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逝者如斯夫(下) ...


  •   吕不韦伐周之行,很大程度上巩固了他在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地位。
      打铁趁热,他立即上书秦王建议立嬴政为太子、赵姬为王后,并着手培养忠于自己的军中将领
      ————战场上刀剑无眼,一不小心就要把命给玩完了。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吕不韦既然已经积累了军功,就不必再亲自上战场,工作重心当转向“文治”。

      咱不打打杀杀了,咱要做文化人!

      吕不韦决定修一部春秋大典。
      但是,吕不韦是商人出身,他清楚,自己没有著书立言的天赋。

      于是,他仿效“战国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之举,发求贤令、建英才馆,四处网罗人才、广招宾客。同时,还亲自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邀请函送给当时最著名的大思想家,荀子。

      荀子此时当属楚国春申君的门人,曾在楚国兰陵地区任兰陵令,退休后就担任了兰陵学宫的校长,每日传道授业解惑,顺便养花养草,对去秦国做官已经没了兴趣,很快就回信拒绝了吕不韦。

      吕不韦也不生气,人要是一请就到,那还叫什么大儒呢?
      他再接再厉地写信过去,并许诺愿意让出自己的丞相之位,焚香扫榻以迎荀子。
      信还没有送到荀子那里,消息就传开了。人都道吕不韦礼贤下士,闻所未闻。此后,各路英雄好汉、四方豪强英才,纷纷拜于吕不韦门下。这当中,需要特别指出来的有两个人。

      一人名叫甘罗,此时还不到十岁。但他乃货真价实神童一枚,兼之又是昭襄王时重臣甘茂之孙,名门之后,地位特殊,吕不韦十分欢喜地收下了。

      还有一人名叫嫪毐,在投奔吕不韦之前,只是大街上一个耍杂技卖艺的,绝活就是“以巨阴关桐轮而行”(不知道意思的请自己百度),吕不韦也没甚么忌讳地收下了。

      有士人不满,对吕不韦说:“嫪毐之技,不雅、不和谐、太猥琐……”
      吕不韦道:“昔日孟尝君凭鸡鸣狗盗之徒,尚能得以安身立命。焉知嫪毐不能立功乎?天赋异禀,必有大用!”

      虽然此时吕不韦还没有想到让嫪毐给自己戴绿帽子、给嬴异人戴绿帽子,但我们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吕不韦的思想是海纳百川、波澜壮阔的,吕不韦的目光是高山仰止、深邃毒辣的。

      回到正题,吕不韦第二封信到了荀子手里。
      荀子想,前一次我拒绝你了,这次你一说让我做丞相我就屁颠屁颠去了,岂不让世人说我沽名钓誉,晚节不保?于是,又很干脆地回了一个“不”字给吕不韦。

      吕不韦此时已经从和荀子你来我往的政治表演中得到了巨大的明星效应和预期之外的丰盛回报,对他来说,荀子来不来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有一有二还得有三,甭管荀子怎么说,这场戏他还得有始有终地演下去。
      于是,他再一次言辞恳切地邀请荀子入秦。

      这一次,荀子接到信,犯难了。
      毕竟人家堂堂一国丞相,这么恭敬真挚地邀请你,你也不好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吧?
      何况,那可是秦国的丞相,万一以后他们说自己不尊重他,不把吕不韦和秦国看在眼里,要以此为借口攻打楚国可怎么办?

      荀子忧心忡忡地找了自己的得意门生韩非与李斯前来商议。
      韩非口吃,但一点也不影响他的翩翩风采与聪明才智。得知荀子的忧虑之后,韩非道:

      “今虽六国积弱,秦国独强,但若吾等东方六国齐心发展,再对秦国施以疲秦之策,使其三五年内无暇外伐,再有十年之功,便是我韩国,也未尝不能雄起!”

      荀子摇头叹道:“吕不韦邀吾入秦之事,天下皆知。若拒之,恐吕不韦与秦国发难,若拖之,恐春申君与楚王生疑。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韩非还没有想通荀子年近百岁,德高望重,楚王与春申君对他还能有何猜忌,李斯却已经站出来道:“夫子,学生愿往秦国。”

      荀子一琢磨,不由大喜。
      李斯此人,生得相貌堂堂,学富五车,写得一手好字,为人也灵活圆滑,有这个弟子主动提出代替他去秦国,无论吕不韦还是春申君都找不出什么岔子来。

      荀子立即修书一封,大意就是“吾老矣,兼之身体抱恙,不堪旅途劳顿,今门下学生李斯慕丞相之名,愿入秦为大王与丞相效力,望丞相提拔……”
      因为荀子说自己“身体抱恙”,所以,这封信还特意写得字迹缭乱,笔画扭曲。

      另一方面,在吕不韦“文治武功”的战略计划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秦国其他大臣也意识到,绝对不能让吕不韦一枝独秀。

      而且,从东周君谋秦这一事件当中,武将们也意识到,再不出征,不但六国败将都要以为秦国百万雄师变成了纸老虎,就是国内将士也将“死于忧患”,战斗力与日俱下。于是,王龁(hé)、蒙骜(ào)等武将行动起来。

      这一行动,首先遭殃的是与秦国接壤、实力弱小的韩国。
      公元前249年,秦使武将蒙骜攻韩,大胜。
      第二年,秦国攻赵,大胜。
      第三年,秦国继续进攻魏赵两国,形势依旧一片大好,天下震动。

      血的惨痛教训下,人们终于认识到,老虎打了一个盹后,不会变成猫,而会变得更加凶残有力。
      四月份,再次感到危机重重的东方各国联合起来,以魏国信陵君无忌为主帅,领五国之兵反击秦国。
      是役,两败俱伤,蒙骜率兵败退河外地区,“联合国”军也后继无力,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这一年是公元前247年,5月,上位不到的三年秦庄襄王嬴异人薨。

      短短四五年时间里,秦国就死了三个君主,死啊死的,人们也就习惯了。

      因为赢异人死前已经立下了太子,掌管全国行政的丞相吕不韦与掌管军政的蒙骜、王龁等人也是属于“太子党”的。于是,大臣们一边痛哭着办理嬴异人的丧事,一边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安排嬴政即位。

      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此时还只是一个小正太的秦始皇嬴政(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春,此时虚岁13),开始登上历史的大舞台。

      也就是这时候,被后世称为“千古一相”、“圣魔难辨”、有着“老鼠哲学”的李斯也拜别了老师荀子,怀揣着那封写得歪歪扭扭的信,从楚国西行入秦了。

      如果是言情文,我们要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在这篇耽美文里,我们要说的是,每一个成功的君主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臣子。如管仲之于齐桓公,范蠡之于勾践,商鞅之于秦孝公。
      而李斯之于秦始皇,也具有这样的意义。

      注:
      一、《史记、李斯列传》: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於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就是后世所称李斯“老鼠哲学”的由来,这一段话大意是: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二、明朝文学家、历史家李贽曾在《史纲评要•后秦记》中写道:“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