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碧络自从同玉栾闹翻后被禁足府内数月,玉栾见她这段时日安分不少,再加上最近北方战事四起,皇帝意图派裴玉栾带兵出征,国事在前,玉栾无法拒绝。

      恰逢裴宸宇的忌日临近,府上又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对于碧络,玉栾终究还是念在多年的情谊上,解除了碧络的禁足令。

      出征临行前,玉栾将碧络带到将军先前的书房内试探。

      “碧络,将军生前待你不薄,当初你私自做主将他的灵柩草草下葬心中可曾有过丝毫歉疚?我从来都不是贪慕权势之人,要这管事权也无用,但你得顾及将军的颜面和名声。你若是想要府里的掌事权我可以给你,但这并不代表着我允许你将这座将军府据为己有,这是将军毕生的心血,是他死后灵魂唯一的归宿,你这么做对得起将军吗?”

      玉栾望着碧络,她扭过头去,不愿与玉栾对视,冷冷的声音回应道:“别和我说这些,你不过是如今分身乏术,又需要我这个人手,才对我好言相待。”

      “你......你若是非要这般认为,我也无话可说,但有一点你必须给我谨记,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将军在战场上拿命拼来的,包括我如今所得的封号也都是看在将军的面上才赐予的,倘若你还当自己是将军的人,就应该明白该如何做了。”

      玉栾自知与她多说无益,皇帝的诏令已到,她不得耽误片刻。

      裴宸宇殒身后,北襄国朝堂内能派出的将军已经不多了,除去几位戍边的老将军,就剩下裴玉栾在京都待命。

      她如今是北襄国的女将军,那原本属于亡夫的职责也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玉栾的肩上。

      纵使家事不宁,但国难在前,她必须即刻代替亡夫出征,不容推脱。

      这一次,君若瑜仍旧同上次那般,亲自前来城门口为她送行,裴玉栾依然是一身红衣战袍,身骑战马屹立于千军万马之前。

      不同的是,这一次,她只带了皇帝赠予的龙渊剑,裴将军留下的那把长剑已被她封存在衣冠冢内。

      皇帝君若瑜下了马车,步至玉栾的马前,玉栾下马后拱手单膝跪在他膝前,“末将出征在即,吉时将至,号角一响,将士们就得赶路了,陛下请回吧!”

      君若瑜垂眼望着身前这位巾帼女将军,内心五味杂陈。

      他半晌未语,在身旁李公公低声提醒他后,他才缓缓道出一句:“请裴夫人借一步说话。”

      玉栾没有多问,她扶剑起身,跟在君若瑜身后,来到城门的瞭望台之上。

      他遣开身边侍从,孤身与玉栾站在瞭望台的凉亭内,两人眼神对视着,君若瑜的明眸中暗藏秋波,而玉栾也不知为何,竟心虚地避开了君若瑜这深情缱绻的眼神。

      “陛下还有何吩咐?”

      “身旁没人了,朕可以唤你杳杳吗?”

      玉栾蓦然抬眼望向他,殷红色的金边抹额下是一双惶然震惊的眼眸,鼻峰下的樱唇欲启,却不知该如何答话。

      君若瑜见她未拒绝,便亲切地唤着她的乳名,“杳杳,此经一别,又不知数月还是年余再见,朕属实不愿将你派去北方平乱,可朕的身边已经没有人了,朕身为一国之君,别无选择,所以才......还望你莫怪朕。”

      玉栾浅笑一声,“陛下何出此言?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臣妇虽不情愿披上这身战袍,但为了裴将军的遗志,臣妇不得已代夫出征,这是臣妇自己的选择,从未对陛下有过半点埋怨。只是亡夫的忌日将近,若臣妇不能如期归来,还请陛下代为祭奠,待臣妇归来之日,再亲自去给将军上坟。”

      “那是自然的,朕从未忘却为国捐躯的裴将军,论公,他是朕的麾下大将,论私,宸宇同朕自幼相识,多年的交情早就如同异性兄弟,在他离开后,朕无时无刻都在缅怀他,祭奠一事,朕定会安排妥当,你就别操心了。”

      “多谢陛下!”玉栾双膝跪地叩谢皇帝。

      君若瑜连忙上前扶起她,他搀着玉栾的手臂,扶起她单薄的身子,掌心触及她袖袍上的札甲,冰凉的触感如同她此刻的态度。

      他越是试图靠近她,她就越是刻意逃离他,在别人眼中,他们之间只能是君臣关系,若是想逾越这层关系,必然得有一方要付出代价。

      君若瑜将玉栾那双纤细的玉手握在掌心摩挲,指腹滑过她手背的皮肤,她这双手不似后宫女子的青葱玉指,左手掌心的掌指交界处还长着几处薄茧,想来是因为多年持剑的缘故。

      玉栾觉着不妥,慌乱地将手从皇帝的掌心中抽出,白皙的两颊不知何时飞上两朵两朵红晕,她默默垂首,不敢面对他。

      “杳杳”,君若瑜浅声唤着她,他伸出修长的指梢抬起玉栾的下颌,将她微睁的杏眼对上自己的剑眸。

      “那夜是你将朕从湖底救出来,你可知朕自从那夜之后便对你念念不忘,朕也不知何故如此,朕的内心不忍见你去战场上厮杀,只想将你留在身边,杳杳,你能明白朕的心意和苦衷吗?”

      他的视线落在了玉栾樱唇上,那一夜的记忆席卷着暗藏心底的情愫,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而玉栾却别过脸不愿与之对视。

      玉栾冷言应道:“陛下难道忘了那日太后娘娘的话吗?臣妇身为臣子,应当恪守君臣之道,还请陛下莫要越界,否则就是陷臣妇于不仁不义之地!”

      她内心惶恐不安,皇帝的示好对她而言更像是催命符,他的背后站着赵太后,身旁还有位虎视眈眈的温皇后,莫说玉栾本就无意于他,就算有这个心思,也无力与后宫那些女子争宠。

      况且名义上她还是裴宸宇的夫人,寡妇二嫁是落人话柄的。

      玉栾的果断拒绝让君若瑜有些失落,罢了,他浅叹一声,双手背于身后,徘徊至瞭望台的城墙边俯首望去。

      底下的兵马列队而立,整装待发,就等着他一声令下,而他身后的玉栾则僵滞在原地,心绪不宁。

      他挥手示意玉栾回到列队中去,待她骑上战马后,君若瑜大手一挥,北襄国的战旗随即扬起,战士的号角声穿透云层冲至九霄,裴玉栾号令三军即刻出征。

      北襄国的数万军马跟在她身后,浩浩荡荡地越过城门,朝着大漠之北奔去。

      君若瑜怔怔地站在城门之上,望着城下的千军万马,眼里是散不尽的无奈悲郁。

      那些是他的兵,却不曾听令于他;裴玉栾是他的将,却将他的示好拒之千里;他看似拥有一切,实则半生孤寡;他是北襄国历代君王中唯一没有实权的皇帝,对外他是百姓的天子,对内却又是太后掌心的傀儡。

      裴玉栾此次带兵出征之地正是西北荒漠,西北的藩王起了反心,割据一方,拥兵自立,而玉栾则带着君王的旨意去收复西北藩王的领地。

      西北藩王君佑堂本为北襄国的皇室宗亲,承蒙先帝厚爱,被封为西北藩王镇守荒漠。

      数十年来,西北边境在藩王的统治下,从最初的不毛荒凉之地,发展成为如今的繁盛番地。

      先帝尤为重视边境的管辖,又念在藩王治理有功,于是允许他在番地成立自己的军队,为的是保卫西北一带的安宁。

      然后天高皇帝远,有了分封的土地,又有听令于自己的兵马,藩王深藏多年的野心在蠢蠢欲动。

      其实早在十年前先帝立储时,藩王就曾反对过先帝立太子君若瑜为储君,他认为君若瑜是个懦弱无能之辈,无能治理国家。

      北襄国虽国力强盛,但也时不时的遭到周边小国的进犯,大朔国就是北襄国多年的宿敌。当年先帝在世时,先帝身边还培养了一批勇猛虎将,虎将一出,周边那些鼠辈小国不敢贸然进犯,因此边境才得以平稳数十年。

      可自先帝薨逝以后,当年那些功将们也都几近垂暮之年,剑老无芒,人老无刚,没有虎将的镇守,大朔国才敢频繁进犯北襄国领海。

      藩王在辈分上算是君若瑜的堂叔,素来瞧不上君若瑜这个弱不禁风的儒雅皇帝。

      他割据西北多年,如今正值不惑之年,反骨之心早已生之。

      当初君若瑜身边还有裴宸宇在,藩王畏惧裴将军的实力,不敢明着与朝堂对抗,只能秣马厉兵,伺机行动。

      如今裴宸宇死了,皇帝又是无能的具空壳子,野心勃勃的藩王开始明目张胆的招兵买马,在短短数月时间内,他的军队由区区两万增为如今的十万。

      有了兵马,藩王便开启了他的谋逆征程。

      藩王的十万兵马是何种规模?北襄国尚且能派出的兵马也不过十五万,这其中还包括了不少身残老兵以及近年来新征的新兵,他们要么老弱病残,要么缺乏实战经验,真正能称得上精兵的也不过八万左右。

      况且这八万将士常年累月的生活在京都富饶之地,倏然间让他们前往大漠荒凉之地作战,这使得他们在尚未开战就处于劣势中。

      君若瑜在派玉栾出征之前,也曾忧虑万分,裴玉栾虽然身手敏捷,是位难得的上将,但藩王性格狠厉,杀人如麻,玉栾又缺乏实战经验,这一次深入番地作战,胜算不超过五成。

      他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玉栾毕竟是一介女流,性子刚毅,藩王又是个老奸巨猾的贼鼠之辈,他怕玉栾行事冲动,陷入藩王的圈套之中,于是便派崔司徒跟在玉栾身边,为其出谋划策。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第 19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