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惠而不“费”真君子 ...
-
翻开中国货币的发展史,从以贝换物到秦半两钱的诞生,从白银铸币到汇票的广泛使用,货币的演变不仅彰显着不同朝代君主的治国理念和劳动人民的的伟大智慧,而且每一次巨大的变革都在预示着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兴盛。在中国的文字世界中,因为最早用来作为货币的东西是贝壳的关系,所以凡是和钱财、贸易相关的汉字多归于“贝”部,比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中的“费”字,便是个很好的例证。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费”字的解释是这样的:“散财用也。从贝弗声。”意思是说,“费”是一个形声字,它的读音和“弗”相类,而文字的意思则和“贝”字有关,花费钱财便是“费”的本义。《论语•尧曰》中说:“君子惠而不费”,此处的“费”便取用了花费之义。后来随着文字的衍变,作为动词“费”的意思也逐渐丰富起来,如《墨子•所染》中说:“伤形费神”,这里的“费”是耗损、耗费的意思,后面的宾语并不一定是金钱,也可以是精神、体力等词。又如《管子•八观》中写到:“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此处的“费”便是浪费的意思了。
除了衍生义之外,“费”字在古时还常作为通假字来使用。作为动词,它通“拂”,当违背之义讲;而作为名词,它常与“悖”相通,意为谬误,如词语“口费”的意思便是因说话不当而发生的错误。
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借人民能够得利益的事情而使他们得到利益,这就叫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要花费什么,这便是“君子惠而不费”的真意所在,亦是古时贤明君主的治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