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谜语人寻亲ing ...

  •   后门的消防栓上,贴着一张崭新的电影票,爱德华将它撕下,根据标示的影厅,从无人看守的工作通道走了进去。
      除了入口处和楼梯上的彩灯条,影厅内没有任何照明,荧幕并未亮起,全场寂静无声。
      笑话说第二次就不好笑了,全息投影用第二次也不合适,所以这里是确实没人。
      电影票上座位那一栏被记号笔划掉,无法辨识,爱德华随便挑了个位置坐下,等待影片放映,可他静等了几分钟,巨幕毫无反应,他并不着急,扫视完影院的所有座椅,可他们就好像药瓶里的药丸,整齐划一,模样雷同。
      已知的信息不多,他也不可能挨个试,他先是坐到了正中间,等待谜面揭晓。
      他有些不耐烦,将下嘴唇咬得发白。
      “如果不给你问题,你就给不出答案吗?”
      女孩的声音从音响中传出,爱德华抬起头回应:“我以为我们心意相通,如果并非如此,原谅我,我要离场了。”
      在他起身的一瞬间,身后强光乍现,影片开始放映。
      没有开头动画,更没有循序渐进的剧情,这是一部由不同影片剪辑而成的片段,搭配着热血十足的背景音,地震、海啸、山崩、火山喷发等诸多自然灾害被卡点搭配在音律上,画面的最后,一行字浮现在屏幕中央。
      “什么东西活着也是死的,死了也是活着的?”
      “芙蓉。”
      “正确。”
      伴随着轻快的音节,爱德华终于任由面部肌肉放松。
      “什么东西坚不可摧,却又能被轻易打败?”
      “誓言。”
      渐入佳境,爱德华满意地看着屏幕上闪烁的绿色对钩。
      在回答完这些轻而易举的迷题过后,人声响起,女孩的声音环绕在影厅:“我对于人生来说很短暂,但又很重要,我可以毁掉你,也能治愈你。我是什么?”
      “童年。”
      影片开始转换,成了温情的儿童影片混剪,剪辑师为其配上了高饱和度的色调,看得爱德华有些审美疲劳。
      他难以共情,因为没有类似的经历。
      但莉莉丝想要表达的已经到位了,影片的最后,玩耍中的男孩突然抬头,他蓝色的瞳孔影射出火红的画面。
      战斗机在天空盘旋,机箱打开,接连丢下炸弹,哥谭的从几千米高空的模糊景象,放大至清晰的高塔近景。
      哥谭在燃烧中化为灰烬,蕈状云跃上大气层,染红了天际。
      “游戏开始,您将扮演哥谭的英雄,从核危机中拯救它,拯救孩子们的家园。”
      哥谭的地图平铺在屏幕上,巨大的绿色问号在其中浮现,由六个点串联而成,第一个点跳出标签——绿野仙踪餐厅,第二个点的标签——西北电影院。
      “打开座椅,在哥谭地图中找出第三个目标点的位置。”
      爱德华掀开坐垫,空空如也。
      他这才想起来,自己并没有按照游戏规则坐上莉莉丝选好的位置。
      他看着影院摄像头的位置,感觉有些难堪,但他绝不会妥协去寻找的,他早就记住了那些点的位置。
      第三个地点,是哥谭一家废弃的私立医院。
      废弃的医院没有刺鼻的消毒水味,取而代之的是漫天的灰尘,电梯的门上贴着一张纸条,并在爱德华按下电梯后被撕成两半。
      “请去最安静的地方。”
      爱德华按下负三层的按键,直达了太平间。
      冷气扑面而来,他披上了左手边莉莉丝为他准备好的手套、白大褂、手术帽,推开一号房间的门,接收了第一个任务。
      电子女音播报到:“我与你没有距离,可你听不见我的声音,但当我们足够亲密,你就会听见我的律动,我是什么?”
      “心脏。”
      “正确!这里一共有十四个房间,请您找出正确的心脏,拼凑出此次末日行动的线索。”
      爱德华任意打开其中一个藏尸柜,看见里面稳妥地摆放着一具苍白僵硬男尸,这里一共十四个房间,一个房间有五十个柜子,如果全部满员,那他就算有十只手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解剖。
      他环顾四周,看见解剖台上摆着几张印满了数字的纸,凑近一看,原来是数独游戏。
      “无聊。”爱德华对此做出评价,“我以为会更有趣一些。”
      “总有繁琐的时候。”电子女音回应。
      爱德华提起笔开始做数独,写完后,他整理好这一沓打印纸,挨个找到他需要的尸体,一共十三枚。
      挖出十三个人的心,即便对于是做过专业法医的爱德华,也不是那么轻松。
      但谜语人哪有认输的道理,他操起手术刀,满脑只有一个字——“赢”。
      刀锋划过僵硬冰冷的尸体,一层又一层,爱德华像取鱼卵一样伸手进去将这些早就失去活力的干瘪心脏掏了出来,并像圣诞节拆礼物一样拆开心脏上的缝线,从中取出写上了线索的纸条,将其拼凑成一道较长的谜语。
      “我们停留,我们守候,没有时间给我们浪费,我们犯错,我们祈祷,我们去那儿只是为了小憩一会儿,我们是什么?”
      ("We stay.We wait.There is no time to waste. We make mistakes.We pray.And we go there just for take a break.What are we?")
      “旅店?但是这个谜面我不满意,不够巧妙,太虚幻了。”
      电子女音不再回复,根据只看了一眼的地图在爱德华脑海里留下的印象,他熟练且正确地摘下手套,立刻赶往下一个地点。
      此刻的倒计时还剩三小时二十一分三十八秒。
      滴蜡浮在壶形灯里,随着爱德华开门的晚风摇曳,前台听见响动连头也不想抬,这间可能汇集了世界上所有传染性疾病的旅店,比停尸房更令爱德华毛骨悚然。
      还是那句话,他不会轻易认输。
      于是,他像小孩初次上台一般,在心中为自己打气。
      “帮我查一下爱德华·尼格玛的房间。”
      “不透露客人信息,谢谢。”
      爱德华掏出一沓钞票。
      “413,谢谢。”前台抽走钞票。
      爱德华从口袋里掏出卫生纸包住手指来按下电梯按键,成功抵达四楼后,又被压抑的层高折磨得抖腿,他大步阔斧地走到413门口,并在地毯下抽出房卡,打开了这扇门。
      413早就被布置成了八十年代风格的房间,家具由沉重单调的色彩构成,电子女音为爱德华播报:“第四个地点的目标是还原此次的事故的原因,从413至401一共十三个故事,其中会有小道具,举起道具可以为您增加时间。”
      “我不需要,我说了多少遍了,六个小时绰绰有余,现在至少还有三个小时!”
      电子女音沉默了,爱德华开始在房间寻找线索。
      白色的壁炉,焰火早已熄灭,取而代之的鲜艳色彩是铺在壁炉前的红色地毯,爱德华蹲下查看,柴火颜色偏深,是浸湿了水的样子,而地毯上布满水渍斑点。
      怎么样的人会用水扑灭壁炉里的火焰呢?答案一定是急需火焰熄灭的的人,爱德华仔细观察,在柴火旁边发现了几根头发、衣服的纤维组织、几朵被烧坏的花。
      爱德华看向左手边圆桌上的空花瓶,以此得出结论。
      某人被推进火中,另一人为了救他,随手拿起盛满水的花盆浇去,挣扎中的受害者下意识用手护脸,火舌便攀上了他的衣袖,好在有人及时扑灭了火,他的生命和线索才得以保留。
      房间的衣柜中只有老旧的女士长袖衣物,床脚的凹陷也并非利器留下的,火炉边的灰尘中隐约有大号皮鞋脚印,呈现出碎步后退的模样,所以这个房间里发生的故事几乎可以确认了。
      总是带着怒气回家的父亲,永远在遭遇暴力的母亲,孩子听见母亲的嘶吼,随后看见父亲仓皇跑出卧室,他紧忙冲进,抄起最近的水源——花瓶,去拯救母亲。
      爱德华把自己的发现对着空气大声叙述了一遍,电子女音便让他前往下一个房间。
      剩下的房间的房卡同样摆在地毯或者消防栓之类的位置里,爱德华依次打开房间,根据其中的信息拼凑出十三个完整的悲催童年故事。
      除了第一个是被家暴毁掉的人生,剩下的十二个原因故事分别是:
      ①父亲赌博输光家产后带着母亲自杀;②被恋童癖性侵当做性工具十几年;③打击式教育养出的讨好型人格;④被忽略十几年的孩子长大拼命用报复社会来吸引注意;⑤从不被鼓励的懦弱男孩遭遇校园暴力被殴打致残;⑥单亲母亲与儿子畸形的爱让儿子嫉妒母亲身边的男友,从而报复杀人;⑦想要成为警察的小孩却出生在□□家庭;⑧穷人家长大的女儿被早早嫁人,生育致死;⑨父母想要儿子便将女孩子当男孩养;⑩冷暴力下的孩子厌恶婚姻,后以拆散未婚夫妻为荣;十一、母亲贩毒被对手报复,三岁吸食□□智商低下。
      最后一个则比较简单,是富有且和睦的家庭因最卑劣的犯罪而破裂,就像布鲁斯韦恩。
      爱德华长舒一口气,将信息写在最后一个房间中央,书桌上昂贵的日记本上,冷漠的电子女音却只给他播报了剩余的时间只有一小时三十三分,要求他迅速抵达第五个地点——圣迪威尔学校老校区,从中找出这十三个人毁灭哥谭的原因。
      他搭上的士,并用路程短短十分钟的时间将几个人的故事与哥谭末日串联起来。
      本以为可以迅速通关,结果莉莉丝给他设置的关卡是SAT(美国高考)考试卷,这对于他来说并不难,可游戏的规则是写完十三张,并且精确控分。
      爱德华不得已掏出自己找出的一堆道具增加时间,并卡在游戏结束的前半个小时写完了这些卷子,他不愿听莉莉丝真人声音的故事总结,赶忙冲去第六个,也是最重要最危险,他最期待的地点——GCPD哥谭市警察局。
      他认为真正的惊喜一定藏在其中,蹑手蹑脚地踏入后门后,却迎面撞上了他认为最晦气的人,The詹姆斯·戈登。
      “你真的来自首了?我以为又是你的谜语。”
      詹姆斯蓄起了小胡子,看起来就像是长毛的冬瓜,爱德华转身要走,打开后门,入目之处已经围满了全副武装的特种兵。
      “你有权利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詹姆斯为爱德华诵读权益,亲手给他拷上银手铐,凑到他的耳边小声说,“你运气真好,没赶上登特法案,呵呵。”
      爱德华的脑子飞速运转,用自己的已知信息拼凑出事情的全貌,莉莉丝为了让他到警局自投罗网,布置下了这么多难关,最终的结果也只是把他送回阿卡姆。
      戈登的话让爱德华联想到前几天刷手机刷到的那位,竞选检察官的律师哈维登特,所谓的登特法案就是他即将推出的严苛法条,在他的规章制度里,诸如爱德华、奥斯华、杰罗麦这些罪犯,毫无疑问地会被判处不得减刑的终身监禁。
      要只是这样,越狱不就得了?
      哈维登特早就想好了这点,他会为每个顶级罪犯准备监狱直播,能为政府赚取经费的同时,还能看管监狱情况,无孔不入。
      真是个好女儿,爱德华出了奇地平静。
      他看着警车的远光灯如流星坠落的轨迹般打在自己的身上,而那些藏在防弹头盔下的脸则麻木不仁。
      他发自内心地高兴,只因从未设想过会有这么一段经历,一直都是他给别人布局设密,终于轮到了自己。
      这样的结局才会升华,那十三个故事恐怕还另有玄机可以推敲,他在阿卡姆也不会孤单了。
      “爱德华,你后继有人了。”他对自己小声说。
      莉莉丝的确是利用了爱德华的信任,但她还给他的,是超越信任千万倍的东西。
      即便是开庭时对面请来了哈维登特本人,只要爱德华假装认错和真心悔改,登特法案推出之前,他都对谜语人爱德华·尼格玛束手无策。
      爱德华埋头微笑,詹姆斯已经见怪不怪,他拉着爱德华的胳膊把他塞进了警车,一路驶向阿卡姆疯人院。
      路上的他还在为莉莉丝的成功无声喝彩,在他眼里,二代谜语人的头衔非她莫属,未来的哥谭犯罪女王也绝对是她。
      可她没这么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