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 41 章 ...
-
觅路同行41
一人六千是学校的前后两任校长补给学生的,家长要是还想追究榆树二中那个老师和刘校长,又或者榆树二中那些已经上了高中的学生的责任,郑竹石就不打算多管了。
他自己其实也有立场起诉榆树二中以及金老师,但这个过程太漫长,在村小初缺人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到开学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的正常上课。
——郑竹石肯定也不甘心这样就把事情放过去,但是更多的他也没辙,村小五十个学生、五个年级,加上刚来的梁云光也只有三个老师,谁有空闲去跟那姓金的耗?
——所谓“弱势群体”“受害者”,有时候真的不是不懂法,而是他们已经弱势到了连这个过程都耗不起。
郑竹石已经这些家长想再找榆树那边做点什么,韩钟磊和昌新诚会帮忙参详
虽然有了补偿的方案,和学生的家长也大概谈妥了,但是配额的事情还是又闹了两三天才算是收了尾。
毕竟郑竹石商量出来的解决方案,只和去年有资格报却被耽误了报考的前四名有关,有别的学生家里觉得自己也遭受了损失——就好比这一届的张笑容的家长——也跑来郑竹石这边要求赔偿。
这届的上届的都有,很让郑竹石头痛了一番。
等事情都处理完,郑竹石和梁云光说想什么时候开课都行的时候,时间比梁云光一开始和学生说的“过两周”,已经是又推后了三天了。
梁云光这几天也过得不是很轻松。
一方面的村小初的事情,虽然没几个人会想到她了,但是事儿不来找她她也会挂念。
且刘姝昀的大伯大娘,在去闹郑竹石之后的当天晚上又来找过她一次。
七点不到,刚过晚饭的那工夫。
正巧是郑竹石给大家打完群通话之后。
不过这一次没等梁云光有反应,她对门的刘奶奶先出来指着这两口子开始骂不要脸了。
说这俩人占弟弟房子、逼走侄女、教坏儿子卖女儿,还打隔房大伯大娘的财产的主意,不顾骨肉亲情不知血缘之爱丢尽了老刘家的脸,她要被他们气死了。
刘奶奶和刘姝昀、刘玉龙都是有亲属关系的;放刘建业这儿,她是堂伯娘。
辈分在刘建业这儿,作用其实没多大;刘建业是那种他拿辈分压别人可以,你辈分小你反抗他就是不要脸,就是没教养,但要是别人比他长辈的话,那就必须给他好处,没好处他凭什么尊敬你的人。
但她年近七十,刘建业虽因为她家里是“绝户”看不起她,但他每次看见这老太太捂着胸口要往下倒心里也犯怵。
梁云光一开门看见的就是刘奶奶捂着脖子下面那一块大声喘气的模样,当场吓得脸白。
刘建业觉得老太太九成可能是装的,一成可能是真的,梁云光不知道内情,以前也没撞见过这种事,虽然知道有老头老太太故意装这种相讹人,但她没经验加上对刘奶奶颇有好感,也只当是真的。
——大粮仓村各年龄段的素质分布也挺奇怪的。
刘奶奶这一辈的人,思想觉悟整体特别高,虽然部分人有一些不好的语言习惯,但“听其言观其行”的后三个字的考验,他们是经得住的。
整体竟比四五十岁的这一拨人“有素质”。
梁云光就没想过,刘奶奶这种朴实又活泼亲和的老人,竟然也会装相“讹”人。
她慌了,着急忙慌地去扶刘奶奶,刘建业夫妻俩发现她看都不看自己一眼,就更慌了。
两口子慌慌张张地跑了,一场闹剧就这么诡异地结束了。
梁云光看着突然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的刘奶奶,当场无语。
刘奶奶非常看不惯刘建业两口子。
按她的说法,厚脸皮贪小便宜的多了去了,但整个村里,就这么两三家天天都不着调不正干还厚脸皮的。
老刘家没老郑家老韩家人口多,却还占了一个,真他奶奶的丢人。
马上就要“开学”,梁云光提前一天到教室去转了一圈,给教室串了串风 。
除了半个多月没透风屋里有点闷外,这屋里,一打眼看过去没什么灰尘,也没看见有什么东西没吃完生出了虫子;桌面上要是有灰的话,学生来了自己就擦了。
梁云光又上楼,她这回其实没有什么事情要干也没什么东西要打印,但是出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她上楼以后,特意打开装成包白纸的那个柜子看了一眼。
没什么不一样的。
梁云光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
次日梁云光到学校的时候,惊讶地在教室里看见了舒皓。
舒皓这时和王东亮坐在一起,俩人正说着什么。
梁云光在门外,只听见了“补一百四十......”之类的话。
她进来以后,舒皓下意识站起来了;梁云光问他:“攒够钱提前回来学习了?”
不料舒皓道:“嗯,钱没攒够,我不去了。”
梁云光惊讶了,
按郑竹石的说法,这孩子已经钻死胡同里了,他和另外几个老师怎么拉都没用,只能想别的软招看看能不能把人念头打消了。
梁云光还因此做过不少假设,问过老教师建议,在心里构思了两三个可行的方案,只等着舒皓回来以后双管、三管齐下。
万万没想到,最后这件事是以这个结果收场。
梁云光定定看了舒皓一眼,确定他这话说得真心,并未敷衍说谎。
虽然很出人预料......但结果是好的。
而且,平心而论,省了她的功夫了。
不过梁云光还是稍稍有些不够放心。
她想知道促使舒皓这么快转变想法的引子是什么,又问道:“之前感觉你报了很大的希望啊,也特别有决心,怎么突然就放弃了?”
她在这时候依旧没忘要假装不反对。
王东亮撇嘴:“他想去你们不让他去,他现在不想去了,你们又要问为什么。”
舒皓尴尬地想说王东亮点什么,不过梁云光比他更快开口:“不让他去的人也不是我啊。我现在还不太了解那个提优班的事呢,就看舒皓之前很想去——是发生什么变故了?”
梁云光故作无意、顺口而言:“最近市里省里抓得严,再加上防疫需要......是现在就已经明确说那个寒假班要停班了吗?”
“啊,会不开班吗?”舒皓一开始没听懂“停班”的意思,但跟着他就自动把停班听成了停办:“这我没听说过。”
舒皓下意识地低头,看了一眼王东亮。
大概是不太想让别人听见他这边的真实想法,但嘴上还是把答案给出来了:
“我妈要给我凑钱。是我之前没想到,她现在知道我想去补习了,不可能不给我钱的。
“哪怕我自己出去挣钱也还是一样。”
所以舒皓是发现自己的压力被转移给妈妈了,心疼母亲不容易才放弃的。
梁云光正这么想,舒皓又说:“我也想明白了,我就是想上个卫校,这个目标这个分数,本来就不是那个冬令营会照顾的对象。”
这大概是找理由说服他-妈,莫名其妙把自己给说明白了。
梁云光想问他,问现在他妈妈和他还经常见面不?但话到嘴边,就变了一个问题:
“你也想考卫校?”
卫校就是老三校里的医专。
准确来说,老三校里医专师专电气都是大专和中专放一起,师院卫校电工就是三校下面的职业技术学院,也就是中专。
——老辈人认可老三校属于惯性,小一辈认可这个,一方面是耳濡目染被长辈带着偏过来的,另一方面也是老三校有中专升大专、中专升本的名额。
卫校主要培养的就是护理专业,男生女生想学医都不算奇怪,但这个年纪的男生想学护理,就很难得了。
梁云光对舒皓这想法并非不认同,但对他的动机有些好奇。
——其实用过来人的眼光看,像师范、护理这些在大众眼中“适合”女生学的,男生混进去是非常吃香的。
就业时的性别歧视,是无论你怎么忽略、怎么粉饰、怎么自我欺骗,都真实存在的。
梁云光当初准备找工作的时候,母校请回来做就业指导的四个学姐两个学长,六个人,有五个人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学妹们,大招会上,如果你发现哪个队列里排队的男生比较多,你就千万别去投了,九成九是要浪费一份彩印简历的。
实际就职人员里女生越多的职业,越是需要招男生。
——当然,也是因为这些职业里,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在职的,男性总数都太少了;当男性占比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倾向就能弱化许多。
梁云光现在是个经历过求职、也被做过求职培训的过来人。
她知道这种事很正常,但舒皓是意识到这点才这么选择的吗?
如果是,那这小子还挺有远见。
——小地方对男护士,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护工,是有一定歧视的。
能跳出这种群体性的思维潮流意识到下面的利益,需要一定的敏锐度和比较健全的分析能力。
舒皓还真就是出于类似的想法做决定的,虽然促使他“明悟”的这个点,不是梁云光以为的那样“是他自己分析出来”的:
“护工很挣钱的,之前我爸爸去世前,隔壁病房里那个叔叔一天就能挣到八十。”
那是一零年左右的八十块。
不高,但在小县城里,是高薪了。
“还说是因为要长期陪护,所以八十,不然一天要一百。”
王东亮说了句:“那好像也不怎么多。”
一零年的时候这小子还没出生。
而且王东亮家庭条件就是在乡下很不错的那类的。
“你现在身上能掏出一百吗。”舒皓噎了他一句,王东亮立刻熄火了,姑姑管得严,爸妈不给钱,他身上常年都是只有一块的小票,掏个五块都费劲。
也就是舒皓前几天“租”了他家的旧手机,他有了一笔“巨款”。
舒皓噎完王东亮,立刻又说:“我前几天在医院里听人说,现在护工涨到一天一百四五了,而且还都是普通的男保姆,请不到专业的。
“医院还在收男护士,说年年都招年年都招不够人。我要是考上了卫校,就可以在县城或者镇上工作,也不用跑工地、出差,离家很远。”
医院年年招不够人也是有原因的。
基本第一年招来的人,第三四年就全跑没了。
这职业没什么上升空间,所以也没几个人会在小地方熬资历,来小医院的往往都是找个踏脚石好方便自己骑驴找马,等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了,不一定会跳槽去哪儿。
——有了“进城”的工作,收入总会比在这个比较穷的小镇子、小县城里高的。
舒皓目前暂时没想那么远。
他只想到了好找工作、离家近。
继韩佳慧之后,舒皓也让梁云光更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些孩子某方面的早熟。
梁云光当初就算是考虑“我以后干什么”考虑得比较远的了。
但于她来说,“想当老师”这个,在小学、初中,都还只是一种“憧憬”,而非认真的就业选择。
——其实真要比较,她和郑小溪现在的状态或许比较像。郑小溪在努力是不错,但她其实也是在试探我到底能不能做生意,她本质上只是想有钱,憧憬不需要看人脸色的生活,但还没有说,我就是要去经商,要去当商人。
梁云光当初也是,她只是因为她从小到大碰见的老师都是好老师,其中还有令她尤其感到崇拜的人而对这个职业有种滤镜,真正考虑“我要不要当老师”,还是在高二下学期快期末的时候。
从这点上看,舒皓和韩佳慧,一个十六一个十五,比她早了一两年。
对于小孩来说,早一两年已经早了不少了。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从小学到高考,一共也才十二年。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因为梁云光等人是高考的时候才初步面临职业分流的人生选择,而这些很可能无缘继续教育的学生则是明年就要面对这种选择。
但即便有环境催化、逼迫的成分,其结果依旧是导致了这帮学生的早熟。
“你想离家近点。”梁云光说。
王东亮这时候又来捣乱:
“男孩子,离家近,没出息!”
梁云光之前说话的时候就下到教室学生位置中间了,她顺手拍了一下王东亮:“乱七八糟,想多了,长不高!”
王东亮被她戳到痛脚,腾一下站起来了;舒皓没被他影响到,继续说:“嗯,能有工作的话,不想走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