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旧典新策 ...

  •   东汉延平元年阴历三月初七(西元106年阳历四月二十七日),先帝刘肇下葬于慎陵,谥号孝和、庙号穆宗。虚岁年仅二十六的太后邓绥含泪目送刘肇的灵柩入土,难免联想到了这也是自己未来的归处…

      无论刘肇生前如何玩遍后宫,到头来跟他合葬的,只能有一位皇后。邓绥当然不会把早已抑鬱而终的废后阴勗改葬到慎陵来。在慎陵之中,孝和皇帝身边的空位确定是准备留给邓皇后。这使得邓绥在哀悼刘肇之际,顿感庆幸自己活过了刘肇———假如反过来,而刘肇若是另立新后,那可就难说最后在慎陵陪伴刘肇的女人会是谁了!

      邓绥暗中念及自己终将陪伴刘肇长眠,对于刘肇的不舍之情就淡化了一点,心情也就慢慢平静了下来。葬礼过后,邓绥乘坐皇家马车返回京城皇宫,在下车之前,眼泪已经干了。

      同时,刘肇后宫一百多名妃嫔在慎陵参加葬礼之后,绝大多数都没能回宫。她们留在慎陵外围,面积不亚于宫廷的大院子内,住进了一户户园中小屋,从此为先帝守陵。

      发派先帝的无子妃嫔守陵,最初始于西汉吕太后的旨令,历代沿袭为不成文的老规矩,但并非毫无弹性。博览群书的邓绥知晓,西汉文帝曾诏令“出孝惠皇帝后宫美人,令得嫁” ,后来在大限将至之时,又以遗诏遣走位居夫人和以下的妃嫔们,而景帝亦在临终时指示“出宫人归其家”。既有文景二帝的前例,邓绥就曾考虑要放刘肇的妃嫔们回娘家。

      然而,当邓绥与恩师班昭商量此事时,班昭却表示反对。

      “文景二帝奉行道家思想,乃在武帝独尊儒术之前。”班昭振振有辞分析道:“自从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大汉即以儒家礼教治国,而儒家礼教决不容许先帝妃嫔改嫁。”

      “可是,先帝遵照《周礼》,收纳了一百多名妃嫔,若让她们全数守陵,未免耽误太多人的青春了。”邓绥试图辩论道:“是否采取折衷之道,只规定位阶较高的少数妃嫔守陵即可?”

      “那恐怕不妥!”班昭摇头回道:“儒家强调名正言顺,那么,只要在先帝后宫有名有份的女子,无论位阶高低,一概都是先帝的女人。要是放走她们,一定会引起臣民议论纷纷。倒是宫女们无名无份,太后慈悲为怀,就不妨多放一些宫女出宫好了。”

      邓绥不得不承认,没有别的办法比班昭所言更合乎儒家礼教。邓绥只好点头同意。

      不过,邓绥决定要让赵玉例外,因为当初刘肇对赵玉临时起意,乃是邓绥在幕后主导,而且赵玉晋升为妃之后,一直保持着犹如宫女的谦卑,对邓绥忠心耿耿,所以,邓绥自认有责任要保障赵玉的未来。好在赵玉生了一个女儿,可让邓绥先册封这个女儿为闻喜公主,再以闻喜公主尚未断奶为由,谕令赵贵人留在皇宫中抚育女儿。

      刘肇总共有四个女儿。这四名皇女都还年幼,刘肇就驾崩了,没来得及册封她们为公主。她们的公主封号皆由邓绥下诏赐予。邓绥为了显示公平,也留下了另三名幼年公主的生母。

      反倒是小皇帝刘隆的生母冯芳不能留在孩子身边,因为刘隆已经过继给邓绥了。邓绥由此回顾自己当年看清了庶子易被嫡母收养,而认定了尚未封后就得要避孕,不禁更庆幸自己做对了,却也很同情冯芳…

      邓绥宅心仁厚,决不会诛除庶子的生母,但邓绥亦胸怀谋略,而不肯让妇人之仁带来隐患。她唯恐若是留着冯芳在宫中,等到庶子隆儿将来长大了,难保不会偏向生母!衡量轻重至此,邓绥就硬着心肠,将冯芳列入了守陵妃嫔的名单。

      同样使得邓绥过意不去的,还有另一名贵人周琇。早在邓绥本身还是贵人的时期,邓绥就和彼时位列美人的周琇交情甚好。

      基于对周琇的友情,也出于对冯芳的歉意,邓绥从慎陵回宫后,亲笔写下了一封给她们两人的策书:“朕与贵人托配后宫,共欢等列,十有餘年。不获福佑,先帝早弃天下,孤心茕茕,靡所瞻仰,夙夜永怀,感怆发中。今当以旧典分归外园,惨结增叹,燕燕之诗,曷能喻焉? ”

      随同太后策书送达她们二人的是赏赐,其中包括通常只有亲王能坐的青盖车各一辆,上面镶有彩饰辂,并配有骖马各一驷,另加黄金三十斤、杂帛三千匹、白越(一种细布)四千端。这些礼物等于暗示她们能从陵园乘车出去,前往附近山林兜风,也能请裁缝做些新衣裳来穿,守陵的日子不至于太枯寂。

      此外,邓绥对冯芳所怀歉疚较深,就多给了冯芳亲王级别的赤红色绶带,以及接近皇后所戴款式的金步摇和环佩。

      邓绥既对冯芳和周琇尽了心意,就转而开始着手削减宫女人数。她首先下诏命令守陵的所有妃嫔检视随侍她们的宫女们,挑出年龄较大、体力较差,并仍有亲人在世者,开列名单给园监上报。然后,园监负责把这些宫女暂时送回洛阳皇宫,让太后在北宫的增喜观一一审视垂询,以取决去留。

      本来,妃嫔们按照等级高低,每人大概可分到五六名到十多名宫女来伺候,平均数在七八之间,那么刘肇的一百多名妃嫔就共有七八百名宫女。若让如此众多的宫女都随着她们的主人长期守陵,实在是太多生命的浪费!邓绥有鉴于此,督促守陵的妃嫔们尽量多放宫女出来。结果,邓绥总共放出了五六百名宫女重返民间。此举深得民心!

      宫女人数锐减,已有助于皇室节省开支,但邓绥还想更加节约。她从自身做起,每天只吃早晚两餐,每餐只准有一道包含肉类在内的菜肴,通常只是与蔬菜同烹的羊肉或鸡肉,禁绝一切山珍海味。

      从前掌理御膳的太官和汤官每年都要花费二万万铜钱。谁也料想不到,年纪轻轻的邓太后裁减宫廷膳食预算,一裁就是几千万!

      邓绥既不讲究吃喝,也不享受物欲。她诏令郡县将贡品减半,又谕令御府、尚方、织室等机构停止制造锦绣、冰纨、绮縠、金银、珠玉、犀象、玳瑁、雕镂等等作为赏玩用途的精品。

      甚至,邓绥卖掉了刘肇搜罗至上林苑的鹰犬,也不再花钱为刘肇愛用的扣器九带佩刀除锈。邓绥又交代离宫别馆不必再储备米粮薪炭,因为反正她不会去离宫别馆游玩。

      邓绥种种勤俭治国的作风不但令朝廷官员们耳目一新,也令宗室亲王们刮目相看。宗室亲王之中,即使曾有人动过歪念要设法钳制孤儿寡妇,至此也不再敢妄想了。他们赴京恭送先帝灵柩到慎陵之后,个个都乖乖启程回封国去。

      诸王离去时,邓绥唯独留住了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安排虚岁十三的刘祜和他嫡母耿姬住在京城内。邓绥表面上只说祜儿天资过人,最好在京城聘请名师,以获得最优良的教育。然而实际上,邓绥另有盘算。她一方面有意把刘祜扣为人质,以确保刘庆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也顾虑小皇帝刘隆未满周岁,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就选刘祜来接班。

      纵然刘胜才是刘肇的长子,邓绥却只册封他为平原王,不仅没让他当上皇帝,而且也不把他列入第二顺位人选,主因就在于他有哮喘病。邓绥恐怕哮喘病容易导致猝逝。刘肇猝然驾崩留给了邓绥深刻的警惕,让她牢牢记得,那时候若非蔡伦机警,帮着控制住了局面,真有可能天下大乱!邓绥既为现任当政者,就要极力预防类似的危机!

      但是,邓绥亦自知从小没有赌运,而不确定挑选皇位继承人这种很像打赌的抉择,未来究竟可否赌赢?她只能凭藉当前所知最有利的途径来行事…

      何况,繁忙的政务也不容许邓绥想太远。她的当务之急是巩固权位。在此前提之下,她的娘家人自然比谁都可靠。

      邓绥并没忘记刘肇有多么忌惮外戚。可是此一时,彼一时,邓绥决心不要延续身为皇后时期那种力主不让娘家兄弟升官的做法。她晓得刘肇若是泉下有知,必会勃然大怒,指责绥绥当年都在伪装!尽管如此,邓绥还是自认别无选择…

      于是,邓绥选在阴历四月十九日(阳历六月八日)任命大哥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三哥邓悝为虎贲中郎将,弟弟邓弘、邓阊皆为侍中。这是邓氏家族掌权的开端…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旧典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