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又是一年除夕,按照以往的惯例,余海早早地就将院门打了开来,支了一个简易但面积并不小的摊子,一个个不大不小的油纸包被整齐地码在摊子上。

      这些油纸里包的都是新鲜的猪肉,每逢过年时节,余海总会买上几头年猪,由杀猪匠杀好后,他再亲自将猪肉分装好,再送给全村的人。

      在余海打开院门没多久后,不一会儿,余家村的村民们便陆陆续续地出现在了村长家门口。

      当然,作为余家村的一员,余安此时也出现在了村长家门口。

      “喜彩婶、海叔,新年如意呀!”

      “哎呀,小安来啦,你也新年如意呀!来来来,这是你家的肉,快拿好~”

      周喜彩递过来的油纸包上捆着麻绳,余安接过来后便捏着麻绳将之提在手里。

      紧接着,余安又把自己怀中的小布包拿给了周喜彩,笑盈盈道:“喜彩婶,我娘想着今年是兔年,便做了两只小兔布偶。我们是用棉布做的,很亲肤,应该不会划伤小朋友的肌肤,希望小朋友能喜欢呀!”

      周喜彩笑着打开了余安递过去的小布包,两只绣着精美绣花的小白兔布偶静静地躺在布包里,做工精细,模样精致小巧。

      “这针脚、这做工可真细致啊,我见了都喜欢得不行,那我家果儿和康儿肯定也喜欢呀!谢谢啊!”

      说着,周喜彩便把小白兔布偶细致地包好,而后转身进入屋内将之妥善放好。

      其实不仅余安一人带来了礼物,出现在此处的每个人都不是空手而来。有些村民手里提着竹篮,有的则怀里抱着一个小包袱。

      余海每年都为村民分发猪肉,相应的,村民们也会准备一些力所能及的礼物作为回报。

      虽说这些礼物大多数都是村民自家家的鸡蛋、蔬菜,或是村民自己做的小玩意,不算值钱,但也是村民们的一份心意。

      起先余海还不肯收下,后来实在是拗不过热情的村民们,便不好再推辞了。

      余安没有在余海家多做停留,周喜彩将兔子布偶收好后,她便拿上肉,慢慢悠悠地往家里走去。

      此刻余家村处处张灯结彩,连空气里都充满了过年幸福的味道。

      穿了新衣裳的孩童在小路边嬉戏奔跑,玩着火炮,忙碌了一年的大人们在此时也停下了辛劳的脚步,享受这一年一度的团圆时刻。

      在回家的路上,余安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和和气气的,脸上洋溢着友好的笑容,互相说着吉祥话。

      在余安刚走到家门口时,正巧遇到了前来给她家送东西的吴花。

      “哎呀,小安啊,你回来得正好,这是你要的猪大肠和猪肝。今早去镇上赶集的人可太多啦,不过还好我去得早,要不然猪大肠都被买光啦。对了,这是你德叔昨晚钓的鱼,正好一起拿给你。”

      吴花先是将手臂处挎着的竹篮递给了余安,又将自己手中提着的两条鱼塞到了她手里,还没等余安说话,她又急吼吼地说道:“这鱼你可不能推辞哦,一定要收下,年年有余嘛!好了,既然东西已经送到了,那我先走了哈,家里还有一堆菜等着我处理呢!”

      言罢,余安都还没来得及给吴花好好道谢,她便潇洒地摆了摆手,旋即健步如飞地转身离开了。

      余安有些好笑地摇了摇头,只好在吴花身后大声喊道:“花婶,谢谢您的鱼呀,新年如意!”

      如今距离高蝉生孩已经过去了半月有余,在此期间,余安趁着过年前将自己的院子重新翻修了一番。

      因为余安已经不在村长家做工了,所以便没有免费的“工作餐”了,蔬菜的需求量增大,先前她在院子里开辟的那一小块菜地便就不够用了,于是她又开垦了新的菜地。

      旧的那块菜地专门用来种姜葱蒜以及香菜、辣椒等调味料,而新的菜地则用来种应季的蔬菜。

      余安还特地买了几只母鸡回来养着,下的蛋既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出去卖。

      现在余安的家里已经不复她刚穿来时的贫穷,米缸、面缸、泡菜坛子里全都填得满满的。

      余安甚至还做了一坛子腌菜膏、一小坛子红油豆腐乳以及一小坛子麦芽糖。

      腌菜膏可以用来作蘸水,也可以用来凉拌,特别是用来拌土豆,酸辣开胃,余安一个人就能吃完满满一大碗。

      而豆腐乳可以用来作调料,也可以直接吃,在早上就稀饭吃,那也是一道简单的美味。

      面对如此充足的粮食,余安觉得很有安全感。

      此时已是日悬中天,因着晚上会有丰盛的年夜饭,于是余安便随意下了几碗面条,一家人凑合着吃了些。

      享用完午饭,余安便开始与家人们一起准备今晚年夜饭了。

      由于除夕这一天需要守岁,晚上天寒地冻,因此余安在翻修院子的同时,顺便又在厨房砌了一个简易的小火塘,提早为守岁做准备。

      简易的火塘制作并不复杂,只需在地上挖一个平整的坑,再在坑的四周垒上砖头,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在坑的中央,可以架上一个圆形的铁三脚架用来放锅,在三脚架周围还可以铺上铁网用来烤东西。

      火塘既可以烧火煮饭,又可以围坐取暖,一物两用。

      老人畏寒,余安便提前将火升了起来,火里放了几个土豆和红薯烤着,三脚架上则放了一口砂锅,砂锅里炖着的是酸萝卜老鸭汤。

      两位老人便一边烤火,一边用竹签将提前洗净的蔬菜串好,而余兰则帮着余安腌制吴花送来的鱼和余海分发的猪肉。

      肥肠处理很麻烦,所以便自己亲自上手了,处理之时可费了一点功夫。

      待肥肠处理好了后,余安便开始卤肥肠了。

      卤肥肠至少需要三个小时,于是余安在卤制之余,她顺便调了三个味道各异的蘸水——一大碟加了花生碎的干碟、腌菜膏蘸水以及蒜蓉豆腐乳蘸水。

      暮色四合,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所有菜品准备就绪,酸菜老鸭汤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一串串串好的烤串被放在铁网上,烤得滋滋作响。

      一家人全都围坐在火塘前,包括在外面野了一天的白牙,此刻也正乖乖地窝在余安怀里,等着被投喂。

      肥肠先卤后烤,表皮焦香,内里入味;腌过的五花肉在经过火的“洗礼”后,腌料丝丝渗入进肉里,同时肉中的肥油又被逼了出来,就算一口咬下,也不腻人。

      这些烤串单吃就已经很美味了,但再配上蘸水,味道还要更上一层楼。

      因为白牙不能吃辣,所以余安特地给他做了一份不辣的烤鱼,烤好了后余安就放在了他的猫碗里,好让他一猫独享。

      之前放入火中的土豆和红薯早就已经烤好了,白牙好甜食,余安便给他剥了一个小红薯。余安怕白牙被烫到,还吹了吹才放到他的碗里。

      “从明天开始就是新的一年了,希望我们家明年也能顺顺利利、健健康康过完一整年。咱们小安也老大不小了,明年为娘地再努力努力,争取给小安相一个好的郎婿!”

      一家人才刚上桌,余兰便打开了话匣子,此刻的她双手捧着汤碗,一脸喜气洋洋地说着话。

      薛玲接过话头,如是说道:“小安的婚事你是应该抓紧了,上次张水玉趁我和你爹不在家就来作妖,可见家里没有一个顶用的男丁,就是容易被欺负。”

      而后她又转头看向正吃得一脸认真的余山,道:“你说我说得对吧,老头子”?

      眼见自己就快要成为话题中心了,余安连忙朝着余山疯狂眨眼,希望他岔开话题。

      看着余安在朝自己使眼色,余山那双正在撸串的手顿了顿,眨巴了下眼睛,而后一脸迷茫道:“啊?你要喝汤啊?行,我给你盛一碗。”

      “我没说我要喝汤,我是说......”

      “哎呀不用麻烦爷爷啦,我来给奶奶盛!”

      余安眼疾手快地拿过薛玲的碗,给她盛了一大碗鸭汤,顺便还给她的碗里夹了一块鱼肉,希望用美食来堵住薛玲的嘴。

      “你这孩子......害羞了不成?你要是不喜欢,那我们便不说了,反正现在我和老头子身体还成,再护你们几年不成问题!只要我们还在,量张水玉也翻不起什么花浪。而且我们小安聪明漂亮又烧得一手好菜,我还有些舍不得让你去别家伺候别人呢。”薛玲笑着说道。

      “奶奶,我以汤代酒,敬您一碗!”余安双手举碗,慷慨激昂道。

      家里的长辈都已经发话了,余兰也不好反驳,便也顺着薛玲的话往下说了。

      “娘说得对,我们宁缺毋滥,婚姻是人生大事,但也不能太着急了。”

      一家人就这么说说笑笑,一起吃着菜、烤着火,一起守岁,一起迎接新的一年。

      哦,小猫咪不需要遵守这个习俗,白牙填饱了肚子,又烤着温暖的火,早就在余安的怀里睡到不醒猫事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