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虽然学生和家长可能不太捧场,但梁云光的毕业班假期答疑,还是照常进行了。
第一天来的学生只有两个,刘玉龙和韩佳慧。
这个开头让梁云光觉得情况很不乐观。
但第二天开始,每天来的学生就多了起来。
这一周后面的时间里,每一天,过来的学生都没少于五人,最多一天甚至达到了七人。
就好像第一天只是一个试探。
就仿佛是,看见刘玉龙韩佳慧过来以后,并没有和老师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于是其他人就过来了。
梁云光也因此对毕业班差不多半数的学生,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
刘玉龙就像郑竹石描述的那样,认真,听话,但学得死性;体现在数理化上是颇有些不知变通——不过这孩子化学相对来说还真的不错——体现在语文英语上,则是死记硬背的成分太重,缺乏理解性记忆的观念与技巧。
之前梁云光试图不受郑竹石的干扰,只当刘玉龙是一个自己对其一无所知的学生,想以此来认识他。
但经过五天的接触后,她对刘玉龙的初步认识,和郑竹石讲述的,基本重合了。
童老师、王老师走前,郑竹石是教初中数学和英语的,对初中古文教学基本没有研究——他还坦言说,就是他自己当初上学的时候,也都没好好学过语文——突然接手了语文,虽说已经尽力备课了,但在他身兼数职的情况下,这临阵磨枪还是免不了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在这种背景下,刘玉龙的死记硬背,难度飙升。
况且对于一字多意的文言文来说,死记硬背本身就不是什么好办法。
英语就更是地狱模式了。
这不仅是刘玉龙的问题。
也是其他毕业班学生的问题。
对于他们这样十一二岁才开始学外语的学生来说,学一门不是母语的语言,难度本来就很大。
郑竹石英语六级没过四级过了,教初中本来是绰绰有余,但附近一带包括镇上,早先的排课都有问题:
五年级前不排英语。
甚至五年级都不排,六年级临时抱佛脚。
一方面节省老师的人力,一方面节省学生的相关花销。
这种制度是不对的,是对学生不利的,但同时,又是适合乡镇师资状况与经济条件的。
孩子家里能省下单科四、五个年级的书本、磁带费用,学校只需要给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班级买收音机。
关于收音机……
部分学校,就比如如今已经改名富强小学的育人附小,在改名以前,收音机都不是按班级配的,是按英语老师配的。
三个老师共用两台,平常排课尽量错开,哪个老师上英语课,就拎着收音机进班。
现在育人初中部黄了,小学倒是“暴富”了,一到六年级总共二十来个班级,都配上了机器。
——题外话,这也不好说算不算“好运”。
两三年前省教育厅大力监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趁着这阵东风,邻镇的几所小学和镇上的白桦一小、白桦四小,教室里都配上了最新的电脑和收音机,只有富强还在用十年前的旧机器。
至于为什么是一四没有二三……
咳,当然是因为,二三更早的时候就已经黄了,同样命运的还有个六小。
五小则是富强小学、育人附小的前身。
总之,在这一片里,英语方面的教学资源,是最近两三年才跟上的。
那个时候,刘玉龙,以及跟他同届的学生,已经是初中或者小学最后一年这一年级的了。
没赶上好时候。
人的理解能力是逐年上升的;对于成年人来说,只要自制力够,学好一门外语并不困难。
可对于十来岁的孩子不是。
错过了八九岁之前的那个“适应期”,理解能力又没达到成年人的层次,硬件还不给力,没法提供语言环境……种种负面条件叠加下来,即便孩子比较有毅力,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
刘玉龙由于肯吃苦,在其中还算是情况较好的。
除了刘玉龙,这三天,来找梁云光的学生,总共有九个。
抛去几个来了其实只是在应付家长或者凑热闹,逛一逛就自己找借口离开的,真心来学习也不算少。
韩佳慧,郑华高,□□,李继赫。
其中韩佳慧李继赫和刘玉龙一样,这几天大半天都呆在教室里,学累了就出去转一转,梁云光还会抽时间给他们放一些纯音乐。
郑华高和□□是来半天,上午或者下午,问完了,再写点假期作业,另外半天就不来了。
他们的假期作业,是市教育局统一印的多彩假日,知识点全面,难度不高,量不大,很适合他们,梁云光也很容易从作业中看出问题。
这几人里,除了说他“在学习”之外,郑竹石再没有特意点名过的□□,给梁云光留下的印象也是很深刻的。
这是一个在学习上很有计划的学生。
他自己没意识到,郑竹石也没觉得他有什么特别;梁云光却意外发现,无论学习还是生活,这孩子规划性都非常强。
他每天只来半天,是规划出来的学习任务就是半天的量;郑华高虽然也是呆半天,也是提前预计好的学半天,但他的学习量其实并不是预定好的。
郑华高是每天按时间学习,不管学多少,够半天就不学了,剩下半天,就是踢球,或者帮家里干活;□□则是预先规划好要学要问的内容,每天把这部分学完就走。
而他规划好的内容,往往就在三个小时上下,到今天为止,五天时间里,误差没超过半小时。
他有时候比郑华高还要早走个二十分钟半小时,看着好像是郑华高学习更认真更规律,但他这份规划能力令梁云光很是看重。
这种能力,在高一学生里都不是很常见。
老教师常说的一句话,是“不怕学生不学习,就怕学生没计划”。
有目标没目标,有计划没计划,效率差太多了。
而计划的作用,有时犹胜目标。
□□目标不太明确,但学习和生活都是有计划的。
至于刚刚提到的,预先定了时间,学到哪儿是哪儿的郑华高,在梁云光看来,目前一切都“还好”。
能静下心背背东西,有主动默写强化记忆的意识,算是毕业班里比较容易“拉起来”的人。
单就个人印象而言,梁云光觉得这孩子中考也有点希望。
只是郑竹石遇到的郑华高身上的一个问题,梁云光目前还没机会领教:
“他一个人的时候什么都好,就是别让郑小溪和他碰上头。
“他和郑小溪一坐到一块儿,唠得那叫一个欢呐。
“要是再加个郑百金,那就彻底坏菜了。
“就上学期,我去别的班上课的时候,他们班自习,他跟郑小溪、郑百金,哥仨凑一块能唠完整个的半天大自习。”
……对郑小溪,除却第一天偶遇过一回外,梁云光再没见着过她。
但她听郑竹石提这个名字,可不是一回两回了。
这姑娘大概是真的想早点出去打工,在学校就是放羊,这答疑的第一周,她也是一次都没过来。
郑竹石对此还十分可惜:
“这丫头脑袋特别灵,性格也好,你骂她多少回她都不记仇。
“可惜,家里不给力,影响孩子思想了。
“她现在一门心思想挣钱,想尽快过‘财务自由’的生活。
“又想进场,又想做生意。
“太可惜了。这孩子十一岁时候,仨月把小学算术学明白了。英语单词记得也快。
“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在我这几年在村小初带过的孩子里,都是拔尖的。
“让家里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