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番外-董双成(下) ...

  •   后来偶然有一天,西王母路过蟠桃园,吩咐伴驾的牡丹仙子叫蟠桃仙子董双成出来相见。

      蟠桃仙子诚惶诚恐上前拜见,西王母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就叫来守护御花园的麒麟神兽,对董双成道:“你守护蟠桃园太过辛苦,本宫把麒麟兽赐予你,从今以后,就由他和你一同看守蟠桃园。”

      董双成连忙谢恩,由于一直低着头,也没看见牡丹仙子略带担忧的关切目光。

      麒麟兽来了蟠桃园以后,青鸾就很少来了,这其中是有一段秘辛的。

      当年西王母在挑选坐骑时,曾在麒麟与青鸾之间徘徊了许久,最后觉得麒麟在外形上太过臃肿笨重,不及青鸾飘逸轻灵,便拍案决定以青鸾为坐骑,麒麟则被送去御花园看门。

      麒麟这一看门,就看了上千年,那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每每看见飘逸轻灵的青鸾驮着端庄高贵的西王母飞来飞去,就暗自神伤。这神伤久了,对青鸾便渐渐有了那么一丝还算不上妒忌的埋怨。

      那黑不溜丢的一团有什么呀,我飞起来不比他差好不好,虽然我长得是肿了些笨了些,但我飞起来还是很飘很轻的啊!

      于是在西王母把麒麟调离御花园时,他是非常兴奋的,虽然他也有点舍不得那个美丽的守园仙子牡丹姐姐,但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不舍也得舍!

      在跟着高贵的王母娘娘离开御花园的路上,麒麟第一次觉得自己真的是很飘逸,很轻灵。

      由此得知,在他明白自己只是从一个花园换到了一个果园时,心情有多么落寞,尤其是这里的守园仙子还不及牡丹姐姐好看,整日里也不怎么说话,只会坐在桃树下发呆,或者是默默收集花露,和木头没什么两样。

      青鸾自己大概也对麒麟有那么点莫名的歉意,所以麒麟常驻蟠桃园后,他只来了一次,而且这仅有的一次,还被那只守园神兽眼也不眨地盯着,只把他盯得心慌慌。再加上他自己本也有些心虚,想着是不是自己那点隐秘心思被王母察觉了,这才派麒麟来监视自己和董双成。

      这么一想,青鸾不由甚是惊惶,觉得是自己连累了董双成,便不敢再来蟠桃园了。

      其实这倒是青鸾误会了麒麟兽,人家只不过是想跟榜样好好学一学,看有没有办法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先天的不足,让自己变得更飘更轻,这才盯着青鸾猛看罢了。

      再说了,就麒麟那粗糙的外表,王母怎会选他来监视这么细腻感性的事呢?只怕娘娘还觉得麒麟兽头脑简单,不足以当此大任吧。

      日子如流水逝去,董双成没想到自己还能再见到东方朔,而且是在如此荒唐的情景下。

      新来的麒麟兽呲着牙咬住那翩翩紫衫,铜铃大的两眼恶狠狠瞪着东方朔,喉咙里呜呜咽咽着什么话,但因为牙齿咬着一团衣物,发音很不清楚。

      董双成大惊失色,面对这一凡人和一神兽的纠缠,十分难以理解。

      或者说不想理解。

      门口的力士仙吏马上就会察觉麒麟兽的异动,他们如果看到东方朔,必会将他交予西王母处置,到时候……

      董双成一掌劈上麒麟兽大脑门,麒麟兽愣神之间吐出了东方朔的袍子。

      东方朔看了一眼董双成,不再是之前那言笑清隽、温文尔雅的模样,他轻飘飘笑了一声:“多谢仙子赠桃,东方朔告辞了。”

      那一袭紫衫跃下云头,很快消失不见。

      麒麟呆愣愣看着董双成,道:“仙子,他是个偷桃贼,你怎能放他走!”

      董双成慢慢低下头,轻声说:“我知道。”

      他不是谢先生,自那一世之后,这世间就再也没有谢先生了。

      就像人间的朝代更迭,虽然框架制度是一样的,但是主政的人已经换了,你能说殷商就是朱明吗?

      谢先生早已被她亲手埋在了西湖畔,她为什么还要希冀着他能回还呢?

      这一刻,金乌西斜,太阴将升,蟠桃仙子跌坐在三千桃树下,泪流满面,为祭奠那一段掩于一抔黄土之下的无果恋情。

      麒麟从未见过身边的神仙露出这等无助哀伤的情绪,不由四足无措,霎时间,身为雄性的尊严让他决心要保护这柔弱的仙子。

      “仙子莫要害怕,王母怪罪下来,由小神一力承担便罢了,她怪不着你,莫要哭泣了。”

      麒麟兽虽然决心一力承担罪责,但事到临头才发现,西王母根本不给他这个展现雄风的机会。

      金銮殿上,西王母喝问董双成:“董双成,你身为瑶池仙子,却思恋凡人,几次三番包庇下届小儿东方曼倩,使他三度窃得蟠桃园内仙果,使我仙家颜面尽失,你可知罪?”

      董双成已打算认罪,此时听到东方曼倩四字,还是愣了一愣。

      原来他的字是曼倩,不是曼青。

      王母又道:“东方小儿食我蟠桃成了仙道不说,连他妻子细居也因偷食蟠桃有了散仙之体,如此扰乱仙道纲常之事,是你一手导致,你还有什么说的?”

      他的夫人叫细居,不叫苹娘。

      从始至终,这只是一个骗局,以她对谢先生的感情为饵,钓那蟠桃园里的傻鱼。

      董双成俯首认罪。

      西王母冷冷慨叹:“仙子多情!”

      最后,一力承担的不是麒麟神兽,而是蟠桃仙子。她上了天刑台领受天雷三十道,拖着一身伤痕被西王母贬至下界东海荒山。

      麒麟一时迷糊,觉得自己当时没咬紧东方贼偷真是罪过,不应该让蟠桃仙子为自己开脱,于是梗着脖子同王母辩驳,王母看见他那副长相就心里添堵,玉手一挥,将他一并赶下界去。

      青鸾替王母送信回来,闻此噩耗,只觉天地变色,就要去找王母说情,被牡丹仙子拦下。

      “你觉得仙凡相恋害她不够狠,还要给她添个引诱神使的罪名?”

      青鸾呆住,喃喃道:“她根本不知道我的心思,她没有错。”

      牡丹叹息道:“她不知道是她糊涂,你当娘娘和她一样糊涂?你那点心思,我都看出来了,你觉得娘娘会看不出来?你以为那时候遣你去送信是为什么,你是东华帝君高徒,即将成为上仙,娘娘这是借机发挥丢车保帅,三个桃子值什么,重要的是神使你呀!”

      “你要是真为双成妹妹着想,就任她去吧,天庭有什么好呢!荒山虽然没有玉树琼浆,却多得是青山绿水,不比我们这冷冰冰的天宫逍遥多了。你这般去求情,只能是火上添油,千万鲁莽不得,听我劝,回去吧。”

      青鸾听了牡丹仙子的话,五内郁结得更厉害。

      如果当初没给她送去那枚蟠桃就好了,任她自然生老病死,自己在天上偶尔看她一眼,想一想凡间那段温暖时光,就够了。

      青鸾自此后一直浑浑噩噩,消沉度日,看着王母欲言又止。

      王母被他那样子弄得十分气闷,有一回实在受不了了,怒道:“你觉得本宫太过冷酷无情,替那董双成叫屈是不是?”

      平日里畏畏缩缩的青鸾居然点点头,力道还十分之猛,把旁边侍立的七仙女急得直冒火。

      王母这下大怒,一声令下派力士将青鸾押上天刑台受雷刑,说什么时候他悔过了就停止施刑。

      雷电加身时,青鸾想起董双成一个柔弱女仙居然因受自己连累也来此地挨过劈,不由觉得自己罪孽深重,索性安了心闭着眼在台上受刑,也没看见雷公朝自己使眼色。

      然后,然后就是一段陷入混沌的时期,直到一个听起来十分淳厚祥和的声音说:“青鸾,醒来。”

      接着一个懒洋洋的声音说:“涅槃而重生,由如来护驾,这家伙的运气倒是不错。等等,这眼神怎么看起来呆呆的,你是不是少捉了哪片魂魄回来?”

      祥和的声音道:“凤凰涅槃,脱去旧时骨肉,自然也抛闪了一些前尘事。”

      懒洋洋的那个说:“不会成傻子了吧?”

      祥和的声音道:“傻了倒好了,若是一味沉溺于旧事,只怕还是魔障。”

      懒洋洋那个笑道:“你积点德少说几句不吉利的话吧,你那张嘴巴,可是比乌鸦还乌鸦呢!好事不见你说,成日里就只预言些灾啊难啊魔啊障啊的东西。唔,我困了,你要去找西王母那老婆娘说教就自己去,我去捡个年轻仙子多的地方转转提提神……”

      祥和的声音道:“舅舅,你何时说话能正经点呢?”

      懒洋洋的对道:“外甥,你何时说话能随性点呢?”停了一下,笑嘻嘻地问:“你等等,我记得东华帝君的二徒弟不过几千岁,在凤凰一类里属于青涩稚嫩的少年时期,啧啧,你怎么给造出个青年出来,让人家平白老了这么多!”

      祥和的声音一顿,说:“唔,他当时马上就灰飞烟灭了,我来不及给他细细折算,你怎么不早说?”

      懒洋洋的那个笑得不怀好意:“谁让你整天限制我的饮食?我不高兴说!”

      ……

      后来对话声平息了,涅槃的青鸾想了许久,才明白刚才那两位言谈不着调的神仙,大约是西天灵山的佛祖如来和大鹏明王菩萨。

      青鸾想了许久,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很重要的事,可是却怎么也记不起来。

      他只是本能地不愿再留在天庭,可是下界的时候却遭到了阻拦。

      拦截的天兵面对涅槃之后的青鸾,不约而同有这么一种感觉:重生的不死鸟,怎变得如此彪悍,佛祖是不是拼错魂了?

      青鸾下界后,便回到方丈仙山,向师父东华帝君询问自己究竟因为什么而涅槃。

      帝君长吁短叹一番,只说:“玉真徒儿,忘了就忘了吧,一切随缘不必强求。你要明白,你已不是以前那个青鸾,有关青鸾的种种,昨日已死。”

      青鸾虽有疑惑,但向来尊师重道,便依了师父。大抵是缺失了一段记忆,处事行为少有顾忌,愈见癫狂,从此在仙山当他的玉真道人蹉跎岁月。天庭传召他也不理,有几次适逢心情不好,还把来传旨的仙官打得落荒而逃,慢慢的玉帝虽还有旨意过来,却也不那么频繁了,玉真子干脆就无视了这回事儿。

      不知过了多少年,玉真子在东海上闲逛时,偶然间发现了一处开满桃花的荒山,那一片云霞般的粉红,像一记重重的锤子敲打在心头,锤落处钝钝的痛,好像有什么东西从痛处逃逸出来,如云烟一般散开,让他来不及抓住。

      他沿着桃林一直走,直到看见一个憨厚老实的少年忙前忙后地给桃树剪枝,旁边站着一个年轻女子,正笑眯眯地嗑着葵花子,边嗑边说:“小其,今年的桃花开得不错吧。”

      那名叫小其的少年应了一声,笑容憨憨的:“那当然,否则前些日子怎么会有散仙来山上游玩,还说要在这儿落户,问咱们这儿有没有主人。”

      女子笑眯眯道:“不是有句话说:凤兮凤兮,非梧不栖。梧桐能招来凤凰,咱们的桃花荒山也能招来散仙。”

      小其道:“姐姐,我前日里听东海的虾兵蟹将说,咱们这山被来往神仙称为虚无,似乎有不少仙者想来定居呢。”

      女子笑道:“来就来吧,这里又不是住不下。”

      小其却撅着嘴嘟囔:“姐姐,我不想让别的神仙来。”

      女子疑惑道:“为什么?”

      小其扭捏一番,道:“只有我和姐姐在这儿,不是很好嘛。”

      女子咯咯直笑,一转头看见了玉真子,不由瞪大眼睛:“你是谁?”

      一道惊雷从天灵盖直直劈下,玉真子恍惚间想起曾经也有这么一个声音跟自己说过话,一些模糊的影像从眼前飘过,似乎是他与谁的悲欢离合。

      他机械地吐出句话,觉得从未有过的艰难:“我是方丈仙山东华帝君座下二徒弟,道号玉真,请问二位仙者名号?”

      那个女子脸上显出震惊的神色,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终究什么也没说,只是敛身一礼:“见过道长。”

      小其看了玉真子好几眼,神色中有些戒备,道:“你来这儿做什么?”

      玉真子茫然道:“我以前是认得你们的,是不是?”

      小其哼哼道:“你认不认得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怎么知道?娘娘还说你灵,灵个屁……”

      女子忙止住少年,笑道:“我们以前也是天庭侍者,因犯了天规,被贬下凡来守这荒山。想是以前还在天上时大家彼此见过,有点面熟吧,我方才也觉道长面善来着。”

      玉真子两只眼睛只盯着那女子,喃喃道:“我听师父说,我以前曾是西王母的坐骑,可是那时候的事,我全忘了……然则今天见到你,我觉得自己是认识你的,你叫什么名字?”

      小其眼见得要发怒,眼睛铜铃一般大,女子忙给他使了个眼色,向玉真子道:“我本是天庭的罪人,实在是不想提昔日之事,还望道长不要逼迫。不过,我有个小名儿,叫桃花,道长称我桃花就行,这是我干弟弟,叫林其。”

      林其撇了撇嘴,老大不愿意。

      玉真子听了这话,才觉得自己追问人家的过去唐突得很,况且这过去还不甚光彩,忙小心翼翼道:“是我无礼了,桃花姑娘莫怪。”

      他心下暗自奇怪:怎么在这女子面前,我会不由自主缩手缩脚?

      桃花笑了笑,从旁边拿了一杯果酒递给玉真子,玉真子居然感到有点受宠若惊,忙接了过来,却舍不得喝。

      林其对他露出愈发鄙视的目光,嘟囔:“飘逸轻灵个屁!”

      桃花则笑道:“道长放心,这是素酒。”

      看着那与桃花相映红的笑容,玉真子晕眩了,在他意识到自己这种奇怪的感受时,他也发现这种感觉根本不受自己控制。

      结果那整整一天,玉真道长就缩在桃树下,专心致志地看着桃花姑娘忙碌,时不时还要接受少年林其的鄙视目光,以及那句“灵个屁”的嘟囔。

      一种自涅槃以来从未有过的喜悦和满足袭来,似曾相识。

      从此之后,玉真子有空就往荒山跑,某一回在去荒山的路上碰见福禄寿三星打赌,赌自命风流的吕纯阳能否在荒山上的那位女仙处讨到便宜,他登时大怒,不由分说冲了过去,逮着吕洞宾就揍,只把风流倜傥的纯阳真人打成了猪头。

      猪头状的吕纯阳大怒,也顾不得仙家体统了,张嘴就喷出脏话:“玉真子,别他娘的以为你疯了我就怕你!你他娘的倒是说说,你凭什么打我?白鹿女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巴巴来坏我好事?”

      玉真子一愣,这才想起前些时日虚无山来了个散仙,恰恰与桃花姑娘为邻,好像是叫白鹿,自大唐长安而来。

      可吕纯阳揍也揍了,不能示弱,于是玉真子放出话来:“废话少说,你不服只管把你能叫来的仙友都叫来,独战还是车轮战随你定。”

      吕洞宾莫名其妙被殴打成猪头,已经觉得这是自己生平之耻,此时又听了这话,差点吐血,叫道:“玉真子,你等着,我吕洞宾不雪今日之耻——”

      “你的姓倒过来写还是吕,换一句狠话说。”

      玉真子丢下这话就飞了个没影,吕洞宾那将喷未喷的血终于飚撒而出。

      “我是为他好,血气郁结对身体害处多多。”玉真子想着,又颠儿颠儿跑去看桃花姑娘。

      后来八仙齐聚虚无山要为吕洞宾讨回公道,不少神仙来看热闹,玉真子在众目睽睽下,朗朗乾坤里,再次施展平生所学的杀门法术,弄得八仙里除了娇滴滴的何仙姑,个个儿灰头土脸。

      最后还是东华帝君出面,才勉强摆平了这件事,不过玉真子和吕洞宾的仇却愈发结实了。

      又过了没多久,吕洞宾趁玉真子不在方丈仙山,带着一个新结交的散仙妙空子来拜访东华帝君。

      这妙空子言辞风趣幽默,逗得东华帝君仙颜大悦,吕洞宾借机进言说:“帝君仙术恒昌,却已有些年头不曾收过弟子,我这位新友若入得帝君法眼,能常伴帝君左右,那就是他的造化了。”

      东华帝君见这妙空子的确是个有才的,已有几分欢喜,再加上前些日因玉真子的事儿,欠了八仙一个情分,便满口答应下来。

      吕洞宾这厢大喜,催促着妙空子拜师,东华帝君起先觉得仓促,后来一想自己都是什么辈分的神仙了,不必拘泥于俗礼,于是施施然受了妙空子三个响头一杯茶。

      等知道妙空子即是东方朔,一切已成定局,东华帝君一把仙龄栽在一个晚辈手里,气得差点晕厥,老脸无光之际,又深深觉得对不住自己那日渐疯癫的二徒弟,思来想去,索性甩一甩衣袖躲到了老友东海龙王处,日日长吁短叹:“两口小儿奸诈如斯,悔不该当初自玉真手下救了他!如今愧对二徒弟,又辜负六徒弟,可叫老道如何是好……”

      两口即是吕,两口小儿,那自然是吕纯阳了。

      东海龙君也是个趁火打劫的,腆着老脸笑道:“帝君,我教你一个法儿,不如你即刻再正儿八经收一个弟子,悉心教导,让众位神仙道友把精神都从你那六徒儿东方朔身上收回来,你宁可亏了老六,也不能亏了老二啊!”

      东华帝君深以为然,只是苦恼眼下去哪儿找个可心的小弟子来细细调\教。

      老龙君笑得脸上尽是褶子,一拍巴掌,屋外的龙婆便领着个弱冠的少年进来,相貌真是三界独有、天下无双的好,看得东华帝君心花怒放,立时便收了这少年,还信誓旦旦说这是自己的关门弟子,必将费尽心血、倾力教导之。

      老龙君甚欣慰:“羯儿,还不谢过师父?”

      东华帝君那千疮百孔的心肝终于被这一声“羯儿”击碎,颤声道:“老友,这就是那位寿限不过千载的太子,你怎能忍心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

      老龙君还未说话,年轻的东海太子已微微笑道:“老师若不忍心,那我出师之日,先送您归西便罢了。”

      东华帝君闻言,差点从椅子上栽下来,立即表示要收回刚刚所说的话,决不收这等歹毒的小儿。

      太子微微一笑,不慌不忙说道:“我这小儿若不歹毒,如何帮您对付那位两口小儿呢?”

      东华帝君几乎老泪纵横,又立即上前抓住太子双手:“小七,为师一定会把平生所学尽数传授,以后,就靠你了!”

      从此之后,帝君日日在东海教导摩羯太子,恨不得让这宝贝徒弟一口吃个胖子,明天就去祸害那奸诈的两口小儿。

      直到二徒弟玉真子来到东海龙宫。

      帝君先得了信儿,躲在太子书房不肯出来,龙君只得和太子迎了出去。

      玉真子也没多做纠缠,只是对着书房跪下,说:“师父,弟子记起来了。”

      帝君在书房里打翻了镇纸。

      玉真子又道:“弟子不孝,要远游而去,不能再侍奉师父跟前,还请师父保重。”说着起身,又向太子拱手道:“日后就劳烦小师弟照顾师父了。”

      太子还礼道:“二师兄客气。”

      玉真子没再说什么,就此离开。

      帝君之后对着太子小徒弟连连哀叹:“个死心眼的臭小子,这哪里是青鸾,分明是头犟牛哟,何必非得闹得这般惨烈……”

      太子缓缓道:“一段失去多年的记忆,就算重新找回,多半也恍如梦境,好比庄周梦蝶,二师兄一时无法适从,也是情有可原;再加上罪魁祸首成了同门师弟,打又打不得,抬头不见低头见更是憋屈,离开倒还好些。师父不必忧心,沧海桑田尚可演变,何况是向来多变的心意呢?”

      帝君被小徒弟劝慰得舒心不少。

      只是多年过去,玉真子一直不曾再回过方丈仙山,他除了偶尔化作水鸟去虚无山桃林转一转,便是窝在斜月三星洞教一教徒弟,看一看花开花落年复年。

      有一天,他自东海回来路过北邙,见两个盗墓贼欲杀一过路的少年灭口。

      好战的玉真子自盗墓贼手中救下这少年,少年仰慕他神仙风采,欲拜入门下修道。玉真子一问,少年家中尚有父母兄弟,本不愿带他到荒山野岭受苦,奈何少年苦苦哀求,玉真子无法,便掐指算这少年的命数,想看看小伙子是不是修道的命。

      不料,无意中发现这少年已连续六十世都是早夭且孤身的命,这一世如果不是碰到他,注定也是早夭。

      玉真子自从打出南天门便爱管世间不平事,此时一捋袖子,决心为这少年改命。

      于是着手查,为何少年身上会有这等残酷的循环。他连续追溯了少年六十几世经历,终于在少年殷商末年那一世的时候,看出了缘由。

      谢曼青死后为董双成所葬,来世本该与董双成转世成就姻缘,不料董双成将死之际食得青鸾所赠蟠桃,飞升成仙,人间再无转世。

      谢曼青在一世又一世之间寻找董双成,注定只能是一场又一场空。

      两千多年后的这一世,就是玉真子眼前的少年。

      此世姓沈,名思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番外-董双成(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