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征兆 ...

  •   金子川能推测出的,赵深自然也能。

      赵深听懂了他的未尽之意,却斩钉截铁地否定道:“不可能。”

      且不说上一世,沈清漪死前还在对自己恋恋不舍,只说这辈子,沈清漪正吃着求子药,一心想要一个他们的孩子,怎么可能会移情别恋?

      他道:“即便沈家骗婚的消息真是她故意散播出来的,也必然另有原因,绝不会是你想的那样。”

      金子川却神色复杂地看了赵深一眼。

      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十分能理解赵深此刻的感受。最开始他发现妻子变心的时候,一样难以接受。

      他之所以同意和赵深来长安,除了敬重赵深的为人外,另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被前妻伤透了心,不想再留在赣州。

      金子川实在不想赵深像自己当年那样当局者迷,眼下既然已经起了头,他便硬着头皮继续说道:“下官前妻的事,大人也是知道的,在她与我和离的前半年,她便开始找各种理由与我分房睡,人也变得分外大度。

      “以前,但凡我和别的女子多说几句话,她便要恼,那时候我连着在外留宿了两晚,她却问都不问一声,甚至还盼着我在外眠花卧柳似的。如今想起来,这些便是征兆了。

      “大人如今才从淮南回来,按理正该是小别胜新婚之时,可我见大人一连这几日竟都宿在书房,不正应了征兆吗?”

      赵深皱眉道:“你想多了,我宿在书房,是因为二娘如今正吃求子的药,太医嘱咐暂时不能同房。她若真变了心,为什么还要求子?”

      金子川质疑道:“怕不是借口吧,如果真心求子,为什么不提前吃药,偏等大人回来了才开始吃,岂不耽误?”

      “早先我曾在信中告诉她,要一个月后方回,她并不知道我会提前回来。”赵深眸色沉沉地望向金子川“如此,你还有疑问吗?”

      金子川自然是有的,可赵深望过来的目光凌厉如有实质,虽是在问他有无疑问,却仿佛他敢再多问一句,就要把剐了一般。

      出于躲避危险的本能,金子川下意识住了嘴,摇头表示没了。

      赵深又隐隐警告他道:“既然没有了,今后便不要再质疑她,她是我所闻所见最贤良不过的人。”

      金子川只得悻悻地应了,正要退出去,赵深又叫住他道:“今后也不必再查探她的行踪了。”

      上一世,赵深一直觉得沈清漪贤良得过了头,不免怀疑她另有所图,又加之自己身份特殊,不得不更谨慎。因此,每次他不在长安的时候,都会让人特意留心沈清漪的行踪。

      甚至,连沈清漪在太原的过去,也被他查了个一清二楚。

      他原没觉得这有什么,直到方才被金子川连连质疑,他才明白,这些毫无根据的猜疑有多令人生厌……

      金子川走后,赵深瞥了眼一旁的漏刻,发现时间已近午时。

      这时候沈清漪还没回来,想是要留在沈家用午饭了。随即他又想到,沈清漪早上离开的匆忙,只带了高祖父的字回去,正吃的药和擦膝盖的药膏却都没带上,于是便唤人来,吩咐找了送去。

      可等人到了跟前,赵深却忽又改了主意,道:“还是我亲自去送吧。”也顺便再把人接回来。

      沈清漪今日受了姑母这么大的委屈,自己亲自接她回家,她大约能开心一点。

      *
      然而,到了沈府,赵深却没能第一时间见到沈清漪。

      “二娘和老爷这会儿正在经纬阁,姑爷先吃着茶,奴婢这就去请二娘回来。”

      婢女先把赵深引到了沈清漪的住处,又上了茶点,这才去叫人。

      过了半晌,却是另一个婢女进屋来回说:“二娘正在后园子里等姑爷呢,奴婢给姑爷带路。”

      赵深便跟随婢女,去了沈府的后花园。没走多久,便看见一个湖边的小亭子,亭中一女子正坐在围栏边喂鱼,梳着惊鸿髻,穿一件月青色襦裙,正是沈清漪今日出门时的装扮。

      又走近些,亭子里的人似有所感,忽然抬头朝赵深的方向望过来,嫣然笑道:“二郎来了。”

      赵深却忽然停住脚,面色微沉。

      “怎么不进来?”亭内人又唤他,“方才鱼儿抢食,溅了我一身的水,脸上也有,你快进来帮我擦擦。”边说,她边朝赵深递出手帕,神色懊恼中又带着一股天然的娇憨,让人不忍拒绝。

      然而赵深却丝毫没有接过手帕的意思,只说道:“大娘子认错人了。”

      “大娘子在哪儿?”亭子里的人四下张望了一回,道,“并没见着有人,二郎是和我玩笑,还是是你认错了我?”

      赵深道:“我从不曾认错过人。”

      亭中人闻言,却忽然笑了:“你确定?”

      赵深自然确定。

      沈清澜和沈清漪虽非一母同胞,两人长相却奇异地有八九分像,身量也几乎毫无差别,面前的沈清澜虽然和沈清漪一样的打扮,又刻意修饰了眉眼,一般人见了,或许真要疑惑半天。

      但这些在赵深眼里,却到处都是破绽。

      自打赵深记事起,便能对所见之物过目不忘,再微小的细节,他看过一眼都能记得一清二楚,哪怕他根本没想要记住的东西,也会深深刻入他的脑海。

      于是,在别的小孩子学习背诵时,他却在练习,该怎么忘掉那些不太重要的记忆。记忆太多事情,有时也是一种负担,尤其是对心智不全的小孩子而言。

      直到长到十几岁,赵深才真正学会忘记。

      此刻,赵深几乎不用细想,脑海里瞬间便能闪现出沈清漪清早离开伯府时的画面。

      沈清漪当时梳的什么发髻,戴了什么样式的簪环,画的什么眉,用的什么颜色的胭脂,腰间系的什么腰带,佩了什么香袋,甚至衣摆上的花纹,他都一清二楚。

      早在赵深看清沈清澜的一瞬间,便已经认出她是谁。

      赵深目光掠过亭内的沈清澜,说道:“二娘前几天才病过一场,略清减了几分,腰带要再收紧两指。还有,二娘鬒发如云,梳惊鸿髻,从不用假发。”

      惊鸿髻,顾名思义,发髻如同鸿鹄掠起的羽翼。

      梳这样的发髻,需要极多的发量。为了好看,发量不足的夫人们便会用到假发,或是索性直接佩戴事先定制好的假髻,但沈清漪从不需要这些。

      沈清澜闻言,却觉得赵深是在骂她又胖又秃,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她在心里冷笑了一声,道:“我还以为你常年在外,与二娘相处的时候不多,不知还能不能记准她的长相,所以便同你开个玩笑罢了。”

      话音方落,余光忽然瞥见了什么,沈清澜便不防把一旁的鱼食全都踢进了湖里,一时间众鱼儿一哄而上,争相抢夺,挤挤挨挨,其中一只忽然跳进亭子里,眼看就要砸在沈清澜的裙摆上,沈清澜惊慌要躲,又不防栏边湿滑,脚下一绊,将要摔进湖里。

      赵深微顿了一下,随后便飞步上前,赶在人掉进湖里之前,伸手把人揽腰捞了回来。待沈清澜站定,赵深便又退开了。

      沈清澜却忽然朝方才余光看见的方向,喊了一声:“妹妹!”

      赵深闻声也望过去,便见沈清漪刚好走至不远处的海棠树下,身后还跟着蕊珠,和早先去请沈清漪的那名婢女。

      沈清漪却只是瞟了他们一眼,脚步未停,脸上也无波无澜的,仿佛只是路过两个不太相干的人,敷衍地说了句:“你们说你们的,我尚有事情要忙,就不相陪了。”说着,人已走远了。

      沈清澜望了望她的背影,又回头看赵深:“方才我们的情形,二娘必然看见了,若是性情暴躁的,指不定已经冲过来骂人了;便是贤良一些的,恐怕也要黑了脸,没想到二娘竟这样大度,瞧着丝毫不介意,倒是一点醋也没吃呢。”

      说到大度,赵深耳边不由又回响起金子川的话来:

      “在她与我和离的前半年,她便开始找各种理由与我分房睡,人也变得分外大度……我连着在外留宿了两晚,她却问都不问一声,甚至还盼着我在外眠花卧柳似的。如今想起来,这些便是征兆了。”

      赵深心里涌起一丝烦躁,对沈清澜道:“我知道方才你是故意的,看在昔日的情分上,这次便罢了,别再有下次。”

      说罢,便朝沈清漪的方向去了。

      沈清澜却丝毫没有被拆穿的窘迫,等赵深走远后,反而冲着他的背影嗤了一声道:“还说自己从没认错过人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征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