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7、千树手札 ...

  •   这个故事构思于去年十二月,因为阿释密达这个人嘛,佛教中人,所以前前后后看了很多书和视频,去了解佛教的一些东西。

      我是回族人,虽然不信□□,能吃猪肉,但是我是进不了寺庙的。之前曾经进过上海的龙华寺,进去不到五分钟开始胸闷气短,出来后缓了很久,才好了很多。

      从这件事后,我认为我跟佛教确实命里犯冲。加之我本人不太喜欢佛教的理论,所以研究佛教的路上,非常的崩溃,因为根本看不懂,也看不进去里面的文字。

      事情改变的契机是在于,我在今年二月起开始看三岛由纪夫的《丰饶之海》。这四本书看完后,确实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我文中部分关于佛教的理解,也是源自于这套书。文章最后被我称为真结局的内容,也是在我三刷《天人五衰》后,借鉴了主角本多繁邦的结局的桥段的同时,糅杂进了这半年来对佛教的一些思考,从而写下的故事。

      下面来聊聊文章里的伏笔想法吧。

      阿释密达在嘉米尔时同神佛之间的对话,可以联系后文,阿菡同阿释密达前世的分别、敖宁跟阿菡两段对话一起来看。

      菩萨们说阿释密达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指的是当你心里有了想法、你就会有行动的念头,你现在的起心动念、决定了你的行为。禅意一点的解释就是,因为自身贪嗔痴的妄念,本身身在人道的人,造下了三恶道的业因,将来必堕于三恶道。

      前世道别那段,菩萨们这么跟他说,就是为了把事实真相告诉他。阿释密达觉悟了,就赶紧回头,切勿掉落深渊。

      他起什么心动什么念呢?那自然是对阿菡生起了一些感情。

      那他为什么愿意接受菩萨们送他去无间地狱的惩罚?

      这就要提到我一个很不好感的角色——文中的准提师父,也就是封神演义里,佛教的前身,西方教的创始人准提道人。

      \\\\

      封神之处,西方教人很少,为了吸纳一些高端人才加入,准提道人和他的师兄接引道人参与进了封神之战。借着同阐教合作的契机,在封神之战结束后,忽悠了不少阐教截教高级人才加入佛教。

      比如,阐教十二金仙中的,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在进入佛教后,成为四大菩萨中的三个: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拘留孙成为惧留孙佛;阐教副教主级别的燃灯道成为燃灯古佛。

      又比如,文中提到的孔宣。

      此人是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只孔雀,封神演义原著里他一个人,在金鸡岭把姜子牙打到怀疑人生,差点收拾东西带人回西岐,不想讨伐商纣王了,可想而知这只孔雀的实力之强悍了吧。

      然而,这只孔雀倒霉地碰到了准提道人。

      准提道人帮阐教收服了孔宣,让它成为了自己的坐骑。

      我本人对孔宣的态度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但每每看到这里,还是有点小生气。一只逍遥人间,没有碰到过敌手,仅凭自身修炼,便成为了实力仅次于圣人的孔雀,最后的结局竟然是成为了别人□□的坐骑!!!!

      说的好听,他在佛教那边成为了孔雀明王。说的难听,他不仅成了公务员,还是别人的专属坐骑。

      虽然有理解认为,这是阐教同西方教达成的合作,但我更想称之为——大型撬墙角。

      代入一下元始天尊的视角,之前大家哥俩好的准提道人,前一秒跟你说合作愉快亲爱的,后一秒拐走了你精心培养的徒弟。

      我想是个人此时都会很生气吧(手动微笑)

      既然佛教之前就干过这种很不道德的事情,那我在圣斗士星矢的世界观里,阴谋一下他们帮助雅典娜,其实另有所图,没有什么关系吧?

      他们派出每个处女座圣斗士,给雅典娜打工,就是为了在圣战结束后,派人抢走极乐净土。而阿释密达或者沙加的作用,就是在凡间充当佛教的眼线,只要圣战打赢,雅典娜捅死哈迪斯,就派人来抢地盘。

      而这也是为什么我描写他们虚伪,孔宣嘲讽模样的原因。因为我觉得他们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挑选一个合适的人前往凡间,以历劫的名义去完成一些任务,最后一切圆满后成佛。

      所以,阿菡才会说“没有我,他早就成佛了,何必成为那帮王八蛋的眼线呢?”

      不过这段纯属我个人的一些阴谋论,当个乐子看看就行了。

      \\\\

      话又扯回准提真人。

      他在一切的开头告诉阿释密达,你命里注定有这一劫,你动心起念就会受到那些惩罚。所以阿释密达完完全全是在知晓自己结局的同时,对阿菡动了心。

      所以在阿菡问他这个问题时,才会说“我不后悔与你的相遇,两世皆是如此。”

      无间地狱那个点,可以配合“缘起”最后一章的经文来看。

      【若广说地狱罪报等事。一一狱中。更有百千种苦楚,何况多狱。我今承佛威神及仁者问。略说如是。若广解说。穷劫不尽。】

      这段简单来说就是,前生所作所为,将来到了地狱里就受相应的苦、相应的报。

      无间地狱的东西,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反正蛮残忍的,这也是为什么阿菡很难过,甚至为了他要去见地藏菩萨的点。

      \\\\

      接着说一下敖宁跟阿菡的对话。

      这一段其实是为了接起天庭的点,敖宁的话,代表杨戬的立场。

      孔宣在封神演义里跟杨戬有交情,这点算是我私设。而杨戬在我正文主线里,跟阿菡,也就是思枫,可以理解为“小辈父亲跟他的便宜女儿”这么一个神奇的父女关系。

      虽然阿菡比杨戬大很多,但因为性格和阅历上的原因,杨戬一直拿她当小辈看的。所以我们把敖宁的话,代入成杨戬来看。

      【我生气有用吗?】杨戬认为自己再生气也没用

      【我又不可能把你打一顿,拖回南天门。再说了,你都想好后续的结果了,那我拦你做什么?】杨戬认为阿菡已经做好决定了,他自然拦不住她。

      【里面那个和尚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你如此着迷,甚至不惜做出那样的选择?】你为什么要为他做到如此地步!

      【你明知那帮王八蛋想要利用你,为何,】扼腕叹息,郁闷,却又无可奈何

      \\\\

      阿菡的选择是什么?

      抛弃真结局的前提下,她去见地藏王那一段,地藏王说:【众生之所以轮回六道,爱为其根本,而贪欲助生爱染。能令众生生死相续不止。】【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意思就是说,三界六道众生轮回,爱欲才是根本原因。由于有了各种欲望,助长发动谈爱之性,因此能让众生生死相续不断轮回。

      佛说:世间一些事物,是遵循因缘法则的,因缘和合而聚在一起,但是因缘断灭的时候,都要分散开。因缘和合而构成了世界,因缘和合也生出了世间的万物,但是因缘断灭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要消失。

      这段话大概就是说,因为你的爱(贪欲)助长了阿释密达的。只要他心中这份念头,不被掐断,你俩之间的这段缘,掐不断,你俩注定永不解脱。

      地藏王这么说,意思很直接了,你俩这场劫,一方不停止心中的念头,另一方也不会停止。从此以往,你俩只会越陷越深,你是神鸟,寿命非常长,但是阿释密达现在已经进入轮回了。这场缘不断,你和他的劫数就无法停止,阿释密达就永远永远无法于六道轮回里解脱。

      阿菡也就是想通这点后,才打算切断和阿释密达之间的缘。

      本来就是她做错事,才让阿释密达受那么大的罪。既然如此,那让她来切断这场缘分,确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只是她那会儿一直不知道怎么切,所以在面对敖宁(杨戬)的提问时,回答自己不知道。

      \\\\

      接下来是放河灯这段,这段我想的是张智霖和张智尧演的《陆小凤传奇》里的一段镜头。这段在B站上有个剪辑,名字叫做《世间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浪子给瞎子数河灯》

      我很喜欢这个场景,早在这篇文初步立项时,就想好要把这个场景写进去。

      阿释密达换衣服,没有像在大雷音寺穿衲衣,没有穿自己的圣衣。也就代表,此时的他就是真正的他,他不再是大雷音寺的和尚,不是以前的苦行僧,不再是雅典娜的圣斗士。

      和原故事线不同的是,if线的他明知结局的前提下,对阿菡动了两次心。所以他才会不假思索地换上那件衣服,抛下圣斗士和佛教的一切,像是一对平凡的小情侣那样,一起牵手放河灯、数河灯。

      我跟我朋友说,这段太暧昧了。放在古代的环境下,男女双方约着出来看灯会或者放河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天哪!太浪漫了。

      所以这段,与其说是阿释密达在帮阿菡圆梦,不如说是在成全他自己。

      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女儿国国王,那句“若有来世”已经足以证明唐僧心底那些还没开始就被斩断的情愫。

      一场只有你我才知道的幻梦【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你蓄起了长发,我们一起慢慢变老。可是,你并不快乐】

      还有就是,放河灯的意思代表: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

      阿菡就是在数完河灯后,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才会在最后假结局里,以最决绝的方式,切断彼此之间的缘。

      为什么说她决绝?

      她骗三个小孩,说什么凤凰涅槃,但她又不是凤凰,献祭一切后的结局就是灰飞烟灭。

      那么联系上这些因素,来猜猜她究竟许了什么愿望吧。

      \\\\

      最后就是真结局啦哈哈。

      前面说到过,写这个的时候,我借鉴了《天人五衰》中的一些桥段。虽然有些许相同,但结局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原著本多繁邦的结局,感兴趣的话,可以网上搜一搜,这里只提一下阿释密达这个结局的想法。

      我写完假结局的时候,我整个人一直处于很emo的状态。但是在写完真结局的时候,我就感觉醍醐灌顶,整个人精神一下子就正常起来了。

      比起be 或者he,我更想把这个故事成为TE,也就是true end。

      地藏菩萨问了三个问题,直接颠覆阿释密达所有的世界观,让他怀疑起阿菡的存在,以及自身意识的存在。

      对于成佛这个东西,通俗解释是,大彻大悟,放下心中所想,一切的一切化为无。

      我认为说是跳脱这个环境,不如说是认知上的改变。就像动物园怪谈那样,你认为那个东西存在,那他就会一步一步加深你心里的精神污染,从而被同化。你认为他不存在,坚定自己的信念,就能跑路。

      每个人的精神想法受这个世界的影响,而变多变少。假如说,某些人感情充沛,那就是50%或者80%,感情淡漠点,那就是20%30%。

      佛教就是把这一切的念头清到0%。

      也就是文中提到几次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全诗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通俗意思不用讲,我只说我个人的理解。

      菩提明镜指的是你个人的一些念头,你知道有些念头是善有些念头是恶,所以你得常常打扫,不然就会出事。

      但在佛教里,菩提和明镜本来就在存在啊!念头本来就存在啊!我不去想,我不去思考,我怎么知道这是善是恶呢?我一去思考了,这不就真的有善恶之分了吗?那我不思考,我不打扫,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

      成佛就是要大彻大悟,放下心中所有所思所想,这样才能脱离六道轮回,存在于大千世界,存在于过去现实和未来。

      既然如此,如果本来就没有菩提和明镜,那我还有擦拭打扫的必要吗?

      如果觉得有必要,那就是落入了俗套,你依旧认为心中的念头有这样那样的区别(善恶只是一个大范围)

      而菩萨为什么不是佛?就是因为他们心存执念,希望拯救世人,就像地藏菩萨,他就是想着拯救所有地狱中的魂灵,才无法成佛。

      由此,会引申出来一个问题,最后的文段里,阿释密达遇见的都是佛教人,是佛教人提点他,“这一切都是虚假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切真的都是假的吗?

      就像地藏菩萨说的,你怎么知道你看见的,听见的,就是真的呢?

      好!现在话又回到了那句【菩提无树,明镜非台】

      阿菡存在也好,不存在也好,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阿释密达不去想这个问题了,不去纠结阿菡是否存在、圣战是否存在了,让自己的念头统统化为0了。他不再去想,不再去思考,一切化为无了。

      所以最后的结局就是,阿释密达跟唐僧一样,全部劫数过了一遍,功德圆满,自身觉悟了。

      于是他成佛了。

      \\\\

      说实话,写这2w字读的书,比我之前写其他书加起来还多。写文的过程倒还挺轻松,主要是理解的那个过程,特别特别绝望。很多次都是边骂佛教这玩意儿反人类,边看书。

      最后的最后,还是很感谢看到这里的你。

      如果喜欢我的书,可以来晋江搜索《在干嘛?吃饭了,阿释密达》来看阿释密达和思枫的真正主线,我保证不会像if线这么刀的呢。

      比心心哦~

      千树携自家的树苗苗们鞠躬奉上。

  • 作者有话要说:  这本书会作为小料本在cp30和魔都圣斗士only上发发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