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7、弩张 ...

  •   刘彦昭终究不是当年的少年太子,再如何仁义多情,也知道预留后手。他看穿了边军与幽云卫的意图,明里不发一语,暗中却借着“请宗亲回京奔丧”的名义,派锦衣卫急调直隶、齐鲁驻军回防。倘若定边侯与张景澈当真打着不臣的主意,回防的援军便能将这刚萌芽的灾祸及时扼杀。

      但他做梦也没想到,这番筹谋一早被张景澈洞悉,驻军尚未回援,突然杀出的回纥胡骑已经将偌大的京师纳入掌控。

      其实京畿并非没有武力护卫,纵然禁军和御林军不堪重用,及时回援的北大营就有两万之众——刚好与回纥胡骑人数相当。然而北大营长年镇守紫荆关,离京城不过一两日的路程,在繁华升平中泡得久了,刀锋生了两尺厚的锈。胡骑却是经历过大漠风霜的磨砺,两边一旦交锋,祸福实在难料,更别提西北尚有五万边军。

      那是定边侯一手磨出的劲旅,不用问都知道他们站在哪边,倘若朝廷真的撕破脸,谁敢保证这镇守边陲的重器不会成了直逼中原腹地的凶器?

      倘若刘彦昭能猝然发难,拿下定边侯与张景澈,尚且有筹码挟制边军。可惜张景澈洞察先机,事先埋下胡骑这招伏笔,朝廷若是来硬的,就得做好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准备。

      这一招又准又毒,直接拿捏住朝廷要害,哪怕刘彦昭早知道张景澈不会轻易就范,也万万没想到他会这么狠。

      朝堂诸公刚经历世家与北勒之乱,谁也不想再遭一回战火。虽说文臣武将素来不睦,可这点“不睦”与身家性命相比,也算不得什么。

      偌大的殿堂沉默片刻,有文臣战战兢兢道:“其实……定边侯世代忠良,此次京中生变,多亏杨侯力挽狂澜,才没闹出大乱子。杨侯先有平定北疆之功,后有护持京畿之劳,于情于理,都该重赏!”

      刘彦昭一记眼锋扫过去,仿佛浸了冰霜:“重赏?怎么赏?”

      文臣咽了口唾沫,觑着刘彦昭的神色,准备好的话一个字也不敢往外蹦。郭琛默叹一声,主动站出来:“启禀陛下,杨侯驻守边陲多年,劳苦功高、忠勇可嘉……臣以为,便封其为定北王,再命其驻守西域商路,杨侯素来明事理、识大体,想必会明白朝廷的良苦用心。”

      刘彦昭握在背后的手指微微颤抖,他如何不明白,“定北王”这个封号表面上是嘉奖,实际却代表着朝廷对定边一脉的让步?封号赏出去,河套以西的广袤大地就名正言顺地落入杨帆囊中,届时他手握重兵、坐拥丝路,大殷再没有能与他相制衡的军方势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在西北坐大……乃至与正统朝廷形成遥相对峙的势头。

      这是饮鸩止渴的法子,刘彦昭几乎要想也不想地否决,可是话到嘴边,又被自己咽了回去。

      因为他知道,郭琛提出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并非与杨帆沆瀣一气,而是朝廷确实没有别的路可走。倘若虚以为蛇,朝廷还能占据“仁厚大义”的名头,但凡定边侯有一丝良知,都不会在这时候举起反旗。但若一味强逼,无异于将主动权拱手送人,纵使定边侯没有反意,他手下的将领也不会坐以待毙。

      这种事不是没有先例,否则宋太祖又是如何借助陈桥兵变,夺了周家的江山?

      “朕……知道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后,兴隆帝终于开口,沸腾的怒火渐次熄灭,只余浓重的疲惫,“此事关系重大,容朕……想想!”

      群臣唯唯应诺,鱼贯退出殿外。

      与此同时,京郊西北三十里处,回纥胡骑已经安营扎寨,倘若锦衣卫近距离查探就会发现,逡巡四周的斥侯不是普通的胡骑,而是与自己同出一门的幽云卫!

      此时已近年关,京城正是最冷的时候,然而比起西北大漠,总是要好得多。居中的营帐里点起火盆,大块的羊肉架在火上,丁如安姿势熟练地翻着铁架,从腰间布包里摸出香料和盐巴,均匀撒在羊肉上。

      如果兴隆帝在这里就会发现,这支胡骑的统帅并非胡人,而是一位熟面孔——正是不久前诈死脱身的前锦衣卫指挥使韩洵。他奉张景澈之命秘密离京,却并没有走远,一直潜伏在京畿左近,直到与胡骑中的丁如安接上头。

      丁如安出身商户,做生意是一把好手,调兵遣将就差点意思。他对此心知肚明,十分干脆地交过指挥棒,自己只管调配物资,和韩洵一文一武,配合居然颇为默契。万余胡骑不显山不露水,直到图穷匕见之际,才猝不及防地落下逼宫之子。

      这两天,京中消息通过特殊的渠道,源源不断传到韩洵手上。他知道张景澈早有准备,也相信自家主子能应付来,可一想到张景澈身陷宫城,周遭尽是虎狼之辈,就忍不住地担心。

      “有什么好担心的?论手段,论心性,宫城里那帮人,哪个是主子的对手?”丁如安倒是不以为然,从腰间摸出匕首,割了条羊腿抛给韩洵,“还虎狼之辈……依我看,那就是一群绵羊,除了吃草就会咩咩叫!主子可是见识过大漠风刀的,怎会折在他们手里?那可真是阴沟里翻船!”

      韩洵接过羊腿,兀自愁眉不展:“你别小看了京城,里头的水深着呢!当今虽然年轻,却颇有城府,朝堂那帮老狐狸也不是省油的灯……主子锋芒已露,若是就这么走了,来日必为朝廷心腹大患,这是明摆着的事,任谁都看得明白,朝堂诸公怎会甘心纵虎归山?”

      “不甘心又如何?”丁如安不以为然,“知道主子为什么事先设下这支伏兵?因为他太清楚,四九城里那帮人都是不干人事的!他们可不管你为朝廷流了多少血、卖过多少命,只有拳头是硬道理,与其卑躬屈膝,不如以强权相逼,毕竟在绝对的实力碾压面前,一切心机算计都是雕虫小技——这是主子说过的话!

      韩洵沉默片刻,长叹一声:“沉潜江湖这些年,主子的心性似是变了不少。”

      “主子的心性从没变过,他心怀佐世之志,一旦风云际会,便能同风而起,”丁如安坦然道,“只是他困守京中多年,被繁华锦绣缚住爪牙,实在腾不开手脚……一旦脱身而出,无异于龙归汪洋,当世之中,再无人能阻拦他的脚步!”

      韩洵心头微凛,不知是感慨还是震撼。

      “风云际会……”他仰头望向西北天空,喃喃自语,“这天……当真是要变了!”

      宫外剑拔弩张,深宫大内却是异乎寻常的平静。张景澈在定边侯榻前守了三日,实在熬不住才蜷在床脚打了个盹。待他醒来时,伸手摸了摸杨帆额头,发现热度已经彻底平息,脉搏也稳健有力了不少,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张景澈微微呼出一口气,知道杨帆这条命算是捡回来了。

      他拧出手巾,仔细替这人擦拭过面颊和双手,杨帆大约是觉得舒服,迷迷糊糊地挣动了下,抓着张景澈手腕,守财奴似的揣进被窝里。

      张景澈啼笑皆非,曲指在他额头上轻轻弹了下,将手腕不动声色地抽出来,又为杨帆掖了掖被角。

      殿门就在这时被人推开,有人悄然滑入,压低声唤道:“主子。”

      张景澈顿了片刻,在杨帆明显消瘦的脸颊上轻轻捏了把,起身步出殿外。

      徐慎紧跟着他走出来,估摸着离得远了,张景澈才道:“怎样?”

      徐慎微微躬身:“回主子的话,人已经带回来了……您所料不错,当今确实起了斩草除根的心思,我们赶到时,内侍正端了毒酒过去,只要再迟一分就是一尸两命!”

      张景澈愣了下:“一尸两命?”

      徐慎低声道:“据娴嫔说,她已经有了身孕,是当今的骨血。”

      张景澈沉默片刻:“人呢?”

      徐慎示意了下:“就在西暖阁里。”

      张景澈点点头,也不用人跟着,径自进了西暖阁。只听珠帘哗啦一响,蜷在榻上的女子蓦地抬头,待得看清来人,她眼底的光骤然黯淡,不知是失望还是惊讶:“你……是你?”

      张景澈一振衣襟,在圆凳上坐下:“不是皇上,你很失望?”

      娴嫔蜷缩起身子,用近乎保护的姿势捂着小腹,半晌苦笑了笑:“他都要我母子的性命了,有什么好失望的?”

      张景澈这一生见识过无数女子,却从没和家破人亡的孕妇打过交道,语气中难免带上几分斟酌:“你是段家遗孤,你弟弟又刚闹了这么一出,当今就是再清明仁爱,也断断容不得你了……你若愿意,稍后可以随我一同离宫,外头虽不比宫中锦衣玉食,终归天高海阔,远比宫中逍遥自在。”

      娴嫔不置可否,片刻后忽然问道:“你为什么要帮我?”

      张景澈注视着她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眉眼,坦然道:“月照已死,忠勇伯血脉只剩你一人……远舟一直对当年旧案耿耿于怀,我不愿他抱憾终生。”

      娴嫔狐疑道:“只是因为这个?”

      “不然呢?”张景澈略带好笑地反问道,“娘娘以为,你如今还有什么值得旁人挟持利用的地方?”

      娴嫔没说话,只是越发紧地搂住小腹。

      张景澈看穿她的顾虑,淡淡道:“你腹中的孩子是天家血脉,不管他的外祖是否得朝廷承认,这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稚子无辜,我无意用他兴风作浪,但他日后长大,迟早会知道自己身世,届时若想向朝廷讨个公道,不妨来找我。”

      娴嫔浑身紧绷,警惕地看着他:“你、你想做什么?”

      “大殷承平日久,朝野上下都享惯了安逸,久而久之,爪牙生锈,耳目闭塞,怕是连民生疾苦都听不到了吧?”张景澈连讥带讽地勾了勾嘴角,“也是时候给他们一记当头棒喝,叫他们知道,皇位并非理所当然就归了刘家人。若是心存侥幸,将先帝朝的乱象延续下去,我不介意替刘家人培养个竞争对手,二十年后再与当今一争高低。”

      娴嫔虽少逢大变,终究有忠义之士搭救照顾,这些年养在深闺,所见所闻无非是头顶巴掌大的天。她万万没想到,竟有人说出这样一番大逆不道的话,惊得变了脸色:“你、你……你怎么敢……”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猪狗,我有何不敢?”张景澈坦然道,“不过娘娘不用担心,这世间儿郎数不胜数,你若舍不得自家孩子,自然也有别人愿意争上一争。”

      他冲娴嫔微微颔首,起身要走出殿外,忽听身后传来娴嫔喃喃的呓语:“他、他真要杀我?”

      张景澈脚步一顿,没有回头:“毒酒都摆在面前了,娘娘还要自欺其人吗?”

      娴嫔沉默片刻,似哭似笑地说道:“我是义父养大的,他虽痛心我父母枉死,却自始至终没有叛逆朝廷的打算,送我入宫无非是希望我能得蒙圣眷,来日生下皇子,地位稳固,便可向皇上提出平反雪冤一事……”

      张景澈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但你对皇上动了真心?”

      娴嫔苦笑了笑,不知想到什么,逐渐流露出恍惚温柔的神色:“我被太后召入宫中,成日里在慈宁宫学规矩,有一回,太后唤我去御花园赏花,就是那一天,我撞见了便服的皇上……”

      她嘴角含笑,眼底却浮上泪光:“我当时不知道他是皇上,只以为是哪位宗室王爷,跟他聊了许久,话也说得不知天高地厚……他却没有生气,还很温柔地问我名字,当晚就召了我侍寝……”

      张景澈没吭声,微乎其微地叹了口气。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他半是无奈半是讥诮地想,“年轻女子最容易被一时的痴狂蒙蔽双眼,哪知道所托非人的厉害!”

      娴嫔兀自哽咽道:“我、我虽瞒住自己的身世,对他却是一片真心……义父辗转得悉世家阴谋,想方设法透露给我,是我第一时间向皇上示警。慈宁宫中,月照试图对太后不利,也是我奋力拦下他,我、我从没想过要找他报仇……”

      张景澈面无表情:“你跟我说这些,是想留在宫里,用你的痴情打动帝王吗?”

      娴嫔摇了摇头,眼角积蓄的泪断线珠子一般滚落:“我知道他不会放过我,我只想知道,他会对我弟弟和义父怎样?”

      张景澈回过头,眼神温柔而悲悯,语气却冷彻入骨:“月照在慈宁宫中自焚而亡,蔡大人得悉宫中变故,自知难逃一死,也于家中自裁了。”

      娴嫔怔愣良久,似痴似狂地笑道:“既如此,我对这九重宫城也再没什么留恋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7章 弩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