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四十一 理文书武媚避不见 ...

  •   送香油徐惠祈怜悯
      理文书武媚避不见

      朝晖染红了东边的云层,不一会儿,金色的阳光透过云缝射了下来,驱散了林间的薄雾,将一切照的通亮。
      离树林不远处是李世民的中军行辕,此刻他已披甲戴盔,面朝着东北方向立于御帐之外。他镔铁甲上雕饰着金色的飞龙,在日光下泛起一层层光圈,头盔上的红缨随风轻拂,他却巍然不动。他肃颜立眉,表情比平日里添了几分戾气,身旁那匹健壮的战马也披上了护体的铠甲,不时一个响鼻。

      不远处的军帐旁,徐惠面色平静地看着这一幕,她以前也见过一身戎装的皇帝,不知为何,现在的心情已不复往日,御帐外站在一排女官敛衽低头,站在最中间的那人正是如意。
      行辕正门哗然洞开,兵士们踩着正步走了出去,李世民翻身上马,马蹄声渐行渐远。待一切平静下来后,徐惠慢慢往御帐走去。

      如意见到她的时候显然吃了一惊,很快她便对徐惠行了礼,“一大早徐充容怎么来了,不是在行宫里么,圣上今日去了北面与突厥那边密谈,刚走不久。”
      徐惠微笑着回礼,这么些日子过去了,她也成长了不少,“柳美人何需多礼,我挑这个时候过来,是来见你的。”

      有内侍上前给两人上茶,徐惠随手用杯盖清着茶沫子,“这些日子,圣上的身体怎么样。”
      她的态度大变让如意暗暗得意,若是以前,她都不会正眼看自己。
      如意侃侃回道,“自从搬来军营后,圣上比以前还精神,用膳也比以前用的多,圣上像是很喜欢军营,和士兵们在一起的时候时常看见他笑呢。”

      徐惠并不掩饰眼中的失落,“那就好,圣上半生征战,比起宫殿自然更喜欢军营,只是圣上的右肩早年曾受过箭伤,春秋换季的时候很容易复发。”她看着如意慌忙躲闪的眼神,询问道,“柳美人不知道?”
      如意一时无言,那伤疤她的确见过,只是李世民不提,她也不会问。
      “多谢徐充容提醒,我大意了。”

      徐惠笑了笑,“柳美人不必自责,圣上或许是不想让你担心吧。”她从袍袖中拿出个小瓷瓶,“这是我以前给圣上按摩肩膀时用的香油,是特别让我二叔徐医正配的,圣上很喜欢这个味道,你拿着,这一路上圣上得靠你多照顾了。”

      如意容色微变,还是收下了瓶子,“多谢徐充容,如意会告诉圣上的。”
      徐惠的眸中满是感激,“那就谢谢柳美人了。”

      两人又聊了些日常琐事,正在此时有几个内侍捧着奏章走进屋里。如意忙着在桌案前整理奏章,徐惠也上前帮忙。
      “这些都是书房那边送来的?圣上要看的奏章倒是不多。”
      “是啊,军务会先让几个随驾的大臣先看,重要的才会送来给圣上,朝务都送去行宫,圣上只看太子殿下不能决断的。”

      “不过,若是能帮圣上分分类,他会省心不少。”徐惠见如意一言不发,笑道,“其实这并不难,你不用看奏章的内容,只需看批注的小印。”
      她翻开其中几本,“这是太子殿下的印玺,这是长孙大人,这是岑文本大人的,朝务虽然重要却不紧急,太子殿下的这些都可以放在最下面,军务之中岑大人管的是后勤粮草,应该排在长孙大人之后,不过若是两位大人都盖上了小印,那这本就得放在最上面。”
      她见如意皱着眉头,和颜道,“光说可没用,你拿这些先分分看,看熟了后就容易了。”

      半个时辰之后,奏章都整理妥当,如意舒了口气,“多谢徐充容指点,这么分容易了很多。”
      “那是自然,”徐惠看了眼最上面的那本奏章,“这些就放这儿别动,等圣上回来了给他一个惊喜。”
      如意点了点头,“希望圣上能开心。”
      “一定会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徐惠告辞离去。

      如意送完徐惠回到御帐,第一眼就看见了几案上的那瓶香油,她随手将瓶子扔进了废纸篓里,自言自语道,“她以为圣上闻了这味道就能想起她么,我可没那么傻。”

      与此同时,书房大帐内已经忙碌开来,除了武媚和杨怡外还多了个人,徐惠的妹妹徐瑛,她年纪虽小,做事却很干练,武媚并不觉得有何不妥,只是杨怡心中觉得不适。
      “瑛子,这一大早的,你怎么来了。”
      徐瑛手脚麻利地将书架上的文书取下,“姐姐让我来的,说今后让我跟着武才人多学学。”
      “跟着你姐姐不一样学?”
      “姐姐说武才人比她高明许多。”

      武媚轻轻一笑,“你姐姐太谦虚了,她去御帐那边了?”
      “是的,不过这会儿该回去了吧。”
      两人随意聊着,杨怡却是越听越烦心,今日她会约武媚到军营完全是听了吴王的安排。
      当时淑妃将她安排进书房便是为了给吴王一个内应,也许她事先得知武媚会被派去书房,或者这根本就是淑妃一手策划。
      前日吴王来找她说要她和武媚见一面,她自然全力支持,不过徐瑛居然不请自来,给她添了不少麻烦。

      晌午过后,文书终于整理的差不多了,三个女子决定停下稍事休息,看着武媚和徐瑛有说有笑,杨怡却是心急如焚,吴王已经等候多时,这徐瑛却像是打定主意跟着武媚。
      “瑛子,今日多亏有你帮忙,否则真得忙一整天。”
      “杨婕妤何必客气,瑛子本是书房女官,这些都是应该的。”
      “对了,今日是你第一次来军营吧,你想试试骑马么。”

      徐瑛眸子一闪,“我一直想学,只是姐姐不让,她总是说女孩子家骑马做什么,坐车不就好了。”
      杨怡摇头说道,“你知不知道武才人的马术在妃嫔里算是最强的,往后你跟着她怎么能不会骑马。”
      武媚也笑了起来,“想学就去学,我不会告诉你的姐姐。”

      徐瑛离开后杨怡终于松了口气,两人继续忙碌了一阵,她说道,“武才人,圣上常翻的那本《孙子》不见了,你能帮我去库房那边找找么。”

      中军行辕的布局整齐得当,过道两旁站岗的军士皆手持长矛,目不斜视,威严无比,武媚出了书房大营往库房方向走去,她的脸上默无表情,步子比往常慢了许多。
      杨怡会找自己帮忙整理文书合情合理,只是刚才她借故让徐瑛离开,而后又让自己独自去库房找东西看来是别有目的。

      一旁的高延福见她越走越慢,询问道,“才人姐姐是不是累了,这个杨婕妤也真是的,姐姐是好心帮忙,她就这么随意差遣,谁不知道陛下上哪儿都带一大堆的书,看来今天得找到天黑。”
      武媚随口回道,“我看你是懒虫钻心,那是陛下常看的,应该不会难找。”
      “姐姐冤枉,我这不是为姐姐考虑么,哪是为了自己。”他见武媚停下了脚步,也停了下来,“姐姐怎么了?”

      武媚望着远处的库房心中已经有了决定,方才她将杨怡可能的目的都想了一遍,其中一大半都与李恪有关,自己既然已经决定离去,不与他扯上关系才是上策,除此以外,她也讨厌被人摆布。
      “福儿,我真的有些累了,想先回行宫,你去库房找了那本《孙子》给杨婕妤送过去。”
      高延福见她面露疲态,关切道,“我还是先送姐姐回去吧,等会儿再回来找书。”
      “不必,杨婕妤那边的事也很重要,你快些找好就回行宫吧。”

      武媚刚走出行辕正门便有人迎上前来,正是李治近身内侍秦来寿的弟弟秦祥年,他躬身一揖道,“武才人这就回行宫么,还是想去别处转转?”
      武媚心中稍觉讶异,“你怎么在这儿。”
      秦祥年含笑恭敬道,“殿下说了,行辕这边调用马车极其不便,让我在这儿等武才人。”

      正门旁竖着面铁杆大纛旗,明黄的旗帜飘扬在空中,上面用朱红色绣着个“李”字,武媚站在门下回望着军营,不远处有个军士正在擦拭头盔,所有人都在条不紊地整理行装,身旁的秦祥年又低声说了一句,“武才人想去哪儿?”
      良久之后,武媚转身上了马车,“不去哪儿,回行宫吧。”

      此时的库房之内,李恪望着突然闯入的高延福慢慢揪起了眉心,高延福赶忙跪了下来,“高延福无意冲撞殿下,望殿下恕罪。”
      接着他便听到了极轻微的脚步声,绣着亞型花纹的玄色袍摆在他面前停了下来,“你来做什么。”
      他的话声让高延福不禁打了个寒颤,高延福的额头紧贴着地面,颤声道,“武才人……让我……来找本书……《孙子》……她身体不适……先回行宫了……”

      周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高延福几欲抬头,都被一股无形之力压了下去,片刻之后,只听“啪”的一声响,急促的脚步声往门外而去。
      待到那脚步声远去高延福才缓缓抬头,身前的地上是那本《孙子》,他的额上都是细密的汗珠。

      李恪一路往行辕门口跑去,脑中满是那个女子的身影,她一定猜到了是自己在等她,却不愿相见,是被两人的身份所扰,亦或是还在怨恨自己。
      事到如今,他一定要与她见上一面,告诉她自己有多想她,告诉她只要有了她,这身份,这江山,他都可以不要。

      有辆马车慢慢驶过行辕正门,李恪突然加快了步伐,他不信,不信上天就这么无情,他奔出行辕的时候,两旁的军士都斜眼看了过去,他们从未见过这位冷面王爷这般模样。
      纛旗的“李”字扬起老高,李恪站在道路中央遥望着远处,他的目光深邃不见底,却掩不住那份失望与茫然,马车渐行渐远,拐了个弯后消失在树林间。
      林子里起了风,树叶相击哗哗作响。

      不知过了多久,李恪才感觉有人拍了自己的肩膀,金胜曼一脸疑惑道,“李恪,你在这里做什么?”
      李恪终于收起神思,“公主不是随父皇去突厥那边了么。”
      “这都日落时分了,陛下随后就到,今日是与突厥密谈,为何你不去?那个什么什么大汗还问起你……”
      她的话语李恪并未听进多少,他一直在思考着要怎样才能见到她。

      “李恪,你今天怎么怪怪的,对了,各位将军都已经领了军命,为何陛下还不给我圣旨,难道他觉得我身为女子不能胜任!?”
      李恪瞧了她一眼,“你的那些人熟识高句丽的河川城郭,若是给你个小县城去打岂不是浪费,父皇会把在各道间传令的任务交给你。”
      金胜曼一脸不满,“这么说我就是个送信的!?这差事多没意思。”

      两人往行辕内走去,“这差事很重要,排兵布阵对时机极为讲究,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你可别小看了。”
      “被你这么一说我好受许多,上次问你借的那本兵书,我每次翻一页必然睡着,到现在也只看了一页,不过这一页我已经能背出来了,什么‘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金胜曼还在朗朗念出声,李恪突然打断了她的话语,“公主手里现在有多少兵马。”
      金胜曼脱口而出,“五千人。”
      “有多少是新罗军士。”
      “……不超过一半。”
      “那就够了。”
      “你想做什么?”
      “现在不能说,到时候可得拜托公主。”
      “没问题,对了,我这送信的差事,不会是你提议的吧!?”
      “自然是父皇的安排。”
      “李恪,你可别假公济私!”
      “我这也是刚刚想到的。”

      当日夜里,李世民望着御案上的奏章,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这些都是你整理的?”
      如意将茶碗放在他手边,柔声道,“嗯,臣妾去问了杨婕妤,花了好久才分好的,陛下,臣妾是不是很多事。”
      李世民一把搂住了她的腰,“你做的很好,怎么会多事。”
      如意轻轻推了他一把,“只要陛下开心,能少花些时间在奏章上就好,臣妾去看看宵夜,去去就回。”

      如意面带笑容走了出去,待她再度回到御帐中,皇帝却看着案上那本奏章,脸上早已没了先前那份惬意。
      如意还道是他又在为军务烦心,并未察觉到什么不妥,半晌之后,李世民突然说道,“如意,今天有什么人来过么。”

      如意正在盛汤羹的手抖了抖,“臣妾没见到有人来过,不过臣妾去过书房那边,或许会错过。”
      李世民自案前站起,缓步走到御帐门口望着苍白的月色,他的手中捏着一张纸,口中喃喃道,“颓恩诚已矣,覆水难自荐。”

      如意悄悄走到案前看着奏章,她很想弄明白皇帝的心思却是摸不着头脑,只听李世民又说道,“传朕的旨意,让徐充容明日就搬来军营,两日后随征高句丽。”

      与此同时,定州行宫之内树影轻摇,雾色如纱,武媚的寝室没有点灯,月光撒在青石地上泛起一片苍茫,她端坐在榻上看着高延福踏入屋子,温婉道,“福儿,太子有没有夸你做的好?”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3章 四十一 理文书武媚避不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