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尾声:孟菲斯残片 ...

  •   尾声:孟菲斯残片—— 一个历史学家的手记

      公元前1600年左右,古代地中海世界挣扎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汉穆拉比的巴比伦王国被赫梯人焚为灰烬,穆尔西里一世虽然继承了其父哈图西里的遗志,开拓疆土积累财富,一举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却终究没有逃过背叛与暗杀的劫难。
      汉蒂里亲王踩着小舅子的尸体踏上皇位,但这位工于心计的阴谋家无法根除动乱的根源,帝国在他死后分崩离析,更可悲的是,汉蒂里所有的儿女都被仇人们杀害,甚至他们的名字都被从历史中一把抹去。
      政变,屠杀,骨肉相残,赫梯的疆土一点点萎缩,直到一位名叫特列平的驸马以铁血手腕镇压了所有政敌,才将帝国从毁灭的悬崖上拉回来。
      特列平继位后的头一件大事就是反思历代君主的功绩与失败,并颁布《皇位继承制度法》,声言“君主对其兄弟姐妹犯下的兽行,都将以自己高贵的头颅来偿还”,这简短却严苛的律令彻底结束了皇室内乱。随后出台的《赫梯法典》深入到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为了最大限度地恢复生产,就连偷了邻居一串葡萄一根木柴的繁琐小事,统治者也都不厌其烦罗列了几十种可能的情况,并将与之一一对应的惩罚措施写进了法典。
      特列平不愧为具有跨时代眼光的政治家,他本着“补偿优于复仇”的宽容精神,通过一条条唠叨到匪夷所思的条文,将这个民族热衷于破坏的天性一点点束缚住,赫梯人也终于在贫瘠的小亚细亚高原上,奇迹般地建立起足以影响世界的庞大帝国。
      后期的几位明君,如苏比鲁利乌玛一世,穆尔西里二世,以及埃及拉美西斯法老展开卡叠石大战的穆瓦塔里皇帝,都从特列平的遗产中获益颇丰。铁器从皇家的奢侈品变为普通士兵的武器,愈加精细的浮雕工艺,当时最高超的造车技术,特别是成百上千派往邻国的学者,显现出人们对于知识与理性的热情。

      “但赫梯人灵魂深处并没有根本改变,泛滥于汉蒂里时代的噬血欲望,还是在一次次残酷的战争、掠夺与屠杀中爆发出来。”

      当公元前2世纪托勒密埃及的学者们在编写古代史时,对那个已经湮灭了近千年的民族下了这样的定论。

      那么同时代的埃及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历史学家把目光投向脚下的土地。1400年前,喜克索斯人在这里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一直向他们俯首称臣的底比斯十七皇朝一路攻来,卡美斯法老打着为父报仇的大旗,将异族侵略者逼到尼罗河三角洲附进。
      但完成统一大业的美名没有落到卡美斯头上,而被皇室的另一名成员雅赫摩斯摘走了。雅赫摩斯开创了埃及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第十八王朝,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埃及的拿破仑”图特摩斯三世,历史上第一位宗教改革家埃赫纳吞,还有著名的少年法老图塔卡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属于高贵的雅赫摩斯家族。

      公元前16世纪初叶,地中海两岸正处于截然相反的历史潮流,北岸的赫梯逐渐堕入动乱与黑暗的漩涡,南岸的埃及却一步步走向统一与强盛。

      托勒密皇朝的学者们带着这种观点着手编纂希腊文的古埃及史,但因缺乏那个时代的原始资料使他们没写几句就陷入不得不抄袭民间故事的窘况。直到十几年后,一位不知名的年轻史官忍无可忍,一纸上书呈给法老,罗列关于那段历史的诸多疑点,请求政府出资,挖掘尼罗河两岸废弃了一千多年的宫室与神庙,重新收集当时的一手资料。
      热衷于文化事业的法老(实际是马其顿托勒密家族的后裔)当即同意了这个提议。很快,这封文书被贴进亚历山大图书馆,史官们带着政府提供的工匠,在沙漠与荒原间发起了如火如荼的挖掘工作,并针对文书中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这封掀起轩然大波的文书针对公元前十六世纪初的埃及历史,提出了三个最重要的疑问:
      首先,正值壮年的卡美斯法老,为什么会在即将完成统一大业时突然命归黄泉?
      学者们已为这个问题纠缠了几十年,有人说他是病死的,有人说他血洒疆场,更有人猜测他是被喜克索斯人暗杀的,长久以来最后一种观点总是处于劣势,直到这次挖掘工作中人们在底比斯阿蒙神庙的废墟下找到一间墓室。
      学术界一片哗然,因为十七、十八皇朝的法老大多安睡在尼罗河西岸与底比斯城隔河相望的帝王谷,这个出乎常识的下葬地点令人浮想联翩。有人猜测这是为了在战乱中保护法老的遗体;另一些人则提出异议,墓室结构精细,并不像暂时寄存尸体的储藏间。况且,埃及人虽有将法老称为“阿蒙之子”的习惯,但“阿蒙之子”绝不等于阿蒙神本人,若有哪位法老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遗体存入寺庙,妄图与太阳神并驾齐驱,这种傲慢自大的态度必然会激怒他的继任者,一旦大家纷纷效仿,最终会让寺庙里塞满尸体——因此,那间墓室一定不是法老的,而属于一位拥有神力的先知或大祭司。可惜墓室已被窃贼们洗劫一空,连石棺与木乃伊也被砸烂,这个问题始终也没有确定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喜克索斯人的发源地在哪里,他们和周围的民族有什么关系?
      这次的回答更加五花八门:两河流域的原住民、巴勒斯坦-死海一带的游牧民族,甚至沿着大绿海东岸一路迁徙过来的赫梯流民!喜克索斯人像是突然从地里冒出来的怪物,以万夫不敌的气势横扫尼罗河两岸,最后却又蒸发得无影无踪。除了车轮,这群野蛮人对埃及文明没有任何贡献,也就无怪乎后世的历史学家写到他们的特征时无从下笔了。
      有趣的是,学者们在传说中喜克索斯人的大本营死海-巴勒斯坦一带找到许多赫梯人的遗物,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大绿海两岸的民族究竟有没有可能发生政治上的交集,仍有待商榷。卡美斯的猝死,穆尔西里归国途中被暗杀,喜克索斯政权的崩溃,三项重大历史事件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可惜从公元前1595年穆尔西里毁灭巴比伦到公元前1567年雅赫摩斯统一埃及这28年间的所有文献都毁于战火。而托勒密皇朝那些雄心勃勃的学者们,从此以后再没有从挖掘中找到其他线索。
      不过最让学者们头疼的,还是雅赫摩斯和卡美斯的关系,还有无数关于前者的、浸染了虚假的神话色彩又自相矛盾的民间传说。
      雅赫摩斯是卡美斯的弟弟——孟菲斯城外一块石碑上这样明明白白地告诉学者们,当然,这也是本次挖掘工作最振奋人心的收获。可尼罗河两岸的原住民并不理会这种官方定论,在无数传说中他变成了卡美斯的儿子,至于长子、次子、幼子,自然各类版本鱼龙混杂。
      至于雅赫摩斯的形象,学者们就没有多少发言权了,因为石碑铭文只是颂扬他的功绩,并没有涉及他的个人。民间传说更是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版本中左右摇摆,雅赫摩斯时而俊美邪魅时而相貌平平,时而阴郁冷酷时而温柔腼腆,更有甚者,他上一刻还是个残忍血腥的阴谋家,下一刻就变成了慈悲仁厚的布施者,除了智勇双全这一点,两种版本几乎处处矛盾。可惜雅赫摩斯的资料比卡美斯更少,学者们对那28年的黑暗时期几乎一无所知。
      但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托勒密皇朝这场声势浩大的学术讨论很快扬名海外,他们的友好邻邦,占据着巴勒斯坦、叙利亚一带的赛琉古王国(统治者也是马其顿大将的后裔)派来几位穷极无聊的学者,大肆宣称自己掌握着有关雅赫摩斯生平的一手资料,他们展示了多年来在大绿海东岸收集的各类小道消息——儿歌、民谣,不过最多的还是被无数流浪艺人吟唱的,关于汉蒂里家族悲剧命运的传奇史诗。
      史诗的词句极为优美华丽,运用了许多已经不常见的格律和修辞,原有希腊语、阿卡德语和赫梯语三个版本。希腊版显然是最近一百年才经口头转译过来的,阿卡德版经过了巴比伦艺人的加工,广泛流传于两河流域,而最古老的赫梯版,由于赫梯帝国的覆灭、楔形文字的失传,早就无人问津了。赛琉古学者们一直怀疑史诗出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宫廷诗人之手,甚至成稿于汉蒂里死后的两百年内,不过,最让他们震惊的,还是史诗的内容:
      在流浪艺人口中,穆尔西里一世从英明伟大的君主沦落为贪婪卑鄙的小人,公认的阴谋家汉蒂里则摇身一变成为爱民如子的悲剧英雄,这种颠倒黑白,捏造事实的叙述风格在史诗后半段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竟然编造出汉蒂里的长子曾征服埃及的弥天大谎,并用无比逼真、无比绚烂的词句描述出这位太子战斗时的英姿……
      托勒密皇朝的学者忍无可忍几乎要将这群外国同事轰出皇宫,但赛琉古学者们本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坚持在法老面前朗诵出史诗的最后一段:

      汉蒂里家族盛极而衰,光辉耀眼的太子回国后很快死于一场宫廷阴谋,而阴谋的主使者之一,竟是他的贴身侍卫——埃及的雅赫摩斯王子。

      皇宫沸腾了,双方学者几乎当着法老的面拳脚相加,即使在托勒密埃及的学术界内部,也爆发了剑拔弩张的危机。年轻气盛的史官决心借机标新立异,推翻踩在自己头顶的老师,他们在史诗中找到了惊人的证据,说明侍卫雅赫摩斯和统一埃及的雅赫摩斯法老不是同一个人。随后,他们更加大胆地推断:真正的雅赫摩斯王子死于赫梯的动乱,而建立十八王朝的那个人只是卑鄙地窃取了他的名号。老一辈的学者对这种大逆不道的见解恼羞成怒,为了保住呕心沥血编成的史书和自己的社会地位,更为了苦心经营一辈子的学术体系不被彻底掀翻,他们激烈地反问道:

      有什么理由让雅赫摩斯王子离开埃及,千里迢迢跑到赫梯去送死?

      这次年轻史官们哑口无言了,因为史诗中并没有明确的暗示。经过突击研究,他们发现这首几近完美的史诗有一个致命的瑕疵,就是前面埋下无数伏笔吊起读者的胃口,却在就要揭开谜底时戛然而止。那个突兀的疤痕硬生生地停在全诗结尾,停在太子死去的情节——对太子之死阴郁而辉煌的描写带着一种隐讳的痴狂,让学者们不禁猜想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些词句,又是什么原因让他突然辍笔,是故意如此?还是另有隐情?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篇末那道狰狞的伤疤背后,埋藏着侍卫雅赫摩斯的真正结局。
      就在赛琉古学者满腹牢骚地离开埃及后,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到皇宫。几名工匠在孟菲斯郊外的行宫废墟中,挖出一堆刻在黏土板上的古代文书残片,年代刚好介于雅赫摩斯登基前后。法老命人紧急将这些残片运到皇宫,并秘密召集了几位当时最权威的学者日以继夜修补和解读。慑于不久前那场颜面丢尽的混乱争吵,法老下令结果出来前,任何人不得对外散布谣言。被排除在研究工作外,忿忿不平的学者们整日守在皇宫门外,软磨硬泡死缠烂打才从卫兵口中挖出一点情报:
      那些残片是用一千年多前的国际语言古阿卡德语写成的,包括穆尔西里一世和汉蒂里亲王给卡美斯法老的亲笔信,还有赫梯的达瓦安娜恭喜雅赫摩斯登基的贺信。
      无数流言、猜忌与疑虑笼罩在皇宫上方。一个月后,负责解读的几位学者回到同伴们当中,法老随即宣布召开秘密会议,所有学者都获准出席。人们不知道这整整持续三天三夜的会议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会议结束时,那激烈尖锐的学术辩论无疾而终,学者们对会议内容缄口不语,对赛琉古同僚们别有用心的煽动与挑衅,也是一脸冷漠,不置可否。法老将这些残片藏入亚历山大图书馆,列为绝密文献,从此只有极少数的御用文人才有机会触摸到这些珍贵的资料。而那部用希腊语写成的古埃及史,也终究没有因为这场震荡有丝毫改动。
      不久,托勒密皇朝的学术浪潮随着逐渐衰落的国势陷入低谷,天灾连连,起义不断,统治者再也无暇顾忌他们钟爱的艺术与文化,他们被国内的暴民与匪盗搅得焦头烂额,源自同一血脉的邻国赛琉古灭亡了,罗马人的战船穿越了大绿海,步步逼近。
      皇朝的末代统治者克利奥帕特拉女王和恺撒达成协议,恺撒承诺绝不破坏托勒密埃及的文化遗产,但这个承诺不久就变成一纸空文。罗马士兵在激战中不慎点燃了亚历山大图书馆,而那能够揭开雅赫摩斯结局之谜的唯一证据——孟菲斯残片,也和成千上万的学术珍宝一起,从这个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

      The End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尾声:孟菲斯残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