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9、天差地别的思维方式2 ...

  •   结果晞月午睡后就听到了全本——常老将军虽有二子一女,但这孙子辈的男丁却不甚兴旺,只有一个长子所出的小郎君,余下五六个小娘子,故而全家人都疼爱的紧,虽然不比阎十二郎那边放肆,但偶尔耍个小性子也是有的,年前才得了荫官预备说亲事。常老将军的闺女嫁去梁家这些年也只有一个儿子,故而也是十分疼爱,但这个小郎君为人内敛,又走了科举之路,文人风气重了些。
      这两个表兄弟自小就不对付,梁小郎君瞧不上常小郎君不学无术,常小郎君又不耐烦他镇日将‘之乎者也’挂在嘴边。
      这回大打出手,是因为常家长媳崔氏给儿子看中了新贵杨家五娘子杨彦荣,但这位小祖宗并不买账,私下里看上了一个五品文官的小娘子,谁知那女儿被自家亲戚说给了梁小郎君,常氏虽然觉得那小娘子品貌不错但到底是门第上差了一些,正犹豫,谁也不知自家儿子却也对那小娘子倾心已久。
      这些孩子们本就是背地里的暗送秋波,所以大人也都不清楚。
      谁知昨日那小娘子同母亲还有常氏一起去清安观上香,梁小郎君来接,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当着人家母亲的面儿就把话说出来了,本来是一桩好事,两家也是一拍即合准备定亲事了。但当夜常小郎君醉酒后得知此事,就找到姑姑家闹事。言语之间有些过激,后来就同他表弟动了手,梁家小郎君是个读书人,那经得住他的一番拳头,一口气没上来险些去了。常氏今早到娘家闹事,常老将军一气之下抄起马鞭打了大孙子一顿,自己也气的下不了床。

      “梁家?和先夫人是?”,晞月弯弯绕绕得听了一轮,才想起来问。
      孟闻解释道:“说起来我们和常家也算一个转折亲,娶了常老将军女儿的那个梁家姑爷,就是梁家的三房堂叔。争风吃醋的梁家小郎君,就是漩娘的堂弟,绍儿的舅舅。不过梁家这两房也不是那么亲厚,少有往来。”
      话里的漩娘正是孟闻原配梁之漩,晞月在整理浔崧居时,偶然发现一方私印得知。
      一通弯弯绕绕下来,聪慧如晞月也得迷糊一阵,不禁感慨出嫁前和映月闲聊孟家人口复杂亲戚遍布京城,果真不假。估计随便从大街上扯个人出来,都跟孟家沾亲带故。
      “那小娘子瞧上的是常家小郎君,但家里帮她定下的婚事是梁家小郎君?表兄弟看上了一个小娘子,争风吃醋?”,晞月感慨一番世事弄人,想来这回外头的说书匠又有了新本子。
      孟闻十分不屑道,“常家的我是见过的,早年过分骄纵了,养成个纨绔子弟,全然没有常老将军杀伐果敢之气。还好常老将军夫妇都是硬脾气,才没让他无法无天。不过这回着实胡闹……”
      晞月少见他对谁这般不屑,有些诧异。
      “瞧上了人家小娘子,跟家里明说,上门提亲就是。拖拖拉拉,难不成要等到小娘子嫁人了才幡然悔悟?夜夜相思不寐?”,孟闻揉了揉额角,盘算着到底还有谁能接替常家那两位。
      “也可能是家里不许,他心里又不甘呢?”,晞月按着话本子的常见情节分辨了一句。
      “家里不许,他又争不过,那便放弃好了!拖着人家小娘子,可非大丈夫所为。再说了,醉酒闹事,只这一条他就没了理。”,孟闻叩着茶盏轻飘飘得道。
      想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她也是能下得了狠心之人,女子的青春年华能有几何,拖拖拉拉姑娘终有一日成了别人的。她反倒是有些欣赏梁家小郎君的果敢,虽是读书人但十分果决。
      不过她觉得,梁家与那小娘子最后也成不了,常家和那小娘子也成不了,反倒是最后会拖累了那个小娘子。
      见晞月沉思,明白女孩子总是多思多虑的,安慰了两句就起身去外头商议事情了。在他看来这些小子丫头情情爱爱的东西不甚重要,要紧的是常老将军的身体能不能挺得过去。

      常家和孟家程家一样都是跟随□□打江山的功臣之后,虽然经历了太宗铁腕时期削弱军权,所以常家不如一直镇守北疆的程家在军中有威望,也不如能文能武的孟家的朝上受重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常老将军热血沙场重振常家威名后,常家又重回顶峰。但随着子嗣不济,常家又显颓势。常家两个儿子并不拔尖,一直靠着祖宗恩荫混个不咸不淡的武官,磨砺多年才小有功绩,好不容易有出头之日,眼下被这不肖子孙给折腾得命悬一线了。本想通过联姻和新贵搭上关系,也搅和了。这儿孙不济,才是家族没落的根源。

      常老将军在鬼门关挣扎了好几日,大内也慌慌张张得指派了数名圣手来救治,流水一样的珍贵药材送到常老将军府上,好在上天眷顾,病情终于稳定了。
      至于他家那位长孙的婚事,闹得满城皆知,常老将军能说囫囵话的第一日,就直接让人把这逆子踢到军营去了,还放出狠话来,如果没有在军营里混出个名头,别说娶妻了连族谱都给他抹了,作为常家第三代的唯一独苗,老爹和叔叔总是心软的,但他们还没来得及求情,常老将军抄着自己那把斩杀无数草原名将的大刀放了狠话:谁为那不肖子孙求情,就领军棍一百,赶出家门!
      儿子儿媳又想去求老夫人说好话,谁知道老夫人比老将军更果断,把两个来求情的儿媳妇一通教训,又在院里罚跪了一个时辰,转头下午就给两个儿子的院里安排了两个年轻貌美的小星儿。至于那嫁到梁家的常氏,老夫人亲自上门把自家闺女骂了一通,顺便给几个亲厚的老姐妹透了点风,听说没几日,那小娘子的亲事就已经被定下了,许了一个永州的人家。
      此事闹到现在也算是平息了,晞月的主母活计也渐渐上手了,陪着孟闻到常家看望了一趟,和几位老夫人聊了会儿天就走了。

      回府的车上,孟闻静默得坐着,晞月敏锐得察觉到他心绪不佳,轻声问道:“怎么了?常老将军不是已经转危为安了吗?”
      孟闻轻轻笑了一下,掩去了眉间的忧虑,“没事,常老将军身子硬朗,若此时有乱,他还能提枪上马。”
      “那你看起来不太高兴……”,说到这里,晞月觉得有些失言了,很多事她也不该多问的。
      见她欲言又止,孟闻主动解释道:“常老将军这边应该没什么事了,不过陛下有意组建亲兵,也就是坊间流传的羽林军,里头的统领之职尚未决定。”
      晞月也有听闻,“方才听人说起,常老将军举荐了冀北冯安将军,常家的两个儿子也要出任副统领一职,这里头还有其他未定的吗?”
      “副统领的人选常家占一个,我的旧部也占一个,祝家举荐上来一个还在核查,禁军副统领里也要选一个,四人之间择二人,赢面很大。但统领一职颇有争议,常老将军和陛下中意冀北大营统帅冯安,但淮王那边推了赣州守备吕胜,此人是他旧部,在军中也算有些口碑,但阎家推举了西南刺史段成渝,此人无论是功业才干风评,确实都在冯安和吕胜之上……”
      “段成渝?”
      晞月隐隐觉得这个名字似乎听过,但总是想不起来。
      “阎家,西南。”孟闻耐心提醒。
      “哦!”,晞月恍然,“所以羽林军一但组成,段成渝接任了这一职责,就是往阎家手里送了一把利剑,还是放在陛下枕侧的利剑。”,晞月觉得他既然已经说出来,应该不会没有对策,小心询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
      孟闻叹了口气,随即意识到不该在晞月面前叹气让她忧心的,但看着她关切的眼神也不好隐瞒,只道:“调段成渝入京本来是要牵制阎家在西南的势力,但有些人借着此事非要把他塞进羽林军或者禁军里面,此前准备便是白费了。陛下虽不想退让,但军中情况复杂,还需妥当处理。”
      陛下重新组建羽林军无非有两方面的考量,一则现如今兵权四分五裂,几处大营都分在各大世家手中,借着组建羽林军的由头把几处要紧的军职换成自己人,二则,京中禁军城防、还有军督府,这些地方陛下根本就没有插手的能力,整治揽权现在也是个机会。但她有些不明白,既然陛下不想让段成渝入京,那么就不同意就成了,为何还要苦恼?
      孟闻看她沉默着,应该也已经想到了一些,“段成渝本只是宁王府将,又阎家关系匪浅,阎家在西南根深蒂固和这些固守一方的大将尤其密切,陛下本想把他调入京中挟制……但阎家盯上了羽林军统帅的位置,段成渝入京不但没有削弱阎家,反而是助长,这才有些棘手。”
      “难道段成渝入京就只有做羽林军统帅一条路了吗?”,晞月反问道。
      孟闻其实也没有说明白,方才的一番言论都是自己的看法,而对于皇帝来说却稍有不同,思及此处包含深意得笑了一下,揽过她的肩膀,“夫人果然聪慧,此事虽难倒也不是无计可施,且看往后吧!”
      晞月被他那一笑闹得有些毛骨悚然,反正也不想听他提那些琐碎的事,于是换了个话题,“方才跟常老夫人聊天,老夫人给了我一个做蜜饯的小方子,我瞧着和我往常做的方式不太一样,仿佛有巧思,回头做一些您带去西北。”
      说起西北,孟闻心思又沉了下来,按着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去西北的日程怕是又要提前了。好多事情尚未有定论,他这一阵子有的忙了。
      而晞月想到的确是,既然被琐事绊住了脚,孟闻或许能在家里住得更久一些,最好能等到她完全可以独立掌握府上大小之事!那时,他一离京,自己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好不自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