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政聂】章台驭宇 ...
-
【政聂】章台驭宇,见讯盼君缓缓归
惠文王时,因咸阳宫简陋,仿楚国章华宫,于渭水南岸建章台宫。宣太后,昭襄王,皆秉政于此。
至帝继位,亦常年居住于章台宫。
这日,帝小憩醒来,去了他日常处理政务的偏殿。
殿前,有人站在那里,如松柏般挺拔,如瘦竹般清朗。
大概听到他的脚步声,那人转过头来,看到是他,向他长揖为礼。
“陛下!”
见到他,帝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趋步向前,双手扶起了他。
“先生请起。”
他扶着那人的手臂,缓步前行,一起进了殿门,才松开。
他走到案后入座,又道:“先生请坐。”
“谢陛下!”那人又行了一礼,才在案侧跪坐下来。
随侍的宦官奉上了茶汤。
帝又道:“先生,请饮茶。”
“谢陛下!”
帝随手端着茶盏,见他不喝,那人也不喝,只好先喝了一口,才注视着他饮茶。
那人喝了一口,发现了他的目光,有些疑惑:
“陛下?”
“没事。”帝收回目光,垂眼喝了一口,须臾,乘他不注意,又看了过去。
他的确没事,就是想这么看着他饮茶。
很快,就有尚书仆射几人,呈上封奏和文书。
帝每日批阅的封奏文书衡石以量。
这些奏章拆口处皆以泥封印,往日帝必亲自验查,确认封泥完好,无人偷拆私阅,才命人敲碎封泥御览。
今日那人在,验查封泥的事就由他代劳了。
帝躬操文墨之间,见他低垂着头,安安静静坐在那里,认认真真检查封泥,拆封以后又将竹简双手呈上他的案头,仿若很多年前一样,心安之余,又有些奇怪。
他抬头凝视了他片刻,才发现了奇怪之处。
他的鬓角,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何时生了几根白发?
帝顿生怜惜之意,伸出手去,试图轻抚他的鬓角,替他拂去岁月沾染的尘霜,还未碰到,突然就醒了。
帝睁开眼睛,望着帐顶愣了半晌,才恍然醒悟,原来又是黄粱一梦。
那人一去经年,漂泊在外,杳无音信,多年不曾陪他饮茶,也不再陪他理政。
“陛下,时辰差不多了。”随侍的宦官听到他醒来的声响,低声提醒道。
帝微微摇头,晒笑了一声,缓缓坐起。
服侍的众人一一上前,帮他穿戴整齐。
随后,帝去了理政的偏殿。
殿外有人正等着他。
“陛下!”丞相李斯见到皇帝,俯身长拜。
帝看着他下拜的身影,刹那间有些恍惚,很快又回过神来:“爱卿平身。”
“谢陛下。”
帝进了殿内,赐李斯入座后,问起他的来意。
“陛下,是南征百越之事。”李斯回道。
秦征百越,断断续续已有数年。
二十四年,秦灭楚国后,帝拜屠睢为国尉,率军征百越,置长沙郡,占据了洞庭以南、五岭以北的大片土地。
二十八年,帝再命屠睢率五路大军南征百越,兵锋直指五岭以南之地。
征东瓯的大军很顺利,二十九年,置闽中郡。
主帅屠睢亲率一路大军征西瓯,却遭到了失利。越人夜攻秦军,屠睢被杀,深入越地的秦军夜不敢解甲,惫不敢驰弩,正与越人对峙中。
监御史禄因陆路崎岖难行,水路不通,行军艰难,粮草转运不便,向帝献上了凿灵渠以通湘水离水之策。
只要灵渠凿通完毕,秦军自长沙郡经水路可长驱直入岭南,岭南旦夕可定。
此策自是定国良策,但是湘水低,离水高,欲使北舟逾越,须翻山越岭,民夫人力还不是最大的困难,真正需要的是大量能工巧匠来完成这个设想。
帝一统天下,天下英才皆入囊中,供其驱使,为了协助监御史禄凿通灵渠,朝廷已经征发了大量民夫和巧匠。
李斯今日求见,为的还是灵渠之事。
“陛下,翻岭还是不顺,是否再次张贴招贤榜,广纳天下贤才以助灵渠凿通?”
“可。”帝颔首同意。
此策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帝当日敢纳其言,自然明白并非无法完成,而是要看他的支持力度,朝廷的支持力度。
诸子百家,能工巧匠无数,愿为王前驱者亦是无数,只要朝廷广发招贤令,自有贤才前来效力,灵渠凿通,岭南平定,不过是时间问题。
李斯告退后,帝开始处理政事。
今日一如往日,他又亲自验查封泥,再一一御览,有条不紊地处理政事,仿若先前的那个梦,对他毫无影响。
不过,当他看到上谷郡守的上奏时,始终波澜不惊的眉峰,终于忍不住动了动。
“臣风闻有黔首于居庸关外见过盖聂……”
短短几个字,帝愣是看了半晌,才看懂,怕看花了眼,又看了半晌。
居庸关?
那是燕国旧地吧?
他去这么远的地方干什么?
关外苦寒,他是否备齐了厚衣,饮食是否周全?
帝想了些有的没的,才收敛了心神,提笔写下:“派人查证,若属实,将他带回。”
君一去经年,庭中的枇杷青了又黄,无人品尝,又是一年枇杷黄,可缓缓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