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07 ...

  •   第二场初复结果让孟徽之自己有些惊讶,哪怕她对自己实力颇有信心,也有没有夺得头名的把握,毕竟文无第一,这样看来她的文章是知县喜欢的风格,这下孟徽之更有把握了。

      第三场再复,试一策一论,这算是孟徽之的强项,孟徽之拿到考题的时候认真地看了一遍,然后靠在隔板上闭目思考。

      考题很是寻常,“孝”。可是写得好就难了,古往今来,上至君王,下至黎民,莫不以孝为重,甚至前朝以孝举荐入朝为官,无数文人墨客论“孝”,如此想要脱颖而出就需要费点心思了。

      从哪里切入好呢?

      孟徽之站直身子,拿起旁边的笔,由孝及忠,天下重孝,君王以孝治国,为人子之孝即为人臣之忠。

      洋洋溢溢,孟徽之下笔很快,可是为了保证字迹工整,无一字出错,言语之间还要再三考虑斟酌,她也是等到了日头西斜后才勉强写完,略略检查一遍,确定无任何纰漏,便交卷出了考场。

      晚上,四人躺在学堂舍后,都没有睡着,只待明日最后一天了,若是明日不出意外,他们四人皆可顺利通过县试。

      第四日,便是讲三、四艺,君子四艺,琴、棋、书、画,这书与画,孟徽之倒是书胜于画,至于画,知道的比笔下画的要好上几许。

      孟徽之的字算是贺夫子手把手教导,曾经为了练习腕力,甚至会在手腕上绑上重物书写,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她的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孟徽之的字讲究神形具备,笔法、章法、结构重气韵墨意,行云流水间见苍健,大开大合间见超逸。

      灵寿知县第一次看到孟徽之的字的时候,特意多看了孟徽之两眼,身高七尺左右,容貌俊逸,唇红齿白,然而身上无半点脂粉气,相反透着一股清爽干净。他点了点头,又瞧了上面的名字,灵寿知县心中便有数了。

      再是专心,孟徽之也知道站在自己身边的人是何人,她指尖微微一动,很快就稳了下来,下笔稳健,这些临帖,孟徽之私下临摹过多少次,恐怕她自己都记不清了,哪怕是闭上眼她也能完整工整写下来。

      到了后面的画,孟徽之工笔不精,若想要此处胜过旁人,怕是很难,那么她就得在意境、趣味上下功夫。

      画有四格,逸、神、妙、能,其中以逸格为首,不囿于方圆规则,取其中神韵气韵,讲究妙手偶得,笔墨简洁间不失意蕴。

      当然孟徽之想要到达这个境界怕是一辈子都难,可是她做不到,但是她可以学个样子。

      山水最为切意,孟徽之先以淡墨画卷,后笔头润泽浓重的墨色,泼墨渲染,她在模仿前朝一位大家,那位大家早年重诗意山水,烟雨江南,是山水派的魁首,然而他晚年却是一心摒弃淡墨山水,浓墨泼就,风雨欲来,一时为画坛议论,直到今朝,画坛也对此争议颇大,可这也成就了他,画山水的,前朝、前前朝,乃至前前前朝,哪个朝代没有画的好,可是他们都不能跳出烟雨江南的淡墨,而他做到了。

      孟徽之很有自知之明,做不到那位大家那般,只能尽量略过细节妙处,着重自然天成,放下墨笔的时候,孟徽之顿了顿,还是从旁边取了工笔,在长河中细细画了一人一舟。

      她颇取其意,在恰当的留白题了一首合题的绝句,笔法也相得益彰,最后取了一枚印章,稳稳压在上面。

      灵寿知县是这样评价的:“能不及妙,妙不及神,神不及逸,虽能、妙不过中庸,然神、逸两格颇见雏形,山、水、人、舟四者契合,仅此两者可评甲下。”

      孟徽之恭敬:“草民多谢大人!”

      张了案榜,加上前面三场表现一直不错,孟徽之竟是夺了头名。

      “恭喜了。”面对同窗的真心祝福,孟徽之一一笑着回复了:“同喜同喜。”这次他们五人都顺利通过了。

      孟徽之夺了头名,最为高兴的便是孟母,当晚在孟父牌位前絮絮叨叨了一个晚上,又是哭又是笑。孟徽之靠在门板上,听着她娘说她如此子承父志,说到后面,还提到她要成家了。

      孟徽之一顿,想起了沈舟。

      本来身体就不好,孟母很快就撑不住了,在孟父牌位前睡了过去。孟徽之悄悄进去,一把打横抱起孟母,将孟母放到床上,细细打了热水替她擦干净脸上的泪痕,盖好被子。

      孟徽之回到孟父的排位下,撩袍跪下,“孩儿一定不会辜负父亲所望,日后定会光宗耀祖,也会好好照顾母亲。”孟父早先年出家读书,抱着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想法,可惜病逝半途,留下孤儿寡母两人。

      翌日,孟徽之上门去拜访了沈府。

      她和沈舟亲事临近,此时上门也不知所为何事,是沈父亲自接待了孟徽之。

      沈父见过孟徽之,只是当时都有孟母在,不好细细打量,今日这细细打量,若不是沈舟亲口所说,他还真的不信眼前人是女儿家。

      孟徽之放下茶碗,双手放在腿上,“沈伯父。”

      “哦,持恪可是来找沈舟的?”

      孟徽之摇摇头,“晚辈今日来是专门找伯父您的。”

      “可是遇到什么事了?”

      孟徽之起身走到沈父面前,撩袍跪下,沈父一惊,连忙要扶起孟徽之,孟徽之轻轻格开沈父的手,磕了个头:“伯父,孟沈两家结合,乃是两姓之喜,我孟家算是赵州大姓,设有宗族,若是沈舟嫁入孟家,自是要入孟家族谱。”

      沈父一顿,他明白今日孟徽之来此的意思了。孟徽之这是表明了自己此生都会是孟家子,沈舟嫁入孟家之后也只能做一辈子的孟家妇。

      沈父扶起孟徽之,拉着她坐下,“持恪不必忧心,婚嫁自是如此。”

      “阿喑。”沈父喊了一声,阿喑从后边出来:“你好好招待持恪,我去去就来。”

      很快,沈父取出一张薄薄的纸递给孟徽之,孟徽之接过一看,这是沈舟的庚帖,上面写的是:沈香。是了,沈舟对外的闺名是沈香,而非沈舟。

      沈父点了点“沈香”两字,“持恪不必担心。”

      孟徽之认真地看向沈父:“伯父,晚辈今日所来所为正是此事。”

      沈父就听到孟徽之一字一句说:“晚辈想娶沈舟。”

      她和沈舟早就交换了庚帖,也合了合婚庚帖,孟徽之也见过,只是上面双方姓名是孟徽之、沈香。

      昨晚她在孟父牌位前想了许久,趁着赵州宗族那边还没有得到消息,她想将“沈舟”记入族谱,而不是“沈香”。

      沈父沉默了阵,还是道了声:“好。”

      “那就麻烦沈父了,改日我会送上庚帖,和沈舟再次合婚。”

      “持恪,多谢了。”沈父这话发自真心,若不是有身亡之祸,哪个父亲愿意让自己孩子一辈子都只能以虚假的身份活着,甚至族谱上名字都是假的,百年之后,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了。

      孟徽之回去和孟母说起这件事,孟母非但没有反对,眼里泛着泪花:“我儿长大了。”

      两家很快私下重新交换了庚帖,合婚庚帖也重新写了,孟徽之去信赵州的时候,写的也是“沈舟”,如此到时候上族谱的将会是“沈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007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