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前缘(1) ...

  •   沈骞&景昭(前缘)
      永和九年,长安城下了一场雪。
      先皇病逝,朝廷动荡不安。小皇帝正值弱冠,刚即位不久,西北边陲战事频繁告急。戎者,凶也。犯疆土,欺百姓。大将军沈骞在朝堂上站出来,主动请缨,小皇帝准了。
      沈骞倒不担心,他走了之后京城会变天,小皇帝不懂法势结合,不会驾驭群臣,但他临走留下两位(是他亲自请回来的学者、大儒,不慕名利,只愿江山稳定)有他们二人来帮忙出谋划策,这江山一时间倒也不会倾覆。
      先皇生了三位好儿子,不争皇权不夺利。大皇子心向山水,二皇子意在经商,只余三皇子景昭未及弱冠,懵懂间被立为太子。

      永和六年
      初春时节,大将军沈骞整兵出发向西北进军。三个月后,战事告捷。随后大将军带军北上,与匈奴交战。再之后,一则又一则战胜的消息从漠北传回长安城。沈骞这边忙着打仗,收复失地。他自小便将《孙子兵法》烂熟于心,天天在军营里不是练兵,就是窝在军帐里琢磨兵阵。

      永和七年
      匈奴诈降,意欲引兵将过河。大将军临危不乱,索性将计就计,率兵直冲敌营,生擒匈奴单于。两个月后,将士们凯旋长安城百姓夹道欢迎,小皇帝赏下千匹绫罗绸缎、万两黄金。那一年,沈骞二十五岁功高盖主,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
      转眼又至三冬,沈骞天生怕冷,整日靠在府里的暖炉旁。只是,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生事端,这事却主动找到他。
      那日,沈骞跪在地上,听面前的小太监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将军沈骞沉溺酒色,不思进取,与蛮夷私通,叛国。朕念其随驾多年且曾北袭匈奴,西征护国,于皇室有劳苦之功,特赐鸩酒一杯,以示天恩。钦此!”
      沈骞似乎早就料到了,他接过旨,从小太监那拿过酒杯,看了看手中的毒酒,嘴角一弯,撤除一抹苦笑,自古以来便有“飞鸟尽,鸟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告诫,只是他偏偏不信,执拗到最终换来一杯毒酒。
      沈骞自小熟读兵法,练兵舞剑。儿时,他想自己得处处护那人周全,不能让他被人欺负了;后来,他想着自己得为那人守住着一片江山,不能被别国侵犯了;而如今,沈骞也不知为何,心中一片苦涩。
      沈骞觉得自己从懂事起便以将那人放在心上,事事为他着想,最终却换来如此下场。
      沈骞叹了口气,喃喃道:“就一年没在这儿看着,小孩儿这么就张歪了呢。”说罢,一杯鸩酒一饮而尽,沈骞倒在自家将军府上,恍惚中他看见一抹明黄色从门后走出,可任他再想睁眼看清来人,却也没力气抬眸。

      永和七年冬,大将军沈骞被赐死。在他头七那天,长安城又下起大雪,甚至盖过了先皇病逝,他清兵杀敌那一年的大雪。那天,一向勤政的小皇帝,没有上早朝,推了一天的政务。
      罪状被贴到城墙上,百姓唏嘘。这个升官了那个发财了,这个立功了那个贪污了,又有谁真的能把朝堂上的事儿看的清清楚楚?
      连上位者都嫌头疼麻烦的事,自己这一介小老百姓又能有什么好法子呢?到最后,不过又是一场茶余饭后的消遣,消遣完了,便忘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前缘(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