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鱼藏韶厚待二义 ...

  •   先不说吴氏之事,却说司空溯与扶沿于江上游玩数日后,终于来到桃源。
      是日清晨,二人走进桃源。
      忽闻钟声,司空溯忙道:“少主正在敲晨钟。”
      扶沿道:“你何以得知是少主在敲?而不是敲钟人?”
      司空溯道:“不,桃源之钟惟有少主可敲,少主便是敲钟人。前番我来此并未见到少主,想必此任少主定是近日才接位。既来桃源,不可不见少主。”
      扶沿点头。二人前往,见正厅门户打开。五声钟止,司空溯道:“钟声既止,且待少主至。”遂与扶沿站在门口等候。
      忽闻一人道:“二位义士清晨至我桃源,不知有何贵干?”
      二人转身,见一女子,双螺髻,桃花簪,眉清目秀,相貌堂堂,身著直领桃红上襦,印花浅青下裙,纯蓝广袖衫,足下绣花履,手持桃花扇。
      司空溯忙道:“少主,在下有礼。”
      此女道:“公子不似桃源人氏,不知为何方人氏?如何知在下为少主?”
      司空溯道:“不瞒少主,在下司空溯,字子游,乃是已故少主尹瑗之子。”
      扶沿道:“在下扶沿,字行润,我二人结伴而行。特来桃源游玩。”
      此女已知其意,道:“原来是尹少主之子!二位公子请进。”司空溯道谢。
      三人进屋,此女道:“二位公子请坐。”
      二人道谢坐下,司空溯道:“不知少主贵姓?”
      此女道:“在下鱼藏(cáng)韶(sháo),号硕拂远人。”
      司空溯道:“鱼少主,不知少主何时至桃源?”
      鱼藏韶道:“我自幼便于此。”
      司空溯不解道:“我前番至桃源,并未见少主。”
      鱼藏韶道:“前番家母病逝,家父见我伤心,故接我回家数日。”
      司空溯道:“为何不见令尊大人?”
      鱼藏韶道:“家父不可于此。”
      司空溯与扶沿不解道:“为何?”
      鱼藏韶道:“家母非我生母,乃我姑母,我五岁时生母已去世,家父见我姐弟二人日夜哭母,心中亦悲,时舍弟年方三岁。而我姑母自尹瑗少主去世后便接任少主之位,其无子嗣,故家父将我过继与之,因此我今得以接任少主之位。”
      二人点头道:“原来如此。”
      司空溯道:“鱼少主,不想你我同是年幼丧母。”
      鱼藏韶道:“尹瑗少主逝后,司空公子亦去桃源。”
      司空溯道:“正是。”
      鱼藏韶倒茶,道:“司空公子,扶公子,请用茶。”
      扶沿道:“多谢鱼少主!”
      鱼藏韶道:“唤我名即可。”
      扶沿道:“如此,似有不妥。”
      鱼藏韶道:“并无不妥。”又笑道:“司空公子以为如何?”
      司空溯道:“吾以为然。”
      鱼藏韶道:“若司空公子为女儿,如今便是司空少主。”
      二人闻言大笑不已,司空溯道:“正是!不过,如此桃源岂非无二位鱼少主?”鱼藏韶笑道:“正是!”
      鱼藏韶添茶,道:“子游,行润,请。”二人又道谢。
      鱼藏韶道:“子游,你离开桃源后,去往何处?”
      司空溯道:“先考乃江陵人氏,我二人回江陵。如今,江陵我亦回不得。”
      鱼藏韶道:“却是为何?”
      司空溯长叹一声,道:“藏韶,此事,一言难尽!”
      鱼藏韶道:“子游,不必过急,为时尚早,慢慢道来。”
      司空溯点头。遂将江陵之事一一道出。鱼藏韶闻得,亦感叹不已。劝之道:“子游,你也曾于此,虽时隔多年,如今回来,便无须见外,适才我虽说笑,却为肺腑之言。你是尹瑗少主之子,便是桃源之子,桃源亦为家。今日既回,你若是愿意,就暂居桃源。”
      司空溯忙道:“不,不必劳心。藏韶,我知你好意。不过,我二人于此多有不便。”
      鱼藏韶道:“无妨,桃源有空房。”
      司空溯道:“藏韶,我须先往先妣墓前祭拜。”
      鱼藏韶道:“你自去便是。我收拾空房。你们是一人一间或是共宿一间?”
      司空溯看着扶沿,扶沿不知如何回答,司空溯遂道:“共宿一间即可。”
      鱼藏韶道:“既如此,我且收拾空房。你们先喝茶。”
      扶沿道:“多谢鱼少主!”
      鱼藏韶道:“不谢!行润,不必称我少主了。”扶沿点头,道:“好!”鱼藏韶自去。
      司空溯来到母亲墓前,心中难言。扶沿站在一旁。不多时,鱼藏韶唤二人,二人遂去。
      鱼藏韶道:“子游,行润,空房已收拾好,将你们的行囊安置好。”
      司空溯道:“我并无行囊,惟有一竹筏而已。”
      扶沿道:“我有少许行囊。我取来便是。”
      鱼藏韶道:“子游,我看你们一路劳累了,就先在此好生歇着。”
      司空溯道:“藏韶,我不累。我原以为今生再不得居于桃源,不想,今番遇你,我又可以暂居桃源。桃源,我亦喜之。藏韶,此乃你宅心仁厚,若似心胸狭隘、目中无人之辈,只怕是早已将我等逐出桃源了。我怕是连看一眼先妣之墓都不行。”
      话音方落,扶沿进来,司空溯接过,二人安置好。
      鱼藏韶道:“想玩什么就去玩好了,和我不用客气!”
      司空溯道:“藏韶,谢谢你!千言万语,道不尽我心中这份感激之情!今后,你若是有何难处或是需要我帮忙的,我定当全力以赴!”扶沿道:“正是,藏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和子游一样!”鱼藏韶笑道:“好!我就不客气了!”
      正午时分,三人于正厅用饭。鱼藏韶取出一坛酒,倒入碗中,色泽微红,花瓣漂浮,清幽素淡。道:“子游,行润,请。”
      扶沿道:“藏韶,这是什么?”
      鱼藏韶笑道:“其名曰‘桃花泪’。”
      司空溯道:“桃花泪?”端起碗细看来,又一嗅,道:“此花为桃花?”鱼藏韶道:“正是。”司空溯道:“味道清淡。”鱼藏韶道:“桃花不香。否则香气四溢。”
      扶沿道:“为何叫做‘桃花泪’?”鱼藏韶道:“此酒为吾母鱼入素所创。”鱼藏韶遂道出一段往事。
      话说当年鱼入素接任桃源少主后,一年春日,鱼入素敲晨钟后见桃花含苞欲放,朝露自花苞上滴落。鱼入素伸手接住,霎时心生一计。取坛来集!
      鱼入素轻摇桃枝,朝露皆落入坛中。自此,鱼入素日日集朝露。春雨过后,鱼入素见桃花上雨珠滴落,又集雨露。桃花盛开之日,鱼入素铺下细网,桃花皆落于网上。鱼入素小心翼翼收好桃花,以桃树露水与雨水加桃花,以酒曲所酿之酒,清淡幽香,酒味不浓,倒出后,桃花依稀可见。因露水与雨水沾于桃花上似桃花之泪,故名桃花泪。
      后鱼藏韶一十四岁时,鱼入素教其此法。鱼入素道:“藏韶,‘桃花泪’今后为我桃源珍品。年年皆酿。日后亦可用来待客。”鱼藏韶道:“娘,桃花泪并无酒味,人人皆可饮之。”
      鱼入素道:“正是,酒曲极少,因此桃花泪不醉人。不过集朝露与雨露不易,桃花一年一开,花瓣亦难收。故而桃花泪酿制不易,虽非美酒,确为美露。”
      鱼藏韶点头,道:“娘,今后,每逢桃花盛开之时,多收集雨露,以酿桃花泪。”鱼入素抚鱼藏韶之首,微笑道:“藏韶所言极是。”此后,母女二人年年如此,鱼入素爱此女至极。
      一日,鱼藏韶之父鱼入瀚带着鱼藏韶的弟弟鱼藏昭来到桃源,看见二人收集露珠,酿制桃花泪。
      鱼入瀚道:“入素,我想带藏韶回家数日。”
      鱼入素看着鱼藏韶,道:“藏韶于此一切安好。你又何须担心!”
      鱼入瀚道:“我非言桃源不善。”
      鱼入素道:“家中无事,又何须藏韶回去?”
      鱼入瀚道:“藏韶,你想回家吗?”鱼藏韶道:“爹,孩儿于此甚好,此时正值桃花盛开,为了酿制桃花泪,孩儿此时不宜回去。日后再回不迟。”鱼入瀚见鱼藏韶也这么说了,只得点头。
      鱼入素道:“大哥,阿爹近来如何?”鱼入瀚道:“甚好!”鱼入素道:“如此,我亦安心。”又道:“将这两坛桃花泪带回去吧。”
      鱼入瀚推辞道:“不必了。桃花泪难以酿制。你还是留在桃源吧。”
      鱼入素道:“无妨,今年又将酿制,你们三人在家里慢慢喝吧。”
      鱼入瀚道:“藏昭不可饮。”
      鱼入素一笑。
      鱼藏昭时一十二岁,道:“姑姑,我日后来桃源,姑姑可否给我桃花泪?”
      鱼入素笑道:“藏昭,不如今日你于桃源,你姐弟二人亦可团聚,又可饮桃花泪,如何?”
      鱼藏昭看着鱼入瀚,道:“爹,我可否于此?”
      鱼入素道:“日后,你姐弟二人一同回家,如何?”
      鱼藏昭道:“爹,我想和姐姐一同帮助姑姑酿制桃花泪。”
      鱼入瀚道:“你会酿制桃花泪?桃源与你无关!成天就知道玩!明日不要上学堂吗!”鱼藏昭很失望,耷拉着脑袋,随鱼入瀚回家。暂不在话下。
      鱼藏韶言至此,道:“我酿制桃花泪至今已有一十二载。去年冬季,家母病逝。今年,惟有我一人酿制。”
      司空溯道:“藏韶,你芳龄几何?”
      鱼藏韶道:“虚度二十六载。”
      司空溯道:“你年长我三载,何时生辰?”
      鱼藏韶道:“九月初三。”司空溯道:“尚未至生辰日。”
      鱼藏韶道:“你二人孰长孰少?”
      司空溯道:“我今二十三,冬月既望生辰。”
      鱼藏韶道:“子游亦未至生辰。”
      扶沿道:“我二十有二,正月初五生辰。”
      鱼藏韶笑道:“这样看来,行润最小了。”又笑道:“来,吃菜。不必客气。”又将桃花泪斟满。
      扶沿道:“我从未饮过如此清醇之酒。饮酒虽多,不曾有一种像桃花泪这样,不闻酒味,而又实为嘉酿!”鱼藏韶举杯道:“请。”三人一饮而尽。
      鱼藏韶道:“行润,你是何方人氏?”
      扶沿道:“天水人氏。我一路游玩。父母双亡,家中惟有我一人,多年以来,旁人冷眼相待不知多少。不过大路朝天,各走各边。冷眼待我者,不必理会。热心助我者,倾心相待。”
      鱼藏韶道:“我亦如此。只是不像你们无亲无故。”
      司空溯道:“如今有你为挚友,亦足矣!”扶沿看看司空溯,又转看鱼藏韶,鱼藏韶道:“正是。”三人边吃边谈,不觉正午已过。
      春夏之交,午后之阳已炎热。鱼藏韶伸懒腰道:“我暂午睡。你们想玩自己去吧。”
      司空溯打呵欠道:“我也睡个觉,双眼已迷蒙。”扶沿道:“那我也睡,此时正炎热,不如睡一觉,起来再玩不迟。”
      未时过半,鱼藏韶先起来了,来到桃花溪挑水浇水。天干无雨,园中蔬菜叶已蔫。
      须臾,司空溯亦起。用清水洗了把脸,顿觉神清气爽。四下闲散心。走到桃花溪边,见鱼藏韶正在溪上捞鱼。司空溯霎时忆起其母尹瑗。望着鱼藏韶发愣。扶沿来到他身旁竟然不知。
      未几,鱼藏韶撑船至溪边,司空溯仍未回神。鱼藏韶正要上岸,司空溯便往后退让,却不知道扶沿在他身后,一个不慎,撞入扶沿怀中。
      司空溯大惊,道:“行润,你何时至此?”扶沿右臂抱着司空溯的腰,道:“我早已至。你看藏韶入神,丝毫未曾察觉。”司空溯此时又不知所措。
      鱼藏韶上岸,道:“我在溪上也看见了,你真不知道?”
      司空溯笑道:“实实不知。”扶沿抱着他没放手,司空连忙站好了,并动了动身子。
      鱼藏韶道:“我将鱼送入厨房。”司空溯忙道:“我来我来!多年未见桃花溪之鱼。当年不曾少吃。”鱼藏韶笑道:“今日又可以吃到了。”司空溯点头。
      鱼藏韶打理桃源,司空溯与扶沿在桃源玩。司空溯感慨万千,道:“多年未至桃源,桃源依旧。”
      扶沿也忍不住称赞,道:“真真世外桃源!此生不枉一游桃源!”又道:“子游,桃源之钟何在?”司空溯道:“在一个亭子里。我们去亭子里坐坐。”
      扶沿见一座高亭,十余台阶,亭中有一口银钟。
      扶沿道:“此钟便是桃源少主所敲之钟?”司空溯点头。一手抚钟,道:“我至今不知此钟从何而来。”扶沿道:“藏韶应当知晓。晚间可以问问她。”司空溯道:“正是。藏韶晚间亦须敲钟。我等可随之一同前来。”
      扶沿转头看见一片桃林。枝繁叶茂,鲜桃满枝。道:“子游,这片林中的桃树所结的果子可归少主?”司空溯道:“人人皆可前来采摘。只须告知少主即可。”扶沿点头道:“真好!”
      司空溯道:“走,我们去摘桃。”扶沿满眼疑惑,司空溯道:“摘回来给藏韶。”扶沿恍然大悟。一人摘了四个回去。
      此时鱼藏韶正在习武。司空溯与扶沿远远看着她。等到鱼藏韶习武完毕,二人方上前。
      司空溯道:“少主,我二人刚刚去桃林摘桃了。”说罢,将桃子递给鱼藏韶。
      鱼藏韶见一人手上四个。问道:“只摘了八个?”
      司空溯道:“这八个又大又红。”
      鱼藏韶道:“那就洗洗吃了。”三人洗好,随即一咬,蜜汁满口,鱼藏韶道:“甜!真甜!”司空溯亦道:“是好甜!”扶沿道:“藏韶,明日再摘可以么?”鱼藏韶点头道:“想摘就摘。说起来,我倒忘了摘桃子这事了。”三人皆笑。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文分解。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鱼藏韶厚待二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