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众里寻她千百度 ...


  •   众里寻他千百度

      杨天是个成熟的雄性萤火虫,对于雌性萤火虫的求偶是难以拒绝的,因此,他要向晶晶飞过去了。

      就在他再次煽动翅膀,要起飞之时,突然觉得自己的脚下怎么动了起来。“啊,难道是发生了地震么”!

      再仔细一看,更令他吃惊,原来在自己的脚下,哪里有什么树枝,他落脚的树枝,竟然是一只昆虫界体形最长的、“隐身术”最好的“竹节虫”。

      “啊!竹节虫,”这对于杨天来说,简直是太意外了。他曾经多次想捉到一只竹节虫来做标
      本,但却一直也没有发现过。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次竟在不经意间见到了。看到这只奇特的昆虫,杨天心里一阵兴奋。
      他想捉住这只竹节虫,可突然又明白了,这次不但捉不住这只竹节虫,而且自己的体形要比
      竹节虫的体形小的多呢!虽然竹节虫是素食者,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危险,但论体型,萤火虫
      是无法对付这只大家伙的,况且它们喜欢吃的是蜗牛。
      竹节虫要在晚上活动了,怎么能容忍杨天在自己身上呢?杨天同那晶晶的对话他都听见了,
      他不愿意再听他们在这里打情骂俏,它再也不能忍受了。它也知道,萤火虫是奈何不了它
      的。

      就在杨天刚刚行动之时,它不再隐瞒自己,想甩掉落在自己身上的杨天。但杨天发现自己落
      脚的树枝动了起来,他怕掉在地上,急忙稳住了身体。这样,那竹节虫竟然带着身上的杨
      天,跳到了另一根树枝上。
      这只竹节虫的颜色及形状,和这棵树的树枝一模一样,如果它一直不动的话,杨天是不会发
      现自己就停在人家的背上的。
      此时的晶晶,在另一根树枝上,正准备接受杨天,也没有看见杨天是落在竹节虫身上的。
      她见自己的目的就要达到,自己喜欢的人就要过来同自己亲热,却没有想到“半路杀出个程
      咬金”。她看清是一只竹节虫时,竟然轻蔑的笑了起来。因为她知道,那竹节虫是吃素的,
      对于杨天来说并没有危险。
      杨天随着竹节虫的跳动,距离晶晶又远了些,却听见了晶晶的笑声。
      这只竹节虫不是很大的品种,身体并不是很长,但也有十二厘米左右,这也已经足够了,已
      经是此时杨天的十二倍了。
      杨天知道,竹节虫身体最长的,可达到三十多厘米呢。
      他突然想起前几天看到的资料,在上海的大自然野生昆虫馆,曾经搜集到一只昆虫“巨无
      霸”——竹节虫,这只竹节虫的身体长度,竟然达到四十多厘米,腰围达到1厘米,是当时
      国内最长的活体昆虫了。这样看来,现在这只竹节虫,只能是小弟弟了。
      的确是这样的,在昆虫王国,现在发现的有名有姓的100万种昆虫当中,能独占螯头,身体
      最长的昆虫冠军,非竹节虫莫属了。

      竹节虫是昆虫纲有翅亚纲中的一目,竹节虫目。它们共有2总科、5科、2700多个种类。已经
      发现的两种巨型竹节虫最引人注目,它们就是世界上身体最长的、分别产于印度尼西亚婆罗
      洲及马来西亚的巨型竹节虫。
      这两种巨型竹节虫难分伯仲,都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如果光算从头到尾的长度,产于婆罗洲
      的巨大竹节虫有32.8厘米长,马来西亚的巨型竹节虫身长27.8厘米,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世界
      之最;但如果包括伸展的四肢长度在内的话,后者又超越前者,最长的纪录为55.5厘米,前 者为54.6厘米,这样看两者均超过半米!
      从体形能位列第三的,是产于马拉维的一种巨型竹节虫,它们从头至尾的长度,也可达26.3
      厘米,相当于男子41码鞋的长度。可想而知,假如你不是昆虫学家,在原野上或是树丛中,
      骤然看见这么大的家伙,你会怎么样,是不是被吓的大声尖叫,转身就跑啊。
      竹节虫不光是身体最长,更主要的是,竹节虫是最善于伪装、是具有高超“隐身术”的昆
      虫。
      几乎所有的种类均具极佳的“隐身术”,大部分种类身体细长,好似植物枝条;少数种类身
      体宽扁,鲜绿色,又拟植物叶片。它们的翅宽扁,脉序排成叶脉状,腹部及胫节、腿节亦扁
      平扩张。
      当它爬在植物上时,能把自身的体形变得与栖身的植物形状相吻合。不但能装扮成植物的枝
      或叶,而且装扮的惟妙惟肖,如不仔细端详,你是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的。

      萤火虫的视力本来就不是很好,所以杨天居然停落在了它身上,还没有发现它。
      说竹节虫是顶级的伪装大师,那是一点都不夸张的。它能随时根据环境的光线、湿度、温度
      的差异,来改变自己的体色,让自身完全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它的那些天敌,如鸟类、蜥
      蜴、蜘蛛等等,难以发现它的存在。这样,它就可以在那里高枕无忧、安然无恙了。
      竹节虫奇特的隐身生存行为,我们把它叫做“拟态”。它拟态的本能,也比其它善拟态的昆
      虫技高一筹。此项“隐身术”的桂冠,当然也应该是竹节虫所拥有的了。 “伪装大师”的
      桂冠,竹节虫是当之无愧的。
      竹节虫这种以假乱真的本领,提高了它生存的概率。
      不但这样,还有些竹节虫是非常狡猾的,如果受到惊吓或遇到天敌,它还会迅速落在地上,
      用装死不动的方法,来麻痹它们,自己得以逃生。
      因为竹节虫身体大,所以行动迟缓。在白天,它们通常静伏在树枝上,只有到晚上才出来活
      动。
      它们取植物的叶子充饥,使农作物糟害,因此我们认为它是人类的害虫。
      竹节虫的生殖方式也很特别,一般来说,它们在□□后,雌性竹节虫就将卵的单粒产在树枝
      上。它们的卵,要经过一两年,才能孵化出幼虫。
      更有趣的是,有些雌虫不经□□也能产卵,生下无父的后代。
      这种生殖方式,我们称作是“孤雌生殖”。想想,如果在我们人类,那不就是“西游记”中
      提到的女儿国了么。但要知道,它们可不是因为喝了什么河的水就能怀孕的啊!

      竹节虫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刚孵出的幼虫和成虫很相似。它们是要在夜间,躲过天敌,爬
      到树上生存的。并且还要经过几次蜕皮,才能逐渐长大为成虫。
      它们成虫的寿命也很短,但是比萤火虫长的多,大约有3-6个月的生长期。
      竹节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大都生活在森林或竹林中,当然前面已经说
      过,它们是害虫,不但危害森林,有的种类还危害农作物。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竹节虫的头不大,前端有一对丝状触角,口器为咀嚼式,啃食植物的速
      度也是相当快的。它们的身体和腿部细如竹节,因此叫它竹节虫。
      它的前翅变为革质,很短,称为覆翅;后翅为膜质,层叠于覆翅之下,飞翔时展开。有一部
      分种类的翅已完全退化,但它们后肢发达,很善于跳跃。
      更为有趣的是,竹节虫还有一个特点,有些品种竟然和蚂蚁结成同盟,有着令人惊奇的共生
      关系。竹节虫是素食者,它们无力保护自己产下的卵,于是它们就如同和蚂蚁商量好似的,
      谋求蚂蚁的帮助。
      它们产下的每粒卵上,都有一个称作“头状体”小圆块。这个小圆块很适合蚂蚁的口味,蚂
      蚁得到这些卵之后,就把它们带回自己家中,只吃掉头状体,而把卵留下。这样,卵就可以
      安全地孵化了。

      对于竹节虫来说,附着在卵上的头状体,其实是一种狡诈却能有效地获取蚂蚁帮助的办法。
      大多数竹节虫在受到威胁时,它们也有自己的手段来对付敌人的。
      有些竹节虫身带秘密武器,它们能够喷射一种化学物质,使敌人暂时失明。还有些竹节虫,
      则会释放一种难闻的气味,敌人闻到这种气味,会不战自退。还有一些竹节虫,它们会挥舞
      腿上的长刺来攻击敌人。

      另外,有许多种类的竹节虫,都会随时准备断足求生。假如负伤逃脱的竹节虫尚未成年的话,这只断足一般都会再长出来。

      前面已经说过,大多数竹节虫是没有翅膀的。在有翅膀的那些竹节虫当中,有的翅膀色彩还非常亮丽。当它们受到侵犯飞起时,突然闪动的彩光也会迷惑敌人。这种彩光只是一闪而过,当竹叶虫落下,收起翅膀时,那些色彩就突然消失了。

      这种方法我们称它们为“闪色法”,这也是许多昆虫在逃跑时使用的一种方法。

      杨天突然又想到,最近在杂志上看到,美国科学家称,他们通过基因分析显示,某些竹节虫在进化过程中,至少有4次失去又恢复了翅膀。

      如果这样的事情存在,那么是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本身也应该需要进化了。研究者曾经认为,进化过程是不可以逆转的。因此,像翅膀一类复杂的特征,是不可能失而复得。

      美国犹他州布莱韩.扬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迈克尔.怀汀和他的同事们,在分析了35种竹节虫的DNA后发现,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某些竹节虫的翅膀多次失而复得,而且研究表明,这种反复的进化现象至少出现了4次。

      怀汀说:“过去200年里,人们一直认为,翅膀的进化是一次性的,但我们的研究显示,至少在竹节虫的进化历史上,翅膀多次消失又出现。”

      怀汀和他的同事们,是在为竹节虫描绘族谱的时候意外获得这一惊人的发现的。他们猜测,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竹节虫失去了翅膀和飞行的能力。

      没有翅膀的竹节虫更像枯树枝,因而更容易与它们生活的环境融为一体,保护它们躲过天敌锐利的目光。

      虽然竹节虫失去了翅膀,但创造翅膀的基因似乎并没有消失。在5000多万年后,由于某些原因,部分竹节虫发现恢复翅膀和飞行能力,会更加有利生存。怀钉说:“最了不起的是,它们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重新找回翅膀”。

      有些科学家们一度认为,生物的某些特征失去后是无法恢复的,因为需要创造这些特征的基因已经改变了。怀汀却认为,创造翅膀和腿的基因指令也许是相联系的,可能在数百万年的时间内会按需开关。他怀疑,这种进化现象可能在其它物种身上也发生过,其中包括蟑螂等昆虫,也许还有昆虫王国之外的更高级物种。

      当然,如果按照“进化论”的基本信条,昆虫的翅膀只能进化过一次,某些特征退化之后将永远消失。但就现在的研究显示,某种复杂生物特征的消失,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这一特征,可能在基因中潜伏相当长时间。这些都为生物进化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方向。

      想到这些问题,杨天忘记了眼前的一切。看见半天没有理自己,而且又离开的远了,晶晶在那里有些忍受不住,一个人又在那儿嘤嘤的哭了起来。

      杨天沉浸在对昆虫的认识当中,还是在想着竹节虫。当然,昆虫世界的许多迷,至今还没有揭开,就目前的科技手段,有些还无法揭开。有消息曾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还活着的史前竹节虫。

      他们说,已经在80多年前被野鼠吞噬殆尽的史前竹节虫,现在仍有几只栖息在澳大利亚外海的岛屿上。这几只侏罗纪时代便存在的竹节虫,全部都是雌性,是自成一格的母系社会。

      这种巨型竹节虫,不会飞行,身长可达15厘米,演化的年代甚至比恐龙还早。

      在此之前,生物学界一直以为它们早被圣好威岛上的野鼠吃尽而绝种。据说罪魁祸首便是1918年运补船的造访,让老鼠有机会登上了位于澳大利亚东部600公里的孤岛。

      原来生活在这里的竹节虫并没有天敌,因此体型才会演变得如此巨大。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经有攀岩者在波尔斯金字塔发现两只死去的标本,但并没有人看过活的史前竹节虫。

      调查小组花了两天的工夫,在波尔斯金字塔上狭窄的悬崖礁岩与易碎的石面攀爬,最后终于发现3只雌性的竹节虫,正躲在树林叶片中进食,旁边还有一窝卵。

      专家说:“看见这些暌违已久的动物,让我们有时空倒流的错觉,这简直连笔墨都难以形容,我们紧盯着这些史前生物,就像是身处于侏罗纪公园一般。但我们却因为担心会坠落悬崖,因此不敢恣意喜悦地跳跃”。他们攀爬时穿越了许多鸟类的粪便,在夜幕低垂时,发现了这3只宝贵的昆虫。

      那么,这些昆虫是怎么来到这里的?科学家们认为,可能是海鸟们将死去的雌性竹节虫,作为筑巢的材料叼来这里,而这些虫体内的卵,却在腹中孵化后得以继续繁衍的。科学家推测,应该还有10只雌性竹节虫仍然活着,雌虫可以不断地产卵,并复制出自己的下一代来。

      下一步,科学家们计划,要在圣好威岛成立繁殖区,让这些史前竹节虫,能回到它们原先栖息的灌木丛里。

      竹节虫是人类的害虫,但是人类的“仿生学”也利用它们的某些特点,为人类所利用。

      竹节虫胸足的腿节与转节之间有缝,遇到敌人,它们就将腿节、肢节脱落,来迷惑敌人。脱落后,还可以再生出肢节来。

      仿照竹节虫这一特点,美国科学家制造了排爆遥控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被设计成竹节虫的模样,长达1.5米,拥有许多长腿,内置探雷装置。

      这些“竹节虫”在前进时,一旦发现地雷,就用一只长腿引爆地雷。地雷爆炸后,可能将“竹节虫”掀翻,或将长腿的一部分炸断。但“竹节虫”仍能自动调整自己的姿态,利用剩余的长腿前进,继续排雷。

      据说美军对这款机器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竹节虫”即使只剩下一条腿,也能挣扎着前进,进行排雷。

      “臭杨天,你为什么还不理我”!
      晶晶的话打断了杨天的思路,他回到了现实中。脚下的竹节虫没能奈何了他,他再次展翅,向晶晶飞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