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5
      随着婴儿的身体一点点长大,潘玉渐渐知道,她所在的时代正是北宋徽宗执政年间,朝廷软弱无力内忧外患之际,而她的父亲却是隶属河北的邢台知州潘弘治,家住黄金庄,为官多年,自有一套方法,对下爱民如子,大受当地百姓的赞赏和尊敬,对上也能婉转生辉,因此两不得罪,算不上什么大清天,也不是什么奸臣小人之辈。
      他还是一个爱家爱妻子的好男人,夫人曹氏,女儿潘金莲跟他有家庭的缘分倒真的是一种福气。
      后来,曹氏又如愿以偿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潘续,仅仅小潘金莲一岁。
      由此,这个家庭也算得上完美了。

      十五年后,姐姐十六岁,弟弟十五岁,早已是那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纪,只是弟弟潘续,跟寻常家的孩子不一样,发育似乎有些不到位,婚事也就没被提上潘家的议事日程,而潘金莲,天生丽质不说,琴棋书画,女红针刺无所不通,这样的窈窕淑女,之所以迟迟不嫁,则跟潘弘治一个曼妙的打算有关。

      “老爷,莲儿都十六了,您怎么还不考虑给她找户好人家?”身为人母的曹氏生怕潘弘治是公务繁忙,把女儿的婚姻大事给抛脑后了,找到机会就郑重提醒他。
      “夫人,”潘弘治则神秘地笑了,问:“你觉得我们莲儿如何?”
      曹氏一时诧异。
      “论品性,论才貌……”潘弘治做出牵引。
      “无论品性,还是才貌,”曹氏接过他的话,骄傲道,“我们莲儿自属邢台第一,没有哪家姑娘可以与之媲美。”
      “夫人说得好啊。”潘弘治于是告诉她自己的计划:“夫人,你可知道,太子人选既定,选妃之事也就近了。”

      “老爷,”曹氏一听顿悟,却惊慌不已,“您要把我们莲儿送进宫去?”
      “可不是?”潘弘治完全没有注意到曹氏的神情写着不愿,顾自高兴,“过些日子高太尉会来我们邢台下查民情,凭交情,应该可以让他在宫里替我们莲儿美言几句。”
      曹氏没有应声,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很快,她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儿,好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潘玉一听就毅然决然反对:“我不要进宫。”
      “莲儿?”曹氏有些诧异,劝导道:“那可是太子妃啊,日后也是当国母的人,还真不是谁都有这福气。”
      “娘,”潘玉便说,“自古帝王,有几个不是嫔妃成群的?就算做了高贵的皇后,也同样要跟别的女人分享同一个男人,我不干。”
      曹氏听了口气,揽她入怀,怅然道:“谁说不是呢?娘打心底倒不希望你嫁入宫中,只是你爹……”
      “我去跟他说。”潘玉说着离开母亲的怀抱就往外跑,曹氏拦也拦不住。

      6
      届时潘弘治正在书房训导因为顽皮误伤了某下人的儿子潘续,正要罚他闭门思过,女儿就在外面叩门了。
      “爹,我找您有事。”
      “进来吧。”潘弘治尚且还在气头上,声音有些沉闷。

      可怜潘玉不知道自己找错了时间,进屋才觉得气氛有些不对,看到弟弟潘续做鬼脸,她本想着另找机会的,却见潘弘治颜色渐渐缓和了许多,犹豫一阵,她便启齿了:“爹……”
      想来潘弘治还是很喜欢这个女儿的,看她娉婷玉立的可人模样,又想到“这是日后的太子妃,皇后娘娘”,心底更是说不出的愉悦,走上前就亲切问:“莲儿,你找爹爹有何要紧的事?”
      潘玉酝酿一下,终于直奔主题:“爹,您可不可以不让我入宫参与太子选妃的事?”

      “嗯?”潘弘治一听蹙眉了,有些不理解。
      “爹,我不要当太子妃。”潘玉继续,“如今朝廷乱政,你要我进宫,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
      “休要胡言乱语!”也许是潘玉后半句话让潘弘治震怒了,他沉声训斥,“一个女儿家,懂得什么朝廷之事?”
      潘玉不想惹恼了他,一时遂闭了口。
      “莲儿,”潘弘治的怒火慢慢消退,一手抚上她的肩,语重心长道,“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为这个家好,你就不要任性了,乖乖听话,等爹的好消息,啊。”

      潘玉的思路在心里飞快盘旋一阵,知道跟老爹理论是多说无益,当时就没有表态,只是打听:“爹,那选妃的事,具体有些什么程序啊?”
      “这个啊,”潘弘治见女儿不再抗议,就放下了心中负担,高兴道,“按照正常程序会很复杂,但你爹我跟高太尉相交甚好,事情就变得简单啰,呵呵,过几天他就会来我们邢台。”
      “高太尉?”潘玉一听这三个字眼睛都亮了,“您是说皇上身边的大红人高俅?”
      “噢?莲儿也听说过他的大名?”
      潘玉点头,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人确实存在了,并且,和《水浒传》里写的一样,他就是一大奸臣,让她惊讶的是,老爹竟然跟他“相交甚好”——居然有这等事呃。

      “爹,您跟他到底是相交甚好,还是多年来为他放了不少血啊?”潘玉别有深意。
      潘弘治一听就大笑,称赞道:“莲儿果然聪明,那你可不能白费了爹一片苦心,日后飞上枝头变凤凰,我们也就无需倚仗于他了。”
      这又一次表明了潘弘治为官的方式。
      “原来您早就想好要把我送进宫。”
      “嘿嘿,皇太子出生的时候我就想到了。”
      可见潘弘治的决心有多大。
      潘玉也知道,老爹脾气倔强,要做的事绝不会轻易改变,所以,她再劝他是没用了,回去还得自己从长计议。

      7
      据她了解,太子选妃这么大的事,再怎么不按程序来,有些程序都是免不了的,诸如容貌判定,才艺展示,还有稳婆验身……只要直接对她进行考验,她就有办法做到不及格。

      不过,她十六岁了,早晚都逃不了嫁人这码事,可她认识的青年才俊少之又少,能看进眼里的更是为零,21世纪那样的自由恋爱怕是不可能发生了。

      然而,从小到大,她总不忘两个人:一个是杨迁毅,她不知道他投胎转世了没有,又投到了哪个年代,哪一家;另一个是武大郎,《水浒传》中潘金莲的丈夫,她甚至有意无意打听,整个邢台是否真有其人,只是力度不够,得到答案有些渺茫。

      几天后,高俅在许多官员的前呼后拥之下,真的来了,他三十七八的年纪,精瘦精瘦的,不明白的人还以为是操劳国家大事所致,两只眼睛就像老鼠一样天生机敏,却暗含着某种让人难以揣测的深邃,四寸长短的山羊胡子,倒是把“大奸臣”三个字隐藏得很好。

      隆重的欢迎式过后,一行人便将他迎至潘府,大摆筵席。潘弘治则早就安排好要趁此机会让女儿展示她最拿手的才艺给高俅看,潘玉也答应了,一方面不想忤逆老爹的心思,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知道,前来参加这次宴席的,除了官人,还有当地一些名人,贵人,她也想露露脸,说不定能遇到自己的意中人。

      “高太尉,”席间,潘弘治就开始推出自己美若天仙的女儿:“下官有一女,早闻太尉大名,前些天又知道您要来,就想为您献唱一首琵琶曲,您看……”
      “难得潘小姐有这份心。”高俅笑眯眯捋了捋胡子,高兴道,“那潘知州,你还等什么?快请小姐出来一见吧,弹唱一首琵琶曲,也为大家把酒言欢助助兴。”
      有些人附和,有些人期待。

      不多时,潘玉就按潘弘治的吩咐,美美地登台亮相了,明眸皓齿,樱桃粉唇,小巧的瓜子脸,怀抱琵琶,大方而不失女儿家的娇俏。
      她有意扫一眼周围,顿时发现其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年轻人根本给不了她一见倾心的感觉,不禁失落。
      但既然来了,该做的事还得好好完成。
      她笑盈盈给诸位“人物”请了安,随后才开始从容弹唱。这是一首她自创的曲子,音符仿若行云流水,尽显欢快,把宴席的气氛抬高了不少。

      之后,她迎来了全场一派赞好的声音。
      “潘知州,你好福气,生得这么一个好女儿。”言及此也都是赞赏的话,可高俅接下来讲的就有些让潘弘治紧张了:“看看,看看,在场几位年轻人都为之神魂颠倒了。贵千金还没有许人家吧?”
      “这……”潘弘治唇角抽搐,想这高太尉要是乱点鸳鸯谱就完了,终于想到好的说辞,就笑了笑说:“不瞒高太尉,下官就这么一个女儿,看得极其珍贵,几户人家上门求亲,下官都没有答应,所以……”
      “噢?”高俅不惊不讶做声,微眯眼目将潘玉仔细打量一番,方才会意地捋着胡子哈哈笑:“也对,贵千金这般品貌,配那皇亲国戚也不为过啊。”

      8
      “不敢不敢。”听了这句话,潘弘治嘴里虽谦逊,心里却是大大的受用,随即,他又吩咐潘玉道:“莲儿,再来一首《阳春》吧,高太尉喜欢听。”
      “《阳春》?这首曲子好啊,还有《白雪》,这两首我都爱听。”高俅似乎有些激动,想不到他除了会踢球,还有这等性情,他还说:“你们有所不知,这两首曲子,除了我爱听,圣上也很爱听,乃至后宫许多娘娘,也都喜欢。”
      潘弘治算是走狗屎运了,忙不迭让女儿拨弄音弦,再看高俅陶醉的样子,他更是兴奋。

      当然,这不是潘玉的个人演奏会,她除了充当花瓶,就是为创造氛围打杂的,而就在她弹唱完《阳春》要奏《白雪》的时候,门外伴随几声称好来了一个人。
      那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白衣公子,他一脸俊逸,却暗含着某种富家子弟慵懒的气息,他的长发轻垂,后面还用白色的绢带随意绑着一小撮,由此可见,他尚未成年举行冠礼。
      他面带微笑,手执折扇轻轻摇动,姗姗来迟却丝毫没有愧疚亦或是畏惧之情。

      “庆儿,你怎么现在才来?”高俅的屁股甚至在坐席上挪了挪,见来人似乎很是欣喜。
      “叔叔,”那公子则不慌不忙上前作揖,解释道,“我在来的路上遇到些麻烦事,因此来晚了,还请见谅。”
      “噢?什么麻烦事?”
      “不值一提……”
      言语间,有人在高俅边上为他添了一张席位,潘弘治更是主动招呼:“西门公子……”

      霎时,潘玉所有的思维都集中在“西门”和“庆儿”这两个字眼上,她方才明白,此人便是西门庆,只是,他如何跟高俅是叔侄的关系?还有,他给人的印象,并非什么泼皮无赖之辈,反倒显得气宇非凡,重要的是,他在看到潘金莲这等美色之时,似乎并没有放在眼里。
      小说果然只是小说么?不知他人品怎么样?看看他跟高俅的亲热样儿,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吧。

      于是,潘玉继续自己的音弦。

      而就在她弹唱《白雪》的时候,突然听到上座有两个重叠的声音欢呼“cheers”,抬头去看,只见高俅和西门庆高兴地碰杯。
      “不知这……七啊日是何意?”潘弘治问。
      其他人也百般好奇。
      “潘知州,不是七啊日,”高俅得意地更正,“是cheers,干杯的意思,哈哈。”
      “干杯的意思?”
      “对,这还是庆儿学来的少数民族语言呢,有意思吧?”
      “哦,呵呵,原来是少数民族的语言啊,难怪我们听不懂。”潘弘治和其他人一样豁然开朗,接着便是称赞:“西门公子真是见多识广啊……诶?”
      他恍然觉得不对劲,看向潘玉问:“莲儿,你怎么停下来了?”

      潘玉方才发觉,自己因为过分诧异,忘记了手上的动作。只是已然听到“cheers”这个单词,她再没办法平静,弹出的曲子几乎要变调了,索性停下。
      “爹,我突然有点头晕,能不能不弹了?”
      “你怎么……”潘弘治有些恼火,绝不相信她是真的“不舒服”,但碍于诸多同僚在场,他就对高俅说:“那高太尉,您看……只怕小女要扫了您的雅兴。”
      “无妨无妨。”高俅倒是不介意,“既是身体不舒服,小姐就回去好好休息吧。”

      潘玉便抱着琵琶离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