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自来熟 ...

  •   回了房,还没坐稳慕慈斋的女使就过来,要晞月顾暄去吃茶,说是有几家老夫人的从前的闺中密友来访,要晞月作陪。
      “娘子,要不要推了?你昨晚都没睡,眼睛都熬红了。给您冲一碗木樨清露,您喝了睡下。”素银在梳妆台前犹豫。
      晞月拍了拍脸,铜镜里的自己脸色是有些差,“上妆时用心些,帮我遮一遮。晓夏盯着知春和十四郎,你等下也别跟着我了,守好院子。素金那边要有什么,你即可来报。”
      “是,娘子放心。我这就叫人进来给您梳妆。”素银点头应下。
      为了掩盖脸上的疲累,今日晞月穿的鲜艳些,艾绿压银边的袄子,柳黄百褶裙,外头笼着常穿的白貂裘的披风。晨起下了雨,现下外头阴沉湿冷,晞月这一身明亮的打扮走在院子里头倒是提前添了些早春气氛。刚从花园边的游廊里穿过,转角就碰上了映月,她一身碧色也是十分亮眼。
      “今日是怎么了,我们俩这般心有灵犀?”映月并肩走过来。
      晞月看她眼睛有点红,但瞧着神色并无异常,既然她来了想来就没什么事,于是就没多问,“我这半新的衣服,如何能跟你那成平伯府官家赏下的料子相比,你这可够赶的,年前送来的料子,你这就已经穿上了。”
      晞月最近的乐趣就是用成平伯府来逗她,映月面红耳赤说着就要来捶她。
      便挽了她的手笑言:“好了,不逗你了。眼睛怎么红红的?”
      映月还没说话呢,旁边的落英就道:“孙家二郎怕我们姑娘闷,送了些话本子来,我们娘子昨晚熬着夜看了许多,这不眼睛都熬红了。”
      映月更是羞涩,狠狠得瞪了一眼落英,晞月笑得肚子都痛了。
      “怎么不见女使跟着?晓夏呢?”映月这才瞧见她是一个人,身后丫鬟婆子没有一个。
      “昨个院不是查出来几个内贼嘛,几个妈妈年节回了家,现下还没回来,只能素金素银料理着,晓夏晨起出来又崴了脚,哎……没一个省心的。想着一会儿见贵客,那几个不成器的还是不带的好,省的丢人。”
      “要紧吗?年节里头闹事最是烦心,我娘今日又出门了,不然你就将他们打发出去省的闹心。”
      “无妨,几个小贼我还料理不了吗?”
      “那就好。”映月也没放在心上,“对了,今日来的是谁?我起晚了,传话的女使也没说。”
      “新任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杨少玄大人家慈,胶东名门君家的那位老夫人,还有御史台裴老中丞的夫人。”
      映月听闻是这二人神色突然就严肃起来,敛了敛衣襟,“裴老夫人是祖母闺中旧识怎么来的这样晚,元宵都过了才来?裴家出了什么事?”
      晞月低声道:“你在家里窝着,自然不晓得,我也是听厨房买菜的妈妈说的。裴家这一年可是不安顺,说出来都觉得会烂嘴,阎十二中秋之祸那日,她家次子的庶女同一个小郎君私会叫家里人抓个正着,好似有身子了。还有裴家那个找猫逗狗的三爷,他的一个美貌妾室同家里的小厮跑了,裴三爷气瘫了,前一阵子说不行了,也不知进来如何了。”
      “天爷啊!原先老中丞在的时候裴家不是还好吗?”映月颇为震惊,从前只知道裴老夫人有些糊涂,竟然不晓得家里居然才能这般糟乱。裴老大人才过世那几年,裴老夫人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府上来个两三趟求老夫人出主意帮忙,她家长媳拿捏不住,三儿媳又软弱,几个儿子也不争气,家里账面也是一锅粥,没成想居然能乱成这个样子。
      “也不知今日来是做什么,不过杨家老夫人是你那阿婆的亲姨母,你等下可要注意些。”晞月提醒。
      从方才开始就映月已经开始端起架子,乖巧得冲她微微点了点下颌,“姐姐提醒得是。”
      瞧见她这般矫揉造作只觉得有些好笑,“杨家老夫人同祖母是旧相识吗?除去她是你未来阿婆的姨母,她同咱家还有别的交情吗?”
      “我也不清楚,杨指挥使一直是外任,杨家在京中也没什么要紧的亲戚,谁知道呢?”映月摇摇头。
      二人挽着手往里走,晞月皱皱眉头,那杨家来是做什么?没交情呀!
      “你也不知吗?三婶婶不是去了她家开府的宴席吗?”
      映月耸耸肩,“杨家入京,官家将从前陈王的旧府邸赏给他了,杨家拉拉杂杂一大家子呢。据说他家来京那日,马头停了一排她家的船,很有气派。她家大宴的时候可来了不少贵戚,我娘也没同杨老夫人说过几句话。”
      前头就到了慕慈斋的院外了,二人也就不再说话了。晞月默默在心里盘算,裴老夫人许是来叙旧的,可这杨老夫人一直都随杨指挥使在外盘旋,既不是老夫人闺中好友,也不是远方亲戚,再着一般来府上攀关系的就直接去前院晁氏处了,何况杨家这样新贵还用攀顾家门第吗?到底是来干嘛!走着走着,骤然想起那日老夫人在马车里对她说的话,才恍然大悟,这是来给她相亲啊!
      门口的翠萝见到二人过来了,立刻迎了过来,“二位快进来,老夫人等候多时了。”
      二人听闻院里好似有嬉笑的声音,看向翠萝。
      “裴、杨两家的小娘子小郎君在院里开了投壶捶丸的场子,二位来迟了,方才都打过一局了。”
      二人对视一眼,颇有疑虑,“郎君?”
      “老夫人说都是孩子,年节下的不拘束了。”翠萝说着就将二人往里引。

      慕慈斋的前院以天井分开,左边的廊下两个穿着观音兜的姑娘窝在廊下铺这的一张坐席上抓子儿,看着年纪比映月小一些,且晞月看着眼生应是杨老夫人带来的;右边三人在投壶,中间那个高一些的是裴家大爷的次子裴宏文,右边穿着玄青色锦袍的是裴家二爷的三子裴晋文,左边那个猩红袍子的没见过,应该是杨家的。
      晞月扫了一眼无意间瞧见那杨家的也在往这边看,止步微微点了个头,便跟了上去。正厅里已经坐满了,老夫人今日带了晞月给她绣的一个兰花纹样的昭君套,显然方才已经铺垫过了,晞月一进门所有人都盯了过来,看的她发毛也不知方才老夫人都吹嘘什么了。
      晞月扫了一眼厅里的几个人,在门口作了礼,“祖母慈安,裴老夫人安,杨老夫人安。”映月当然也不傻,一进门就瞧出来这是给晞月做的局,只顺着她做了礼。
      “快来,快来。”老夫人欢快得向二人招手,向身旁的两位老夫人介绍道:“这个是十一娘,我那二儿子的大丫头,这个是十三娘,我三儿子的小丫头。十三娘,那个是孙家王夫人的姨母,你该叫外祖母的。”
      杨老夫人一派慈眉善目,冲映月招招手,“我那外甥女同我说给黎儿找了个娴静得体的媳妇,如今我瞧着着实不错。”说着就将手上的一个翡翠镯子过到了映月手上,“瞧瞧,红酥手衬着这镯子多好。”
      映月端着架子嫣然微笑答谢,翠萝立刻端了个杌子放到杨老夫人身边,映月就势坐下同她说话。
      晞月忍着笑意默默刚要在老夫人身边也坐下,裴老夫人也开了口把她拽了过去。
      “老夫人近来可好,我祖母十分惦念您。”晞月也不好显得太冷淡寒暄了两句,注意到裴老夫人下首坐着一个女孩,是裴二爷的幼女裴安如,晞月瞧她正看着自己也冲她笑了笑,原来还给顾暄也找好了相看的人。
      老夫人看顾暄并没到便问道:“十四郎怎么没来?”
      “晨起小厮来回,说昨晚看书晚了似乎有些着凉,怕将病气过给旁人便没有来,十四郎托孙女给您问安。”
      老夫人点点头笑着道:“我这个小孙子啊,就知道读书,哎,请郎中了没?”
      “还没呢,十四郎说不打紧,休息一日就是了。”晞月替他打圆场,顺势也将话绕了出去,“近日天还没回暖,婆婆您也注意身子。”
      “好,知道了,数你细心。”老夫人说话间掩饰不住的骄傲,两位老夫人也是十分赞赏得看向晞月。
      “你家孩子个个都是上进的,可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你瞧瞧我家那俩,还在外头投壶呢。”裴老夫人转身对身边的嬷嬷道:“玩了那么久,叫孩子们进来喝口茶吧。”
      杨老夫人也趁着对身边的嬷嬷道:“你也去把三郎四郎唤回来喝口茶。”
      映月偷偷瞥了一眼晞月,狡黠得冲她眨眨眼。
      说着话,三个小郎君就进来了。
      前头那个是杨家行三的公子名叫杨彦云,他大步迈进门将肩上的鹤氅递给旁边的小厮,冲在座诸位一拱手便在杨老夫人下首坐下,跟着他的是裴家的两位,这两位是顾家常客,晞月从前也见过。杨家还有一个叫彦希的,更衣去了还没到。几人互相问候了两句,喝过了一圈茶,杨老夫人瞧着气氛刚刚好,便对着老夫人使眼色。
      老夫人转了转手炉,招呼栗妈妈准备好的东西,“几个小郎君方才玩了一圈也累了,栗妈妈去把梅花汤饼端上来,暖和暖和身子。”
      映月正喝着茶,呛了一下,偷偷捂着帕子咳了两声,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老夫人也注意到了,随便找个理由将她支了出去,“十三娘啊,杨家的两个妹妹还在外头玩,你去看看,别让厨房漏了他们俩的汤饼。”
      映月早就憋不住了,快快起身飞了出去。
      没过一会儿,每人一碗的梅花汤饼就端了进来,顿时屋里清香四溢。
      “这是什么,好香啊。”,杨彦云瞧着好像十分感兴趣。
      老夫人看了晞月一眼示意她接话。
      ‘天爷啊,这是什么场面,太羞臊了吧!’即便心中在狂吼,可面上还是维持这娴静,“这是冬日存起来的梅花做得汤饼,梅花舒肝明目,读书人多食一些也是好的。”
      接着就是一阵阵汤匙碰撞的声音,晞月捧着手里的着碗汤饼着实有些吃不消。
      从汤饼开始,老夫人一会儿说说晞月的厨艺好,一会儿说女红好,一会儿说她沉稳娴静,一会儿说她温柔贴心。裴老夫人也不甘落后,先是说裴安如知书达理,又是说她淑质英才。
      接着就是一番公子哥儿之间的夸耀,三个老夫人互相吹嘘,一个个舌灿莲花,将自家孩子都快夸到天上去了。不过裴家老夫人有些跟不上了,她家一个姑娘两个哥儿,她还得夸得不重样,确实也为难了些。至于杨老夫人,她带了两个孙女来本来是打算和顾暄相看一番,结果顾暄没到,另外一个孙子还没回来,于是就猛夸眼前的这一个。没成想杨彦云脸皮异常的薄,只说了几句就羞臊不已满脸通红。
      老夫人看这火烧得够旺了,于是拉着老姐妹去后厅了吃茶了。
      场面一下子更加尴尬了,晞月和裴安如挨着坐,裴安如的下首是他的两个兄弟,对面是杨彦云,几人面面相觑,后头还站着一排女使小厮。
      最后这个尴尬的沉静还是晞月来打破,毕竟她是主人家,“翠菊翠萝,给客人添茶,瞧着点心也用得差不多了,换玫瑰酥,栗子酥来。不知道茶点还合不合口?”
      “十一娘客气了,你家厨司很是不错。点心不甜腻,还有淡淡的花香。这许久不来,又精进了不少。”裴宏文赞不绝口。
      “裴三郎客气了。”晞月浅笑了一下。
      “这是什么,瞧着像梅花一般。”杨彦云夹了一块菱粉糕问道。
      晞月回答:“就是菱粉糕,不过用了花模子。为这应景,上头压了一片梅花做花蕊。”
      “十一娘都会做吗?”裴安如端着茶碗偏头问她。
      晞月微笑着摇头,“怎么会呢,婆婆是抬举我,我哪里是裴娘子这般蕙质兰心之人。”
      “我那也是婆婆夸大了,你可别笑话我,我连菜刀都拿不起来!”裴安如也将方才的话说透了。
      正说着,掀帘子进来一人,面目清秀身材挺拔,看见长辈不在愣了一下,随之笑言:“这府上园子修得好,我都绕晕了。”
      “四弟,快进来见礼。”杨彦云也先站了起来,剩下的人也跟着站了起来。
      裴家兄妹方才已经见过了,说要见礼的对象自然就是晞月了,晞月往前挪了一小步,冲他微微点了点头,“这是杨家四郎吧,小女顾十一。”
      “哦?十一娘安,听闻你家姑娘名字都带月字,你唤做什么?”
      晞月愣了一下,一上来就问闺名?我们不过第一次见啊!
      “似乎是‘晞’字,我记得你妹妹十三娘名字是‘映’,她前年送我一副画,下头落款是闺名。”裴安如大方得接上了话,边说还边对晞月使眼色。
      晞月一个头两个大,自己不过迟来了一会儿,祖母究竟跟他们说什么了!这会儿连自己的闺名都卖了!
      “你名字里也有一个‘希’字!是哪个‘希’?”杨彦希随即脱口而出。
      晞月尴尬不已,但赶鸭子上架不得不说:“……白露未睎。”
      “好巧,我是‘朱华未希’,旧时也可混用,可见十一娘同我缘分不浅。”杨彦希只觉得晞月颇得眼缘,便多说了两句。旁边几人见他十分热络,也主动避嫌,不再和晞月搭话了。
      晞月微笑僵在脸上,略略有些失措,但片刻就反应了过来,示意他请坐,“杨四郎请坐,添茶。”
      “闷在屋里做什么,我们去外头玩吧,瞧着天也放晴了。”裴晋文提议道。
      三个男子自然是应和,裴安如本来有些犹豫,但两位兄长一劝自然也就同意了,晞月是主人家要照顾周全,此刻也只能跟着出去。
      院子里捶丸投壶都准备好了,晞月跟着他们玩了两句便趁着没人在意默默得退了下来,坐在廊下的交椅上捧着茶碗观望。她一向都对这个提不起什么兴趣,到是很喜欢看戏,这一点她和孟纯是很合得来的。
      “怎么,没兴致?”杨彦希也在她身边坐下来。
      晞月立刻换上她疏离温和的微笑:“没有,累了下场歇一会儿。你去吧,不必在意。”
      “我初来京城,却觉得你们京城无趣极了,整日拘束着,好似什么都恹恹得。”杨彦希抱怨道,顺势在她身边的交椅上坐了下来,也拿了一块和她一样的茶点,“这个好吃吗?”
      晞月并不明白他为何要同自己说这些只是微微点头,以为是招待不周,“眼下还未开春,万籁俱寂,自然有些寥落,等春暖花开的时候,到妙华寺听讲经,到城外赛马游船,栖霞山下马球垂钓射猎,皆是乐事……不妨再等些日子。”
      “哦?是吗?从前在江南冬日里也绿草如茵,水池不会冻住,就算冬日也能打马球钓锦鲤。”
      “公子去过江南?”晞月笑问,从李愉向她提起后,她心里多江南始终是带着一丝哀伤的憧憬。
      “家父旅任江南,我在那里生活过数年。天下再也没有比扬州更好的地方了。”他突然话锋一转,“你喜欢垂钓吗?感觉你应当喜欢这种不争不抢的游戏。”
      “翁翁喜欢,我平素也玩。”
      晞月心道‘你都这样问了,我还能说我不喜欢吗?’
      “你家祖父喜欢钓鱼,我一进京城就听说了,没想到你居然也喜欢。那你定然不喜欢打马球了?”杨彦希转过身来看她,一双丹凤眼瞧着她,晞月一阵脸热。
      比之垂钓,晞月对马球的热情更高,但也不好驳他面子,淡淡道:“平素也是玩的。”
      “若我家开马球会,你来吗?”,他自说自话起来。
      晞月不太懂他为何思维如此跳脱,木讷得应道:“若长辈允准自然是去的。”
      “好,我当年答应了。”他突然心情大好,挑了一块琥珀核桃咔哧咔呲得嚼了起来。
      晞月满脸诧异,哪里来的缺心眼,心道‘我到底在说些什么,我答应什么了!’。

      晞月又费心费力得张罗了午膳,忙了大半日才将这些不知所谓的人都送了回去,累得脖子发酸,眼睛发涩,脸也笑僵了。
      老夫人见她有些疲累便没多问就放她回去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0章 自来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