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章  财政收支 ...

  •   第二十章  财政收支
      朱厚熜在一天之后听说,陆炳回去之后就打死了他一个原先最受宠得用的书童。朱厚熜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眯了眯眼睛,心里算是有底了,着实把陆炳鄙视了一回。
      因为陆炳入宫,带着皇帝喝醉了,还闹得皇帝摔伤了腰,他很是被自己的师傅和怒气冲冲的赵审训斥了一顿。然后就是禁足三个月,罚抄《礼记》三百遍,让听说了这件事情的朱厚熜感到心里很爽,这才算是解气了。
      而因为赵审罚了陆炳,给朱厚熜解了气,最近两人见面,朱厚熜很是给赵审面子,基本上可以算是恭恭敬敬的,言听计从了。
      不过赵审对朱厚熜也是不满意的,他在事发之后的半个多月都用一张大便脸对着朱厚熜,来显示他对于皇帝失仪的不满。
      陆炳那边,却是规规矩矩的在家禁闭了,抄书也是老老实实的抄。估计在他看来,捡回来一条命已经是万幸了,抄书禁足都是应该的。
      朱厚熜养了半个月的伤,不能见外臣,也没有上朝议事。每天就拣着杨廷和拿来的奏折看看,继续他的实习生工作,然后心里YY一番,计划计划怎么改造这个国家。
      所以当他看到了来访的夏言时,心情很好——终于有人来看望自己了。

      夏言自然不是来探病的,他是来向朱厚熜传达他的下一个奏折的主要思想精神的。他的消息一贯来自赵审,比较灵通,特别是关于朱厚熜的消息,基本上都是最新的。他当然知道下一此朝会皇帝就会到场了,卯了有一阵的劲儿终于可以使上来了。
      身为朝廷新贵,夏言也蒙皇帝青眼,有个小杌子坐。其实他年轻,话也不多,也不啰嗦,坐不坐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坐着高度上比较方便靠着软枕半倚着书案的朱厚熜观察他的表情和眼神,所以朱厚熜还是让他坐下来,以示荣宠。
      “多日不见,夏卿的事务却未曾懈怠,很好。”朱厚熜翻了翻夏言的奏疏初稿,这人越发的言简意赅了,他也不怕杨廷和说他有失体面?
      “不敢蒙皇上称赞,这只是臣分内之事。”夏言认识朱厚熜是在年前,到现在也有三个月了,算是初步习惯了他的性子,知道他脾气好,喜欢夸奖人。所以也不像最初的时候,朱厚熜一表扬他,他就受宠若惊,手足无措。
      沉稳了许多,这也算是到了高位上,有了历练了。朱厚熜看着夏言波澜不惊的样子,连装装样子的惶恐都不见了,忍不住想叹气:成长真迅速啊。
      这么想着,忽然有些怀念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因为随口一句“仪表不凡”就激动地满脸通红,跪下来不知道说什么好的夏言。
      那时候的他,起码不会有这么大胆,也不会……这么莽撞。
      朱厚熜再次将奏折翻回第一页,看着那流丽的字体。夏言这是准备开始向着官职构成体系开刀了。
      现在朝廷上财政还算是收支平衡,杨廷和是个很能干的人,开源不太在行,但是他很会节流。再加上才抄了一大批贪污犯的家,皇帝的内库是很丰足的,遇上了什么事,还可以支持一阵子。
      但是,长此以往,不是个事儿。这么大的国家,总有个天灾人祸的时候吧?前些日子朱厚熜查账,顺便查了国库,那里面现在就剩下一百万不到。遇上个什么灾厄,也就没了。现在是三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不到一百万的银钱等于还要支撑整个国家一直到六月麦收。
      所以财政问题,现在是个大问题,夏言也看了出来。
      夏言本质上还是个书生,也并没有什么开源的妙招,所以他的主意也还是节流。他提出来要精简政府机构。
      事实上,朱厚熜很赞同这样的举措,在他看来,现在政府里不办事白吃饭的人太多了,赶走个一半儿也都行。
      但是,现在还真不能赶。
      精简人员,总不能精简掉六部尚书,内阁学士,都察院御史这些一二品,掌朝政的大员吧。这精简的,还是各部各司的小官吏们。
      他们其实本来才是做实际而琐碎的工作的,没有了他们,谁来干活?再者,他们现在其实自己一方的人啊。
      夏言本身是从基层上来的,他受到皇帝赏识,也是因为提出了收拢基层力量来达到掌握政权的目的。现在他走出来了,坐上了四品的官位,却开始下手裁撤基层官员,这要让那些曾经是他的同僚幕友的人,怎么想呢?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网络,估计也就这样被辛苦建立起它的人一手拆毁了吧?
      难道是迁升的有些太快,所以不谨慎了吗?
      朱厚熜看着夏言,有些无奈,将折子递还给他:“夏卿,此事,不得操之过急。你且再细细思虑一遭,与王先生赵先生商议一番,再做决断吧。”
      夏言接过奏折,想必已经心知肚明皇帝的意思,是不允的。他低着头沉默了片刻,却没有如朱厚熜所想的谢恩走人,而是又抬起了头,将奏折递了回来。
      “皇上,臣已然细细思量过了。”他的眼神清清朗朗的,一点也不像一个已经在官场打混了六七年的人,“臣以为,此事可行。国库空虚,如逢灾患则不堪一击。臣以为如今以充斥国库为要务。”

      朱厚熜很郁闷,夏言,你怎么就这么顽固?我这可是在救你!你知不知道,这奏折上了,你得挨多少骂,遭多少冷箭啊?
      他有些怨怼的看了夏言一眼:“夏卿却是只想到这一面。你可曾想过,若真的裁撤冗官,耗费了这几个月的时间打理好的关系,就这么毁于一旦了。”
      “皇上,可这如今就是小事了!”夏言居然有些生气了,“与杨阁老的事,可缓后再议,国库存银的事情,就是万民之性命所系的事情了!这是国之根基,怎么能因小道而废!”
      这是在骂我是昏君,只顾着揽权?朱厚熜也有些来气,瞪了夏言一眼:“朕怎会不虑及民生要事!只是如今若果然裁撤官员,朝中就必先不稳!这不是自毁根基么?”
      “臣已然算计过了,裁撤这些人,并不妨碍日常事务处置。”夏言说着,比划着他的奏折,“臣在折子里已是说清楚了。”
      言下之意,就是皇帝你没有认真看。朱厚熜平了平气,尽量心平气和的跟他说:“朕说的是人心!你初上位就裁撤各部低阶官吏,这要让众位大臣们如何作想?朝臣们的心思都乱了。再者,杨阁老于正德年间已是裁撤过一次冗员了,如今剩下的朝官,与正德初年相较,已是少了许多了。夏卿再议撤员,岂不是伤了杨阁老脸面?”
      “臣不畏惧人言诡思,皇上明白臣是一心为社稷便可。至于他人如何作想,臣顾及不得。至于杨阁老,杨阁老脸面与万民相较,值得几何?”夏言很傲然的说,斜了朱厚熜一眼,“他有不足之处,难不成还不许后来者修缮一二?”
      这些日子真是惯坏他了!朱厚熜看着夏言那张满是傲气的脸就来气,他怎么就这么不知好歹呢?他还觉得自己才二十出头,正是热血沸腾,无所顾忌啊?还是他真以为,皇帝好脾气,就绝不会怎么着他?
      不过……或许现在还真的不能怎么着他……
      朱厚熜有些泄气。手上可用的人太少了,有才又有德的真没有几个。像夏言这么文采好,脑子聪明,接受能力强,说话利索不拖沓,办事效率高,人品正直,为官清廉,长得又帅的……没有……王守仁长得还是比较一般的……
      于是只能好好的劝了……
      “夏卿,裁员,这只是扬汤止沸。国库收支,自来都是一笔乱账,说来还需清整。”朱厚熜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试图诱拐夏言,“再者,如今课税日少,盐铁又尽被收拢于藩王盐商之手,朕这些日子查看税务,着实有些纰漏,不改不行。国之朝政,总是还需用人。今岁又开科考,不也是在取士?夏卿先替朕理清了税务,再谈吏治也不晚。”
      夏言垂首听着,似乎还有些不服气。朱厚熜忙拿出了他的税收改革计划书未完成稿,本来是想让王守仁第一个看的,好让他提些意见,完善一下,现在,就先拿来哄哄夏言这个超龄的愤青好了。
      “朕观今之税制,不足之处甚多。再者田亩皆为豪强士绅所占,贫民无所有,纳人头税,却需与那些地主们缴纳相同的税金,实在是不该。按理,应当是田亩多者多税,田亩少,便少税,不然,岂不是白白便宜了那许多占着良田的土豪们?”朱厚熜说着,忽然之间觉得自己或许跟当年那些进行土改的八路军思路是一样的。是啊,你占着那么多田地,却和普通老百姓交一样的人头税,这太不合理了!应该按照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和产值来缴税嘛!
      夏言听着,看着手上的纸页,也有些入神。说起来他也不算是不知稼穑,五谷不分的,这么一听,也觉得这样的税收制度不合理。
      “说来,这皆源于税制之漏。是以,朕处安陆时,便思量许多,及继位,便有了改税制的想法。”朱厚熜看着夏言的神情就知道他已经被吸引了,于是有些得意的接下去,“只是,这税制,不是一两日便可改了的。还需政局清明稳定,才可改革。
      “是以,如今你我君臣所为,皆是为日后清平天下,万民富足而为。朕之愿,非开疆扩土,荡平四夷,也非万古流芳,万民敬仰。朕只愿天下清平安康,民生皆足,盛世天下,百代不衰。令我中华,再无乱世。
      “这说起来高远,做,却是不难的。”朱厚熜对夏言进行洗脑,免得他对于日后浩大的工程量怕了,半途而废,“世上之事,皆是如此,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只要开了头,还怕有什么做不得的?
      “夏卿乃世之奇才,朕万幸遇之,还望夏卿善自珍重,勿要轻涉污潭。朕还需夏卿为朕与这煌煌中华尽心而为,是以不愿见夏卿如此莽撞啊。”
      朱厚熜这么盛赞了他,夏言的脸色看起来很是复杂,又羞愧,又骄傲,还有些沉重。于是他想了想,收回了自己的奏折,沉声道:“臣却是欠考虑了。先前只顾着眼前,并未曾虑及如此一来,同僚们该会如何目视臣。皇上却替臣想到了,实在是……臣铭感五内。
      “圣上宏愿,臣愿勉力为圣上鞠躬尽瘁。圣上原是明君,自当成此伟业。圣上赞臣,臣愧不敢当,只是愿为。”
      夏言说着,站起来一撩衣袍,跪下了:“皇恩浩荡,臣无以为报,只愿能为圣上马前卒。”
      “皇上”就这么转眼就变成了“圣上”了,夏言算是被收买了吗?朱厚熜心里嘀咕着,面上微笑:“夏卿快快请起。朕尚年幼,又是少年失怙,还赖众卿协理朝政。夏卿为国之柱梁,亦是朕之良友,不需如此。”
      随后他指了指已经被夏言收到袖子里,把他的袖子顶出一个角的奏折:“夏卿可收好了这个折子。不拘三年五年,只要是咱们整治好了税制,便可着手整顿吏治了。到时还需夏卿上书了——不知夏卿以为吏部尚书一职何如?”
      说着朱厚熜笑起来,现在的吏部尚书还是杨廷和那边的汪俊呢,现在他们俩却说起来任命新的吏部尚书的事情了。
      那个“咱们”让夏言很是熨帖,于是他也矜持的笑了一下——不是拿捏架子,这毕竟还是在御前,不怎么自然。

      夏言走了之后,朱厚熜自己却琢磨起吏治的问题了。现在的监察机构的确很有问题,御史们风闻议事,权利根本没有限制,经常是狗咬狗,浪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在内斗上面,一点意义都没有。
      但是如果废除言官——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不说言官力量有多大,就是他们一人一张嘴,朱厚熜都是受不了的。再说了,杨廷和肯定会保他们的。
      自己这方,朱厚熜估计也得不到什么支持。夏言本身就是言官,他肯定不希望裁撤言官。赵审不说了,死板的很,肯定是“祖宗成规不得擅改”。而王守仁,这么成功率低下的事情,估计他是绝对不会做的,他是个太聪明的人。
      可是绝对不能就这么放任言官的权力,必须对他们加以控制。皇帝的威压的确是个办法,可是他死了之后,新的皇帝和他的想法还能是一样的吗?新的皇帝能不能压住这么一帮靠骂人吃饭的言官?
      朱厚熜捏着笔杆想着,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不过王守仁也是比较讨厌言官的,叫他来商议一下?

      可还没等朱厚熜宣召王守仁,一件大事突然的却发生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二十章  财政收支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