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乘之而飞 ...

  •   九儿有一个天才哥哥,特别爱看武侠小说,他的书包里永远只有两件东西:一本正在阅读的武侠小说和一支蓝墨水的钢笔。九儿是爱看神话故事,就连神仙也要乘风呀,坐骑呀,云呀之类的而飞,何况九儿是一凡人,想乘势而飞吧,又没有势,什么风呀,云呀的就想都别想了。有些作者的公众号有了一些气候,一旦形成气候就会感觉季节的来临,一旦季节来临就会感受到温度的变化,这温度的变化就会有风吹草动,然后就被秋风扫落叶一般。其实,九儿就一小女人,不参加任何党派,好不容易加入了标题党还被一票否决。做一个自己碎碎唸的小女人也挺好的,就是自己唸给自己听,要是你走过路过不小心听到了,那就用食指把两只耳朵塞起来,要是你腾不出手,就左耳进右耳出,别当真,别听我家小主在那里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她就是爱叨叨叨。

      九儿听好几个群主说自己的群和公众号已经转世投胎无数次了,九儿碎碎念那么多,都是练禅宗剑呼出的废气。博主们和网警就像猫和老鼠,九儿觉得这个比喻太形象了,猫和老鼠不但九儿喜欢看,九儿的孩子们也喜欢看。九儿在叨叨的时候,也在创造一些新的词汇,比如:火杂杂。比喻现代人每天都被杂事困扰。

      九儿是乘汉文明而飞,说的是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文明,九儿说华夏民族浩浩荡荡,生生不息,说汉文明是五百年后世界的主流思想,若是被封,那也肯定不是我们自己人干的。

      九儿想起一则禅宗案:马大师野鸭子

      举:马大师与百丈行次,见野鸭子飞过。大师云:是什么?丈云:野鸭子。大师云:什么处去也?丈云:飞过去也。大师遂扭百丈鼻头。丈作忍痛声。大师云:何曾飞去?

      此则为百丈悟道因缘,是宗门的著名公案。马大师明明知道是野鸭子,为什么还要问“是什么”?又如我家小主明明晓得禅宗剑就是华哥哥的配件,为何还要叨叨这么多。原来禅家要求二六时中“惺惺寂寂”(寂而有照),并能即境彻见心性。高明的禅师会在一棒一呵中,一颦一笑中给人启发,但是,人要明心见性,就要自己去体悟。马祖之意是勘验百丈驰心著境否?即境彻见佛性否?我家小主之意是让你晓得东方智慧,如果还是不明白,我家小主这能去掉三个字,换成“东方哲学”来叨叨。尽管百丈回答的“野鸭子”、“飞过去也”,在实际中并不算错,马大师还是要扭百丈鼻头,因为他已两度驰心著境,失却真如本来面目,更不要说能即境彻见佛性了。尽管我家小主来叨叨东哲,还是有华哥哥自家的人不懂,不懂也就罢了,还封我家小主的口,封口也就罢了,还诽谤我家小主。

      此则雪窦禅师的颂,真是好到仿佛一幅静物风景画,曰:

      野鸭子,知何许,马祖见来相共语。

      话尽山云海月情,依前不曾还飞去。

      古人说:“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即明如丧考妣”。你自己的体悟也还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家小主这一下子欲飞去之势,真觉得是像要翻江搅海,簸动山岳。而你一把将它揽住了,这时看得人们一齐欢呼起来,叫道:“好本领!‘但是第二着手你又待怎样呢?你总不能扭住不动,揿死这只鸭子。雪窦禅师问你:说呀!说呀!

      小主乘之而飞,乘文明复兴大业而飞,把握这天地之机,如野鸭子的欲飞去之势,画为伏牺的卦象,制为治世的礼乐,在歌舞里,在书法与围棋里展翅翱翔,五里一徘徊,下视山川城郭皆明划。佛说‘法无去来’,野鸭子的飞去与不飞去皆只是妄识。惟华哥哥家的禅宗才是肯定野鸭子有飞去与不飞去,而把住那欲飞之势、之机。这是马祖的大见识,雪窦更进一步问:但是把住了又待怎么样?你答他:乘之而飞,这就是到了禅宗的顶点了。过此,则虽雪窦亦不能再有所问。过此而还要问:乘了又如何飞法?则是黄老与儒的事了。黄老与儒才知乘天地万物之机、之势,而以治国平天下的人来开创。

      九儿乘汉文明而飞,飞飞,飞飞,飞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