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姨娘 ...

  •      姜府位于闹市之中却又远离喧嚣,其地理位置之优越令人惊叹不已。而府内建筑设计更是巧夺天工、独具匠心。

      步入庭院,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小巧玲珑、精雕细琢的亭台楼阁,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与清幽宁静的九曲游廊相映成趣。池塘边的水榭雅致宜人,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青松翠柏环绕四周,增添了一份静谧和生机。而院子西边,几根高高竖起的竹竿架子上,爬满了五彩斑斓的花藤,藤萝和翠竹相互交错,点缀其中,让整个院子充满了欢声笑语。

      几位姨娘所居住之处虽然不及主院那般奢华,但却别有一番宁静致远的氛围,透露出一种清新淡雅的韵味。

      用过午膳后,李氏身旁的婆子领着她来到了许姨娘的居所——清风阁。许姨娘来自南方,性格温柔如水,平素喜好阅读书籍。

      “见过许姨娘。”姜怀书恭恭敬敬地向许姨娘行礼。

      许姨娘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慈爱与和善,轻声说道:“六娘无需多礼。”

      语罢,她缓缓从怀中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玉坠,轻轻放在姜怀书手中。

      “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这枚坠子就当是给你的见面礼吧!”

      姜怀书看着眼前这枚精致的坠子,心中对于这位许姨娘还不太了解,实在不愿意接受这样贵重的礼物。

      “姨娘,这个坠子我不能要!”姜怀书连忙推辞道。

      然而,许姨娘却执意将坠子放在她的手中,语气也颇有些强硬:“拿着,这是姨娘的心意。”

      姜怀书抿了抿唇,只好轻轻点头,表示接受。她小心翼翼地将坠子收起来。

      告别了许姨娘后,姜怀书又来到了姜如嫣和姜如玉的住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姜如嫣,她身穿一件天蓝轻纱飞舞裙,宛如仙子下凡般美丽动人。髻上斜斜的插着一支红翡滴珠凤头金步摇,为她增添了几分高贵典雅。虽然身上的装饰并不多,但整个人看起来颇为素净,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而姜如玉则身着一件淡紫粉霞绣花裙,与姜如嫣的风格截然不同。她的性子活泼可爱,一见到姜怀书便热情地迎了上来。

      姜怀书向她们行了个礼,微笑着说道:“妹妹见过两位姐姐。”

      姜如嫣看到姜怀书也只是淡淡的问好,姜如玉则是很热情。

      “六妹妹,以后大家都是姐妹,不要客气了哦。”姜怀书微微一笑,她心里非常清楚,这些所谓的姐妹们不过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罢了,并没有多少真心可言。

      随即,姜怀书便跟着康婆子一同前往杨姨娘的居所。杨佩娴如今可是备受宠爱的妾室啊!

      “怀书拜见杨姨娘。”姜怀书向杨姨娘施礼道。

      杨佩娴生得妩媚动人,那一双眉眼更是楚楚可怜,令人心动不已。也难怪李氏会将她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一般。想当年,杨佩娴怀上了姜玄的骨肉后,姜玄的整颗心都被她勾走了。自那时起,李氏便开始处处针对杨佩娴,但她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建安侯府的大小姐会横插一脚,使得两人暗中勾结,酿成了永昌候府与建安侯府之间的丑闻。

      李氏此时后悔不已,但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然而,在怀书心中,她认为自己的母亲在现代社会中绝对是一个典型的第三者。明明知道姜玄已有妻室,却仍然与他纠缠不清,这不就是小三的行为吗?

      不过,这终究是她母亲的事情,姜怀书也不便多言,毕竟她的母亲已经离世了。

      杨佩娴在生活中的吃穿用度都远胜于许姨娘,尽管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姜玄对她依然如故。

      “六娘来了。”杨佩娴说道,并随即吩咐身旁的婆子:“刘妈妈,快去拿些点心来,给六娘尝尝。”

      “谢谢姨娘。”姜怀书看着桌上的点心,礼貌地拿起一块糕点品尝着。味道确实相当不错。

      “六娘啊,既然现在你已回到府中,日后若是无事,可随时到我这儿来坐坐。”杨佩娴热情地邀请道。

      杨姨娘抬眸瞄了天色,轻声说道:“午膳时分将至,六娘是否打算在此处一同用膳呢?”

      “多谢姨娘美意,但我尚有要事,不便久留。”姜怀书岂会听不出她话中的意思,这分明就是在下逐客令,于是她顺势应道。

      姜怀书深知多留无益,便也不再逗留。杨姨娘见状,又朝身后的刘妈妈招了招手:“刘妈妈,速去将我匣子里那支金海棠珠花步摇取出,赠予六娘。”

      姜怀书闻言,急忙摆手推辞道:“姨娘客气了,如此贵重之物,怀书实在受之有愧。”

      然而,杨姨娘却执意要送,并言道:“六娘莫要推脱,这些皆不过是些寻常首饰,值不得几个钱,还望六娘笑纳。”

      姜怀书心中暗自思忖,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又悄悄地审视了一番这位杨姨娘。不得不承认,杨姨娘容貌出众,风姿绰约,无怪乎能将姜玄的心笼络住,就连李氏都对她有所忌惮。

      离开杨姨娘处后,姜怀书去了姜如锦的锦绣阁。

      “六妹妹,咱们都是自家姐妹,千万别跟姐姐客气!”姜如锦的脸上挂着一抹温柔的笑意,那笑容仿佛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人心,令人感到无比舒适。这一刹那,姜怀书不禁有些恍惚,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梦境之中。

      姜如锦生得一副明眸皓齿的模样,宛如仙子下凡。她身着一袭蓝色的绣儒罗裙,身姿婀娜多姿,裙摆随风飘动,更显飘逸灵动。头上仅插了一支白玉嵌红珊瑚珠双结如意钗,却丝毫不影响她的美丽,反而增添了几分清雅高贵。在这大盛之地,人们都知道姜如锦不仅容貌出众,更是才华横溢,有着才女兼美人的美誉。

      然而,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子实在是凤毛麟角。

      与姜如嫣那种冷若冰霜的气质不同,姜如锦待人和善亲切。但不知为何,她总给姜怀书一种深藏不露的感觉,仿佛在她那温和的外表下隐藏着什么秘密,让人无法真正喜欢起来。这种莫名的直觉使得姜怀书对姜如锦始终保持着一份警惕之心。

      紧接着姜怀书又马不停蹄地去了明姨娘和王姨娘的住处。

      这明姨娘明氏和王姨娘王氏原本都是姜玄身边的贴身大丫鬟,后来在李氏还没嫁过来之前,姜玄就把她们两个人都收作了姨娘。

      明姨娘曾经生下过一个儿子,只可惜这个孩子在三岁的时候突发高烧,最终不幸夭折了。此外,她还有一个女儿名叫姜如雪,本来是府中的庶长女,但在三年前已经远嫁到了定州,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至于王氏这边,则只有一个庶子。然而,就在三年前的重阳节那天,这个庶子竟然偷偷溜出去游玩,结果却不慎从悬崖上坠落下去。至于他到底是怎么掉下去的,其中原因就无人知晓了。

      自从发生了这些事情以后,明氏和王氏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于是便开始长期吃素斋,并在家中当起了居士,她们两人住在一起,相依为伴。姜怀书来到这里后,仔细地打量着她们二人。

      姜怀书第一眼看到明姨娘时,心中不禁一动,只觉得这位明姨娘有一种独特的病态之美。她的面容苍白如纸,但却透出一股无法言喻的柔弱与妩媚。明姨娘说话轻声细语,语气柔和得仿佛能化出水来;再看王姨娘,则是珠圆玉润,面庞圆润富态,给人一种稳重踏实的感觉。

      “六娘来了,快快请进。”明姨娘手里捧着一本佛经,正低头研读,听到有人来访,才缓缓抬起头,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姜怀书。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让人感觉既和蔼又亲切。

      相比之下,王姨娘就显得没那么温柔了。她的眉宇间透着一丝严厉,目光也比较锐利。姜怀书不禁有些紧张,小心翼翼地看着她。

      姜怀书深吸一口气,然后细声细气地对两位姨娘说道:“我能否跟着两位姨娘一同念经呢?”

      明姨娘微微一怔,显然有些诧异。她轻轻一笑,柔声问道:“六娘,你真的愿意跟我们一起念经吗?不嫌枯燥乏味吗?”

      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好奇,似乎对姜怀书的请求感到意外。

      王姨娘也有些诧异,仔细地端详了她一番,而后轻笑道:“观六娘此面容似乎与佛颇具缘分呢。既然六娘不觉乏味,那么闲暇之时便常来吧!”

      “只要姨娘不嫌我叨扰就好。”

      姜怀书十分乖巧地陪她们聊了一会儿天,之后便起身离去了。

      自两位姨娘处出来以后,康妈妈面带笑容地开口说道:“六娘啊,二娘并不居住在此处。待到用晚膳的时候,自然就能见到了。老奴尚需前去向太太禀报一声,赋月阁就交由春竹领你前往吧。”

      言罢,只见一名约摸十七八岁、相貌平平无奇的小丫环从康婆子身后走出,她低垂着头,恭顺地说道:“六娘,请随奴婢一同前去吧。”

      跟在春竹的身侧,姜怀书一路沉默不语。当行至一座庭院时,春竹方才停下脚步,开口提醒道:“六娘,此地乃是南哥儿的住所,无事切勿前来搅扰南哥儿清修哦。”

      姜怀书抬头望去,目光落在那座拱门上,只见上面刻着几个龙飞凤舞、苍劲有力的大字——修竹园。

      他记得之前大舅母沈氏曾经提起过,姜家有一个嫡子,名为姜柏南,乃是李氏所出。据说这位嫡子在府中享尽荣华富贵,就连居住之所也是奢华至极。

      正当姜怀书思索之际,眼前那扇紧闭的房门突然被人推开。一个男子缓缓走出,他的身影修长挺拔,身穿一袭玄色长衫,腰间束着犀角带,仅在腰侧悬挂着一枚洁白无瑕的玉佩。他的身躯凛凛生威,相貌英俊不凡,剑眉星目,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寒星般闪烁。那双浓墨重彩的眉毛犹如画笔勾勒而成,线条硬朗。他手中轻摇着一把白玉扇,整个人散发出一种儒雅的气质,宛如一位风度翩翩的白面书生。

      姜怀书不禁暗自惊叹,眼前之人无论是容貌还是气质,都堪称出众。然而,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个姜柏南身上似乎隐藏着一股让人难以捉摸的气息。

      姜怀书心中暗自嘀咕,现在刚刚初春过去不久,天气虽然算不上寒冷,但也绝对没有到需要使用扇子来降温的时候啊!在这大冷天里拿着扇子扇风,简直让人感到冷飕飕的。

      春竹并没有像姜怀书那样想得那么多,她显得有些惶恐不安,立刻低头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见过南哥儿。”

      姜怀书仅仅通过观察他的衣着打扮,便已经知晓眼前之人正是永昌侯府的大公子姜柏南,也就是她同父异母的兄长。

      姜柏南的唇边挂着一抹浅浅的笑容,先是看了一眼春竹,然后才将目光投向姜怀书,他的嗓音略微有些沙哑,轻声问道:“妹妹叫什么名字呢?”

      姜怀书的脸上绽放出一朵灿烂的微笑,回答道:“见过哥哥,我叫姜怀书。”

      “怀牧诚无寄,书门共挂头。池根攀片月,花落夜深秋。”姜柏南的嘴角挂着一种若有若无的笑意,轻声吟诵道:“真是一个好名字啊!”

      姜怀书心里一阵发毛,她总觉得这个姜柏南不怀好意,心思深沉得像一潭死水,让人看不透他内心真实的想法,绝对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

      姜柏南见到姜怀书一直上下打量着自己,却也不生气,反而用扇子遮住半张脸,嘴角轻扬,似笑非笑地开口询问:“妹妹住在哪个院子里啊?”

      春竹听到这话,脸色变得有些惶恐不安起来。她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南哥儿的话,六娘住在赋月阁。”

      姜柏南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摆了摆手,表示她们可以走了。

      春竹如蒙大赦一般,急忙拉着姜怀书快速离去,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她们一样。

      对于姜柏南的事情,姜怀书了解得并不是很多。但她心里十分纳闷儿,不明白为何春竹会如此惧怕姜柏南。

      “春竹姐姐,你怎么好像很害怕哥哥呀?”姜怀书忍不住好奇地问出声来。

      春竹闻言,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急忙伸手捂住姜怀书的嘴巴,压低声音说道:“六娘,这话可千万不能乱说啊!”

      又看了看四周,春竹才小声的说道:“南哥儿最不喜的便是有人议论他。”

      姜怀书本想问为什么,但是春竹却不说,只说道:“六娘,以后你就知道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