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第十七节 取名子 ...

  •   婆婆到厅堂里取东西,并没进来。再次进来饭已经做好了。
      “吃饭了。”婆婆轻声招呼着,一碗放了红糖的熬得软烂喷香的鸡蛋疙瘩汤端了进来,看见孩子,问,“睡着了?来——,我抱你吃饭。”听小院说睡着了,又说,“睡着了就放下,别搞成习惯了丢不开手。三天的小孩娘惯的,天气越来越热了,你抱着他他热你也热,还是躺着舒服。”移了把椅子到床边,将碗和半袋红糖放在上面,看着小院将孩子放下盖好,才顺势坐到床沿上。
      小院下床要去洗漱,婆婆说不是吃馒头,不用洗,小院说脸上绷得不舒服,想洗洗脸,婆婆叫她不要动,出去端了半盆温水来。本来小院还想刷牙,见婆婆跑前跑后的,不好再开口;早饭前的一杯开水也免了,好在疙瘩汤里的水份多。
      “糖我没敢多放,你要觉得不甜你再放。”婆婆说。
      小院嘬了一口说:“已经很甜了。”见婆婆看着自己,便找话说,“你也吃点?”
      “我吃得饱饱的。”
      “倩武呢?”
      “怕他们吵,叫你爸都带走了,带去赶集了;另外叫你姐,啥时候他爸再打电话回来好通知他。”
      以前的“云耀”一下子变成了“他爸”,那么她呢?肯定也就变成“他妈”了,感觉好土,好捌扭。小院一边吃饭一边偷偷地笑。
      婆婆一声不响地看着她。小院知道她是等她吃完了好为她添饭,也知道她确实是高兴。
      “孩子的名取好了吗?”婆婆问,笑容满面。
      小院知道婆婆是在试探自己。
      过去的大家庭多是长辈给小辈取名子,一是隔代亲,二是立威,至于好听不好听不重要,只要好养——贱名好养。如今时代不同了,小门小户的,没有了那么多的规矩,而年轻人的思想又紧贴时代,早早的留意,哪个好听取哪个。小院知道公公婆婆都是明白人,自己取他们肯定也不会说什么,只是前面几个孩子的名字都是他们取的,到自己这里变了就觉得有点不懂人情事故了;现在他们又忙前忙后地照顾自己,单从感恩的角度好像也不应该去抢这个风头……于是就笑了笑说:“没有。还是你们取吧,我们取不好。”
      婆婆说:“我们哪里会取?都是乱取,瞎取,你们识文断字的,肯定取得好。”
      “识文断字不一定会取名子。”小院说,“我觉得你给倩文他们几个取的都挺好听的。”
      “是吗?”婆婆脸上笑成了花,语气中透着几分得意。
      小院先是点头,等把饭咽下去,又补了一句:“真的很好听。”
      心里有了底的婆婆笑着说:“那天,他爷爷在那里说闲话,说孩子生下来取啥名好?说顺着前面几个叫下来,是男孩呢就叫倩龙、倩虎,是女孩呢就叫……倩玉倩凤。早上我还在跟他爷爷说呢,这要是双胞胎就好了,一个叫倩龙,一个叫倩虎,龙虎一块多威风,长大了看谁敢欺负!”
      小院原本不喜欢龙啊虎啊的,她比较喜欢文雅秀气一点的,但既已把这个权力让出去了,不管叫什么也只能说好了。可又觉得太顺从了也不好,显得这个人没主张。于是说:“我感觉‘倩虎’要好一些,‘倩武’‘倩虎’叫起来也顺口。”
      婆婆高兴得连声说:“对对对,就叫倩虎。倩武,倩虎,嗯,顺口!”
      孩子的名就这样算定下来了,小院虽然不喜欢,但也不讨厌,只可惜了自己心中千挑万选的那一个。
      吃完饭,坐了一会儿又躺下了。坐月子的女人一个月不下床叫有福。
      没多久公公赶集回来了,他买了两条鲫鱼一条白鲢一块豆腐。鲫鱼豆腐给小院煮汤,白鲢炸来大家吃。两个孩子由公公领着在前面林子里玩,因为离家近,一会儿跑进跑出,婆婆在水池边择鱼,提醒他们小声点小声点不要吵醒了小弟弟。
      不知是饿得睡不安稳,还是被吵到了,孩子又“咕哇”、“咕哇”大哭起来。婆婆就去找了一个奶孩子的妇女来给孩子喂奶。孩子吃饱之后安静地睡着了。
      婆婆公公在做饭,吃完饭他们下午要去整理场地,晒了一个上午地皮都晒裂了,得一条一条去抿缝。昨天夜里孩子落地后大家吃蛋茶的时候聊起了收麦子的事,主任说外面都已经有人开镰了,她问婆婆今年是人工还是机器。婆婆说机器,已经找好了,后天不来大后天。以前没收割机的时候婆婆家每年都要请人帮忙。麦子不像稻子,生一点熟一点都好割,麦子必须要熟(秸杆干,籽粒干,风一吹麦田里沙沙作响,就是熟了),熟了才好脱粒。可偏偏麦子不管种得早晚,基本上都是赶在一起熟,熟了家家户户都要割,这时候找人根本找不到,所以要么提前,要么迟后——一般都是提前,迟后的麦子基本上都会熟过头,熟过头的麦子容易掉穗,会有损失——提前的话肯定是秸秆潮籽粒胖,须得晾晒,翻来倒去也不少麻烦。所以自从有了收割机就不再考虑用人工。
      割麦子只是开头第一步,接下来要从地里盘回来,摊在场里碾打脱粒,然后扬糠晾晒。一般来说女人主要负责割麦子,接下来的所有环节基本上都是由男人来完成,也就是说不管是收还是种男人占主导。现在挑大梁的弟兄三个走了两个,老大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是泛嘀咕的,所以婆婆老早地就说到时候叫闺女女婿过来帮忙。开始嫂子很不高兴,不知道是被压下去了还是得了什么好,后来就不说话了。
      小院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从厨房里发出的声音,想想做父母的确实不容易,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懂事的还好,碰上个浑的,不知要操多少心。眼看马上要收麦子了,自己什么也做不了,而且还要人伺候,她为自己忙上加忙感到愧疚,又为自己捡了便宜似的而不安。
      半个月前,云耀打电话叫姐姐问问家里要不要他回来,公公婆婆便来征求小院的意见。
      小院说:“他想回来就回来,不想回来就不回来。我说的又不管用。”
      婆婆笑着说:“你说的不管用谁说的管用?你没叫怎么知道他回来不回来?”
      小院一时语塞,为了证明自己只好硬着头皮顶下去:“我说回来他不回来怎么办?我说不回来他反而回来了,腿长在他身上,当然由他做主,我哪里有那个能耐让他听我的?”想起嫂子以前说的话,是真是假不知道,谦卑应该不会有错,再说事实也确实如此。
      公公接过话茬说:“你这样倒好,我们要你来管束他的,你却由着他的性子,这怎么能行呢?该管的地方就是要管,他不听,有我们在你怕啥?”
      婆婆见媳妇抿着嘴笑,知道她是看破不说破,就转向公公说:“你就知道说嘴,这么多年你管得啥呀,人家刚来你就想撂挑子?”
      公公说:“不是我想撂挑子,他们是一家人,怎么说都可以,而且我说话也没她方便,再说我们能陪他们多久,以后还不是靠自己。”
      婆婆说:“还年轻,又没负担,自然由着性子来……我倒不担心,他是个顺毛驴,吃软不吃硬——打小就是这脾气,有时候他爸打都打不下来,我跟他讲道理他却听,就是坚持不了多久。想要叫他听,就得经常敲打敲打。她又识文断字,比我们懂得多,她只是刚来,拉不下脸。”
      小院不知道婆婆是激将她还是挖苦她,一时不知道如何应答。
      “先前那个就是。”婆婆接着说,“两个人不知道怎么了,你不理我我不理你,闹生分了,他死活不回头,还说想管我,没门!不过话又说回来,那女孩子的个性也太强了些……”
      公公打断婆婆的话说:“都过去了还提它干啥!”
      婆婆冲小院笑了笑,住了口,这才捡起刚才的话题说:“他打电话来主要是想问问你,他说厂里管吃管住,车来开门,车走关门,活轻松得狠,他怕回来了以后不好找那样的活了。以前也出去过多少次,都是三天两和尚跑回来,这次能呆住就不错,你叫他回来他尽给你胡捣球,依我看,还是不回来得好。等孩子生下来你也去;要是不想带孩子,放在家里我们看着,两个人挂着劲儿干几年。以后就靠你们自己了,爹娘能帮得上就帮一把,帮不上也没办法。做父母的哪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
      小院说:“他不回来你们忙得过来吗?”
      公公说:“这个不用你操心,到时候我们自会想办法。”
      婆婆说:“忙肯定会忙。到时候叫你姐他们过来帮一把——就凭我给他们带孩子他们不能说不帮。”
      其实,打丈夫离家的时候起她心里就在纠结:想到人家老婆生孩子丈夫都是往家跑她就想叫他回来,可回来了又怕以后没钱花报怨她;不叫他回来吧,到时候生活起居少不了人在身边照应,公婆照顾得再周全也总有不方便的地方……有时头天晚上拿定了主意,第二天早上就改变了,反反复复不知道多少回,直到这一刻,公婆替她拿定主意之后,她才如释重负似的。尽管她知道这是公婆的决定,自己只是被告知,她还是欣然接受了,公婆的这份心意她不能不领。另外她也想把自己的身子好好歇一歇。
      现在想起来觉得当初还是叫他回来得好,不光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自己也有个贴心的人——不是公婆不贴心,而是有些话实在难以启齿:每次小便之后刀割般的疼痛让她对他有几许的报怨,几许的期盼。幸好家里有一瓶为鸡备的土霉素片,趁公婆不在的时候拿温水洗了,药片擀碎敷在上面,过了两天便好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