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朝花夕拾 ...

  •   “三日之期已到,众卿可有良计?还请开怀畅言。”沐云发话道。
      一人言:“古有灵渠通中原与岭南……”
      一人道:“ 都江堰巧分八条河流经各州县灌溉田地……”
      这些都是不错的法子,但无一不需要横跨举国来引水,耗时费力,且并不适合苑川。
      他们说完后,就已有学者或朝臣提出利弊,沐云连连摇头,进言的声音渐渐小了下来。
      “还有别的办法吗?”沐云问道。
      沐怀瑾扭头看了榆桑一眼,轻咳一声,示意她说。
      “呃……那个,或许可以因地制宜,修建井渠。”榆桑只得硬着头皮开口。
      “哦?井渠?展开细述。”
      榆桑没记详细内容,幸亏沐怀瑾让她将书带上,她索性翻开,照着上面挑了些重点念。
      “井渠【1】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四部分组成,为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
      待念完后,她将书递给阶前侍官,侍官又将其呈给沐云看。
      “在哪里找到的?”沐云边浏览边问道。
      “就在宫里藏书阁,应该是夹在其他书册里了,所以先前无人看过。”
      至于她是怎么翻出来的,不好告知于众,所幸也没人过问。
      沐云看得很快,大概是七个月里日日秉烛夜读练就出来的速度。
      “好,是个良计!”
      学者方才听榆桑念时,也连连点头默赞。
      “众卿意下如何?如无异议,不日实行。”
      无人出声。
      “好,江夔,你下去以此书有关井渠的记载为例,结合苑川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后,自调人前往苑川实施。”
      “是。”江夔应声行礼。
      解决了眼前这一大事,民生很快将得以改善,沐云兴致很高。
      “姑娘又帮本君解决了个棘手的问题,想要什么,尽管开口。”
      “呃……”,榆桑依旧想拒绝,忽然想到这不是她的功劳,但又不好在朝上说,只好说:“我还没想好,可以私下向君上提吗?”
      “可以。”沐云干脆地答应了。
      后来没什么再议论之事,便退朝了,沐云叫榆桑跟他走,沐怀瑾见状先行离开了。
      “那个,井渠之计是太子找到的。”榆桑道。
      “我知道,看到他带你进来,就差不多猜到了。”
      “他为什么不当朝进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
      沐云大概是引经据典了,说得非常高深,大致意思就是说,沐怀瑾不喜功成自居,但他所做之事会被世人永远铭记。
      “还真是身着白衣,心有锦缎,不过性格怪了点,让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你怕他?”
      “刚开始有一点,后来感觉他不大爱说话,接触不久也不知脾气怎么样。”
      “他脾气很好,一般不怎么生气,即使生气了,不过是兀自走开,也不会说什么。”
      “他为什么……怎么说,像块木头,没什么表情,看不出来喜怒哀乐,冷冰冰的。”
      “一棵树不经过人的剥削,是不会变成木头的,他先前不是这样的。”沐云沉默了良久。
      往事如风,擅自就穿过了身体,涌上心头。

      朝花夕拾:
      壬戌之秋,宫内设大朝试,有诗、书、弈、乐,亦有射、御、擂台比武等,皇室宗亲子侄之辈皆须参加,朝廷则将根据大朝试比试结果综合考量,推立一位太子即位。
      且看首试作诗,题设“花”、“酒”、“愁”、“天象”、“山河”、“风雪”六个意象,任选其一。
      一炷香之内完成一首诗,诗作的风格形式均不设限,众人或苦思良久,或下笔如神,一气呵成。
      时限到后,将有一吏记载各位所作诗作,另有六吏分别重新誊写每个题设所投诗作,为防止因字迹,或因特殊标记而认出作诗之人,确保公平性。
      随后,将交由朝中文官及学堂讲师进行评选,每个题设各选出一首佳作,在评选结束后,每首诗作对应作者的身份才会公之于众。
      “花”这一意象的最佳诗作为《解语》。
      “休言凌霜傲,风骤复举枝。
      寂寞偕谁隐,解语会有时。”
      将自己的孤寂落寞之感,托于梅花傲世独开之上。
      “愁”这一意象胜出的诗作为《漠》。
      “舞榭歌台几时休,边庭殷血颓不流。
      湘妃一曲浮生梦,孤野稀兵岂顾愁。”
      通过对比繁华京城中欢乐夜宴、歌舞升平,与边陲沙场流血漂橹、草疏兵稀的苍凉之感,写出了戍边之将心中的郁结。
      还有“酒”、“山河”、“风雪”等意象……
      但最为出彩的、当之无愧于本次所有诗作榜首的,当属“天象”这一意象中《星宿》这一篇。
      且看原诗:
      扶桑之梢兮羲和栖,蟾宫折桂兮望舒晴。太白食昴,长庚启明,子兴视夜兮明星明。
      岁在玄枵兮茾翳雨,荧荧似火兮迹难寻。龙尾伏辰,荧惑守心,维参与商兮自相离。
      天枢为魁兮摇光柄,细斟北斗兮北辰明。星分翼轸,月离于毕,三星在户兮河鼓临。
      西方白虎兮东苍龙,南方朱雀兮北玄武。七月流火,玄女星纪,四象分野兮恭神谕。
      碧落星宿兮二十八,尔卜尔筮兮世事察。白虹贯日,扪参历井,长歌问天兮泄天意。
      篇幅较长,用于凝练典雅,涵盖了许多天文学时,众人皆赞不绝口,叹为观止。
      但要说最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则是赋诗之人身份揭晓后,众人发现他们每个意象所选出来的最佳诗作,他们看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找不出合适的词来评选,或者说自己的水平不够来评价的六首诗作,竟皆出自一人之手。
      先不说他一炷香时间内完成了六首诗作,因为有人磕磕绊绊只勉强完成了一首。他竟然每首诗作的质量都高,内涵都深远,水平高的叫人害怕。
      那人是——沐怀瑾。
      而沐怀瑾此时年仅九岁,一时名声大噪。
      第二试为乐。
      众人挑选任意乐器任意曲目进行弹奏,由诸位宫廷乐师进行评选。
      有挑选锦瑟的,乐音传达出来的感受既如皎月映于沧海,明珠浴于泪波,瑰丽伤感,又如蓝田美玉的温润,引人怀念。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3】
      有选羌笛的,乐音雄壮激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4】”之场景扑面而来。
      接下来,轮到了沐怀瑾。
      由于大家皆以知晓首试结果,怀瑾万众瞩目,所以他上场时,众人的目光更专注地集于他一身。
      他选了竖箜篌,不仅不慢地拨动着弦,乐音悠悠传来。
      “这《李凭箜篌引》【5】所写的一点都不夸张啊!”有人发自内心道。
      如他所言,《李凭箜篌引》是首描摹极负盛名的李凭九月暮秋的箜篌演奏的诗作。
      原诗如此写道: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如今放在沐怀瑾身上,倒也恰当。
      沐怀瑾的演奏让在座之人如痴如醉,乐师评价道,“如听仙乐耳暂明。【6】”
      于是,毫无疑问,沐怀瑾又拿下乐式的榜首。
      第三试则为弈。
      沐怀瑾小飞挂角,小目守角,战至中局每下一步便可推出往后十步的情景,是以弈试再度夺魁。
      于是,凡是这类文雅之试,沐怀瑾全部夺魁,但后面的比试就不怎么顺利了。
      射御之类的,他勉强举举弓,却拉不弯,搭着的箭镞别说能不能中靶了,根本射不远。
      御马时马颠得他浑身不舒服,于是他就散步似的慢悠悠向前,不光因他在众人之中较小,最主要的还是他身子骨弱,练不得这些。
      这便到了最后一试,擂台比武。
      上台之人可随机挑选一人比武,自选一件兵器,点到为止。被挑选之人不可拒绝,但若比试之中招架不住,可以认输。
      这么一来,看向沐怀瑾的人就更多了,沐怀瑾低下头去回避众人目光。
      谁不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的啊,挑个最弱的,虽然赢得不怎么光彩,但对比起来自己就显得厉害的多,不是吗?
      特别是沐怀瑾这种,在文试上出尽了风头,可要在武试上好好搓搓他的锐气。
      前几个登台的人都有君子风度,挑了与自己水平相当的。
      有空手搏斗的,也有执剑过招的,双方不分上下,结束时都心服口服地互相礼让。
      随后,如众人可以想到的那样,一人趾高气昂地跨上圆台,金手一指,道:“沐怀瑾,上来。”
      无法拒绝,沐怀瑾面露难色地走上台,那人挑了剑,沐怀瑾只好也去拿一柄,其实他不会用,但拿着总好过赤手空拳。
      开始的号子一响,那人就冲过来,手中剑挥出,沐怀瑾先是提剑挡了一下,不料自己劲道不够,被压得直往后缩,剑到身前,沐怀瑾忙撤身回避,却还是被利剑所伤。
      手臂处划烂的衣服下是道不小的口子,正往外汩汩地流血,那人嘴角带笑,不知是得意,还是讥笑。
      所谓点到为止,主要是说不可伤及性命,虽说他欺负弱小不道德,但确实也不违例。
      他又展开新一轮攻势,沐怀瑾便又多了几道不大不小的口子,手中的剑也掉了出去,旋即被他一掌推到了地上。
      沐怀瑾咬咬牙站起来,没有认输的意思。就这样又过了几招,他根本没有进攻的机会,勉强挡了几下,又被打得摔到了地上,脸色苍白。
      “怎么样?服不服?不如……认输吧?”
      那人半蹲下去问他。
      怀瑾抹掉嘴角的血,艰难的站起身,他觉得头很昏胀,视线也有些模糊,周遭的声音也听不大清。
      他自幼身子弱,家人们像含着玉一样尽量不使他受到伤害,那些从小练武的孩子们受的伤,不出几天便能痊愈,而他则需要一两周。
      纵使身体上比不过,心理上却不愿放弃,尽管沐怀瑾感觉全身都如散架了一般,喘了几口粗气,仍从牙缝里挤出五个字来。
      “我……绝不认输!”
      声音轻飘飘的,很小,但很坚定。

      【1】这里的井渠,是坎儿井的古称,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
      【2】这段话源自老子《道德经》
      【3】出自李商隐《锦瑟》
      【4】出自高适《燕歌行》
      【5】为李贺所作
      【6】出自白居易《琵琶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朝花夕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