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离情 ...

  •   “大嫂,你也照得好看哈~,这件衣裳穿得好,上相!爸爸这身衣裳也喜庆,我发觉照相还是要穿艳一点儿,拍下来才好看。”

      “人穷怪屋基,非不承认是自己长相问题。你看人家二姐穿的麻灰色的卡其布,拍出来照样好看!你们大家讲哈看,是不是嘛!”

      “我们俩个大哥莫说二哥,尽都差不多!你看哈你,一张脸啥子表情都没得,不晓得的还以为我们惹到你了呢!……哎呀,这小姑娘当真乖嘞!”

      “你们硬是不要说,尘娃儿和这小姑娘站在一起这么一看,还真有点儿金童玉女的意思哈~不要说尘娃儿,我都有点喜欢这姑娘。”

      “不是咋个呢,这要是我姑娘就好了。三嫂儿,要不你和三哥再努力一下,给我们尘娃儿再生个妹妹来耍嘛!你看他都眼气(眼红)人家妹妹成这个德性了!”

      “就是,只差没有鼓到(强行)抢了!哈哈哈……”

      “哈哈哈……”

      “找些来说,一把老骨头了还生啥子生?四妹,你还年轻,倒是可以生一个。”

      “我倒是想生呢,就是没得那个条件!一来工作要搓脱不说,万一又生个带把把的咋个整?现在一个,都时不时把我和他老汉气得脑冲血。再来一个,怕是活不到退休。”

      “这个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我们这家人就是没得吃髈(pǎng,猪后腿肉,正月里农村女婿拜年送给老丈人的肉)的命!唉!”

      “唉!”

      “可惜了,弄乖的姑娘,是人家的。”

      “不是咋过嘛!……”

      水光寿宴三天后,水家人还没有散。三合院儿的堂屋里,一家人围着八仙桌,拿着刚到手的照片议论,说到麦麦时,一家子的红眼病全犯了。

      “要不……”水轻尘的四孃,水梦澜想到了一个主意:“三哥三嫂,你们收这姑娘当干女儿,尘娃儿不就有妹妹了?爸爸不就有孙女了?”

      众人闻言一喜,纷纷赞道:“是个好主意。”

      只有水梦楼有些犹豫:“就算我们想,人家也不一定愿意啊!娃儿都这么大了,再拜保保(干爹妈)是不是有点迟了?再说,我看这小姑娘跑来跑去,蛮精神的,也没得啥子要保的嘛!”

      (四川农村拜“保保”,多数是因为孩子虚弱怕养不大,多拜个爹妈以保其平安健康长大的意思。也因此,不像别的地方叫“干爹干妈”,而是叫“保保”。所以,一般拜“保保”都是在三岁以下的时候。故而,水梦楼有此番说话。)

      水轻尘的二孃,水梦梅趴过来,道:“再不然……,把尘娃儿拜结给江云海,倒过来?”

      水梦桥连连摇头:“不好不好!说得像尘娃儿要上门(当上门女婿)的感觉。”

      “我才不要上门呢!”当事人水轻尘终于跳出来投反对票。不论男女老少,谁都知道当上门女婿,就得低着头过日子。这样的事,他水轻尘怎么可能做。

      结果他爹笑道:“你娃儿想得美呢!就算你想上门,人家不一定要呢!看看人姑娘,长得跟河坝头的豌豆儿巅巅样好看,到时候指不定上门提亲的人门坎都要踏烂。”

      “那……”水梦澜是个好东西就要搞自己手里的性子,立即道:“要先下手为强哦!”

      “说你妈个脚!”水光拿烟杆儿敲了闺女的头一下:“咋个先下手为强?订娃娃亲?现在都哪个年代了,已经不兴这个了。”

      水梦澜嘟嘴嚷道:“左也不得行,右也不得行,那要咋个办嘛?!”

      水轻尘的娘,拿过那照片来看,也是越看越喜欢:“当真长得乖。”回头看自己小儿子那张满心欢喜的脸,乐了,逗道:“要不……你多跑跑,二天长大了给娘娶回来?”

      水梦楼坐在藤椅上笑:“你们一个二个的,跟尘娃儿一样,非要抢人家闺女呀?!”

      水轻尘这个时候其实对男女之情一无所知,但是知道妻子娶回来,那就是要一起过日子的。如果能跟麦麦天天在一起,那不是件很开心的事么?因此道:“我们给她八抬大轿抬回来不行么?”

      “哈哈哈……”

      水家人全乐了:“看来尘娃儿这媳妇儿是娶定了呀!”

      江家院子里,麦麦带着妹妹写暑假作业,突然耳朵烧得滚烫,抓着耳朵对妹妹说:“好像哪个在滔 (骂)我呢,害我耳朵滚烫!你手给我冰下!”

      江雨绮把自己长年冰凉的手伸过去,给姐姐冰了冰:“舒服了不?”

      麦麦:“舒服多了。”遂低头继续写字。

      当然,水家大人们讲的这些,都是玩笑话而已。

      因此,谁也没当真。

      全家福一分,水家女儿女婿带着孩子们各回各家,儿子们又要开始忙着营生了。

      水家村地少,不够吃,所以水家村的人,不像江家村全员种地,几乎有一半儿的人都在做着买卖生意。水家村种地的,卖秧苗,卖成菜。除了这些,便十里八乡去游走,收购农作物、家禽家畜、水果等转卖到别的地方,赚些差价。

      水轻尘的伯伯水梦桥,主要收购烟和生姜。烟卖山里去,生姜销到城里。两个堂兄,托了姑父的关系,在木船社帮工。而水轻尘的父母则把家里的地全给了哥嫂去种,条件就是照顾自己的小儿子和老父亲火食,然后带着两个儿子去城里摆摊子。只有在每年清明过后,新茶出来时,才会回村来收购茶叶。

      暑假里,收购烟叶正当时。

      许多有学生的家庭,全靠卖了烟来凑学费,所以就算价钱低一些也会卖。这时候买得越多,赚得越多。当然了,为了让农户们乐意把烟卖出,他们会散播一些“再过一阵价格会下滑”的谣言。

      妹妹们各回各家后,水梦桥来找弟弟水梦楼:“你们既然要等开学后才走,那你有空就同我一起到河对门去买烟吧!几个孩子也一起去,学一学。”

      买烟,就得挨家挨户走。先看烟的成色好赖,现场裹一支试抽,再坐下来喝杯茶,跟主人家谈价格,达成一致后付定金,然后到了约定的时间,开个拖拉机来,称重,付尾款,拉货。

      水梦桥话里的“几个孩子”是不包括水轻尘的。可正在院子里扯莫奈何(玩陀螺)的水轻尘听到是去河对门,立马抓起莫奈何就跑进屋来:“伯伯,我也要去!”

      水梦楼:“你去干啥子?谈得来价?还是搬得动烟捆?”

      水梦桥也说:“你以为是去耍哦?上坝下坝家家户户跑,腿腿儿都要给你龟儿走细!在屋头好生看书,我们水家还要靠你读书光宗耀主的呢!”

      水光这一家,没有一个孩子能读书,基本上了初中就开始跟父亲学做生意了。就水轻尘一个,打小伶俐,每学期都能拿个前三回来。他哥哥水波一家的情况也是一样,也是最小的孙子水轻峰成绩不错,是可以好好培养的。

      对此,水波曾这么跟弟弟水光说过:“看来……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呀!要好生管到才是。”

      于是,这两小孙孙特别受家族人看重,家中一切事务皆不让参与,只要他们专心读书。另外,大家得了好东西,不管吃的用的玩儿的,也尽往他俩身上砸,宠溺程度可见一斑。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古时候的秀才为何手无束鸡之力了。

      “我作业已经写完了!”水轻尘努力争取。

      水梦楼,眉头一皱:“三伏天的,天天太阳这么大你跟着跑啥子!走两步说不定就中暑了,等下哪个有精力经忧(照顾)你!”

      水轻尘不甘心:“不得!我保证不拖后腿!”

      “不准去!”水梦楼三个字结束了讨论。

      “阿公!爷爷!”水轻尘搬救兵。

      水光抽着烟,在墙根下拿起剪刀剪万年青。他放下剪刀,拧着墙头摘的丝瓜进屋,扔在桌子上,然后抓起桌上的茶盅喝水。

      水轻尘眼巴巴地看着他进来,等他为自己说话。

      水光看他一眼,才对两儿子说:“娃儿伙,哪儿就那么娇气了?带去见见世面,看看人情世故也好。天天窝在屋头看书,看成个书呆子也不好。上头场,人家江云海那个闺女都敢一个人卖南瓜了,未必然我孙子跟着大人跑跑还不得行?”

      两兄弟一听,觉得父亲说得也在理,妥协了。

      “噢——!”水轻尘瞬间蹦得老高,兴奋得嘴巴都快裂到耳根了。

      可惜,这一趟走家串户,水轻尘晒得皮耷嘴歪跟着走了一天,到了麦麦家却没有见到她。不但没见着麦麦,江雨天也不在家。

      水梦楼一边裹烟,一边瞟坐在核桃树下一脸沮丧的儿子,转头问端水出来的香秀:“娃娃儿些跑河坝头去耍了?咋一个也没在屋头?”

      水轻尘抬起头来,等香秀答案。

      香秀:“她四孃带着去肖家湾苞谷坪他们五孃家耍去了。”说着,又从阶沿上箩筐里提出一把带藤的新鲜花生出来招呼水轻尘:“水三娃,过来吃花生。”

      水轻尘蔫蔫地走过来,接过花生道谢:“谢谢表婶。”

      “乖~”香秀摸了一下孩子的头,转身去了屋后。

      等水梦桥两兄弟同江云河两兄弟谈好价格下了定金准备走时,香秀从屋里拿着几束桂圆出来:“这桂圆还没怎么熟貂鹩儿(松鼠)就开始来了。不多点,你们拿回去尝尝。”

      桂圆这种水果,别说在月亮湾,就是整个四川也是极稀罕的。像江家这样近百年的大树在整个月亮湾,总共不超过三棵。而且,据说就江云海家的这棵桂圆籽最小,肉最厚。水家人受宠若惊,没想到主家这样慷慨,别看只有几束,可这桂圆结得极好,果子沉甸甸的,少说也有十斤左右。

      水梦桥的大儿子水轻耀上前双手接过,大人孩子一起道谢。

      江云海夫妇:“不客气不客气,上回水三娃还帮我们麦麦卖南瓜呢!就说人家水三娃能干,你看这么点年纪就跟到你们学做生意了,二天肯定大出息。”

      水轻尘被夸得很不好意思,率先跑出了门。

      “要得,那就多谢了哦!”水梦楼和兄弟孩子们朝院外走。

      江家兄弟站在院边:“慢走哦!”

      星星渡码头。

      在麻柳树底下坐着等横渡的时候,水轻耀扯了一串儿桂圆出来,先摘了两小枝分给父亲和叔叔,然后又摘了一枝扔给水轻尘:“来,你老丈人的桂圆,尝下是不是特别甜!”

      “哈哈哈……”兄弟几个狂笑。

      水梦桥赶紧环视了一下周围,幸好这大中午的码头上除了他们,别无他人。他还是吼了儿子一声:“不看地方就打胡乱说,没得个样子!等下别个听到传到江家人耳朵里,不好!”

      水梦楼点头,继续跟孩子们上课:“尤其是我们做生意的,说话做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该听的听到了,就要烂在肚子里头。不该说的,也决不能图一时嘴巴痛快。没听说过‘祸从口出’吗?你们这样,自家人知道是在开玩笑,可别人听去就是毁了人家好姑娘的名节。放在往些年,是要出大事的。再不要在外头乱说,注意分寸!”

      “是。”孩子们本来就是逗一下弟弟,不曾往深里想。现听得水梦楼如此严肃地说起道理来,方觉玩笑过了头,低头应着。

      且说麦麦兄弟姐妹们跟着四孃江云芙,以及表姐何莲,表哥何跃一起,大小十个人浩浩荡荡地先去了肖家湾五孃家玩了两天,又带上表姐杨馨一起转去七星坝三孃家玩了三天。回到家里息了一天,一群人又坐船去了白鹤溪大孃家里玩了三天,接着又去了兴民坝七孃家耍了两天才坐船回家。

      这一圈转回来,就过了十天。水轻尘跟着父亲跑了两回,一回谈价格,一回拖烟走,两回都没见到麦麦和江雨天,心中郁闷极了。

      回来第二天,麦麦的舅舅丁四玉又从山里出来,把三姐弟接到山里去玩。在山里待了十天,再把表哥表姐们接到江家来玩,正赶在江云芙一家准备回城那天。

      核桃、花生、桂圆干、黄豆、豌豆、胡豆装了两大旅行袋,一大家子送到码头上,两兄弟把旅行袋给他们扛上船。客船离了岸,江云芙一家站在栏杆上向家人挥手。老太太泪眼涟涟,站在岸边向他们挥手。

      江云河看了,劝道:“四妹不是说了嘛,二年过年又回来。”

      赵星玲悲道:“那不是还要一年半嘛!”

      江云河:“那也不可能天天守到你嘛!”

      船已经开走了。下水船很快,没多一会儿就剩了个影子。

      江云河叹了口气,说:“走了。”随即转身,走在了前头。一家大小,跟在了后面。乡邻见了,远远招呼一声:“四孃走了啊?”

      江家人答:“嗯,回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离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