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第 81 章 ...

  •   卓玖在核查过所有官员递交的公文,并且与熊启沟通后,得出韩伯之死并不是秦国所为——虽然李斯确实想要谋杀韩伯,嫁祸给旧韩贵族,但这些都还没来得及实施。

      而随着韩伯卒的消息一同传回咸阳的,则是围困大梁的战报。

      今年初,王翦带兵自颍川郡进魏国,连下数城,但大梁城墙高城厚,内外瓮城的结构,且存粮充裕,秦将们都做好了久攻不克的准备,这次回来的战报则是前线有了新的转机。

      “韩安卒的消息,暂时不能传出去。”嬴政将奏报摔在地上,冷声对卓玖道,“芈相先前信誓旦旦向寡人许诺,韩安不会死,韩旧贵也不会反,如今作何解释。”

      “乃臣之过,臣无话可说。”卓玖利索的俯首叩拜,惊的熊启也连忙向嬴政低头——两人分别为左右丞相,当初在商量放过旧韩贵时,全体文官都没有反对,作为文臣之长的两人,卓玖之过,他也要担一半责任。

      在熊启看不到的地方,卓玖埋在广袖下的表情却并没有因嬴政的责难而改变,反而带着一些若有所思。

      第二封奏报中,是有关魏国朝中对于秦国的态度有所动摇的事情。在卓玖的可以隐瞒和秦国商队在各国的大肆传播下,谨慎的魏国君依旧臣在观察了近一年后,才认为投降的韩国并未遭到秦国的苛待,慢慢地,朝中主张投降的声音便越来越大。

      卓玖筹谋数年的计策终于显现出效果,即使当初一力主张放过韩王安和韩贵,导致如今颍川郡内动荡,嬴政也不可能因此责难她。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要借责难她,来处置另一个人。

      他们都知道,一旦数年前的布置开始生效,那么对于其余还未正式和秦军交手的东方诸国来说,作战便不是首要选择。不论是安逸惯了齐鲁之地,还是臣下私心过重燕赵之国,都会评估在面对真正的虎狼之师时,他们的军队究竟能不能保下国都。

      一旦作战失利,那么所有国君和贵族面临的就不是‘好说话’的秦国君臣了。

      与之相对的,投降得到的收益则过于吸引人。也许有的贵族朝臣会意识到这其中的风险,但最差的结果无外乎秦国会毁其君王的宗庙——这又与贵族们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反而会更卖力的去游说君王投降,来换取投降后秦国对自己的优待。

      那时,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将如雪崩般无人可挡。

      这也是嬴政禁止将如今的韩伯身死的消息透露出去的原因。

      ‘但是,如果出兵平叛,韩伯身死的事情肯定就瞒不住了。’卓玖在心里对嬴政说道。

      ‘命蒙武将军出兵魏国时,分兵去平叛就好。不过是一批蜉蝣而已,不足为惧。’嬴政冷着脸,瞥了一眼依旧俯身低头的两位丞相,在心中对卓玖道,‘芈姬可知华阳太后近况?’

      ‘臣久不入宫,疏于关心太后御体。’卓玖在心中轻声回复,‘王上有何吩咐。’两人之间的默契并不需要嬴政将话点明,卓玖都知道他不是真的关心华阳太后的身体情况。

      “左相不必自责,此乃右相之过。”嬴政没有立刻回答卓玖,而是出言对熊启说。

      熊启知道这不过是安抚之词,做不得真,连忙低头再道,“即使此乃右相一人之过,也还请王上莫要降罪于芈相。若是芈相受罚难免会让各国多想,为此影响大局便得不偿失了。”

      嬴政和卓玖一起静静地听熊启说完,才隐晦的对视了一眼。

      他这时候说些废话,大概也是存了让卓玖离职的心思。虽然当年卓玖入朝堂时,是各方博弈平衡的结果,但朝中的楚人一直认为她能顺利入朝堂为官,是得益于华阳太后和熊氏外戚的帮助。

      而她在任右相后,并未与楚国出身的臣下交好的行为,对于华阳太后和熊启来说无疑是一种背叛。

      只可惜卓玖与王上一直合作愉快,使熊启并没有机会对她表达不满。

      如今,倒是有了机会。

      但在此之前,他需要先将自己彻底从旧韩贵叛乱的事情中摘出去。

      嬴政虽然嘴上说着责不在他,但熊启非常明白,依照秦律,他当与卓玖同责。所以,他才会率先为卓玖开脱——也是为自己开脱。

      “左相言之有理。”嬴政似笑非笑的对熊启说,心中却对卓玖道,‘华阳太后的身子大不如前,先前寡人不愿祖母受灭国之苦,故而一直未同楚国正式开战。如今倒是时候布局了。’

      卓玖低着头,反驳熊启,“赏罚分明乃秦律之基,怎能因臣之身份而有所宽容呢?”看上去一如既往的不近人情。

      ‘左相在心里说你太过硬冷,不似女子。’嬴政听着熊启的心声,笑着在心里转述给卓玖,不过两人都没放在心上,他接着说,‘正如芈姬所谋划的一样,先前以吐酒石为突破口,秦楚边境的楚民对于秦人和秦商队已经颇为亲善,而因秦军向南推进,楚国君臣惶惶不可终日,国内愈发紧张,此时若是派熊启归国,芈姬以为,楚贵有多大可能废楚王,另立新君呢?’

      去年曾经在秦国为质的楚王熊元忽然病逝,称为楚考烈王,其子熊悍即位。但秦国这些年坚持不懈的在楚国境内传播,熊悍为春申君之子,非考烈王之子的消息,导致这位楚王并不能服众。

      嬴政想趁着楚国局势未稳之时,命熊启前往楚国,也是存了试探熊启的心思。

      虽然他非常清楚,前世自己将熊启派往楚国平叛后,得到的是熊启被拥立为楚王的消息,但他面对这位助自己颇多的血亲长辈时,还是存了些许善意。

      如果他成新楚王,并不会影响秦国的计划,而若是今生熊启心向秦国,绝非坏事。

      ‘不大。’卓玖明白嬴政的心思,‘楚人并非到山穷水尽的底部了,如今的楚王在考烈王的教导下长大,即使血统有疑问楚人都不会轻易废除他,更何况考烈王承认如今楚王的身份。’

      这里就需要科普一个此时的习惯。妾氏生的孩子在家中没有继承权,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母亲身份不高,也有一部分血统的问题。如今对于女子贞洁并不看重,绝大多数女子在婚前都有一两位甚至几位相好,这才有了成婚三月才拜庙,正式成为主母的习俗——这样才能保证主母在结婚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是自己丈夫的。

      这还是嫡妻,若是姬妾,甚至会被主君命令去陪在家中过夜的客人,这就导致了姬妾所生的孩子并不能完全肯定是主君的。妾氏生下的孩子,若是主君不认,便会成为家中的奴隶,只有主君认下的孩子,才会是家中庶子。

      所以,即使如今的楚王血统不明了,可在考烈王在世时,他并没有怀疑过这个孩子的出身,所以即使有人从血统上做文章,绝大多数楚贵还是倾向于附和考烈王本人的态度。

      前世,熊启被拥立为楚王时,已经是楚国失去了绝大多数领土,国都被破,君王身亡,熊启已经是他们能找到的最合适的人选。但是如今,楚国还全然不到那种地步,此时考虑这些实在为时尚早。

      嬴政摸着下巴,成年后他便随此时的风尚蓄起了须,在心里冷笑了一声,然后开口道,“若是对右相网开一面,岂不是动摇大秦之国本,此等危害,比他国猜忌大秦的意图更甚。”

      熊启见嬴政并没有顺势放过卓玖,便低头不再作声。

      但当听到卓玖接下来的话后,他又立刻抬起头,几乎是本能的阻止道,“王上不可!”

      卓玖不过是说自己愿意引咎外放到秦楚边境,安抚当地百姓,没想到引得熊启这般大的反应,便和嬴政隐晦的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微笑的问道,“不知有何不妥?”

      “左相恐怕是担心芈姬在楚国扩大秦国的影响吧。”甘罗微笑着将蜜水递给卓玖,在听完她说起昨夜朝堂上的事情后,用笃定的语气说道。

      “这我便不知了。”卓玖接过水,舒服的轻叹了一口气,“不过,此举王上恐怕对左相猜忌更甚啊。”

      不过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嬴政最后顺水推舟的将熊启派去了楚国为使,而对她的处罚则是前往陈县稳定局势。

      “王上宽宏,并不会在意这种事。”甘罗摇摇头,但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反而提起另一件事,“前段时间廷尉引荐自魏国而来的士子,他暂时在郎属休息,罗曾旁听过其与朗官们,颇有才干,便想向芈姬引荐。”

      卓玖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抬头轻声问道,“那位先生氏甚?”

      “无姓无氏,单名为缭。”

      甘罗同样低声回道。

      秦王政六年末,卓玖在丞相府中接待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位单名为缭的士子又经她引荐面见了嬴政,与秦王嬴政夙夜长谈,最终得到了国尉的官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1章 第 8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