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声明一下,我个人非常憎恶儿·童·色·情与性·侵·未·成·年,也认为创作者在发表争议题材文章时应该格外慎重、深入了解,并且做好承受质疑与争议的准备。
创作此文的原因,是因为在微博首页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话令我甚为惊诧。
“文学界可以缺少一部洛丽塔。”
此文作者在文中指责纳博科夫在写洛丽塔时“不克制”,指责他的不克制给读者带来了错误的导向。
恕我直言,这是一种片面、孤立、静止的看待问题的方式。
像洛丽塔这本书,将大众对洛丽塔的误读推卸给作者本就是极其荒谬的。
其一,读者由于自身经历、智力、阅读水平的限制,会对作品产生各种各样的理解再正常不过,作者无法控制读者的解读;
其二,舆论与资方如何宣传这部作品,后续电影如何改编,电影会带来什么误读,这也是作者无法控制的;
其三,洛丽塔作为儿·童·色·情符号恰巧说明了多洛雷斯这一角色的塑造成功,正是因为作者成功塑造了这一女性形象,这一形象先要成为一个类型的标志,才会被大众误读;
其四,文学史上并不能缺少一部洛丽塔。认为可以缺少她的人非但不理解文学创作,也不理解文学与社会影响的关系。正是洛丽塔让恋童癖正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并引起了激烈的探讨。没有洛丽塔就不会有该文作者倍加推崇的《这个杀手不太冷》。洛丽塔成功揭示了亨伯特那种中年老男人下流而又色情的妄想的丑态。与之相比,莱昂这一角色美好到非常符合银幕要求,但无论从人物设定(杀手)还是故事背景(一个精神病警察杀了女主角全家)来说,都缺少亨伯特所具有的那种现实意义——我们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一个亨伯特,但只有传奇中才会出现莱昂。
其五,日本资本方为了推广萝莉文化或者说恋童文化砸了多少钱、花了多少年、宣传了多久,日本的法律与司法与媒体为何都对这一畸形现状保持了奇特甚至可以用诡异来形容的立场?请问那位作者对日本的儿·童·色·情产业的发展和影响究竟有多少了解,才能大言不惭地说出“洛丽塔在某种程度上为恋童文化做了宣传”“恋童文化界逃不开洛丽塔”这样的话?儿·童·色·情是一个社会问题,将一个社会问题的责任推卸到一个文化符号,推卸到一本书……不,推卸到纳博科夫这个作者头上,请问,这种指责是不是太过分了?
其六,性.侵.儿.童≠恋.童.癖,恋.童.癖≠强.奸.犯,许多犯罪者侵.犯.儿.童不是因为对儿童有偏爱而是因为儿童好控制,恋.童.癖的形成有其环境、生理、经历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本《洛丽塔》的作用微乎其微(更何况我很怀疑有几个恋.童.癖会去看洛丽塔的小说原著)。因此,认为洛丽塔这类的文学创作会对儿·童·性·侵造成什么影响是非常可笑的。退一万步说吧,一个恋.童.癖侵犯了一个儿童,他看过洛丽塔,请问这两件事之间存在什么因果联系吗?恋.童.癖是一种心理变态,在看到这本书之前这个人已经得病了,你要一本书去为一个病人负责?
其七,谈文学创作的社会责任与创作自由时,请全面、发展、联系地看待问题。不要将社会影响等同于社会责任,不要将读者的误读等同于作者的能力,不要将后续二次、三次、N次创作的影响也附加在原著与作者身上。不要将一个流动着庞大资金的产业链的兴起,与一部小说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