,则并不想吃配偶。
      从这次试验中,他们又得出结论,雌螳螂吃夫的主要动机,还是因为肚子饿。
      但是在野外、在自然界,人们分析,那些雌螳螂并不是都能吃饱肚子的,那么,吃夫的现象
      是非常可能发生的。
      1992年,科学家劳伦斯,在葡萄牙对欧洲螳螂的□□行为,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野外研究。
      在他观察到的螳螂交尾现象中,大约有31%发生了吃夫行为。
      他认为,在野外,那些吃夫的雌螳螂,大概正处于中度饥饿。吃掉雄螳螂,可能对她们的后
      代也的确有益。198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吃掉了配偶的雌螳螂,其后代数目比没有吃掉
      配偶的要多20%。

      里斯克和戴维斯也承认,欧洲螳螂发生的吃夫现象,可能比其它螳螂远为普遍,是它们给螳
      螂带来的恶名。但是很显然,那些雄螳螂绝不是心甘情愿地被吃的。
      最早记录雌螳螂杀夫现象的,是出现于1658年出版的一本德语著作中。
      在1886年,一位美国昆虫学家,向《科学》杂志报告了他在实验室看到的雌螳螂在□□前吃
      掉雄螳螂的头,而无头的雄螳螂,仍然设法完成□□的奇怪情景。这一科学文献面世后不
      久,法布尔在他的《昆虫记》一书中,就描述了螳螂杀夫。
      还有的科学家说,雌螳螂产卵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而雄螳螂的肉,正是极好的能量来源。
      至于断头的雄螳螂是怎样完成□□的,这是已被实验证实了的。因为螳螂控制□□的神经不
      在头部,而在腹部,而且,由于某些神经抑制中枢位于头部,当头被吃掉后,反而更有助于
      增强雄性的性能力。

      另外,因为螳螂的形态特异,所以有许多人认为,它们是很诡异的昆虫之一,也因此送给它
      们许多别名。
      螳螂的一对前足为捕捉足,经常举在胸前,准备随时捕获猎物,好像人在做祈祷,所以有些
      地方称呼它们为“祈祷的昆虫”。
      它们的身体窄长扁平,前胸特别长,中胸及后胸较短,整个头胸部几乎占身体长度的一半,
      因此又有人称呼它们为“长颈的昆虫”。
      螳螂用前足捕获猎物的时候,形似斧砍镰割,因而它们又有“斧虫”的别称;日本人叫它们
      为“镰切”。
      还有人说,螳螂双臂前置的样子,仿佛是乞食者的姿态,因此又赠它们为“求乞者”的名
      称。
      螳螂不仅名称五花八门,它们的个体和形态的差异也较大。主要变化是在它们的头胸部、腹部和前足上。
      分布在中国海南岛的海南角螳,它们复眼的上方,有两个呈三棱形的角突,像一对马耳朵。
      分布在四川和台湾的叶螳螂,头顶上长着一个向前突出的长角突,像个独角龙,样子十分奇特。

      一般螳螂,都是前胸背板的长大于宽许多,但是海南方额螳螂、欧州的一种螳螂的前胸背
      板,长宽几乎相等,呈正方形。花螳螂亚科种类的前胸背板,一般也都比较宽阔。
      而丝螳螂亚科种类的前胸背板都较细长,像细丝一样,所以叫丝螳螂;分布于欧洲的一种螳
      螂,延长的前胸看起来也像一根丝。
      螳螂的腹部变化也很大,一般的腹部光滑,而有些种类的雄性,却长着一些突起和片状结
      构;有些种类为了拟态的需要,在前足上有许多演化。比如在胫节和腿节上,特别化成宽扁
      形状,有些还带有鲜艳的色彩,拟态成花叶和花瓣,真是变化万千。

      其实,把它们称做是昆虫世界的“猛虎”,那也并非夸张。
      在昆虫世界中,螳螂不仅体型较大,而且它们天生有一对特异的捕获足,用来捕获猎物,几
      乎没有失手的时候。而且它们“挥刀”的速度极快,大概要比武侠大师金庸先生笔下的“快
      刀手”速度还要快许多。它们整个捕猎过程,大约只需0.05秒左右。
      无论是比它小的昆虫还是比它大的昆虫,差不多都是它手下败将。前面说过,它们甚至还敢
      于攻击比它身体大的动物呢。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过一段录象,那是真实的记录,一只螳
      螂,与一条小蛇遭遇,发生了激战。最后双方战成平手,谁也没得到便宜。

      2
      螳螂不仅习性凶猛好斗,而且捕猎方式也诡诈多变。它们还是潜伏搞突然袭击的老手呢。它
      们利用拟态色彩,经常隐身在植物丛中,常常使一些昆虫遭到突然袭击,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已经命丧黄泉,成为螳螂的美餐。
      还有一种生活在热带沙漠地区的螳螂,体呈绿色,头部有一扁平突起,光滑明亮。它们伏在
      草丛中,在阳光的照耀下,头上的突起物恰如一滴晶莹的露珠或花蜜。其它生物来到这里,
      螳螂就会毫不费力的将其猎获。
      分布在热带地区的兰花螳螂,它们的前足拟态成花瓣状,常偷偷伏在树叶和花丛中,乍一
      看,就像一朵盛开的美丽的兰花。许多采食花蜜的昆虫,误把它当成花朵而丧生。另一些拟
      态成树叶或树疤的螳螂,专门伺伏在黄蜂出入的地方,常常出其不意地擒获黄蜂。
      不仅成虫具有高超的捕虫本领,那些刚从卵壳中孵化出来不久的若虫,也能捕食蚜虫、粉
      虱、叶蝉等小害虫,它们的捕虫期可达4至5个月之久。
      有人统计过,一亩棉田内,如果有600-700头螳螂,就可以消灭71%的蚜虫,95%的棉铃虫,
      17%的红蛉虫,70%的造桥虫。所以,它们能够保护大量的农作物,是农民的朋友,是益虫。
      在□□中,雌螳螂可以吃掉丈夫,而雌螳螂产卵,也是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人们观察过,在产卵时,它们总是小心翼翼,表现出极大耐心,为选择一个产卵地点,就要
      花费几个小时。

      产卵时,那些雌螳螂们爬上爬下,转身掉头,掉头又转身,反反复复,总是踌躇不决。这不
      是有些像人间的选择房址么,假如它们中有看风水的,它们也应该找风水先生来看产卵的地
      点的。
      经过反复寻找、观察,最后,它们认为产卵的位置可以,基本达到满意了,就从产卵管中分
      泌出一种无色的粘液。黏液分泌出来后,雌螳螂用尾端像勺子一般的瓣膜左右搅动,将无色
      粘液调成灰色泡沫状。
      在不断地搅动中,它们就巧妙地把卵室结构搭造好了,同时,在它们尾部一次又一次的下沉
      中,就将卵产入卵室。它们总是造好一层卵室,产下一层卵,然后再造一层卵室,再产一层
      卵。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搭成一个一端稍尖,一端钝圆,长有3厘米多,宽不足1厘米的卵
      巢,亦称卵鞘,才算完成任务。
      几分钟后,卵块的粘性泡沫凝固,成为一种保护层。每个雌螳螂可产1-5个卵块,每个卵块
      有100-400粒卵。可以说,它们的排卵过程也是满辛苦的。
      大家也许不知道,这个卵块,还是一味中药呢,那就是“桑螵蛸”。
      螳螂喜欢把卵块产在桑树枝上,所以称之为桑螵蛸。

      人们采集桑螵蛸,要在三四月间。采回来后,用沸水烫后晒干即成。
      医药书中记载,桑螵蛸其性味甘平无毒,能益精补肾,治虚损和小便不通。还有书籍介绍,
      “此物禀金秋之阴气,兼得桑木之津液而成,能升能降,性专收敛,入肝、命门、膀胱三
      经,为固肾益精之品。炙黄、醋煮或酒炒、汤泡、蒸透,均可食用”。
      知道了螳螂是益虫,我们对它们的印象应该有所转变。但是杨天始终认为,那雌螳螂的品质
      的确不怎么样,她们不但有杀夫的恶习,还有弃子的传统。
      她们排卵的确很辛苦,但是将卵排完后,很快就离开不管了,甚至连看都不回来看一眼,可
      以说她们是个极不负责的母亲。
      母亲不管,那么螳螂的卵该怎样孵化呢,这应该说是要靠老天的恩赐了。
      那些卵大多都是在太阳光底下孵化的,孵化时间大约是六月中下旬。

      上午十点钟以后,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那些卵块开始有变化了。在每一个如鳞片状的卵里
      面,可以看见一个物体出现,而且是那么一点的透明小块儿。
      在小块儿的后面,慢慢出现两个大大的黑点,那黑点,就是这个可爱的小动物的一对小眼睛
      了。此时那幼小的螳螂的蛴螬,就静静地伏卧在那个透明的块块里。
      再过一阵,它们差不多有将近一半的身体,就会从那块块里解放出来。开始,它们的身体主
      要是黄色,黄里还稍稍带有一些红。它们的头很大,而且非常容易地就能看出它那对特别大
      的眼睛来。
      那幼虫的小嘴,紧贴着它的胸部,腿和它腹部紧紧相贴。它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努力生存
      了,在襁褓中,它一刻不停地一伸一缩地努力着,想尽快地解放自己的躯体。每一次动作,
      它的脑袋就要稍稍变大一些。
      到最后,它胸部的外皮终于被它挣破裂开来,它就更加用力的摆动,频率也更加快了。我们
      可以这样形容,它挣扎着,用尽浑身解数,一刻不停地扭动着那小小的躯干。

      经过数次摆动与挣扎,终于,就要从卵中孵化出来了。那可是几百只小螳螂啊,它们同时拥
      挤在不太宽敞的巢穴之中。
      所有的卵,差不多在同一时刻孵化出来,一起挣破外衣,从硬壳中抽出身体来。
      就在这一刹那之间,螳螂巢穴的中部,就被无数个幼虫挤满了。
      虽然螳螂是凶猛的。但刚刚孵化出来的幼虫,却是面对着很多危险,它们很可能立刻就面临
      着天敌的杀戮。
      在它们破壳而出的瞬间,最怕的就是会遭遇到蚂蚁们的攻击。
      那些蚂蚁在它们刚刚露头时,就迅速的冲过去,将那柔软的,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小螳螂捉
      住,然后迅速扯掉它们身上的外衣,将其毫不客气地切成碎片。有幸能够逃出那些蚂蚁们的
      魔爪的,很可能只是少数几个幸存者而已。其它的小生命,都已经变成了蚂蚁们的口中之食
      了。
      但是,这样的情形并不会持续很长时期。

      这些幼虫和空气相接触以后,用不了多长时间,会变得非常的强壮。它们也很快具备了自我
      保护能力,再也不是那些任人宰割的可怜虫了!那时,它们就能够从那贪婪凶狠的蚂蚁群
      里,快速地冲出去。
      杨天还在想着螳螂的时候,突然看见他旁边已经死去的那只竹节虫的身体动了一下,而且很
      快,他听见了那竹节虫的呼吸。
      他立即恍然大悟,那竹节虫并没有死啊,它是在装死,这也是它们逃避天敌的一种方式。
      看到这种情况,杨天自己在心里也感到可笑,怎么把它们的这种自卫习性给忘记了。
      他又想起来了,刚才把他熏得晕了过去的那种气味,当然也是这竹节虫干的呢,这也是它们
      逃脱敌人的方式之一。再一想,杨天觉得应该感谢这只竹节虫才对,真的多亏它了,不然,
      自己可能变成那螳螂口中的美餐了呢。

      那只竹节虫果然不再装死,因为它也看见,那只螳螂已经去了别的地方。
      其实,正是它们要逃避螳螂,竹节虫才从树上掉下来,而且的确施放了“化学武器”。
      此时的杨天却在想,这可能是一场虚惊,螳螂并不喜欢在夜间活动,而且那螳螂也许没有看
      见他们。
      此时再看看躲在自己怀里的晶晶,竟然在那里幸福地睡着了。
      不能在地上度过夜晚呀,他急忙将晶晶推醒过来,然后对那只竹节虫说:“是你把我们从树
      上摔下来的,现在请你把这位姑娘带到树上去”。他知道晶晶的翅膀不会飞,要爬到树上还
      是很慢的,因此才对那竹节虫这样说。

      竹节虫知道他们会用麻醉剂,虽然自己比他们大的多,也不便得罪他们,只好乖乖的将晶晶
      背上了树枝。
      随后,杨天也飞了过去,他已经知道,晶晶不是吃夫的那种,因此,他回到了她身边。
      天已经快要亮了,杨天自己不知道,他的父母为了他,已经在医院里陪了他一夜了。
      经过与螳螂的遭遇,杨天想起了毛阿敏为《三国演义》电视剧唱的那首“历史的天空”,“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