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一九七三年,冬至。

      陈柚踩着晨光走在乡间泥路上。
      乡间小路上人很少,天气湿冷,她加快了脚步。

      路侧错落着泥坯、茅草屋,乡间的贫瘠可见一斑。

      一个穿着灰色棉衣,梳着齐耳短发的妇人提着一桶水从岔路口走出来,一眼就看见了陈柚。

      她双手握住桶柄,站立住。

      “陈知青。”

      听到嘹亮的嗓音,陈柚转身,女人穿着不合身棉裤的女人,脸上却没有半点局促正对着她笑。

      “大春姐。”

      刘春“诶”了一声,跟上陈柚的步子,桶里的水没有漫出来,脸上堆起笑容,“陈知青早饭吃了么?到我家用了早饭再走?”

      “吃过才出门的,前几天、天天阴雨。昨天晴了一天,地才算干。”少女将路上的石子踢到一旁去,笑着说,“才好穿着鞋出门,这天气冷的,能省点柴烧。”

      听陈柚说是担心湿了棉鞋不出门,刘春压了压嘴角。

      陈柚是生产队头一个知青,是从大城市来的,跟一般的城里人还不一样。

      沪市是沿海城市,发展的水平远超全国。
      据说,工厂里招来的沪市工人,买起鸡蛋跟不要钱一样,干一样的活,沪市的工人工资也要高一些。

      两人在一间屋子前停下,脱落的白色墙皮下是橙红色的土,细细看去能看到细碎石子突出的不平整的表面,这就是林守田家。
      跟陈柚换地瓜干的刘春,是林守田二子的媳妇。

      前些日子队里收上来的地瓜分到了各户,在阴雨前家家户户将地瓜切晒成地瓜干。
      切晒地瓜干的活,不耽搁队里出工。

      帮陈知青制作地瓜干,一斤地瓜干就能挣一斤地瓜,多出来的地瓜能给小孩子添添嘴。

      “陈知青,年后你真要住到知青点去?”

      要建知青点的事,是收稻子村里就有风声。
      事情还没传开、赶上了秋收,之后的日子家家户户也没个闲,知青点的建设也没有起工的动静。

      交了公粮后,公社建立知青点的事,明了下来——

      确实是有这样一回事。
      没有成家的知青们要住到一块儿去,不再单独插队。

      陈柚就是单独插队的,这是她下乡的第三个年头。
      她落户的连山公社井塘大队四生产队,多数人都姓林,陈柚是生产队里的第一个知青。

      落户时分配到了一间小屋,房子边上还有一分自留菜地。除此之外,陈柚在坡地上还有一分地,这自留地算生产队对知青的照顾。

      “最近村子里都在说这事,陈知青你都在村子里住了好几年,也要搬走?”

      知青们的事,几年下来刘春多多少少也有听说。
      就说自留地的事,这些知青哪里会用自留地。

      有的大队也给知青们分自留地。
      刚来的时候,知青也觉得新鲜,几年过去,那新鲜劲没了,地也种不下去。

      有的重新分配给社员,有的就不死不活种着点小麦。
      分到的自留地本来就不肥沃,几年下来更是贫瘠,就算是种着蔬菜、粮食,那一分地也没多少收获。

      提起知青们的自留地,村民眼馋、心痛。

      陈知青不一样,刘春瞧过陈知青房子边上的那块自留地四季都种着蔬菜。虽然没有跟一些农户那样拉着蔬菜去城里卖,但自己绝对是够吃的,不用去农户家换青菜。

      生产队里的陈知青,跟别的生产队里的知青比起来,算是勤快的。

      陈柚将地瓜干捆好:“等知青点建好了就住进去。”
      她只留了年前吃的地瓜,地瓜过了冬味道差上很多,年前算香甜,年后就开始乏味。地瓜干容易存储,前两年陈柚没有跟社员换地瓜干,制作地瓜干留下来的那些废料煮熟是可以当鸡饲料。

      “那屋子咋办?”

      陈知青的屋子不大,那也是住了三年的地方。
      别人的屋子是越住越破旧,陈知青的屋子那可比刚来的时候好多了,像模像样的。
      这三年填填补补,知青点新建的屋子,不一定有现在的好。

      这些知青下乡的安置费是固定的,就算是要建立知青点,有限的钱造不出多好的屋子。

      刘春抽气,还真的要移位置。

      “还有自留地,都种了好几年,这哪里舍得?”

      “队里看着办,田地本来就是队里的。”

      “诶。”
      话是这样说,那又怎么会一样!

      完全是不同的!

      田地是队里的,那也是种了几年的地。
      陈知青的地养得还是挺肥的,屋旁的菜地一块块很是齐整,不跟别的队里的知青那样,随便撒点种子,野草比菜还多。

      刘春帮陈柚将地瓜干扛在肩上,听得城里姑娘软言说了句谢谢。

      话说起来真好听,跟他们都不一样。

      “别的知青好多不自己种地,肥田变荒田。这换地方住,你能种的田地可能会多起来。队里分给你的地,也不是肥田,都是边角料。”

      陈柚眉眼弯弯,其他知青不自己种地是没有精力。
      真多出来别人不种的田地,东一头西一块的,她也没有精力管理。

      陈柚不是比别人多出来了三头六臂。
      门口的那一分菜地,就在眼皮底下,陈柚管理得齐整,另外一分坡地,她只种好管理的,平日不费太多的时间。
      春天种玉米,收了玉米后种洋芋,或许还种点别的比如冬天散点青菜种子,但大致上是一年种两季的粮食。

      刘春目送扛着地瓜干的陈知青离开。
      十几岁的姑娘在乡下已经是说亲的年纪,陈知青身材高挑,说起话来细言温语,换成乡下的姑娘,陈知青家的门槛都要被说亲的踩烂。

      林水珠从窗户里探出个脑袋,“二嫂,棉衣借我穿一天。我今天要去公社!”

      “晓得勒!”

      林水珠问二嫂刚才跟谁说话。
      刘春帮陈知青晒地瓜干的事林水珠是知道的:“还是城里人好。”

      他们家是结婚一个分一个出去,几个哥哥都算是各过各的日子,家里就林水珠跟着爸妈在一个户口上,三个人算一户。

      前头的三个哥哥都已经成婚,两个姐姐也嫁了人。
      队里分粮食,他们家里也是要分粮食的,家里的自留地没有分开,自留地里的粮食要分一分。

      他们家自留地里种了高产的地瓜,不仅仅要晾晒队里分的地瓜,还要弄自留地里的地瓜。

      小姑子说的这话,刘春不好接,陈知青换地瓜干,是为了省事,可自己是赚到的。

      城里人好,城里人当然好,那都是吃红本的。

      知青、知青,那是知识青年,跟乡下人不大一样。
      知青下乡前,是乡下人羡慕的吃红本的人。

      “你争气点,是家里最有文化的,到时候到拿城里的红本。”

      “嫂子,哪里是我不想。”林水珠已经穿上了棉衣,今年的队里不知道分多少棉花,她娘攒了些布票说今年给她做新衣服,“陈知青本来城里人,现在还不是跟我们一样拿工分。”

      知青下乡的事,都不是什么新闻。
      这几年留在农村的知青是越来越多,林水珠都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

      家里让她念到初中是因为公社供销社里的售货员是初中生,她爸妈就想着自家闺女不能连个门槛也踩不到。
      初中生不顶用!爸妈就是把因果搞错了。
      服务员不是因为念过初中才成为供销社售货员的,而是那个供销社售货员恰好是念过初中的。

      刘春深深叹了口气。

      “水珠,建知青点那就是要安家,知青们还回得去么?”

      -

      回到屋子,陈柚先灌了半杯温水。

      村子里人担心的事,陈柚也担心,还回得去么?

      真的要在乡下过一辈子么?

      结束知青生活,无非是通过招工、招生、参军。
      其中招生离开的最少的,但对女知青来说,最少的是参军离开。

      公社里的招生名额,是僧多粥少。
      对陈柚这些外省知青来说,招生离开是天方夜谭。

      招生不是考试,是靠推荐。
      现在的大学生叫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机会是靠推荐的。

      现在的知青很多是省内插队,从一个市到一个市,从一个县到一个县。工农兵学员的推荐机会,本地知青具有优势——
      如今是“社来社去”,工农兵学员很多是本地的护校中专,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大学,念两年中专又回到乡村、部队、岗位上去。本地中专的名额倾向本地人,而其他的大学名额也是如此。

      至于招工,工厂里更愿意接受男性。

      像陈柚这样的外省女知青,无论是招工还是招生,都没有优势。

      公社里动工为各个大队的未婚知青,建设知青点,是随着政策变动的,是为了解决知青的住房问题。

      十几岁的城里学生,骤然到达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很少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到自立。并且单独插队一来不利于知青学习,二来知青的生活条件很没有保障,三知青的权益容易受到损害……
      种种不利影响,使得前几年被批评的知青点,重新大规模建设。

      在离开的希望渺茫之际,知青点的建设,对陈柚这样的独身女青年来说是一件好事。陈柚的安稳生活,是建立在幸运上的,她安稳的生活,经不起多大的风浪和波折。独木难支,一个人的力量单薄,并无法与乡村的习俗对抗。

      出门前,陈柚有听见鸡咯咯声,喝完温水她去鸡窝将鸡蛋捡了。
      陈柚的安稳生活里,这些下蛋的母鸡得记一等功。

      最近虽然温度下降,但是母鸡也有了新粮。
      无论是稻谷出的新糠,还是从地里挖出来的地瓜,都是鸡的新口粮。再说南方的温度,冬日里的青菜不缺。
      这几天鸡蛋的数目,依然客观。

      她将篮子里的鸡蛋数了数,这几天攒了三十六个鸡蛋。
      加上每天吃掉的鸡蛋,算下来这一周有七只鸡在下蛋。跟晚春没法比,但也不在少数,比起别人家的母鸡,这些鸡绝对算争气。

      要说搬去知青点有遗憾,那陈柚的遗憾一定跟这些母鸡有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