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我是那只等在葡萄藤下的小狐狸(十四) ...
-
寡婶婶的故事竟然是从一出生说起的!她那漫长的流水帐听得我眼皮直打架。总结一句话就是:她打小开始就是一只品学兼优的“十好狐童”。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可以这么自恋的呢?怪不得三叔公见她就躲,吼吼……
为方便起见,以下的故事里姑且称寡婶婶为“九妹”吧。因为她最终是嫁给了九叔叔,而她的原名我也不知道,想必是早被大家淡忘了。和很多封建女人一样,只以张氏、赵氏、王氏、李氏称呼,而豆蔻闺中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即使有,之后早就费去不用了。这是不是作为这个时代人类女性身份的悲歌。的确很蒙昧、很无知。
话说……
——我就捡离题最近的部分扯吧。
话说有一天黄昏时分,当年正是“十好狐童”得意之时的寡婶婶九妹,结束一天的修炼,心得意满地回家。她心里开心呀,因为终于甩掉了天天像影子一样尾随着她,赶也赶不走的忠实跟班——当年的“鼻涕虫、调皮蛋兼十差狐童”九叔叔“九哥”。
她突然看到狐族渐现的宫殿甬道中迎面走过来的一只狐,火红的皮毛就像在夕阳中燃烧,俊逸的面带着隐隐的沉郁。这只红狐好像是狐族宫殿魔咒的一部分,是瑰丽绮梦中最美的一景。婶婶呆立在当下,目不转睛地盯住眼前的这只狐。
这就是她第一次见到的三叔公。三叔公当时刚刚结束在人间和那个“他”的一个来生的伤心情事,正郁郁满怀、疲惫不堪地回到山中。
三叔公发现了正在呆望着他的九妹,于是驻足打量着这个孩童:“小丫头,几岁了?似未曾见过。”毕竟三叔公一去就是几十年。
九妹情迷心窍,竟然暂时性失语,一个字也没答出来。
三叔公笑了,接着又问:“叫什么名字,小丫头?”
九妹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又是没嗑出一个字来。
三叔公自觉无趣,为难这个很害羞的小孩子,。她挥挥爪子:“回家去吧。”自己哈哈笑着转身走了。
第二天,在狐族庭议上,台下狐群里的九妹一眼就看到了台上不很显眼的地方,三叔公和几个年长的族中长老低声议着什么。他在其间如此年轻、又如此沉稳,身上发散出来的忧郁气质就像是磁石深深吸引着当年的婶婶九妹。可是,他却是那么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从那时候起九妹就有了这个坏习惯,天天悄悄盯着三叔公看。
好在三叔公在山中的日子除了管理狐族事务、自己修行之外,还指导晚辈狐仔们的功课。(用现在的话说,应该叫“志愿支教”的吧,就是义务上课不拿工钱的那种。嘿嘿……)当三叔公在狐仔堆里终于认出了杂色皮毛的婶婶九妹的时候,看了名册大声叫她出列,在她的修行功课里又加了一项,貌似是表达之类。
自此后九妹的修炼就更加起劲了,正所谓偶像的力量是巨大。她很轻易地成了当时狐辈里的明星,更成了九叔叔等等同辈狐的梦中情人。
就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突然,一日课程中,再看不到三叔公的踪影,婶婶四下打听才知道三叔公已连夜下山去了。
再等到三叔公回来,又是一个狐族山中的黄昏。婶婶九妹终于在伫候多年的上山的小路上看到了那火红的身影。随着渐现的狐族宫宇,在她眼中,三叔公无疑又成为这狐族瑰丽魔咒的主角,成了她一切行为的动因。
三叔公步履比多年前又沉重了许多,依然年轻、俊秀的面庞多了些些的沧桑。这令婶婶九妹又心疼又嫉妒。她恨自己只是个孩子,解不了三叔公的伤心,也恨那个人类,令三叔公这样无奈、这样伤感。
三叔公抬头,看到了已经是小姑娘狐样子的九妹,什么话也没有说抚抚她的头,径自走了。
接下来的时间,三叔公和当年在山中一样,管理族中事务、修行、指导晚辈功课。比过去不同的笑声明显少多了。
过了不知几年,三叔公又在一夜之后突然失踪。
再过几十年,他在一个冷秋的黄昏归来,婶婶九妹依然等在黄昏的山口小路上。那一天下着大雨,三叔公火焰一样的皮毛湿透贴在身上,是那么单薄、瘦削。九妹现着人形撑着伞快步奔过去,叫了声:“三叔叔。”
三叔公应了一声,打量着她:“小丫头变成大姑娘了。”
九妹如当年初见三叔公一样,依然涨红了脸,支支吾吾答不上话,只急急地将手中的伞递过去。三叔公摇摇头没接,头也没回地走了。婶婶呆在雨里,心就像那冷秋的冻雨一样凄苦。
叔公一定以为只是偶然会在一次又一次回山小路上遇到九妹,他不会想到,为了等叔公回来,九妹就这么每年、每月、每天,在黄昏时分的山口小路上等候。
等候——说起来简单,好像只是耗费时间的呆立。但其中,那望眼欲穿的企盼、内心的折磨和煎熬,又有谁能忍耐和体会得到。我没有婶婶死守山口伫候过谁的经历,对其中的苦楚也只能参透一点,但只这一点已经令我苦得身心难挨了。
天黑透了,婶婶才恍恍惚惚地回到自己房中。九叔叔正坐在桌边喝茶,见九妹回来,喜眉喜眼地接过伞来,“下着大雨还往外跑,看看衣服都淋湿了。”他拿了手巾很习惯地替九妹擦拭着衣服上水痕。
九妹兀自发着呆,她爱上了族中长辈,这似乎是有逾伦理的大事,但是她已然不能自拨。可是三叔叔对她却毫无感觉。这最令她失落。
“有什么心事?”九叔叔关切的问。这个当年的十差狐童已经长成为一个十足倜傥的翩翩才俊。一张端正的国字脸,将心眼里的善良和敦厚显露出六七分来;亮如闪星的大眼透着锐智和果敢;他再不是当年的鼻涕虫,反而干净得不得了,面洗得清白,毛色纤尘不着。见婶婶不语,正担心地皱着眉头。
“没什么,看着秋雨,心里难免恻然。”九妹搪塞着。
九叔叔展眉笑道:“原来如此,九妹,秋雨何仿,过些时日云舒风淡,自然又是阳光普照的光景,何以为它烦忧呢。”
“是呀,何以为‘他’烦忧……”九妹所述亦所思。
九叔叔递上热茶,她轻抿一口,抬眉说:“三叔叔今日回山了,我时才在山口遇到了。”
“三叔他回来了!”九叔跳起来兴奋地向门口快步过去,“当年要他教我读心术,他讲自己还没悟透,想来现在已然学成,九妹我去去就来。”
“九哥,别去……”九妹急急拉住九叔,“他表情沉郁,看起来十分疲惫,还是改日再去打扰吧。”
九叔叔想想收回步子,“也好。那我着佣婆婆去他府第看看,经年没人打理,想来尘灰已满了。”
“也好,随便请去医官。他淋了雨,怕是受了风寒。”
“好!”九叔走出门外,一路去办了。
三叔公果然大病不起,而且一病就是多年。医官的方子只是治表,他对三叔公讲:“心病还需心药,你自己给自己开得了方子。”
这十几年,三叔公几乎是足不出户。偶然天气好的时候又在院子里晒晒太阳。而婶婶常常躲起来悄悄望着叔公发呆。
再一日的清晨,一早给叔公送饭的佣婆婆拿着一张叔公留下的字条,上书:“找我心药,族亲勿念。”
他又走了,下山去了。
山上的婶婶一路受着煎熬,她下了决心,闭关多日演了几天的卦,终于找到了叔公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